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0 15:2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短文两篇》
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可爱者甚蕃(pān) 惟吾德馨(xīn)
B.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无案牍(dú)之劳形
C. 出淤(yū)泥而不染 濯(zhái)清涟而不妖
D. 谈笑有鸿儒(rú) 陶后鲜(xiān)有闻
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而: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 是:斯是陋室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 何:何陋之有 同予者何人
D. 之: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 濯清涟而不妖(艳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气)
B. 惟吾德馨(指德行美好) 无案牍之劳形(指官府文书)
C.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渎玩弄)
D. 不蔓不枝(枝节)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4.活动三:欣赏书法重温名篇学校组织到故宫博物院观看“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同学们围绕着书法展品展开了讨论。请你阅读下面两幅作品,完成题目。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陋室铭》是泰不华用篆书写就的,其笔画圆润,古朴雅致。
B. 《岳阳楼记》是董其昌用行书写就的,字体清丽,笔画平直。
C. 《陋室铭》是一幅隶书作品,其朴拙的特点契合读书人安贫乐道的品格。
D. 《岳阳楼记》用楷书写就,大气方正,与范仲淹忧乐天下的情怀相契合。
5.本文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和 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6.默写填空。
(1)有两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2)无丝竹之乱耳,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7.请参照例句,仿写一个赞美某种植物的句子。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品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
8.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后,班级开展“话说莲花”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句描写莲的古诗词名句。
答:
(2)请你列举两种与莲有关的著名美食: 、 。
(3)莲浑身都是宝,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请你用一句话说明莲的一种功用。
答:
(4)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一次以“莲文化的魅力”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准备,假如推荐你担任这一活动的主持人,你将设计一个怎样的开场白?
答: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 著: 附着。荷:也称作莲。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 这里指菊花。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濯清涟而不妖 妖:
宜乎众矣 宜:
金粟初开晓更清 初: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译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3)《爱莲说》中,菊是 的象征;《咏菊》中,菊有 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
(4)《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答:
10.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②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注释】①耆:同“嗜”,嗜好。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 ______
③清静亡为 ______
④虽富贵不事也 ______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末连举三位古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试结合【乙】文分析其所举的“西蜀子云亭”例子是否恰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际交往之道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回答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①,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余应之曰:“ 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己而因物②,不为易③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④。止则莫之测⑤,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有仙则名: ______
②隐居不仕: ______
③吾窃喜焉: ______
④襄丘陵: 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②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3) 在“设计自己的书房”活动中,小文同学一心追求:内部设施要“高大上”,书房名称要“博眼球”。请你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给小文写一段劝诫的话。
(4) 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经常跟富贵之家、高雅之士来往交流。
B.乙文“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灾害之重。
C.甲文最后一句采用反问,乙文最后一句运用双重否定,都起到了强调作用。
D.甲、乙两文都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风格粗犷豪放。
1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铭》一文中,押韵的韵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字。“说”也是一种文体,“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文章辨体序说》)。由此可见,《爱莲说》的作者就是借写莲来表明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蕃fán
C.濯zhuó
D.鲜xiǎn
2.【答案】D
【解析】A项,“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可译为“却”。
B项,“是”都表判断。
C项,“何”都是疑问代词,“什么”的意思。
D项,前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是助词,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名”在句中是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的意思。
C.“亵玩”在句中是“靠近赏玩”的意思。
D.“枝”在句中是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的意思。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书法的学习和认识。
选项B“字体清丽,笔画平直”是楷书的特点,不是行书。
选项C《陋室铭》这幅作品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是篆书。
选项D《岳阳楼记》这幅作品笔画略有勾连,行云流水,是行书,不是楷书。
选项A说法正确,故选A。
5.【答案】爱莲
菊花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6.【答案】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无案牍之劳形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注意理解诗句内容并正确书写。
7.【答案】 (示例)我爱梅花,因为它盛开在冬天,恰如不畏艰难、敢为天下先的勇士。
【解析】 选定植物, 能突出表现其特征, 句式与例句一致。
8.【答案】(1)(示例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示例2)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示例)荷叶肉、莲藕排骨汤、莲子羹、糖莲藕、莲蓉酥饼、莲蓉包子,等等。(答出两种即可)
(3)(示例)莲子羹可以清热去火。
(4)(示例)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是友谊的使者, 春天折柳赠别, 秋天采莲怀人; 莲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莲文化, 去尽情领略莲文化的无穷魅力吧!
【解析】(1)所写出的诗句跟“莲”有关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2)所列举的美食跟“莲”有关,且较为有名即可。
(3)点明“莲”的一种食用或药用价值,语言简洁、表达准确即可。
(4)写作开场白,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富有吸引力即可。
9.【答案】 (1)只 (过分)艳丽 应当 开始,刚刚
(2)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3)隐逸(者) 耐寒
(4)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喜爱(鄙弃)荷。
原因:《爱莲说》中,莲具有坚贞高洁、正直不阿的品格;《咏菊》中,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回答“原因”时,从写法,主旨等角度解说,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1)一定要在语境中解词。
(2)之:助词,的。甚:很,非常。蕃:多。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茎。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可知, 菊是“隐逸者”的象征; 根据“耐寒唯有东篱菊”可知,菊有“耐寒”的特点。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在《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 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风范, 表现得淋漓尽致。“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淤泥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 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所以, 作者对莲是喜爱的、赞美的。在《咏菊》中,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着在瓦上,芭蕉折断荷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金粟一般的花蕊刚刚绽开,让早晨更多了几分清香。“荷”与菊相比,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所以,诗人对荷是不喜爱、鄙弃的。
10.【答案】【小题1】①有名,出名②大 ③同“无”,没有④从事,做。
【小题2】①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②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小题3】连举三位古人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陋室不陋。恰当,扬雄家贫,没有储粮,淡泊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拥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把他当作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以“西蜀子云亭”自况,旨在表达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
【小题4】示例一:表赞同: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作者这类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言,只有与那些同样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才能不断精益自己的知识、学问。
示例二:表反对: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未免显得太过自命清高了,这样一来会让我们缺失许多像他人学习的机会,这不利于我们对知识、信息的全面了解。所以这不是一种很好的交友方式。
【解析】1.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出名。
②句意: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大。
③句意:没有大的作为。亡,通假字,同“无”,没有。
④句意: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事,古今异义词,从事,做。
2.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翻译基本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语: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劳,使……劳累。句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②重点词语:少,小时候。好,喜欢。无所不见,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句意: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作者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一“何陋之有?”有力地证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第二问,首先明确所举的“西蜀子云亭”例子恰当。结合杨雄的境况、追求及作者的思想分析。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由“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分析,扬雄是一个安贫乐道、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生活情趣淡泊高雅。举“西蜀子云亭”的例子,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4. 本题考查发表看法。结合文言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作答。此题开放,答案不唯一。表明观点,理由充分合理即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释义: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体现了交往者的儒雅之气。如认同。可就环境影响人的发展。交友要有选择,广交益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高雅之士交往,能够使自己不断成长,知识与学问有所增长。也可以回答不认同。作者这种交友方式,过于自命清高。可从《论语》中人格修养方面解释。“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能把朋友分成三六九等。孔子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朋友之间要互相学习切磋,互相帮助,全面掌握知识和信息。我们交友不能自命清高。
【参考译文】
【甲】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珍贵的经文。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性情沉默,没有大的作为。为人简朴,悠闲自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什么储粮,他安之若素。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11.【答案】【小题1】①出名
②做官
③暗自
④漫上
【小题2】①可以弹奏不加雕绘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②先生住在江边,曾经观察过大江吗?
【小题3】示例:小文你好,书房是一间能反映主人内心世界的屋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并不完全表现为内部设施的“高大上”,而更应关注书房营造的氛围,如刘禹锡所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取名方面,比起刻意“博眼球”,或许吴君以自己尊崇的人物语录精神为厅堂取名的做法更值得借鉴。你觉得呢?
【小题4】C
【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有了神仙就出名。名,出名。
②句意:吴君在此隐居不去做官。仕,做官。
③句意:我私下里很喜欢。窃,暗自。
④句意:漫上丘陵。襄,漫上。
2.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佛经。句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②重点词有:子,你;于,在;尝,曾经。句意:你处在江上之时,也曾观察过江水吗?
3.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根据题干可知,需要对小文所持的两个观点进行反驳:一是内部设施要“高大上”,可以用甲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观点论证;二是书房名称要“博眼球”,可以用乙文中吴君喜欢孟子的浩然之气而以之为书房取名的故事论证。注意表达时语气要委婉。
4.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有误,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交往都是博学的人,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B.有误,乙文“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江水奔腾时的气势不凡;
C.正确;
D.有误,甲文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乙文以吴君的居室为写作对象,甲文隽秀工整,乙文粗犷豪放。
【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吴君,有志于学问且在诗歌创作上有专长,家周围是让人悠乐的山林,吴君在此隐居不去做官,给他的屋子取名叫“浩然”,说:“孟子是我的老师,他说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私下里很喜欢,但不是很能理解孟子的说法,请为我解释下其中的缘由。”我回复他说:“你处在江上之时,也曾观察过江水吗?秋雨按时节下来,沟渠里装满了雨水,各路水流满溢,合聚在一起。便汪洋肆意,尽情地充斥着坑沟峡谷,之后又滂泊向东流去,轻快地越过洲岛,漫上丘陵,肆意前行,遇到木头折断木头,碰到石头,石头也被摧毁,如此浩然的水势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试着考察看看,它凭什么能像这样形成如此浩荡之势?如今那水不求太深,也无意奔向何方,遇到高的地方就停下来,遇到低的地方就顺势流下去,忘了自己,只会适应着外部环境,不因为容易表现勇敢,不因为危险而胆怯。所以,这水一旦聚集发动,就会浩浩荡荡驰骋开去直到大海。古代的君子,生活简易来滋养内心,从内心得到满足,对外部环境不抱期待,心胸开阔可以包容天地。停下来的时候外界揣测不到他的内心,行动起来的时候没有人能抵抗得了。处于富贵之中不放纵自己,处于贫贱之中也不忧虑,在蛮夷之地遭受患难不屈服,在生死得失面前不惧怕,如此这样也不可能不培养出浩然正气的品性。”
12.【答案】 名 灵 馨 青(或“丁 经 形 亭”) 志向和情感 托物言志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韵脚、掌握“铭”这一文体、了解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再结合对押韵的理解(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掌握关于“铭”的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掌握常见的写作特色,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等,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