(共14张PPT)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册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知道探究的一般步骤,认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尝试确定实验中的变量,并相应地设计对照实验。
2.通过确定实验中的变量来设计对照实验。
前面我们学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在我们生物学里,不单单只是用显微镜做实验,生活中要探索生命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生命的方法。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阅读课本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试完善下面的循环图,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导学建议·
作出的假设可以是跟实验结果一样,也可以和实验结果不一样。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阅读课本中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蚯蚓在 糙面硬纸 上爬得快。
糙面硬纸
3.实验:
(1)蚯蚓的生活环境和它的外部特征: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有许多粗糙的刚毛。
(2)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订探究计划,进行探究。实验材料选择糙面硬纸与光玻璃,蚯蚓是选择同一条蚯蚓还是不同蚯蚓做实验?变量如何设计?(注意:实验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选择糙面硬纸与光玻璃作为变量,其他变量相同。挑取盆里两条大小差不多、比较健壮的蚯蚓,将它们分别放在糙面硬纸和光玻璃上。
·导学建议·
实验过程中的变量和定量要控制好,比如选择的蚯蚓大小、数量等。
以探究蛆是从哪儿来的为例,分析下列问题。
(1)夏天当你看到腐烂的肉上产生蛆时,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答 蛆是从哪儿来的?或为什么会有蛆?或怎样才能使肉不产生蛆?
(2)对于刚才的问题,我们会有怎样的假设?你为什么这样假设?
答 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或者是由蝇产生的。
因为看见肉上有蝇在爬动。
(3)阅读课文,书上是如何设计这个探究实验的方案的?
答 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覆盖有纱布,另一个碗口敞开。
·导学建议·
本节课主要是教会学生探究的一般方法,重在体验实验过程。
按课本上“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过程,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然后,分析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是什么?
答 分节有利于运动。
(2)如何区分前端和后端?
答 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3)摸一下蚯蚓体壁、体节腹面处,分析蚯蚓的刚毛在运动中的作用。
答 蚯蚓的刚毛能够支撑身体,辅助运动。
(4)比较蚯蚓在不同物体表面的运动情况,判断假设是否正确,从中得出结论。
答 蚯蚓在糙面硬纸上运动快,在光玻璃上运动慢。
(5)在实验中,本小组发现哪些新问题?
答 有可能与实验的结论和假设相反:蚯蚓在糙面硬纸上运动慢,在光玻璃上运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