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0 15:3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为黑死病传入法国南部后,阿维尼翁一位医生的笔记。这些描述意在说明黑死病( )
黑死病的传染如此严重,以至于不仅与病人待在一起,即使看他们一眼似乎也会被感染。死亡的人如此之多..理葬时找不到祭司在他们的坟前祷告。父子之间不相往来....甚至医生也惧怕感染而不敢对患者进行治疗。至于我,为了不背上恶名,不敢不到场,但仍然始终处于恐惧之中
A.造成了严重社会恐慌 B.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
C.间接推动了医学发展 D.使封建伦理遭到颠覆
2.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期太医院长官的官阶为正三品,至元英宗(1320—1323年在位)时期,太医院长官的官阶升为正二品,此时有官阶的太医有四十多人。这一变化表明,元朝( )
A.重视医疗卫生发展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行政机构较为臃肿 D.医疗系统初步建立
3.《汉书·平帝纪》上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表明西汉时期( )
A.疫病防治手段多样 B.建立最早的防疫机构
C.灾荒发生次数频繁 D.对疫病患者隔离治疗
4.有学者认为,黑死病晚期欧洲人口大量减少,物资供应充裕。由于劳动力奇缺,劳工报酬大幅提高,农民和农奴纷纷离开了庄园,部分农奴通过起义来争取自己的自由。这说明,该学者认为黑死病( )
A.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 B.使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
C.推动文学革命的出现 D.冲击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5.除了精神治疗和草药治疗之外,古埃及人还发明了推拿和按摩疗法,食疗的应用也很充分,手术治疗只占当时疗法很小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古代埃及( )
A.医学理论走向成熟 B.医学技术获得发展
C.医疗体系基本建立 D.医学理念领先世界
6.公元4 世纪中叶,东晋规定“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据此可知,东晋时期( )
A.疫病预防方法多种多样 B.疫病防治工作进展顺利
C.中医隔离思想得到发展 D.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建设
7.下表所示为对清代中医界普遍认可的名医“四大家”(又称“金元四大家”)的情况简介。名医“四大家”的活动( )
姓名 籍贯 简介
刘完素 (约1110—1200) 河间 (今河北河间) 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宋代太医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行为。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
张从正 (约1156—1228) 睢州考城 (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 善用攻邪之法治病,强调攻邪有其适应证,也有禁忌证。代表作有《儒门事亲》等
李杲 (不详) 真定 (今河北正定) 著有《脾胃论》,被中医界视为“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朱震亨 (1281—1358) 婺州义乌 (今浙江义乌) 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颇有异议。著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等。其学说在日本等国也有较大影响
A.展现了南北方医学差距 B.推动了中医学传承发展
C.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卓著 D.均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
8.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部分医学著作的相关介绍。这反映出中国传统医学( )
朝代 作者及医学著作 相关介绍
战国至西汉 《黄帝内经》 总结先秦、秦汉时期的医家经验,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等
东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
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 记载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集大成者
A.重视实践经验 B.立足实验观察 C.强调科学实验 D.崇尚辨证施治
9.在中世纪的西欧,瘟疫被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罪孽的惩罚,患病之人是因自身罪恶而致病的;14世纪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瘟疫只是一种生理病痛,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战胜的。这一转变( )
A.反映了人们对疫病的理性认识 B.得益于瘟疫传播途径被阻断
C.说明宗教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 D.是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结果
10.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爆发后,那些往常自称受到上帝特别庇护的牧师和教士们也难逃魔爪。由于教会难以对瘟疫给出一个信服的解释,人们便根据现实和自己的文化观念进行思考并给出了五花八门的解释,以至于当黑死病的阴霾悄然散去之后,人们对命运观也有了一全新的看法。据此推知,黑死病的爆发( )
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推动了近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C.促进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客观上利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
11.公元前430年—前427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身染疫病而亡,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明朝末年,一场鼠疫迅速加快了明朝灭亡的脚步。这些史事可以用来说明( )
A.人与自然的矛盾尖锐 B.疫病影响历史走向
C.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 D.医药学发展落后
12.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讲述了一个故事,1348年在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一群城里的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这座别墅筑在一座小山上,远离大路,别墅干净整洁,每个屋子都摆满鲜花。故事中,青年男女面对疫情的行为( )
A.表现出强烈的厌世情绪 B.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
C.对后世防疫有借鉴意义 D.推动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13.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把欧洲变成了人间地狱。意大利各地纷纷出台城市的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保护公众健康。到了16世纪,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重视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发生( )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客观上促进公共卫生进步
C.导致了政治秩序的混乱 D.健全了欧洲城市行政体制
14.对于佛罗伦萨城内的恐慌,薄伽丘写道:“对这场导致人们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大灾难的恐惧,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心。兄弟姐妹、叔侄相互离弃,甚至夫妻也经常遗弃对方。”这场“大灾难”是( )
A.三十年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西班牙大流感 D.黑死病肆虐
15.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建议政府颁布“公法”,规定孕期夫妇定期到政府医局一次,以“闻症筒”(听诊器)查验血管是否亏损,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1899年,桐城派吴汝纶在给患肺痨的朋友写信时,建议患者去找西医治疗,因为西医有“闻症筒”可以细心审听。由此可见,晚清时期( )
A.技术优势扩大了西医影响 B.西医传播得到政府的支持
C.西方文化侵略趋于隐蔽化 D.国人消除了对西学的偏见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天灾频仍,导致了连年疾疫,这不仅使当时的医家们面临“拯救夭枉”的历史责任,也为他们经验的积累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自幼嗜好医学,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医术和多年行医积累的丰富临床实践,成为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撰写出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对中国医学史影响深远,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较正确地反映了急性传染病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对急性传染病诊治的丰富经验,有着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影响。直至今日,日本还有不少医家专门研究《伤寒杂病论》。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
——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伤寒杂病论》得以成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伤寒杂病论》的主要价值。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与瘟疫相互搏斗的过程中,17世纪英国的防疫体系真正走向了体系化,英国世俗政府在这时期取得了对于国内外事务的治理大权,成为防疫系统的主体,旧有的教会救治机构不再生效。英国构建了中央—地方两级防疫体系,防疫法令颁布逐渐统一。1665—1666年伦敦大瘟疫期间,英国政府颁布《伦敦法令》,改变了以往对于隔离病人“敬而远之”的态度,安排专门的马车夫运送病人去隔离医院,能够让病人尽可能地得到救助。法令还充分考虑了家庭隔离的不足,公开要求各城镇在周边空地设立防疫隔离场所,解决了隔离医院救助人数有限和家庭隔离造成家人感染的现实问题。
——摘编自许晋《英国瘟疫治理政策研究:以伦敦大瘟疫为中心》
材料二 19世纪德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与其相配的医疗体系也逐步完善。普鲁士在1842年颁布了新的《济贫法》,在该法案中强调社会救济原则,不再以属地原则为主,所在社区有义务对病人进行照顾。1876年时,每388.7人中就有1名专业人员,专业医生成功取代非专业医生和外科医生。普鲁士的公立医院从1822年的155家上升到1876年的12122家。在1852年,每121人中就有一人每年在医院接受一次治疗。到了3年后的1855年,每86.8人中就有一人每年在医院接受一次治疗。
——摘编自赵戈晨《19世纪德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英国瘟疫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德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18.阅读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徽宗赵佶倡导“治病良法,仁政先务”,宋前期的中书门下和元丰改制后的三省六部作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主要负责疫情的分析判断、政策制定、组织协调与文书下达,以及信息渠道的沟通与保障等。翰林医官院作为中央最高医疗兼行政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疫病流行期间派医、巡诊、赐药和救治病人等。尚书省和剂局负责制造各类药物。医学机构、临时医院和慈善机构,成为国家防疫取得成效的制度保障和关键所在。宋代地方政府有关医学的职能也有所扩大,防治疫病、推广医书、发展州县医学教育和打击巫术等成为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之一。地方乡绅、医学家、僧人、道士和普通民众等社会民众力量,在宋代疫病防治体系中发挥了辅助性作用,尤其在自然灾害和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广大乡村地区,地方乡绅、民间医学家和宗教人士等建立的救助机构,救济活动更为直接,效果也较为明显。
——韩毅研究员的《瘟疫来了:宋朝如何应对流行病》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英国公共卫生状况恶化的一个原因就是沿袭中世纪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与工业社会的要求相脱节。在19世纪之前,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一直处于地方层面,由地方当局进行管理,受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国家和中央不插手地方事务。在1835年立法中,中央政府已经感觉到有必要对地方政府结构进行重组以使他们能够应付“低层政治’的挑战,他们希望完善“二元政体“结构,以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于是,通过公共卫生立法,英国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到19世纪中期,“应该”这样试验性的规定渐渐出现在卫生立法中:1848年《公共卫生法案》的第10部分,在不卫生的地区赋予这个法案强制力,但是这个法案只包含权力,而不包含义务,在付诸实践时没有义务做任何事情。然而,1866年《卫生法案》的第49部分‘卫生立法的语法需要强制性语气的功效。”
——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宋朝时期防疫制度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防疫制度的变化原因,与宋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英国近代的防疫措施对今天世界防疫有何启发?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东汉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医学家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唐朝建立后他接受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本草》。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则,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摘编自《中医发展史》
材料二: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
材料三:金元著名医家朱丹溪认为“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他以太极之理阐发医理,用太极阴阳、形气动静、五行之配、天地君臣作演绎类比,推理出入身之“火”,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医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就突出的原因。
(2)史料二说明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哪一因素?
(3)史料三说明推动中医理论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死亡的人如此之多..理葬时找不到祭司在他们的坟前祷告。父子之间不相往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在欧洲爆发的黑死病,冲击了中世界欧洲的封建社会,造成了严重社会恐慌,A项正确;“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黑死病的社会影响”,而推动了医学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使封建伦理遭到颠覆”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朝中国。元朝太医院长官官阶的提升,以及有官阶的太医人数的众多,反映政府对医生地位的认可和推崇,是重视医疗卫生的体现,A项正确;从太医官阶不能看出地方管理的情况,不能得出中央集权加强,排除B项;材料只提及太医院和太医,仅凭此不足以得出整个行政机构的机构和官员设置情况,不能断定行政机构臃肿,排除C项;太医院主要为皇室和贵族服务,医疗系统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仅凭太医院不能断定医疗系统初步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可知,汉朝时期,发生蝗灾和瘟疫,国家舍空邸第,救治患者,说明当时对疫病患者隔离治疗,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非防治手段多样化,排除A项;最早建立我国卫生防疫机构的人是伍连德,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灾荒发生的频次,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黑死病晚期个人财富的增加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黑死病加速庄园和农奴制的解体,有利于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A项正确;黑死病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文学革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对教会的专制统治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在医学领域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精神治疗、草药治疗、推拿、按摩疗法和食疗等,而手术治疗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些多样的治疗方法表明古埃及医学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为医疗实践,而非医学理论,排除A项;医疗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公民健康而建立的组织、机构、资源、服务和管理的总和,它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教育和研究等多个方面,材料中未涉及到医疗体系,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埃及医疗和其他国家对比的信息,无法得出“医学理念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东晋规定‘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体现了中国古代已经建立了疫病应对机制,对传染病有隔离规定,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疫病预防方法多样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疫病防治工作的进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疫病应对机制,并未涉及公共卫生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医界的“四大家”都有中医方面的著作,通过这些著作,推动了后世中医的发展,推动了中医学的传承发展,B项正确;材料涉及四位中医在著作和中医研究上的成就,没有涉及南北医学的对比,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朱震亨对日本等国的影响,没有涉及其他三人对其他国家医学的影响,不能反映四位中医对世界医学的贡献,排除C项;材料涉及朱震亨的《格致余论》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没有涉及其他三位中医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表中中医医书都注重总结传统医书或医家的经验,并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等,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重视实践经验的特征,A项正确;立足实验观察、强调科学实验是近代西方科学不同于中国古代科学的特点,排除B、C项;医学家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辨证施治”仅仅反映材料部分信息,不是共同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可知,早期人们认为瘟疫是上帝对人类罪孽的惩罚,后来逐渐认识到瘟疫只是一种生理病痛,反映了人们对疫病的理性认识,A项正确;这一转变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的进步,“得益于瘟疫传播途径被阻断”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排除C项;此时近代科学革命还未兴起,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4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那些往常自称受到上帝特别庇护的牧师和教士们也难逃魔爪”“教会难以对瘟疫给出一个信服的解释”“根据现实和自己的文化观念进行思考”及所学知识可知,黑死病在客观上有利于人们对宗教神学进行反思,从关注神转移到对人本身的关注,有利于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促进文艺复兴的发展,D项正确;这一时期欧洲并没有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排除A项;工业革命时期,推动近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相关信息,16世纪宗教改革才爆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大瘟疫几乎摧毁了雅典城邦;亚历山大身染疫病而亡,使其帝国随之土崩瓦解;鼠疫加速了明朝灭亡的步伐。由此可见,疫病的流行影响着国家的命运,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疾病的影响,并未阐述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特征,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疾病的影响,未涉及医药学发展落后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时空是1348年(意大利)。根据材料“在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一群城里的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这座别墅筑在一座小山上,远离大路,别墅干净整洁,每个屋子都摆满鲜花”可见,故事中的青年男女的行为在疫情中属于自我隔离防疫,并保持住所干净卫生,符合防疫要求,对后世防疫有借鉴意义,C项正确;青年男女的行为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而不是厌世情绪,排除A项;故事时间是1348年,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时间不符,排除B项;故事中青年男女的行为只是对后世防疫有借鉴意义,没有提出对近代医学有推动作用的理论或主张,排除D选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意大利各地纷纷出台城市的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重视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可见黑死病的发生提高了人们的卫生意识,提升了公共卫生建设水平,B项正确;黑死病发生与社会转型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政治秩序混乱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黑死病后欧洲城市重视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不是健全了城市行政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欧洲)。根据材料“薄伽丘写道:‘对这场导致人们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大灾难的恐惧,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在欧洲肆虐的大规模灾害是黑死病,发生于14世纪,D项正确;“三十年战争”持续时间为1618-1648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的时间为1803-1815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西班牙大流感爆发于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材料“以‘闻症筒’(听诊器)查验血管是否亏损,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因为西医有‘闻症筒’可以细心审听”体现的是晚清时期,西方的听诊器对于血管、肺痨等方面的优势,说明的是技术优势扩大了西医影响,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对西医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与文化侵略无关,主要体现了西方先进技术支撑下其西医影响力的扩大,排除C项;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当时国人对西学仍然存在偏见,排除D项。故选A项。
16.(1)背景: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天灾、疾疫频发;医家的责任感;作者爱好医学,刻苦钻研和实践丰富了临床经验;传统医学积淀。
(2)总结诊治急性传染病的丰富经验;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影响;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辐射范围广,具有世界性影响。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汉(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天灾频仍,导致了连年疾疫”得出: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天灾、疾疫频发;根据材料“这不仅使当时的医家们面临‘拯救夭枉’的历史责任,也为他们经验的积累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得出:医家的责任感;根据材料“他自幼嗜好医学,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医术和多年行医积累的丰富临床实践,成为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医学家。”得出:作者爱好医学,刻苦钻研和实践丰富了临床经验;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传统医学积淀。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汉(中国)。主要价值:根据材料“《伤寒杂病论》较正确地反映了急性传染病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对急性传染病诊治的丰富经验”得出:总结诊治急性传染病的丰富经验;根据材料“有着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影响。”得出: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影响;根据材料“直至今日,日本还有不少医家专门研究《伤寒杂病论》。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得出:辐射范围广,具有世界性影响;根据材料“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撰写出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对中国医学史影响深远”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17.(1)特点:政府取代教会成为防疫体系的主体;构建中央-地方两级防疫体系;国家防疫法制化;带有人文关怀理念。(答出三点即可)
(2)概况:强调社区医疗救济;专业医疗人员的数量迅速增长;医院数量增多;民众就医比例提升。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7世纪英国。根据材料一“17世纪英国的防疫体系真正走向了体系化,英国世俗政府在这时期取得了对于国内外事务的治理大权,成为防疫系统的主体,旧有的教会救治机构不再生效。英国构建了中央一地方两级防疫体系,防疫法令颁布逐渐统一。……能够让病人尽可能地得到救助”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瘟疫治理的特点:政府取代教会成为防疫体系的主体;构建中央一地方两级防疫体系;防疫法令逐渐统一;带有人文关怀理念。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世纪德国。根据材料二“所在社区有义务对病人进行照顾。……普鲁士的公立医院从1822年的155家上升到1876年的12122家。……到了3年后的1855年,每86.8人就有一人每年在医院接受一次治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19世纪德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强调社区医疗救济;专业医疗人员的数量迅速增长;医院数量增多;民众就医比例提升。
18.(1)端正思想、建设和完善国家专门机构;了解疫情、制订政策;大力普及医学知识,破除迷信;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2)原因是:陈旧的防疫模式弊端凸显;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增多;政府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公共卫生状况恶化,疾病流行;人民的强烈抗争运动。
相同点:都有政府参与、并由中央与地方相结合进行实施防疫;设置专门机构。
不同点:宋代是防治的政府是主导的,英国首先是由地方主导的,慢慢发展由中央主导。
宋代强调全民参与,英国强调立法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越来越具有强制性。宋代防疫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英国更加体现了公民的社会权利和义务。
启示:人民健康是国家的大事,必需重视;政府主导为主,全民积极响应;加强立法工作,同时也要全面宣传防疫知识和团结协作。(两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宋前期的中书门下和元丰改制后的三省六部作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尚书省和剂局负责制造各类药物”“医学机构、临时医院和慈善机构,成为国家防疫取得成效的制度保障和关键所在”可得出端正思想、建设和完善国家专门机构;了解疫情、制订政策;根据材料“宋代地方政府有关医学的职能也有所扩大,防治疫病、推广医书、发展州县医学教育和打击巫术等成为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之一。地方乡绅、医学家、僧人、道士和普通民众等社会民众力量,……效果也较为明显”可得出大力普及医学知识,破除迷信;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2)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近代的英国和中国。
第一小问原因是:根据材料“沿袭中世纪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与工业社会的要求相脱节”可得出陈旧的防疫模式弊端凸显;政府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根据材料“以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增多;公共卫生状况恶化,疾病流行;人民的强烈抗争运动。
第二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主要负责疫情的分析判断、政策制定、组织协调与文书下达,以及信息渠道的沟通与保障等”“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一直处于地方层面,由地方当局进行管理,……英国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可得出宋代是防治的政府是主导的,英国首先是由地方主导的,慢慢发展由中央主导。根据材料“地方乡绅、医学家、僧人、道士和普通民众等社会民众力量,在宋代疫病防治体系中发挥了辅助性作用”“这样试验性的规定渐渐出现在卫生立法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宋代强调全民参与,英国强调立法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越来越具有强制性。宋代防疫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英国更加体现了公民的社会权利和义务。
启示:综合中国古代和英国近代的防疫措施来看,人民健康是国家的大事,必需重视;政府主导为主,全民积极响应;加强立法工作,同时也要全面宣传防疫知识和团结协作。
19.(1)特点:起源早;成就大;领先世界,注重继承和创新。
原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医学家的实践和探索精神;封建政府的重视。
(2)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善于学习外来经验。
(3)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详解】(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神农氏尝百草”“东汉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可知,起源早;根据材料“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本草》”“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则,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可知,成就大;领先世界,注重继承和创新。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东汉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医学家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唐朝建立后他接受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可知,医学家的实践和探索精神;根据材料“唐朝建立后他接受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本草》”可知,封建政府的重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可知,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善于学习外来经验。
(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他以太极之理阐发医理,用太极阴阳、形气动静、五行之配、天地君臣作演绎类比”可知,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