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济南的冬天 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济南的冬天 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6 20: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济南的冬天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2.主题解说
本文描绘了济南冬天“温晴”宜人的气候和山清水秀、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3.重点突破
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提示: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作者分别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依次写了阳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以及城外远山。写水主要写水藻之绿和水的清澈透明。
4.难点攻克
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束语,有何妙处?
提示: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5.结构图解
济 阳光下的小山:可爱
南 山景 雪后的小山:秀气
的 城外的小山:美丽
冬 水上冒着热气
天 水景 水中透着绿色
水里映着倒影
6.学法点津
赏析对比的表现手法
对比就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典型例题】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把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与伦敦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把济南的冬天与热带地方相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而强调济南是个宝地。
【技法点睛】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答题时一般采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突出了……”的模式。
7.拓展延伸
描写冬天的诗词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贮蓄( ) chéng( )清 xiāng( )边
着落( ) 狭窄( ) 水藻( )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云南中南部地区四季如春,天气以温晴为主,年平均气温12℃-16℃,年降水量1000mm左右,气候十分舒适。
温晴:
(2) 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市上空,一个多月的严重雾霾终于退去,天气那叫一个响亮 ,有点让人接受不了的感觉。
响亮:
(3) 雪白的鸽子在响晴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响晴:
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
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
冬天是响晴的。
B.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
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
呢!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舍纪念馆是一家在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5.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
6.填空。
《济南的冬天》一文的作者____,原名_____,字_____,北京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等。
7.老舍笔下的济南的水真清啊,就连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如今济南的水风光不再依旧,水面上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了让济南的水找回昔日的容颜,济南市政府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使人容易接受的话。(不超过20个字)
8.学完《济南的冬天》,七年级(3)班开展了“走进美丽的冬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冬之诗】古诗词中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不胜枚举,请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完整的一句。
(2)【冬之韵】不仅描写冬天的诗多,歌唱冬天的歌曲也很多,请看: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塞北的雪》歌词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面歌词:
(3)【冬之情】请概括下面材料的要点。
在沈阳铁路局持续开展的“三个出行”“五个常态化”活动的过程中,餐饮服务段通辽车间广大干部职工以优质、真情、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旅客的一致赞许。北风凛冽,寒意渐浓,但乘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却带给旅客春天般的温暖。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9.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段内容。
10.文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① ② ③ ④
11.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
12.“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的“顶”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13.读完文段,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迟来的雪
鲁先圣
一个冬天都没有一场雪。不论见到谁大家都在问:什么时候下雪啊?可是,不论人们怎么望眼欲穿,雪迟迟没有来。
快过完腊月,到了年了,人们猜测:俗语说干冬湿年,过年应该下雪了吧?可是,天气预报告诉大家,春节期间是晴好的天气,雪还是没有一丝影子。
很多人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大家想,也许,这个冬春就没有雪了。
但是,就在这样的时候,在马年刚刚开始行程的第六天,农历的初六,雪静悄悄地飘然而至了。
第一场雪都是这个样子的。开始的时候,人们以万分的惊喜欢迎它,多半年没有见到它的身影了,人们像期待着一个老朋友一样盼望着与它重逢。但是,它却总是像捉迷藏似的,很羞赧地躲藏在云层的后面,躲藏在树梢的上面,躲藏在阴冷的屋角里。可是,当你不经意之间,它又铺天盖地而来,飘飘洒洒,迅速弥漫了天地之间。
在济南生活了20多年的光景,每年的第一场雪,我是一定不会错过的。而今年城市迎来的第一场雪,又有特别的意义。一个冬天没有下,开春就是一场漫天大雪。雪悄悄地下了一整夜,早晨醒来推开窗子,窗子上、树上,到处是厚厚的积雪。我即刻叫醒妻儿,赶快下楼去赏雪。可是我又想,楼下的这样一点空间,哪里有天地弥漫的雪景啊,雪的壮观,雪的景色,都是在漫无边际的旷野里。
没有任何异议,三口人决定开车去城南的旷野,去山坡,去湖边。
过了外环路,就是漫无边际的旷野了。我们全然没有了刚刚下楼时的畏缩,眼前白雪皑皑的万千景色,让我们迅速丢掉了所有的矫饰和矜持,冲出车子,在那白色闪光的雪地上来回地奔跑起来。路边、山坡上的树和冬青,都变成一个个蘑菇或雪人。我欣赏着远山那洁白的妩媚,妻儿打起了雪仗,旷野的上空不时传来他们激动的呐喊。
然后,我们去湖边,沿着湖岸的公路前行,慢慢欣赏着这里的宁静。在这样的雪天,是一定要看看宁静的湖水的。当四周的山峦都被大雪覆盖,湖水却比往日更加澄澈。这样的时刻,它俨然是一个思考着的哲学家。
整整一个上午,我们完全陶醉在银白色的旷野里。当我们返回的时候,街道上的积雪已经打扫干净,城市里的雪景总是短暂的。
但是,对于我来说,每年的第一场雪,都是一件大事,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惊奇的事件。你在平常的世界里进入梦乡,可是,当你醒来的时候,你却处在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样的神奇能不让人感到万分震撼吗?而且,这一切都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完成的,而是在我们熟睡的时候,无声无息的,一点一点慢慢飘落下来。
想到这些,你能够不相信造化的神奇,不折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2月15日)
14.文中作者描绘出了马年第一场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对雪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5.文章开头连续三段写“没有雪”,有何用意?
16.自选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7.为什么说每年的第一场雪“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惊奇的事件”?
18.雪景是静物,但“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让静静的雪“动”了起来,这种写法叫静物动写。请你仿照这种写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
【参考答案】
1.zhù 澄 镶 zhuó zhǎi zǎo
2.(1)阳光和煦,不冷不热,气候温暖宜人。 (2)在这里是十分明亮的意思,与声音的大小无关。 (3)(天空)晴朗无云。
3.B(解析:B句中“想”后面的内容不应用引号。)
4.D(解析:A句宾语不详,逻辑混乱;B句把“使”改为“给”; C句关联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
5.A(解析:A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而B、C、D句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老舍 舒庆春 舍予 小说家 戏剧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7.(1)各地都十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开展各种活动倡导低碳生活。 (2)示例一:地球一小时,节能一辈子。示例二:让绿色成为地球最美的颜色。 (3)示例:我很高兴,感谢大家给我的鼓励,今后我一定会尽我的能力当好环保小卫士,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绿色。
8.(1)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歌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北的雪轻盈、洁白的特点,赞美了她是春天的使者,给人带来希望与美好……
(3)示例:寒冬真情暖人心。
9.小雪后的山色。
10.①山上 ②山尖 ③山坡 ④山腰
11.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12.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顶”字写出了雪之美。
13.对小山的爱护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冬天的济南的赞美之情。
14. 在人们不经意间到来,铺天盖地,飘飘洒洒
15. 写出了人们焦急的心情,凸显对下雪的渴望,为下文雪的到来奠定情感基础。
16. 运用了拟人与排比的修辞手法,赋予雪以人的情感,将下雪写成捉迷藏一样的趣事,写出了雪的灵动,侧面衬托了人们渴望下雪的心情。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17. 大雪在无声无息中飘然而至,世间万物银装素裹,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
18.【例文】
水中的绿藻,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些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那种香甜的美,你能说得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