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学情分析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 Na-23 S-32 Ca-40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答题卡内。)
1.春暖花开,奔你而来。阳光下的野餐饮品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无糖可乐 B.黄豆豆浆 C.果粒橙汁 D.珍珠奶茶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用于去油污
B.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一定会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5.实验室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用3g氯化钠与100g水配制得到 B.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D.用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与50g水配制得到
6.图2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t ℃时,可得到20%的乙溶液
D. t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7.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8.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a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将a ℃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 ℃,有20g固体析出
9.图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B. t ℃时,A、C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t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析出A 的质量更大
D. t ℃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A>B>C
1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5所示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是密度不同
B.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甲<乙
C.实验2后,甲中溶液变成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11.已知KNO 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图6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中KNO 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 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 的质量分数是 Ⅰ中的2倍 D.Ⅲ中有KNO 晶体析出
12.煤化工废水中含有 NaCl、Na SO 、NaNO ,这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NaNO 相比,NaCl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
B. a ℃时,NaNO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C. a ℃时,NaCl和Na SO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40 ℃时,Na SO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变为不饱和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某篇文章报道,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该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会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一段时间后,氯化钠再次析出。
(1)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 (填“变大”或“变小”);常温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 (已知: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符号为 ;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直保持不变,此判断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14.(6分)某同学配制50g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2)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需称取氯化钠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字母),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15.(5分)碳酸钡广泛应用于显像管(CRT)、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从碳酸盐矿石(主要成分是BaCO 和CaCO )制备BaCO 的流程如图9所示。
已知:钡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钙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③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烧杯。
(2)已知不同温度下 Ca(OH) 和 Ba(OH) 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25 60
Ba(OH) 溶解度/g 1.67 3.89 5.60 20.94
Ca(OH) 溶解度/g 0.189 0.173 0.148 0.121
步骤③加热悬浊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现在25℃时,将10g氢氧化钡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上述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16.(7分)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溶解实验。
【定性研究】同学们进行图10所示实验,发现1号试管中的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的固体没有完全溶解。由此获得的实验结论是
。要使2号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 、 。
【定量研究】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溶解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的质量/g 180 200 210 m
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1)请计算实验2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
(2)现将实验2中的溶液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3)请判断:实验2中硝酸钾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实验4中m的数值是 。
17.(5分)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亚硫酸钠(Na SO ),未经处理,会造成污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废水处理设计了图11所示的实验方案。
(提示: 氯化钙不与废水中的其他杂质反应)
试计算:
(1)反应前后生成亚硫酸钙沉淀的质量为 g。
(2)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A 2. D 3. A 4. B 5. D 6. D
7. C 8. D 9. A 10. C 11. B 12. C
13.(1)变小 9:25 错误 使用该口罩的过程中,氯化钠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杀死病毒后水分又蒸发,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溶剂水的质量在变化,因此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在变化
14.(1)②①⑤③④ ① (2)广口瓶 4.5 (3)C 凹液面的最低处
15.(1)CO 漏斗 (2)温度越高, Ba(OH) 的溶解度越大,Ca(OH) 的溶解度越小,因此在较高温度下过滤得到的Ba(OH) 溶液中所含Ca(OH) 杂质就越少 (3)5.3%
(4)减少了CO2 的排放,有效保护环境(合理即可)
16.【定性研究】一定温度下5mL水至少能够溶解1.5g硝酸钾 加水 升温
【定量研究】(1)50% (2)800 (3)不饱和 (4)210
17.(1)6
(2)解:设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为x。
126 120
x 6g
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