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四年级科学下册学案23.变化的月相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粤科版(2017)四年级科学下册学案23.变化的月相 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10 16:3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变化的月相
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课件
6
过程
享实
验创
聚焦
方法
注实



明确
教材
5




4
3

实验
2
1
解析实验
说课流程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教材解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有
规律的。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月相 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光的照射有关,跟月球绕地球 公转有关,从而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并且乐于参加自然观察活动。
1.认知经验不丰富;
2.对日、地、月的运动关系知之甚少;
3.光线对实验的影响大。
实验教材解析
1.掌握月相在一个月内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初步学习利用
模型来探索自然现象。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和科学探索能力。
实验教学目标
重点:认识月相的不同形状, 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实验教学重、难点
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设计
1. 原教材编排
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设计
2.原实验存在的问题
> 月相图是静态的画面,不利于学生建立月相变化的完整过程。
> 实验现象不明显。
> 容易误导学生对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关系的错误认知。
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设计
3.改进后的实验设计——实验器材及作用
实验创新点
3.改进后的实验设计——器材安装
1.创建密封观察箱,环境更真实,观察思考难度低;
2.转盘模拟公转轨道,帮助建立地月之间关系;
3.月相动态成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月相变化的渐进性;
4.相关部件位置可控, 一物多用破难点。
实验创新点
实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识月相
实验教学过程
二、依托认知,认识月相
1.说一说
除了刚才所说的像圆盘、像镰刀, 你们还见过什么形状的月相?
实验教学过程
二、依托认知,认识月相
2.认识满月
你能说说这些月相分别出现在哪一天吗?那你能确定其中一种吗

实验教学过程
二、依托认知,认识月相
3.初探月相变化
你觉得农历上半月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下半月呢?尝试摆出月相
的变化顺序。
三、引导思考,大胆猜测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思考:月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月相的变化究竟和与哪些因素有关

2.大胆猜测,合理假设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得出月相的变化与月球不发光有关,于
日、地、月的相对位置有关的假设。
3.简要介绍日、地、月三球运行关系。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过程
四、师生合作,设计实验
1.小组讨论
结合刚才对月相变化成因的分析,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样设
计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2.分组汇报。
3.师生合作,完善设计。
1. 教师演示,检验实验仪器效果;
2. 学生演示,观察月相变化规律;
3. 再次演示,验证月相变化排列顺序;
4. 认识各种月相名称;
5. 再次实验,明确月相变化的周期性。
实验教学过程
五、合作探究,开展实验
1.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坚持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观察月相,看看真
实的月相是否和我们课堂上的发现一样,并做好记录。
2.课下搜集关于描写月相的诗句或神话故事,与同学交流,看谁
积累得多。
实验教学过程
六、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七、回归生活,走向实践
>升级实验器材
>改进实验设计
>创新实验方法
实验反思及自我评价
1.引导学生经历了科学猜想、实验设计和实验验证的完整过程。
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探索思路。
2.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很好地达成了
教学目标,而且使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得以落实,彰显科学学科的育 人价值。
科学的味道、生活的味道
实验反思及自我评价
敬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