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彩虹 教案(表格式,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0彩虹 教案(表格式,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0 10: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彩虹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等13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虹、座”等13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虹、座”等13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那、着”等7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利用儿歌和彩虹图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出示儿歌和彩虹图,带领学生拍手读儿歌,同时观察彩虹图,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兴趣。 2. 揭示并板书课题。 教师揭示今天的课题是“彩虹”,并在黑板上板书“彩虹”。 3. 帮助学生识记“虹”字。 正音:教师指出“虹”的正确读音是“hónɡ”,并强调这是后鼻音。 记形:教师使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虹”的字形。 字理解释:教师讲述“虹”为什么是虫字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解释古人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会下来喝水,因此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描绘了大虫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的场景。古人造字时,因此用“虫”作为偏旁。 1. 跟随教师一起拍手读儿歌,观察彩虹图。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拍手和观察彩虹图,增加对彩虹的认识和兴趣。 2. 观察并记住板书的课题“彩虹”。 学生注视黑板上的课题,记住今天学习的关键词“彩虹”。 3. 学习并记忆“虹”字。 正音:学生跟读“虹”字,注意发音为后鼻音“hónɡ”。 记形:学生尝试使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来记忆“虹”的字形。 理解字理:学生聆听教师关于“虹”字虫字旁的解释,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帮助记忆字形。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 提出初读要求。 要求学生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指导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强调要把句子读通顺,对于难读的长句子要多读几遍,并鼓励同桌间互相练习读,比较读法是否相同。 2. 使用生字卡片进行教学。 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以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 3. 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纠正字音,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介绍多种识记字形的方法,如辨识偏旁、归类、借助字的特点、做动作和比较等,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 4. 指导书写。 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的会写字,指名认读、领读,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间架结构及笔画。 讲解书写要点,包括各个字的关键笔画和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描红、临摹,并在过程中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组织同桌交换书写作品,相互评价,并根据评价再次练习书写。 鼓励学生自主用会写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进行读写练习。 1. 根据教师提出的初读要求,边读边标记生字,并练习读通顺句子。 认真阅读文本,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确保阅读的条理性和顺序性。 遇到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与同桌互相练习并比较读法。 2. 参与“开火车”认读生字的活动。 积极响应教师的生字卡片教学,争取机会认读生字。 3. 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互相学习和帮助。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字词卡片的学习,提高对生字的认识和记忆能力。 4.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书写会写字。 认真观察字形、结构和笔画,根据教师的讲解掌握书写要点。 通过描红、临摹等方式练习书写,接受教师的巡视指导和及时纠正。 与同桌交换书写作品,进行互评,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自主组合会写字和熟字,进行读写练习,加深记忆和应用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并指导学生思考。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哪些句子是描写彩虹的。 2.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引导观察插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第一幅插图,并出示相关句子“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理解比喻: 教师帮助学生通过看图和朗读,明白文中“一座美丽的桥”是对“彩虹”的比喻,强调这种描述方式生动形象。 3. 指导学生齐读。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好轻声“了”和“一”的变调,以及“美丽的桥”这一词语的连读。 4. 展示插图,激发学生想象。 教师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以增强文本与画面的联系。 5. 进行整体感知教学环节。 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6. 指导分角色朗读。 教师指名三名学生分别朗读第2~4自然段,指导他们将字词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7. 组织全班齐读。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1. 边听朗读音频边思考。 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朗读音频,同时思考哪些句子是关于描写彩虹的。 2. 交流汇报。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交流自己找到的描写彩虹的句子,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比喻手法。 3. 齐读指定句子。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注意读好轻声和变调,以及词语的连读。 4. 观察插图。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出示的插图,想象文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增加对文本的理解。 5. 进行整体感知。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6. 分角色朗读。 被指名的学生分别朗读第2~4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聆听并学习正确的读音和语调。 7. 全班齐读。 全班学生一起齐读课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1. 小结课堂内容,点评学生表现。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回顾学习的要点。 教师点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朗读准确性、学习态度等方面。 2. 鼓励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策略。 3. 布置本课对应训练。 1. 参与课堂小结和点评。 学生聆听教师的课堂小结,回顾学习的重点。 学生听取教师对自己及同学们的点评,从中了解自身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交流学习体会。 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体会和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3. 完成训练题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2.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组织复习旧知识。 教师通过举办识字比赛的形式,复习之前学过的生字。 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的活动,以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各组成员轮流认读并组词,争取用时最短、准确率最高。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2. 导入新课。 教师准备一组彩虹的图片,并配上音乐和描述,创造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描述:“‘雨过天晴白云飘,蓝天飞架彩虹桥,赤橙黄绿青蓝紫,数数颜色有七道。彩虹桥,谁来造?太阳公公点头笑!’瞧,迎着太阳,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上了彩虹桥。” 通过这样的描述,激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1. 参与复习旧知识。 学生积极参与“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的比赛,争取为自己的小组赢得荣誉。 学生在比赛中注意听、认真读,快速反应,展示自己的识字和组词能力。 2. 聆听新课导入。 学生聆听教师对彩虹的描述,感受诗意的语言和美丽的画面。 学生通过教师的描述,进入新课的学习氛围,准备探索新知识。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 学习第1自然段。 引导用彩色笔画彩虹,并让同桌描述彩虹的样子。 出示数量短语“一座桥”,教授量词“座”的用法,强调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 出示彩虹和桥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座美丽的桥”即彩虹,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2. 学习第2自然段。 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发现3句话的共同特点(句末都是问号)。 指导朗读长句子和问句,通过引读和指名读,让学生体会问句的语气。 通过对比朗读和动作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如果”表示的假设语气。 3. 学生自主学习第3、4自然段。 提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按朗读第2自然段的方法学习,并关注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指导朗读和理解第3、4自然段的内容。 4. 小组复盘,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全班合作解决。 1. 学习第1自然段。 用彩色笔画彩虹,并与同桌交流描述。 学习使用量词“座”,并注意其用法。 观察图片,理解课文中将彩虹比作“美丽的桥”的表达方式。 2. 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 通过引读和配合动作,理解并朗读好长句子和问句。 对比朗读,理解“如果”的假设语气,体会小女孩的想象力和关心家人的情感。 3. 自主学习第3、4自然段。 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要求,自主学习并朗读第3、4自然段。 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包括朗读和内容理解。 4. 小组复盘。 在小组内讨论并找出不理解的问题,全班合作解决。
三、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 仿照课文第2~4自然段,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奇妙想法。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自己生活中有哪些有趣或奇妙的想法。 在同桌间互相分享,并准备全班交流汇报。 在全班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反问句,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 自由朗读全文。 自主阅读全文,注意正确、流畅地朗读,同时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意境。 2. 分享生活中的奇妙想法。 先自己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奇妙想法。 在全班交流时,尝试使用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语言的魅力。 3. 完成训练题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长句子和反问句的朗读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我用分层朗读的方法,先让学生读准生字和词语,再读通每一个部分,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长句子也就不难读了;我用陈述句和反问句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理解句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朗读,反问句也就不难读了。同时,我还抓住契机,提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迁移运用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力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