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秋天 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秋天 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6 20: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秋天
名校讲坛
1.主题解说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几幅画面,创造了一个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凡尘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充满诗意的秋天,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重点突破
师:诗歌的题目叫做“秋天”,诗歌中哪些地方突出了秋天的特征?
生甲:诗人用“露珠、冷雾、白霜”表明了是秋天。
生乙:诗歌直接用“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来点出“农家”,用“稻香、瓜果、镰刀、竹篱”来体现农家秋天的特色。
生丙:诗歌描写的情景中,有秋虫低鸣,有溪水枯涸,所有这些都暗示是秋天。
3.难点攻克
这首诗歌共描绘了几幅图画?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
提示:第一幅“农家丰收图”,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欣然、笑盈盈的。创造出了一种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霜晨归渔图”,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鱼、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的画面,在诗人笔下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
第三幅“少女思恋图”,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活动,来突出秋天的明媚、快乐。
4.结构图解
农家丰收图——松弛、闲静
秋天 霜晨归渔图——宁静、悠远
少女思恋图——明媚、快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背篓( ) 肥shuò( ) 鳊鱼( ) 乌桕( )
蟋蟀( )( ) qī( )息 寥廓( ) 清liè( )
枯hé( ) 芦篷( ) 梦mèi( ) 竹lí( )
2.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肥硕: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梦寐:
3.请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伐 木 声 丁 丁 地 飘 出 幽 谷
(2)收 起 青 鳊 鱼 似 的 乌 桕 叶 的 影 子
(3)草 野 在 蟋 蟀 声 中 更 寥 廓 了
(4)震 落 了 清 晨 满 披 着 的 露 珠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5.诗歌的结尾写牧羊女的眼睛有什么作用
6.(南宁中考)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7.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组织一次“寻觅秋踪”的野外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献计献策。
(1)请你推荐一个适合开展活动的地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请写出两个适合开展的活动名称。
(3)请写出你认为比较好的活动汇报形式。(至少两个)
秋天,秋天
张晓风
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阳光是耀眼的白,像锡,像许多发光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古人想起来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们喜欢木的青绿,但我们怎能不钦仰金属的灿白。
对了,就是这灿白,闭着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芦苇上,在满山的的翠竹上,在满谷的长风里,这样乱扑扑地压了下来。
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场得晚些。但秋是永远不会被混淆的——这坚硬明朗的金属季。让我们从微凉的松风中去认取,让我们从新刈的草香中去认取。
已经是生命中第二十五个秋天了,却依然这样容易激动。正如一个诗人说的。
“依然迷信着美。”
是的,到第五十个秋天来的时候,对于美,我怕是还要这样执迷的。
那时候,在南京,刚刚开始记得一些零碎的事,画面里常常出现一片美丽的郊野,我悄悄地从大人身边走开,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的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两颗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发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我仍能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又记得小阳台上的黄昏,视线的尽处是一列古老的城墙。在暮色和秋色的双重苍凉里,往往不知什么人加上一阵笛音的苍凉。我喜欢这种凄清的美,莫名所以地喜欢。小舅舅曾带着一直走到城墙的旁边,那些斑驳的石头,蔓生的乱草,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长大了读辛稼轩的词,对于那种沉郁悲凉的意境总觉得那样熟悉,其实我何尝熟悉什么词呢?我所熟悉的只是古老南京城的秋色罢了。
后来,到了柳州,一城都是山,都是树。走在街上,两旁总夹着橘柚的芬芳。学校前面就是一座山,我总觉得那就是地理课本上的十万大山。秋天的时候,山容澄清而微黄,蓝天显得更高了。
而现在,秋在我们这里的山中已经很浓很白了。偶然落一阵秋雨,薄寒袭人,雨后常常又现出冷冷的月光,不由人不生出一种悲秋的情怀。你那儿呢?窗外也该换上淡淡的秋景了吧?秋天是怎样地适合故人之情,又怎样的适合银银亮亮的梦啊!
随着风,紫色的浪花翻腾,把一山的秋凉都翻到我的心上来了。我爱这样的季候,只是我感到我爱得这样孤独。
我并非不醉心春天的温柔,我并非不向往夏天的炽热,只是生命应该严肃、应该成熟、应该神圣,就像秋天所给我们的一样——然而,谁懂呢?谁知道呢?谁去欣赏深度呢?
远山在退,遥远地盘结着平静的黛蓝。而近处的木本珠兰仍香着,(香气真是一种权力,可以统辖很大片的土地),溪水从小夹缝里奔窜出来,在原野里写着没有人了解的行书,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用以描绘纯净的秋光的。
而我的扉页空着,我没有小令,只是我爱秋天,以我全部的虔诚与敬畏。
愿我的生命也是这样的,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飘浮的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静纯朴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梦,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秋天,这坚硬而明亮的金属季,是我深深爱着的。
8.在作者眼里,秋天具有哪些特点
9.文中最能概括作者对秋天喜爱的句子是:
10.“我爱这样的季候,只是我感到我爱得这样孤独。”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对秋季的爱是孤独的
11.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景抒情。试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给自己的梦想定位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乞丐在地铁出口卖铅笔。这时过来了一位富商,他向乞丐的破瓷碗里投了几枚硬币便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我们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富商的那句话:你我都是商人。
感悟:人要给自己的梦想定位:你认为自己只能做乞丐,当然你就只能做乞丐;你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为富商,当然你就得往这个方向去不断努力。有了更好的定位,从而你就具备了这种可能。
【参考答案】
1.lǒu 硕 biān jiù xī shuài 栖 liáo 冽 涸 péng 寐 篱
2.(1)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2)睡梦。
3.(1)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3)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4)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4.(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概括了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丰收之景。
5.她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
6.C(解析:根据四季景色特有的特点,③句的“绿茵遍野”对应春日,①句中的“千缕缤纷”对应夏雨,④句中的“红叶”对应秋日,②句中的“洁白”是冬日雪景的写照,故选C。)
7.(1)示例:森林公园。理由:有公交车直达,交通方便;风景优美;空气好,动植物多,适合进行野外观察等活动。 (2)示例:竞选队长;团队竞技比赛;野外观察;成果交流展示。(3)示例:口头交流;图文展示;创意动漫;研究报告会。
8. 严肃、成熟、神圣、深沉、坚硬、明亮。
9. 秋天,这坚硬而明亮的金属季,是我深深爱着的。
10. 因为,除了作者,没人懂秋的严肃,没人知道秋的成熟,没人去欣赏秋的神圣。
11. 比喻:阳光是耀眼的白,像锡,像许多发光的金属。赏析:突出了秋天的坚硬、明亮,表现了作者在深层次挖掘秋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