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自我评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自我评估(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0 16: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自我评估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2分)
不要将孩子jìn gù在学校和家庭这简单的两点一线中,不要让他们蜷伏于枯燥乏味的狭小空间里。孩子在假期应该“走出去”,去看看丰富多彩的世界。清晨去感受树叶像棕色的蝴蝶安静地卧在大地的怀抱中,傍晚去观看太阳从花园里收敛起它金色的yú huī。
(1)给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1分)
蜷伏(  )    收敛(  )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分)
jìn gù(  )  yú huī(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读书,可以让我们从新的角度    老问题。
(2)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3)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    而悔之莫及。
(4)我们    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能把新时代的长征之路走得坚定,走得稳健,走得昂首阔步。
A.审视 终生 重蹈覆辙 只有……才……
B.审查 终身 循规蹈矩 只要……就……
C.审查 终生 循规蹈矩 只要……就……
D.审视 终身 重蹈覆辙 只有……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②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
③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④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5.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请你参照例句,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2分)
例句:清风,轻盈地穿过明月松间,悠然漫步于辽阔原野,悄然而去。
备选景物:微雨  柳枝  白云
6.古诗文默写。(8分)
古诗中的豪情激荡人心。谭嗣同的“河流大野犹嫌束,    ”(《潼关》)写活了山水,把少年意气风发、渴望解放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刘禹锡的“    ,    ”(《秋词》其一)写亮了秋景,把壮年不得志,却愈挫愈勇的豪情表现得格外昂扬;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    ,    ”写风雨梦境,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但是,当文人墨客满腔的豪情壮志在有限的生命中得不到施展,面对滔滔江水时,他们会借“    ,    ”(《<论语>十二章》)感叹生命的短暂;面对久别重逢的故人时,他们借“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感叹命运的无常。
7.七年级(2)班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材料一:目前全球共有17291种已知物种有灭绝危险,其中包括鲜为人知的植物、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许多物种甚至在发现前就已经消失了。人类的活动使物种灭绝正在以比自然淘汰高达1000倍的速度进行,而人类也正面临着生存基础日益缺失的危险。
  材料二:目前,世界上仍有37%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处于人类直接消费需要的威胁之中。象牙、犀牛角、熊胆、虎皮虎骨、藏羚羊,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全世界每年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高达上百亿美元,仅次于军火、毒品的走私交易数额。
  材料三: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图案(见右图)。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对材料三的图案进行解说。(4分)
二、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神秘的大黄猫
①母亲正拿起扁担要打我,却突然惊喜地叫道:“是他莲姨吧 是他莲姨吧!”
②我好奇地停下逃命般的脚步,回头看,母亲已站在远处的大路边,抓着一位妇人的手兴奋地喊着我:“国子,过来,叫你莲姨。”母亲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嘴里像含了蜜。我犹豫着,因为我把两桶水挑泼了,母亲刚才没打到我,现在是不是想把我诓过去打 “来呀国子,你莲姨,还有弓子,你们小时候在外婆家玩得可好呢。”母亲拉着妇人身旁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孩子,极力向我献殷勤。
③我突然意识到母亲是要留这位莲姨在我家吃饭,于是走过去。莲姨快步迎上来,气喘吁吁地说:“呀!国子,都这么高啦……”“国子,把弓子肩上的袋子接下来,背家去。”母亲一边吩咐我,一边弯腰挑莲姨刚放下的担子。
④“翠姐,我家也不远了,不去,不去你家……”莲姨阻止母亲挑她的担子。“就你见外!都到吃饭时间了,都到我家门口了,你走啊!走了就不是姐妹!”母亲气冲冲地推开莲姨挑起担子,“我晓得,你每次赶集都绕着我家走,生怕喝我家一口水。今天要不是你挑着担子,小路不好走,不然你又绕过去了……”母亲的语气很不满,但脸上带笑。“哪里哪里哟,翠姐,我是穷忙,家里丢不开……”莲姨跟着,也笑着。
⑤弓子一口气灌下我家两大碗井水后,坐在门口,低着头,不和我说话。我也没心情和他说话,只琢磨着母亲今天会烧什么好菜招待客人:肉,家里没有,但菜里的香油一定会倒得比平常多。想到这,我就激动起来,但又不能把激动表现出来,不然下午等客人一走,母亲轻则又要骂我没出息,重则又要用扁担打我,顺带着把刚才没有打的也打了。“每次客人走后我就要倒霉,今天要出出她的丑。”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下对付母亲的基调。
⑥“他莲姨,你坐会儿,我出去抱些柴草。”母亲说着就走出院子。我心里一笑,母亲又开始装了:灶边柴草满满的,哪里还要再抱 不过是干那种事罢了。我有了主意。
⑦我坐在门口弓子的对面,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答着莲姨热情的问话,眼睛不时地瞟向身后。“谁!干什么!”我突然的大叫吓得莲姨和弓子猴子般地蹿起来,更吓了身后的母亲一大跳。“想死啊,你!”看到莲姨,母亲的声音又立即柔和起来,“他莲姨你看,我家这调皮的东西……”母亲捡起被我吓得掉在地上的一块腊肉,放到窗台上。“一样的,我家这东西更调皮,更调皮……”莲姨笑着,还轻轻地揪了揪弓子的耳朵。弓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对他一笑,招呼他在院子里玩起来。
⑧不一会儿,母亲亲切地喊我进屋。我似乎忘了先前的不快,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进了厨房。母亲笑着关上门,却突然用胳膊将我的颈子死死一箍,手掌紧紧捂住我的嘴,另一只手似乎用尽全力拧我的屁股,眼珠子就要跳出来,声音低却异常凶狠:“拿出来!不然客人一走,我就要你好看!”我疼得叫不出声,也不敢叫出声,只疑惑、无助地看着母亲。“肉,窗台上的肉,藏哪去了 ”母亲的两只眼珠子恨不得要蹦出来砸死我。我急切地摇头,惨兮兮地看着母亲,泪水大滴大滴地滚落。
⑨“翠姐翠姐!大黄猫!一只大黄猫叼走了肉!”莲姨在门外急切地叫起来。母亲急忙丢开我,低声说句“不许哭”,就打开门和莲姨一起去追大黄猫。母亲和莲姨没有追回那块肉——那块刚刚被母亲从邻家借来,并且当母亲做贼一般悄悄往窗台上放时还被我的恶作剧吓得要死的那块肉。
⑩这天的饭桌上虽然没有肉,但多放了香油的韭菜和白菜尤其香,我和弓子都吃了三大碗饭。饭后,莲姨从后院上厕所回来,手里拿着一块肉,惊喜地对我母亲说:“翠姐,这块肉被大黄猫丢在了后院,还差点让我滑倒了。”母亲接过那块肉,看了看:“他莲姨,你这么帮我……”
莲姨他们走后,我见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就狠狠地说:“哼!大黄猫,下次让我碰上非打死不可……”“傻孩子,什么大黄猫 ”母亲苦笑着说,“大黄猫叼肉,哪有丢下的道理 哪有连一个牙印子都没在肉上留下的道理……”
十二岁的我,不懂母亲在说什么。
(有删改)
8.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2分)
  母亲邀请莲姨母子吃饭→①    →②    →腊肉失而复得
9.分析文中第⑧段对母亲的描写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并结合全文探究母亲有这种心理的原因。(4分)
两个角度 主要细节 母亲心理 原因
“我”和莲姨都能感受到的 ①   ②   ④  
只有“我”能感受到的 箍、捂住、拧、跳、砸、 声音低却异常凶狠 ③  
10.结合全文,品味第⑨⑩段加点词“急切”“惊喜”,分析莲姨制造“大黄猫叼肉”假象的原因,并说说这凸显了莲姨什么性格特征。(4分)
11.这篇小说以十二岁的“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二)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14分)
《西游记》(节选)
①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②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③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④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猿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 ”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 ”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⑤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跳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
12.概括节选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13.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 为何姓孙 (4分)
14.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4分)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从描写方法角度)
(2)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5.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节选内容,试做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夜 雨 寄 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请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17.虚实相生是本诗鲜明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后两句对这一特点进行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②。稍③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④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⑤,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⑥。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⑦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⑧耳;阳⑨为亲昵,而阴怀不测⑩,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①杂畜:掺杂饲养。②安:安逸。③稍:渐渐地。④昼:白天。寝:睡觉。⑤俟:等候。⑥革:皮。⑦信:确实。⑧逸:逃走。⑨阳:表面上。下文的“阴”:暗地里。⑩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
18.下列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
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其一犬坐于前/饮于河渭
19.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
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
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1.【甲】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屠夫的“智” 请用原文回答。(2分)
22.【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4分)
四、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我从小就喜欢各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我儿时所在的小小空间,也曾有各种生机勃勃的过客:天空中飞翔的鸟儿,石阶下鸣唱的蟋蟀,雨后墙角徐徐爬行的蜗牛,春天在邻居檐下呢喃筑巢的燕子,冬天在雪地上瑟缩啄食的麻雀……这一切都曾抚慰过我的童心。如今只要我面前出现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我就情不自禁地会有一种冲动,仿佛这些小家伙是我似曾相识的儿时伙伴。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喜欢的一种动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阅读上述材料,是否也引起了你的共鸣 请自拟题目,确定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章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1)quán fú shōu liǎn
(2)禁锢 余晖
2.D 3.D 4.C
5.示例:微雨,点洒在花间,静听花的呢喃,笑看春意满园。
6.山入潼关不解平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正是江南好风景
7.(1)示例: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类的乱捕滥杀,致使许多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2)略。
8.①母亲去邻居家借腊肉招待莲姨母子 ②莲姨假称腊肉被大黄猫叼走
9.①亲切地喊我进屋、笑着关上门 ②不想让莲姨看出异样 ③发现肉丢后的着急与痛心 ④自家生活窘迫,又想热情款待莲姨
10.莲姨知道“我”家生活窘迫,不想给“我”家增加负担,所以才会制造“大黄猫叼肉”假象。从中可以看出莲姨温暖体贴、善解人意的性格特征。
11.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以未成年人的视角诠释母亲的热情真挚和莲姨的善良体贴,虽然十二岁的“我”还不理解两人之间的感情,但两人美好的形象与真挚的情谊却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12.介绍石猴的出世和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13.菩提祖师。“猢狲”的“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便教姓“孙”。
14.(1)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敏捷;神态描写,写石猴“瞑目、睁睛”的神态,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
(2)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福地洞天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15.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16.你问我何时能够归乡团聚,我也难以确定啊。此时,巴山正值深秋时节,夜雨连绵,院里的池塘都涨满了秋水。
17.示例:“共剪西窗烛”是虚写,“巴山夜雨”是实写,这两句虚实结合,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夜雨的寂寥之苦,又想象来日聚首时的幸福快乐,表达了诗人思归之情。
18.A 19.C
20.(1)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仍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屠户)。
(2)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面前。
2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2.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23.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