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016年有一档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央视纪录片大火,为我们呈现了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
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这太牛了,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可能做不到……那种耐下心来,不急不躁不赶地去做一件事,这样的气质现在太稀缺了。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
以工匠精神
雕琢时代品质
1
了解新闻评论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思路
3
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4
感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2
梳理行文脉络,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一
了解创作背景、
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
创作背景
为响应党和政府对发扬工匠精神的倡导,本文发表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人民论坛”。
概念
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的概念和类别
常见的新闻评论有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等形式。
类别
跨越两种文学体裁
①具有政策性、 针对性和准确性
②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独特的见解
③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新闻评论
1.首先属于新闻,具有新闻的一般特点
2.再者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具有议论文的特点
挑剔(tī/ti) 精湛(zhàn) 造诣(yì)
锉(cuò) 雍容(yōng) 臻于(zhēn)
出类拔萃(cuì)
1.明确字音
2.解释词语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而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臻于至善:做到极致。
超今冠古: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冰心一片: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学习任务二
梳理行文脉络,
探究“工匠精神”内涵
第1段:从企业需要工匠精神入题,表明时代的需求。
第2段:“匠”的含义以及工匠精神对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第3段: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4段:工匠精神的内涵。
第5段:再次点明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号召人人践行工匠精神。
引出话题: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指出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内涵
倡导工匠精神以推动时代发展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速读课文,关注首句和尾句。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概念,概括每段主要观点。
文中提到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包含哪些内容,请找出并做好标注
①炉火纯青的技术
②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③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④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⑤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⑥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你所认为的“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
这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尽职尽责的精神状态。这也是中华民族历来所提倡“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美德。
②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已经做得很好但要求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基业长青。
①精益求精
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你所认为的“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
追求突破、追求革新。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④创新
内心笃实而着眼于细节,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③专注
学习任务三
分析论证方法,
赏析语言特色
引用论证
本文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对应内容。
①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②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
③引用鲁迅的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论证;
④《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庄子》里的“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礼记》里的“至善”等。
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
本文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对应内容。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将手工匠人和企业类比,写出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论证方法
定义:把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种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
本文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对应内容。
论证方法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定义: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假设论证
本文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对应内容。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论证方法
定义:针对所列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本文善于运用排比句,请找出并分析作用。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 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增强了语言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
增强了表达效果,令文章更有说服力。
1.高精尖、炫彩酷
2.“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
“躲进小楼成一统”
“废寝忘食”“出类拔萃”……
使用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词,使人们更容易接受
语言典雅凝练,言简意赅,善用成语
学习任务四
感悟工匠精神,
致敬与发扬工匠精神
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践行?
合作探讨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0 多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拓展积累:大国工匠掠影
拓展积累:大国工匠掠影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拓展积累:大国工匠掠影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瑕疵。
本文写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奋进的伟大时代。作为新闻评论,本文从眼前发生的新闻事实出发,层层拓展,赋予古老的工匠精神以新鲜的现实意义。工匠精神重在其心。不必人人为工匠,而人人都可践行工匠精神,我辈青年学生自然也更是如此。专注忘我,精益卓越的工匠精神将从我们每个人身上开始,铸就新时代的品质。
课堂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