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日
本
探寻日本抹茶
产业发展的奥秘研学
有一句话说 “世界抹茶在日本”如今日本抹茶最出名的四个地方,爱知县西尾、京都宇治、福冈八女和静冈县。日本最高级的抹茶采用一番茶制作而成,经过搅碎、蒸汽杀青、烘干、杀菌、研磨等十几道工序,才能诞生出最纯正的抹茶粉,制作出来的抹茶中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助于美容养颜、减缓衰老,可以说日本人长寿也与经常喝抹茶相关。所以现今的日本抹茶产业发展得非常迅速以及庞大,抹茶无添加剂、无防腐剂、无人工色素,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诸多行业,并且衍生了品种繁多的抹茶甜食
活动介绍
准备篇——了解日本的地理概况
确定位置
查阅资料,日本茶起源于公元805年,日本禅师从唐回国时,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并种植于京都的比叡山
1. 东亚岛国
太平洋
亚洲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
1. 东亚岛国
地理位置
相对位置
西与俄罗斯、中国、
朝鲜、韩国隔日本海相望
经纬度位置
在30°N~46°N/130°E~150°E,北温带,中纬度
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①找出日本领土主要有哪四个大岛组成?其中哪一岛的面积最大?
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本州岛面积最大
1. 东亚岛国
领土组成
面积37.8万千米2,海岸线曲折,长约3万千米
②找出太平洋、日本海、东京湾、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富士山和关东平原。
1. 东亚岛国
活学活用
查阅资料,日本茶起源于公元805年,日本禅师从唐回国时,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并种植于京都的比叡山
1.公元805年日本禅师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图中代表我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禅师将茶种播在京都,京都位于( )
A.西半球
B.北温带
C.日本海以西
D.九州岛
B
B
1. 东亚岛国
探寻路线规划
【路线规划】计划重走当年商人贩卖茶叶的路线--中山道。“中山道”是江户时代五条主要道路之一,是一条连接江户(现东京)和京都的驿道,专用于行人和马匹通行。沿途设置了69个驿站为行人提供住宿和餐饮。
1.“中山道”途经地区的地形主要是以()
A.山地、丘陵为主 B.平原、盆地为主
C.高原、山地为主 D.盆地、丘陵为主
2.“中山道”沿途驿站餐饮多以新鲜鱼虾等海产为主,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森林资源丰富
C.渔业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A
C
2. 多山的地形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
平原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下游
富士山,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关东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为活火山
2. 多山的地形
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思考: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呢?
地 震
火山喷发
环太平洋地震带
多火山地震
2. 多山的地形
火山地震的利弊及措施
火山灰会形成肥沃的土壤
火山分布区温泉众多,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地热能资源丰富
利
火山灰会影响交通
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弊
措施
加强防震知识的宣传,多进行防震演习
设计防震建筑,用轻便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抗震性
加强对地震的检测预报
2. 多山地形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海拔3776米,植被垂直分异十分明显,是著名的活火山,其周边的富士五湖是著名的温泉圣地,研学成员计划游览富士山,并体验该地的温泉。
2.富士山地区温泉数量多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B.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C.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
1.富士山植被垂直分异十分明显反映了()
A.气候具有大陆性 B.居民有赏樱习俗
C.温度随高度变化 D.南北跨纬度广
富士山
及温泉
活学活用
C
C
2. 多山的地形
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古代人日本人出门便要爬山涉水,为减小负重,日本人便学会了把东西缩小收纳起来,日本人有着极强的收纳能力和意识,便当、折叠雨伞、随声听……都是由日本人发明的。
补充小知识
为了探寻正宗的日本茶园,我们来到了静冈县的“喜作园”,这是一家集茶园观光、茶叶采摘、餐饮购物于一体的茶产业综合体。静冈县茶叶通常种植在山坡上,以下是茶树的生长环境要求:
①温度:适宜温度20°-30°C
②水分: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
③光照:喜光,不耐强光
茶园探寻篇——确定日本茶园空间分布
(1)日本国土_____(南北/东西)狭长,新茶采摘时间最早的茶产区是________。
(2)“喜作园”所在地气候特点是____
_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大陆性/海洋性)特征明显。
南北
鹿儿岛茶产区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海洋性
3.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冬
夏
3.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由于日本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日本气候图
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思考 面积相同的两岛,那个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海
洋
海
洋
岛A
岛B
3.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岛国四周环海
海岸线曲折
受海洋影响大
冬
季
3.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太平洋
日本海
西北
东南
冬季风
日本海
太平洋
夏
季
西北
东南
夏季风
日本海
太平洋
雪
雨
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为了探寻正宗的日本茶园,我们来到了静冈县的“喜作园”,这是一家集茶园观光、茶叶采摘、餐饮购物于一体的茶产业综合体。静冈县茶叶通常种植在山坡上,以下是茶树的生长环境要求:
①温度:适宜温度20°-30°C
②水分: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
③光照:喜光,不耐强光
茶园探寻篇——确定日本茶园空间分布
(3)“喜作园”是日本国内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之一。该地茶树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4)“喜作园”所有茶园都在使用稻草或茅草制成的遮阳棚和垫子,试分析其目的。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降水丰富,适合茶树生长
夏季光照强可以遮光,冬季气温低可以防寒。
3.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赏樱是日本一项旅游活动,被视为日本的国花,她的观赏时间南北也是有所区别的
游玩
3.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活动 读左图回答问题
说一说日本樱花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1个多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吗?
规律:日本樱花开花时间由南向北推迟。
日本群岛某年樱花开花时空分布示意图
原因:日本领土狭长,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南部春季升温早,北部春季升温晚。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本茶园的面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茶叶产量却在稳步增加。小组成员参观了静冈县某茶园,发现该茶园以机械采摘为主人工采摘较少。
1.研学成员发现茶园很少有人工采摘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②日本工业制造业发达
③平原广布,适合机械化
④规模小,机械采摘成本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茶园面积下降,但产量却在稳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数量增加 B.茶叶采摘机械化
C.劳动力素质提高 D.种植技术的提升
茶园解疑篇——探究抹茶产业的发展
A
D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战后“日本奇迹”
“失去的三十年”
目前日本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概况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二战后日本做为战败国,国家深受创伤,但是二战后它的经济能迅速恢复,成为目前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那么日本的经济为什么能够迅速恢复呢?
了解:
国内
切实可行的经济方针
重视科教兴国
实行严格而灵活的科学管理制度
实行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
长期保持政局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国外
美国对日本进行独占和政治改造
美对日政策由“限制削弱”转向“扶日反共”
日本巨额战争赔款被取消
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日本作为其生产军需品的兵工厂和后勤供应的基地
美国的“核保护伞”战略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探究:日本主要工业原料进口量占原料需求总量的所占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
原料燃料 进口比例
石油 99.7%
天然气 94.3%
煤炭 90.9%
铁矿石 99.8%
铜矿石 92.3%
棉花 100%
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矿产?
读图,看一看,日本进口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资源条件
优: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较丰富
劣: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主要依靠进口
人力资源条件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重视教育劳动力素质高
交通条件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运输发达
科技条件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科技力量雄厚
市场条件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有利
条件
发达的加
工贸易经济
不利
条件
扬长避短
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
出口:工业制成品。
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
中国
日本
服装 煤炭 棉花
水产品 蔬菜
汽车 电子产品
其他工业产品
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经济贸易伙伴国;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高技术附加值制成品,如家用电器、汽车、精密仪器等;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产品则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为主。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阅读教材相关P72正文部分和右图,
填写下列表格归纳日本工业特点
工业
活动
发展程度
工业结构
工业部门
工业地位
分布特点
高度发达
技术密集/节能节材
电子、汽车、钢铁等
产品竞争力强
集中太平洋沿岸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在图上找出日本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想一想,日本工业为什么大都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对外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工业
思考 读左图回答问题
沿海多平原,便于建厂。
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思考 看视频回答问题
视频放映了日本工业的什么现象
工业转移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日本传统的加工贸易型工业逐步向海外迁移,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廉价劳动力地区,或接近消费市场,如向东南亚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而日本本国的高科技工业,则向环境较好的本州北部和九州南部扩散。
投资额/亿美元
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工业
日本茶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都得益于日本工业的发达。
3.日本茶产业与传统工业的区别是
A:原材料充足 B.产品以出口为主
C.国内以加工为主 D.劳动力价格高
茶园解疑篇——探究抹茶产业的发展
A
茶园解疑篇——探究抹茶产业的发展
抹茶最早起源于中国魏晋时期,传入日本后,经日本人多年改易,现今,“宇治抹茶”闻名于世,宇治成为全球顶级抹茶产业带
4.日本茶叶出口地多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原因有
①利于海运出口 ②土地充足廉价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地形广阔平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魏晋时期我国便开始制作抹茶,而到近现代日本“宇治抹茶”更出名的原因是
A.茶树种植历史悠久
B.技术与创新
C.抹茶名字更好听
D.日本人爱喝茶
B
B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小型机械化生产
日本国土面积小,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水平高。主要农产品有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
农业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日本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加之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汇,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形成了世界闻名的
北海道渔场。
日本渔业资源分布
海洋渔业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日本渔业资源丰富,其中北海道渔场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日本也是人均捕捞量世界第一的国家。
海洋渔业
4. 高度发达的经济
运输方式 国际运输 国内运输
货运 客运 货运 客运
著名海港
交通特征
海运 航空 铁路和公路 公路和海运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交通便利,形成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自主归纳
交通运输业
收获篇——以茶会友,从共饮到共赢
日本茶道精神
和、敬、清、寂。这是日本茶道的基本理念,其中“和”与“敬”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敬,特别是在主客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清”与“寂”则强调的是一种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
茶禅一味。日本茶道与禅宗思想紧密结合,强调通过茶道活动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世代相传。日本茶道强调通过代代相传的茶道仪式和精神,维护和弘扬茶道的传统价值和文化
简约与自然。日本茶道追求的是朴素、清寂之美,强调在茶会操作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动作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的目的
尊重与交流。茶道活动中,主人与客人之间通过鞠躬、献茶等仪式进行交流,体现了对彼此的尊重和关怀
茶道
合气道
空手道
花道
剑道
柔道
六艺、相扑、和服、寿司是日本主要民族大和族的瑰宝。
谈及日本文化,美国杰出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在世界历史上,很难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吸取外国文明。”日本与中国很早就有文化交流,在文字,传统建筑,宗教,传荣服饰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影响。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形成中西方融合的文化特征。
5.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5.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在古代,日本的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
日本奈良的东大寺
日本的书法
纸本墨画淡彩山水图
狩野正信
日本法隆寺献物帐
《千卷》 松村五顺(画)和与谢芜村(字)
日本山水屏风
5.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浅草寺 东京最古老的寺庙
5.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在近现代,日本的文化又受到欧美文化的广泛影响,尤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上
5.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东京铁塔 东京地标性建筑
5.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适合高产作物水稻生长,因此寿司以米饭为主;日本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少,粮食不足,但临海,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寿司中加有大量鱼虾,而用紫菜包裹。
日本饮食简称和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寿司,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着鱼、肉、虾和各种佐料等。
以寿司这一饮食习俗为例,说明当地自然条件对它的影响。
了解
收获篇——以茶会友,从共饮到共赢
2023年7月,为了助力推动中国贵州和日本地方产业精准对接,中日茶文化交流在京召开。
材料一: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唐代传入日本,如今,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产业。下图示意日本茶产业的发展措施。
材料二:日本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三大类。其中绿茶产量最多,占日本茶叶总产量的80%以上。目前我国的茶产业链条内容多局限于茶产业种植、粗加工、贸易三个环节上。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抹茶较早传入日本的原因是(1分)
(2)概括日本发展茶产业的主要措施(3分)
(3)有人认为我国应与日本加强合作,共同促进茶产业的发展。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相近
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茶园观光旅游
赞同,两国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原材料优势和日本的技术优势,实现互惠互利。
不赞同,我国可以在借鉴日本茶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独具我国特色的茶产业。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1.28亿
大和族
日语
神道教
佛教
人口
民族
语言
宗教
自主归纳
人口(亿人) 面积(万千米2) 人口密度(人/千米2)
中国 13.4 960
日本 1.28 37.8
看一看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
140
339
地狭人稠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大和民族是构成日本国民主体的民族,约占总数的99.9%,阿伊努人,又称虾夷族,是日本唯一的少数民族。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地处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西北岸,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达1200多万。
东京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京都是日本故都,位于琵琶湖西南,群山环抱,著名文化旅游城市,京都府首都。
京都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奈良是日本历史名城,著名游览城市。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是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奈良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大阪是日本第二大经济中心,是日本著名的水都。位于大阪湾东北岸,又是世界大港之一。
大阪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名古屋是日本第三大城市。它是中部地区的工业商业交通的中心,又被称作中京。
名古屋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神户是日本著名国际贸易港和工业中心,兵库县首府,在本州西南部大阪湾西北岸。
神户
6. 人口与主要城市
日本重要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分布在主要工业区内。
1 .日本河流短急的主要原因是()
① 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
② 季风气候,气候干旱
③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
④ 植被覆盖差,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日本最大的城市是()
A.神户 B.横滨 C.东京 D.京都
3.关于日本农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劳动力充足
B.耕地面积大,重视发展高度机械化
C.以生产小麦为主
D.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
7、简单结束
D
C
D
5.读右图,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图中所示的阴影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① 劳动力素质较高
② 便于排放污染物
③ 多优良港湾
④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
进口,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A.海运 B.空运 C.铁路 D.公路
A
D
6 .读日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岛屿名称。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④ ________。
(2)写图中甲、乙代表的海洋名称。
甲 ________;乙_________。
(3)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国家名称。
⑤ ________;⑥ ________。
(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 _______;B _______;
C _______;D _______;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日本海
太平洋
中国
韩国
大阪
名古屋
横滨
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