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2 第2课时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5.2 第2课时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10 11: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八年级·生物·苏科版·上册
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1.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2.通过了解肾脏的功能与保护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通过探究任务驱动完成本节重点的学习。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做过尿常规化验吗?你会通过尿常规化验单来了解自己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吗?尿液又是如何形成的?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尿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尿液的形成过程
(1)含有较多代谢废物的血液进入 小动脉 。
(2)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 肾小球 滤过到 肾小囊 腔内,形成原尿。
(3)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一盐等物质,被 肾小管 重新吸收回血液。
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5)尿液流入 肾盂 ,再流入输尿管、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盂
(4)含有较少废物的血液汇集入 肾静脉 。
肾静脉
2.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不含有 血细胞 和蛋白质的。
3.排尿的意义:人体排尿,不仅起到 排出废物 的作用,还对调节体内水和 无机盐 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4.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以便体内的废物能够随着 尿液 等及时排出,维持体内 水分 和 无机盐 的平衡
血细胞
排出废物
无机盐
尿液
水分
无机盐
·导学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指出尿液的形成位置在哪?尿液的形成包括哪两个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插图“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并提问: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找出答案。
正常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全部重新吸收回血液的物质是( C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C
汗液的排出
1.人体皮肤里分布有数以百万计的 汗腺 ,汗腺周围布满了丰富的毛细血管。
2.当血液流经皮肤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一部分水、 无机盐 和 尿素 等物质通过汗腺的分泌形成汗液。 汗液 通过汗腺细长的管道排出体外。
汗腺
无机
尿素
汗液

体育课结束以后,同学们身上都会有难闻的“汗臭味”,这是因为人的汗液中有( A )
A.尿素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水
A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情景呈现】下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过程,1~5表示结构)。下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请回答问题。
物质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9 1.1
蛋白质 微量 7.0 0
尿素 0.03 0.03 1.80
【合作探究】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本A、B和样本C分别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答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因此原尿与血液相比,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正常人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从表中可以看出,样品A中含有葡萄糖,但基本上不含有蛋白质,是原尿;样品B中含有蛋白质,是血浆;样品C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只含有尿素、无机盐等物质,是尿液。
2.在尿液形成过程中,图中的甲和乙分别表示什么作用?
答 图中的甲表示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图中的乙表示当原尿流经图中3时发生重吸收作用。
3.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哪一部位,并说出原因。
答 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会使血细胞和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由于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蛋白质,这些物质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血尿和蛋白尿。因此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5(肾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