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自我评估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体验更广大的世界。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都极具想象力,引人xiá sī,能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比如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huāng dàn lí qí 的《皇帝的新装》着实耐人寻味。
(1)给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滑稽( ) 着实( )
(2)根据语境,给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所对应的词语。(2分)
xiá sī( ) huāng dàn lí qí ( )
2.将下面的四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为了达到最佳的言语交际效果,大师往往不动声色,没有任何直接的揭露, ; ; 。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心照不宣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 。
①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他类似作品的情况,体悟其奥秘
②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
③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
④真正细心的读者却觉察到了这里有名堂
A.③④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3.下面例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3分)
示例: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备选词语:火锅 烟花 上课铃
4.古诗文默写。(8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
(3)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4)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世间景物皆可入诗,诗人借其抒发不同的情感。刘禹锡用“ , ”(《秋词》其一)的明丽秋景,抒发愈挫愈勇的豪情;十几岁的谭嗣同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诗句“ , ”(《潼关》),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5.某中学开展“文学部落——居家乐学读经典”主题活动,号召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以阅读经典名著的方式度过暑假。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各小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中学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就是在和文学大师对话。他们创作的名著,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大浪淘沙,沙里淘金,经典名著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分)
(2)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曾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请为下面所给的上联选择对应的下联。(2分)
无益身心事莫为 立志读尽人间书
白首方悔读书迟 甘面壁读十年书
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 。
孙中山:愿乘风破万里浪, 。
(3)你在假期读了《西游记》,请从下面与猪八戒相关的两个回目中任选一个,给你的同学概述故事情节。(4分)
①八戒大战流沙河 ②八戒义激美猴王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8分)
春天的曲子
[芬兰] 托芙·扬松
小嗅嗅沿着四月的田野,走了一天。太阳在桦树间红艳艳地照着,空气凉爽。他喜欢这些树木、这种天气和他自己。
这样的傍晚,应该吹一首新曲子,一段歌唱期望,两段歌唱春天的忧伤,其余歌唱独行的乐趣。他有把握作成这首曲子,它已经等在那里,几乎酝酿成熟了。
他东闻西嗅,要找个地方过夜。他找到了一个干树桩和一些干树枝,在小溪边生起旺旺的火堆。小嗅嗅一向自己做饭,他尽量避免给别人做饭,也不想吃别人做的饭。
一只小爬虫坐在远远的树下看着小嗅嗅,露出害怕但充满好奇的眼神。一蓬头发下两只害羞的眼睛,就是那种从不受人注意的小人物的眼睛。
小嗅嗅装作没看见。他拿出烟斗,点着了,等着他的新曲子到来。
曲子没有到来。他只感到小爬虫在死死盯住他,充满佩服之意。他感到不自在了,拍拍爪子叫道:“嘘!走开!”
小爬虫听了他的话,反而从树下钻出来,胆怯地说:“但愿我没吓着你吧 我知道你是大名鼎鼎的小嗅嗅,遇到你我太高兴了。”
“你好。”小嗅嗅冷冰冰地回答。
“我可以在你的火堆旁暖和一下吗 ”小爬虫的小脸快活得发光,“只要想想,我马上要成为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的爬虫了,我就永远忘不了。”
小爬虫再挨近一点,悄悄说:“你的口琴带了吗 ”
“带了。”小嗅嗅很不高兴。给小爬虫一搅,他的曲子失去了,孤独感没有了,一切变样了。
小爬虫天真地说:“你永远猜不出我多么想听点音乐。我从来没听过音乐,但我听说过你……”
“你叫什么名字 ”小嗅嗅问小爬虫。
“我太小了,还没名字,也没人问过我名字。”小爬虫渴望着说,“现在我遇到了你……也许可以……你给我想个名字会很费事吗 只给我一个人用而不给任何人用的名字 ”
小嗅嗅咕哝着把帽子拉下来。树林间传来夜鸟悠长而忧伤的叫声:“唷唷——蒂呜——”
“对一个人崇拜过头,就不可能感到真正自由自在了,”小嗅嗅忽然说,“我知道。”
“我知道你什么都知道。”小爬虫挨得更近一点说,“你的话句句是正确的,我一直想像你一样自由自在……你是去姆咪谷吧 ”
“不!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小嗅嗅狠巴巴地说。
长时间的沉默。夜鸟又叫了:“蒂呜——”
“我想我必须走了,再见。”小爬虫小声说。
“再见。”小嗅嗅有点不安,“你听我说,这个……你不是想要名字吗 ‘蒂蒂呜’怎么样 蒂蒂呜……”
小爬虫看着他。小爬虫把这个名字反复地想,反复地咀嚼,反复地听,最后鼻子朝向天空,轻轻地叫着新名字:“蒂蒂呜——”那么伤感,那么入迷。小嗅嗅感到背上掠过一阵颤抖。
小爬虫钻进荆棘丛里,一切恢复沉寂。
小嗅嗅坐下来,倾听溪水和寂静,等着他的曲子回来,但他听到的似乎只有小爬虫激动和羞怯的声音。
第二天早晨,小嗅嗅继续走。在他的帽子下,现在连曲子的影子都没了。除了小爬虫,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他把小爬虫说的每一个字和他自己说的每一个字,嚼来嚼去。
我怎么啦 小嗅嗅想。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
到了下午,他转过身来开始往回走。他越走越快,越跑越急。小乐曲在耳际飘过,但他来不及抓住它们。
傍晚时他回到桦树林。“蒂蒂呜!蒂蒂呜!”只有夜鸟醒来:“蒂呜——蒂呜——”小嗅嗅到处叫唤和倾听,直到暮色笼罩大地,新月升起。
这是个新月,他想,我应该许一个愿——一首新曲子。但他忽然改变主意:我想找到蒂蒂呜。
他走进林子,一样东西在矮树丛里瑟瑟作响。“蒂蒂呜!”小嗅嗅轻轻地叫,“我回来找你谈谈。”
“噢,真好。”蒂蒂呜把头从矮树丛里伸出来,“我有样东西给你看看。瞧!一块姓名牌!上面有我的名字,很好看,对吗 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把它挂在门口。”
“非常好看!”小嗅嗅说,“你要有自己的房子 ”
“当然!”蒂蒂呜兴奋地说,“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了!真带劲!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这件事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 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 ”
“当然,这对你来说真是太好了。”小嗅嗅说,“我要回姆咪谷了。”
蒂蒂呜点点头,说:“再见!我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生活了,我失去的时间已经太多!”
“不错,是这样。”小嗅嗅抬头看春天的天空。
头顶是澄清的一大片深蓝,树木顶上是一片海洋的绿。在他的帽子下,曲子开始流出来,一段是期待,两段是春天的忧伤,其余部分是孤单一人的无限喜悦。
(有删改)
6.阅读文章,从小嗅嗅或小爬虫的角度任选一个概述故事情节。(4分)
7.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写夜鸟“蒂呜”的叫声打破了小嗅嗅和小爬虫之间的沉默,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 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5分)
8.故事结尾处流出的“春天的曲子”与开头“几乎酝酿成熟了”的曲子一样吗 结合全文,阐述你的见解。(5分)
9.文章中,没有名字的“小爬虫”成了“蒂蒂呜”,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现实意义 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阅读发现。(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分)
清 洁 人 生
①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猫是非常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跑到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
②猫那么干净,每次抱完它,我还是会去洗手。
③我父亲是干净的。他的相貌是,他的生活是,他的爱情也是。我总想象父亲会在晴朗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衬衫,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黑铁丝绳上。黑铁丝是脏的,他的白衬衫上总是会留下一道痕迹。我讨厌黑铁丝,但觉得那道痕迹并不影响父亲白衬衫的干净。
④母亲曾经告诉我,父亲常常给儿时的我洗澡。他把一个哭泣了一天的孩子,轻轻地放在温暖的水盆里,仔细地搓洗干净,用干燥的毛巾简单地一擦,放在棉被的中央。那时的父亲,最有父爱的样子。
⑤我父亲爱我母亲。这让我觉得他是干净的。我依然记得他对母亲的爱,荡漾在父亲赶集时为她挑选的那面圆圆的镶着银边的镜子里。爱会让一个人干净,哪怕他生活在被尘土、浓烟、粪坑味道包围的环境中,他也会散发着干净的气息。
⑥我的父亲,有时候我想,他简直是我出生的那个村庄的一道闪电啊,他闪一下,那些细菌、蛇、虫子都统统不见了,然后那亮光缓慢地暗下来、暗下来,如同午后最后一抹阳光,温暖但不灼人。
⑦父亲变老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动作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洁、煮饭,把每一只碗都洗得光洁如新。闲下来父亲就会拿出母亲的镜子看得出神,有时还不知所以的微笑。
⑧有人说,我也像父亲一样爱干净,但我只穿白衬衫,喜欢明亮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豪华商场,热爱永远弥散着香水气味的酒店,喜欢用消过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洗二三十次手……可我的干净在父亲的干净面前显得那么卑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
⑨我拿这个问题去问猫,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
(有删改)
10.文中写了有关父亲的几件小事 从中能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6分)
11.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12.试分析文中“猫”这一角色的作用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④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⑤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⑥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⑦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⑧救诸⑨ ”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舣而现之,遂没。
(选自《郁离子》,有删改)
【注】①贾人:商人。②苴:水中浮草。③巨室:世家大族。 ④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⑤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⑥黯然:不高兴的样子。⑦薄:撞。 ⑧盍:何不。 ⑨诸:他。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渡河/而亡其舟
B.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C.而今/予十金
D.一日/之获几何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予尔百金( )
(2)向许百金( )
(3)遂没( )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2)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16.面对贾人的前后两次沉船呼救,渔者分别是怎么做的 造成渔者做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分)
17.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从贾人及渔者身上分别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分)
三、写作(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公园里,群花争妍。爸爸与女儿漫步其间,女儿忽然指着前方一朵花说:“那朵花好丑啊!”爸爸微笑不语,只是抬手示意她离那朵花近一点儿。她虽不情愿,但还是驻足花前。正有轻风拂过,淡淡花香入鼻,浸润心田,她愕然。爸爸细细打量女儿,又笑着说:“其实,每一朵花都有它独特的美和独特的价值。人与花一样,既不要看轻别人,也不要看轻自己。”她若有所思,点点头,好像明白了……
阅读上述材料,是否也引起了你的共鸣 请自拟题目,确定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huá jī zhuó shí
(2)遐思 荒诞离奇
2.B
3.示例:这火锅,使沉寂的味蕾在麻辣中绽放了,使平静的心情在畅快中沸腾了。
4.(1)风正一帆悬
(2)匹夫不可夺志也
(3)静以修身
(4)僵卧孤村不自哀
(4)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5.(1)示例:暑假期间同学们阅读漫画和仙侠玄幻类的书多于历史和文学名著类的书;阅读时间大多在0.5小时以内。
(2)立志读尽人间书 甘面壁读十年书
(3)示例:选①。师徒三人行至流沙河,河中妖怪想抢唐僧,八戒执九齿钉耙与河妖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悟空前来助战,妖怪逃至河中不肯出来迎战。于是,熟悉水性的八戒潜入水中与河妖恶斗,佯装失败仓皇逃跑引他上岸,让岸上的悟空降服河妖。
6.示例:选B。遇到了偶像小嗅嗅,我很想亲近他,但他似乎不太喜欢我。在告别之际,他给我起了名,让我陶醉。分别后,我听到了他呼唤我。重逢后,我们决定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7.夜鸟的啼叫声分别出现在小嗅嗅拒绝给小爬虫取名时,和关于“自由自在”的谈话陷入尴尬时,打破了沉默,推动了情节发展。夜鸟悠长而忧伤的叫声反复出现,强化了他们心灵深处因隔阂疏离产生的孤独感。此外,“蒂呜”的声音反复出现在夜晚,渲染了环境的清冷静谧,让故事弥漫着一种忧伤空寂的氛围。
8.示例:不同。在没遇到小爬虫之前,小嗅嗅一直想刻意创作一首新曲子,却始终无法抓住它;而结尾时的曲子是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是源于他给小爬虫起名的经历,以及获得友谊、建立联系的感受,这一切深深触动了他,使他理解了孤独的内涵。文末小嗅嗅虽仍旧是独自一人,但心中已装有他人。因此,故事结尾处的曲子已经不再是文章开头的曲子了。
9.略。
10.①父亲洗白衬衫;②父亲给我洗澡;③父亲为母亲买镜子;④父亲自己料理生活,清洁、煮饭。父亲是个爱干净、爱孩子、爱妻子、性格刚强的人。
11.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和细心的照顾,表现了父亲爱干净、爱孩子的特点,表现出温柔的父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12.①用猫爱干净的特点引出父亲的爱干净,为下文做铺垫;②营造出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③结尾对猫的发问,是“我”的深刻反思,用猫的不屑暗示出“我”对去掉虚荣(享乐、浮华)等杂念的迷茫(苦闷),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13.D
14.(1)给予,给
(2)过去,先前
(3)淹没
15.(1)你是个打鱼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2)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16.前:渔者以舟往救之,载而升诸陆(积极营救)。后:舣而现之,遂没(视而不救)。 原因:贾人许金不酬,言而无信。
17.贾人:做人要信守承诺,言而有信。 渔者: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财迷心窍,见死不救。
18.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