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琥、珀”等十二个生字,准确拼读多音字“扎”的不同发音。流畅书写“怒、吼”等十五个汉字,优雅运用“怒吼、松脂”等十五个词汇,丰富你的语言世界,使之更加生动多彩。
2.深入探索课文内容,领略琥珀形成的神奇过程,理解并欣赏其独特魅力和所蕴含的价值。
3.学习之后,期望我们能激发对科普读物的浓厚兴趣,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拓展视野。
4.感受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合理的想象,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感受科学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5.以感情充沛的语调,流畅朗读课文,让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跃然纸上,充满生命的色彩与活力。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12个新生字词,并能够流畅书写15个汉字,让你的语言技能更上一层楼。
2.深刻领悟课文内容,探索琥珀生成的奥秘,揭示这块琥珀的独特魅力及其无法估量的价值,让你的智慧与见识更加卓越。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在科普读物的海洋中尽情探索,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使他们成为未来知识的领航者。
2.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如何进行合理想象,感受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好奇与向往。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探课文,预习成果大检阅
1.指定学生深情朗诵,精准捕捉文章内核。本文生动描绘了这块神秘琥珀的诞生及其惊世的发现之旅。
2.字词精度大挑战。
(1)发音准确无误:脂(zhī) 渗(shèn) 拭(shì) 澎湃(péng pài)
(2)字形细心观察:拭、辣、渗、洋,一丝不苟,无缺无漏。
(3)多音字辨识高手:扎 (zhā)如针尖刺入,(zhá)如生命挣扎,情境多变,音义各有千秋。
(4)词义深入解读:拂拭——犹如轻轻挥去尘埃;松脂——针叶树树干流出的珍贵胶液,是松香与松节油的制造之源。
二、融合预习,深究课文的叙述条理
1.叙述顺序:课文以故事发生的时间为起点,开篇即引领读者进入故事的情境(第1自然段)。
琥珀的诞生之旅,历经两个神秘阶段:松脂球的诞生与化石的蜕变。远古的树木流淌出珍贵的松脂,滴落间巧妙裹住了昆虫或小生物,凝结成独特的松脂球。经过漫长的地质岁月,这些松脂球悄然发生变化,逐渐硬化、石化,最终幻化成我们所珍视的琥珀。
而琥珀的发现,则是一段充满奇遇的历程。它可能被河流冲刷,也可能被海浪送到岸边,每当阳光洒落在其表面,那迷人的光芒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人们怀着好奇与热情,通过采集和挖掘,探寻出更多隐藏在大自然中的琥珀珍宝,更对它展开了深入的科学探索与分类。
琥珀的珍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其稀缺性和独特美感,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科学价值。这块琥珀如同时间的窗口,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生态环境和生物演化的秘密。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其中的昆虫和小生物,能够深入了解古代生物的面貌、生态分布和演化历程,从而为我们揭示地球演变的宏大画卷和生物多样性的神秘面纱。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请你用清晰悦耳的声音朗读这篇课文,当朗诵结束后,我们将会开启思考和讨论的旅程。
1.这篇课文向我们描绘的琥珀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它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内部封存着一只安详的苍蝇和一个静谧的蜘蛛,它们被永恒的时间定格在了这片透明的空间之内。
2.那么,这块琥珀又承载着怎样的重要性呢?它宛如一本时光的书,证明了早在遥远的古代,这个世界的角落里便已经有苍蝇和蜘蛛在悠然自得的生存着。这个令人惊奇的发现,成为了科学家们珍贵的研究宝藏,引领我们深入探索生命的演变和历史的沧桑变迁。
二、启迪心灵的对话
作者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了这块琥珀别具一格的形态,更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向我们揭示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发现之旅。这篇课文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卓越才华,更在无形中激发了我们对于自然奥秘的强烈好奇与探索的渴望。
三、深入探究课文内涵
1.现在,邀请一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第1自然段,让我们共同感受文字的魅力。
2.当朗读声落下,我们将开展一场富有深度的讨论:“约莫”这个词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含义?为何几万年前的时间会被冠以“约莫”的标签呢?
(“约莫”意味着一种粗略的估计。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松脂球在老松树上挂了几千年,随后地壳的变迁,松树的腐朽,松脂球被泥沙掩埋,又历经了无数岁月的洗礼。这些岁月的累积,毫无疑问地已经远远超出了几万年的范畴。)
3.老师在此做一个简短的总结:由此可见,科学家们的每一个推测和估算,都是建立在充分且确凿的证据之上的。
4.紧接着,我们将请另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2-11自然段。朗读过后,我们共同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都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化石。而松柏树的存在,是形成琥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现在,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那些描述松树的精彩句子。
(2)课文中多次提及了太阳光的热量,请大家细心寻找相关的句子,并试着以充满感情的方式朗读一下。
(3)为何科学家们会将这个故事的发生时间设定为夏天中午,那时“太阳热辣辣地照耀着整片树林”呢?这是因为,只有在酷暑难耐的时节,松树和柏树才会分泌出大量的树脂。而夏天的中午,正是一天中太阳最为炙热、光线最为强烈的时刻。
5.老师总结道:炎热的夏季,因此成为了科学家们想象中的琥珀形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6.课文里有一句描写“海在遥远的地方翻腾怒吼”,那么,科学家们是基于什么根据来构想的呢?原来,从松脂球演变成化石,这一转变过程需要经历漫长岁月的沉淀,而且必须深埋在地层之中。因此,科学家们设想,在远离森林的某处,海洋正在翻涌怒吼,这为后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7.请同学来朗读第3-4自然段。
8.老师点评: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苍蝇,细腻地勾画出了小苍蝇的外貌特征、活动状态以及内心的情感,使其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9.请同学来朗读第8自然段。
10.老师点评:在描述蜘蛛时,作者精准地捕捉到了它谨慎小心的动作,以及担心惊扰苍蝇而使自己挨饿的心理活动,这种细腻的刻画使得蜘蛛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看到了它的内心世界。
四、深究课文内容
1.深度思考:想象科学家如何揣测,在蜘蛛扑向苍蝇的一刹那,恰有硕大的松脂滴自树上滑落,将它们双双禁锢于内的情景。考虑到松树分泌的松脂,足以同时裹住苍蝇与蜘蛛,这滴松脂的体积必然非同小可。而蜘蛛为了捕捉苍蝇,势必得靠得极近。虽然这样的巧合显得极为罕见,但并非不可能发生。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坚实的事实依据,显得极其合理。
2.教师总结:松脂将两只小虫紧密地包裹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松脂不断滴落,一层又一层地覆盖在原有层上,逐渐累积成一个松脂球。
3.深入思考:那么,松脂球又是如何蜕变为化石的呢?在漫长的岁月中,地壳的变迁导致陆地沉入海底,海水又涌上陆地,森林因此被海水淹没。松脂球因此被深深埋在泥沙之下,经过无数年的沉淀和变化,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化石。
五、激发深思的谈话
科学家的想象力为这块神秘的琥珀的形成提供了合理且引人入胜的诠释。
思考讨论:
1.当这块珍贵的琥珀意外地被风浪送到岸边时,一个眼尖的孩子注意到了它。他好奇地踩着泥沙挖掘,最终将它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孩子的父亲,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一眼就认出了这块特殊的石头,原来它正是一块琥珀。
2.当父亲看到这块琥珀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因为在这块琥珀里,竟然包裹着两只虫子,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他深知,这样的琥珀极为稀有,它的价值无法估量。这块琥珀的独特性和稀有性,让他忍不住惊叹道:“这真是极为罕见啊!”
六、众人齐声诵读最后一段。
七、老师总结
这块晶莹剔透的琥珀,不仅仅是时间的见证者,更是科学家眼中的宝藏。其中封存的苍蝇与蜘蛛,似乎在娓娓道来一段古老的生命传说,它们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数万年之前。这块琥珀,犹如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奇礼物,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的奥秘,更突显了科学研究的非凡价值和深远意义。
板书设计
琥珀
形成松脂球(松树、炎热、巧合)
形成化石(时间之长、地质变化、陆沉水漫、海沙掩埋)
被人发现———科学价值
教学反思
《琥珀》一课的精彩讲解已圆满落幕,现对授课过程中的瑕疵与亮点进行如下梳理:
一、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琥珀》一书的第二节讲读课,以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运用“篇末入手”、“逻辑提问”、“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法,辅以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打造了一个既生动又高效的学习环境。这种匠心独运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和探索欲望。
在这种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纷纷投入到问题的深入思考之中。这种独特的教学设计,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更巧妙地解决了科学知识中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了教育的优质与高效。
二、“电教”手段的运用
配音与影片的设计独具匠心,将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的动态影像巧妙地结合,引领着小读者们踏上一段穿越古老森林的神奇之旅。课堂因此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孩子们的眼前,一幅幅生动画面展现在眼前,它们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图文并茂、五彩斑斓,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完美地满足了观察表达的教学需求。
教学设计遵循了儿童心理学的规律,并运用了认识论的教学方法。通过幻灯投影,学生初步感知了知识,随后默读全文,使材料在脑海中重现,从而加深了感性认识。再通过表达,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了琥珀形成过程的重点,同时也成功地突破了琥珀的科学价值这一难点。
三、构建生动情境体验
我们倾力打造活动幻灯片与录音素材,构建逼真且引人入胜的情境体验,让学生沉浸在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中。此种创新举措不仅优化了语文信息的传达方式,更鼓励学生通过多感官的协同作用——眼睛的观察、耳朵的聆听、嘴巴的表达以及双手的实践,实现对知识的深刻识记与全面理解。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记忆效果。
此外,此类活动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深化对自然与科学的认知。我们坚信,这种情境体验将有效点燃学生对自然与科学的热爱之火,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热情,为未来的学习与探索之路注入无限活力与激情。
四、待完善之处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朗读体验仍有待加强。鉴于部分学生朗读基础稍显薄弱,我们应进一步强化指导,并增加更多的范读环节,让每一个自然段都能获得充足的朗读训练机会。单纯的增加朗读次数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从而取得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