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0 15:5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必修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沈英甲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
3、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现身的精神。
学习目标
沈英甲,笔名佳英、英佳。重庆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北京101中学毕业,当过兵,做过工。历任《世界知识》《世界博览》杂志编辑、记者,《科技日报》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在太平洋、神农架、青藏高原、西部大漠进行过科学考察。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我穷,故我在》,长篇小说《前尘》、《贼风》、《墨祠》、《间接打击》、《居京不易》,人物传记《沧桑回眸》等,另有译著十多种,文章上千篇,主编过三套丛书。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征文奖和优秀读物奖等。
了解作者
区分各类新闻体裁
01
消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并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02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03
新闻专访:就特定的采访对象进行专门访问的纪实性报道。
通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比消息更详细而深入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新闻体裁。从内容方面来看,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
04
人物通讯
1.概念: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
2.特点:
①具有新闻性,围绕主题选取真实典型事件。
②具有文学性,以记叙为主,适当的议论抒情。
文体知识
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人物通讯的分类
传记式
能够较完整地概述人物一生的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群像式
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这篇人物通讯。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这篇人物通讯。
写作背景
标题是文章的精华和灵魂所在,“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标题对于文章成功的重要性。结合全文内容,请分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正题,引用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副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
文本研读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解题
(2)副标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读文积累——字音
笼罩 土壤 田埂 淤泥
籼稻 分蘖 贬斥 花蕊
稻菽 一蔸 饥馑
笼 笼屉
笼络
量 量杯
量变
应 应允
应酬
屏 屏息
屏幕
扎 扎裤脚
扎堆
挣扎
薄 单薄
薄荷
薄饼
xiān
niè
rǎnɡ
ɡěnɡ

biǎn
ruǐ
shū
dōu
jǐn
zhào
lónɡ
lǒnɡ
yīnɡ
yìnɡ
bǐnɡ
pínɡ
zhā



liánɡ
liànɡ
zhá
báo
读文积累——字形
wēn wēn yùn yùn yūn
( )暖 ( )神 ( )怒 ( )藏 氤( )
dào tāo tāo yǎo dǎo
水( ) ( )天大祸 ( )光养晦 ( )水 舞( )
gěng gěng gěng jīng
田( ) 骨( )在喉 ( )概 ( )米
jǐn jǐn jǐn jǐn
饥( ) ( )慎 木( ) ( )瑜














槿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饥荒年代发现杂交稻菽;
第二部分:“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开创水稻研究新纪元;
第三部分:“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杂交水稻高产又优质;
第四部分:“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领世界绿色革命。
层次结构
人物通讯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阅读本篇人物通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
文本研读
人物通讯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阅读本篇人物通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
文本研读
小标题 主要事迹 精神品质
(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①2001 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三)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事实,实事求是
(四)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得“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
人物形象
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跨过……迈步……蹲下……翻看……”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起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体现研究工作的艰辛。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植株上……他马上把这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
本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数字,请找出来,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
文章第三部分“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大量运用数字,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一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这几组数字记录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亩产量、增产情况等,并与一般水稻做对比,有力地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通讯报道的真实性。
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1
运用详实的数据,体现了人物通讯的准确性。
2
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体现了典型性。
3
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体现了真实性。
4
灵活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物通讯的文学性。
5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