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1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 (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6.1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 (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10 11: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八年级·生物·苏科版·上册
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通过生活中具体的实例,概述出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以膝跳反射为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3.明确说出反射弧的结构组成。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学习重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的结构组成。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通过探究任务驱动一、二完成本节重点的学习。
2022年2月6日晚,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在印度打响。中国女足在上半时两球落后的不利局面下,下半时凭借团队的出色表现,力助中国女足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她们的胜利离不开团队协作,也与她们每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有很大关系。敏捷的反应能让队员在赛场上取得很大的优势。敏捷的反应是天生的吗?比赛中需要眼、手、脑的协调配合,还需要什么系统参
与调节呢?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我们的生命活动的?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关。我们将在今天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反射和反射弧
1.人体在 神经 系统的调节下,对身体内部或来自外界的各种 刺激 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反射。
2. 反射 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3.反射弧
(1)概念: 反射弧 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2)组成:感受器、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五部分。
神经
刺激
反射
反射弧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作用:
感受器:接受 刺激 ,产生 神经冲动 。
传入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到 神经中枢 。
神经中枢:又称反射中枢,能接受信号,产生 冲动 ,并将冲动传给 传出神经 。
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 效应器 。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它能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 冲动 ,并支配相应的肌肉或腺体。
刺激
神经冲动
神经中枢
冲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冲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C )
A.白细胞吞噬细菌 B.植物的茎向光生长
C.鱼儿游向食物 D.草履虫趋利避害
C
反射的类型
1.人体具有许多不同的反射活动。有些反射活动是生来就具有的,叫作 非条件 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 低级 的神经调节方式。
非条件
低级
2.有些反射活动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 后天的学习形成的,这类反射叫作 条件 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是在 大脑皮质 的高级中枢参与下完的。
3.人类除了有与动物相同的条件反射,由于大脑皮质具有 语言 中枢,还能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 条件 反射。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后天的学习
条件
大脑皮质




·导学建议·
教师引导:人在吃梅子的时候由于受到酸的刺激唾液腺会分泌唾液;吃过梅子的人看见梅子时也会分泌唾液;吃过梅子的人谈论梅子时也会分泌唾液。那么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有分泌唾液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都是反射活动。这三种反射活动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一起学习反射的类型。
·学习小助手·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 生活过程中获得
反射弧 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变
(续表)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神经中枢 脑干、脊髓 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永不消失 暂时的,可以消退
适应性 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多变的环境
联系 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
下列反射与“膝跳反射”相同的是( C )
A.老马识途 B.谈虎色变
C.婴儿吮奶 D.望梅止渴
C
【情景呈现】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共享单车掀起绿色出行浪潮,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人在骑车时需要各个系统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合作探究】
1.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 条件 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A (填字母)内。
2.由于骑行不稳,⑨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请写出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⑨→ ⑦→B→⑥ (用序号和字母表示)→⑧。


A
⑦→B→⑥
3.若图中⑦因意外发生损坏,则这个反射 不能 (填“能”或“不能”)进行,原因是 反射弧不完整 。
不能
反射弧不完整
反射的类型
【情景呈现】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
1.图①中,狗一边进食一边流唾液,属于 非条件 反射。
2.图④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分泌唾液。这种活动方式属于 条件 反射。是以 非条件 反射为基础,这种反射活动的建立必须有神经系统中 大脑皮质 的参与。
3.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只响铃不给食物,那么图④的反射会 消退 。
非条件
条件
非条件
大脑皮质
消退
4.与图④的反射方式相同的有哪些?
答 看电视剧感动得流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