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7 19: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7张PPT。刘禹锡陋室铭对下面这些仿写“铭”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从思想感情、内容、语言几方面加以评价。畅所欲言仿写作品之一: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网站铭》
网不在大,有你则成。名不在响,有朋则灵。 斯是陋室,实用就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谈谈心,叙叙情。无烦恼之扰心,无愁苦之抗争。 大站有雅虎,名站有搜狐。老于曰:“ 何陋之有!”仿写作品之二:仿写作品之三:   为官铭(讽刺某些“公仆”)
  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唯我独尊。前有吹鼓手,后有马屁精;谈笑有心腹,往来有小兵。可以搞特权,结帮亲。无批评之刺耳,有颂扬之雷鸣。青云能直上,随风显精神。群众曰:“臭哉此翁。”文人书斋名趣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 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题书屋为“聊斋”。相传,在创作《聊斋志异》时,为搜集素材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2、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朗读: 陋室铭刘禹锡山 /不 在 高, 有 仙/ 则 名。
水 /不 在深, 有 龙/ 则 灵。
斯 是/ 陋室, 惟 吾/德 馨。
苔 痕/上阶/绿, 草 色/入帘/青。
谈 笑/有/鸿儒, 往 来/无/白丁。
可 以/调/素琴, 阅 /金 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声名,名誉。在这里名词做动词,出名。
灵:神奇,灵异。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可翻译为“被认为神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扰乱 。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南阳诸葛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托物言志: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
研读课文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山 水比喻起兴山 仙
水 龙
陋室 德馨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4、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陋室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室环境—清幽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日常生活—安闲5、文章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和孔子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1)作者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具有雄辩的力量。(3)画龙点晴,进一步点明全文主旨。6、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是一个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着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情趣的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和三国故事“三顾茅庐”就发生在这里。南阳孕育出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战国时期,南阳是著名的冶铁中心,后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南阳郡治所所在地,东汉时期曾作为陪都,乃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故在东汉时期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7、文章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引出主旨句的? 8、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类比陋室?文章采用类比(或比喻、比兴)手法引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有仙人居住的山,有龙潜藏的水;诸葛庐 子云亭。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10、刘禹锡写《陋室铭》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美,极力形容“陋室”不陋。同时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同时也表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比喻起兴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 景)生活情趣(高雅 事)引古贤以自况反诘点题交友高雅(不俗 人)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君子之德)小结课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面——实写反面——虚写高雅脱俗不慕富贵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洋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山——仙名水——龙灵四、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爱莲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扬万里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李白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 爱莲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
可以直接说明事物
或论述道理,
也可以借人借事或
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说  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
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
响。教学目标:注音释词
朗读课文
翻译原文
讨论问题
课外延伸注音周敦颐 (yí) 可爱者甚蕃 (fán)
出淤(yū)泥而不染
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
不蔓(màn)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花之隐逸(yì)者也
噫(yī)
陶后鲜(xiǎn)有闻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
2、速度舒缓一些
3、注意抑扬顿挫,要有高低起伏
(骈句,散句结合)
4、读出感情
骈句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莲,花之君子者也。 一扬 一抑 语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富有气势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 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
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的多只从唐 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
濯 清涟而不 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 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助词,
调节音节,
无实义表转折沾染(污秽)洗涤清水美丽而不庄重缠生藤蔓旁出冗枝更加耸立的
样子树立表转折亲近而不庄重句末语气词只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在清水里洗涤过却并不显得妖艳;
茎梗中间贯通,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香气远播,越发清香;
笔挺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予谓菊, 花之 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是花中的君子。认为,以为的隐居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
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几个人呢?
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叹词,
相当于“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少 当
(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听说莲花莲,花之君子者也。你认为莲花具有哪些高贵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洁)(质朴)(正直)(正直)(美名远扬)(志洁行廉)(清高)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献媚权贵托物言志花之君子2.中通外直2.胸襟磊落 不蔓不枝豁达正直3.香远溢清3.美德可以永远传播4.亭亭净植4.仪态端庄,
气节高尚,
令人尊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
品格高洁。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 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
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
“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
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
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
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为什么爱莲说前面都是以菊、牡丹、莲的顺序,而最后一句却是以菊、莲、牡丹的顺序呢?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
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
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鲜)(众)(无)隐逸者富贵者君子托物言志(正衬)(反衬)(突出)颇有微词十分轻蔑赞扬
称颂以花喻人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衬托 正反莲:君子者予 爱陶渊明 爱隐

者 世人 爱富

者鲜

闻众
矣正衬反衬君
子何
人傲霜斗雪
品格高洁雍容华贵
象征富贵语言特点:一.语言凝练传神。对偶句和排比句为骈句,
此外为散句。二、骈散结合。根据提示理解: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根据提示理解: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根据提示理解: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
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
进而以花喻人,
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练习: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
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
因为它 。 联系莲花,谈谈君子形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德修养的启示。仿写《爱莲说》以“爱 说”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点明所爱之物,所托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