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0 13:5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王戎不取道旁李
骆宾王七岁,能 。
七岁,能 。
七岁,能 。
王戎 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气质不俗。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长大后,王戎入朝为官。后来,他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游山玩水为乐。
róng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自己读:
自由朗读课文,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zhū
zhé
jìnɡ
学习活动一:
独学:
1.请大家结合注释和词语手册,想想该在哪里停顿,自己练一练。
学习活动一:
独学:
1.请大家结合注释和词语手册,想想该在哪里停顿,自己练一练。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
3.联系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上“√”。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字与“品尝”的“尝”意思不同。 (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这句话可以这样停顿:
看道边 /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
走取之。 (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取之,信然”与 “人问之”中的“之”字都指李子。 (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青铜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黄金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者
学习活动二:
独学:轻声读读课文,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活动三:
合作学:小组讨论交流,选择每句话中的关键词句,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的思维导图。
取之
信然
学习活动四:
我能看着示意图,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与诸小儿游
取之
信然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此必苦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思考:面对路边的李树,别的小朋友都去摘李子了,为什么王戎不去呢?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奇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