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层次,概括人物形象。
2.合作探究,体会其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使用。
3.了解边塞诗的意蕴特点。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的层次,概括人物形象;体会其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唐诗迎来它的全盛时代,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开拓了唐诗题材,唐诗自此“声律风骨始备矣”。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盛唐的边塞。那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声声雄浑的军号,吹出的历史的热血沸腾。在这里,有这样一群诗人,他们视野开阔,胸怀激荡,有着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这里,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亦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
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作者。高适,字达夫,唐代诗人。因为曾经担任过刑部侍郎、渤海县候,所以世称高常侍、高渤海。他的诗歌在边塞诗的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他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早年家贫潦倒,46岁才逆袭进入仕途,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但成功的人生不分早晚,是唐代诗人中唯一一个被封侯得诗人。他的诗歌雄浑悲壮,荒凉而不凄切,开了一代诗风。所以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评论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2、解读小序,把握背景。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1)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元戎”即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因为在反击契丹的战斗当中屡建奇功,因而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开元26年的时候,张守规的部下假借张守规的命令盲目攻打契丹的残余,先胜后败。张守珪知道了真相以后隐瞒败状,并且向朝廷谎报了战功。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故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这里的征戍也就不仅仅包括了张守珪规的军中之事,也包含了一般的边塞战争。
从诗的背景去看,我们也看出这是首是赠答友人的应和之作。
3、标题解释,文化常识积累。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是汉魏乐府中一支曲调的名称。“歌行”是一种诗体,例如《长恨歌》《琵琶行》属“古体诗”。和近体诗相比,古体诗的音节韵律一般的都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等等。
《燕歌行》常常用来反映思妇思念征夫的情感。历史上魏文帝曹丕曾经创作过燕歌行,南北朝时期的庾信也有同名的诗作。尤其是曹丕的那两首燕歌行,被明代的胡应麟评为开千古妙境。那高适的这一首严歌行又有哪些精彩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三、小组合作学习展示。
解释字句。
本诗以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完整的战役的全过程,请给诗歌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小组交流、展示
诵读诗歌并思考:
(1)高适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战争的全景图,请浏览全诗,根据战争发展划分四个层次,并概括内容。
(2)我认为这是一场( )的战争,我的依据是( )。
学生活动:
①多种朗读方式,主要采用自由地读、结合背景材料读、个性化地读、结合注释读;
②读通诗歌后,思考两个问题,然后交流讨论。
明确:(1)整首诗以时间为序,八句一层。
第一层(1-8句)写出师,着力烘托了将士们出征时候的气氛。
第二层(9-16句)写失利,敌人来势汹汹,唐军伤亡惨重。
第三层(17-24句)写被围,侧重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后会无期。
第四层(25-28句)写死斗,战士们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决定以身殉国。
(2)①这是一场环境恶劣的战争,通过这首边塞诗中的意象如金鼓、旌旆、碣石、羽书、猎火、狼山、大漠、塞草、孤城、铁衣、征人、刁斗等可以看出战争环境的恶劣;
②这是一场失败的战争,也是一场腐朽的战争,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采用对比的手法,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官兵之间的矛盾,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必败的原因;
③这是一场催人泪下的战争,诗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征人已成无定河边的枯骨战死疆场,而家中的妻子仍盼着丈夫早日归来。通过对比表现了征战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④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诗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四、品读赏析。
(一)赏析二、三、四层诗歌,思考诗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他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1)战士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山河破碎满目凄凉,战士们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孤城一片,落日之中,战士们越打越少。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我们看到了战士们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景象。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战士们穿着铁甲,守着疆场,辛勤劳苦,却只能够不停的回首找他们的家乡亲人,久戍不归,思乡情切。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相在惨烈的搏杀里,这些伟大的战士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从来都不是为了求取功名,他们这种不图名利、誓死报国的精神,正是战士们最令人动容之处。
战士们视死如归,报效国家,那么带领他们打仗的将军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奋勇杀敌、不怕牺牲、久戍不归、思乡情切、不图名利、誓死报国
(2)将领
深受皇恩却远离阵地,按理说应当精忠报国,但是他们却恃宠轻敌。如今,深陷困窘,兵急之时,他们却无力解决。无数的战士的生命就这样埋入了黄土之中。除了直接写将领的这两个句子。我们来看诗歌的结尾还有这样的“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里的李江军就是将军李广,他处处爱护士卒,所以士卒们都乐意为之死。因此,此处战士的追忆李将军爱护士兵,其实也就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将领不体恤士兵的现实。
由汉到唐,悠悠千古,边塞战争,不计其数。视士兵如鸡犬的将领数不胜数,历经艰难而埋葬他乡的士兵又何止千千万万?这里以李广结尾,意义深远。
(3)思妇
“玉箸(zhù)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这两个句子写的是战士们在边远的疆场镇守,而家中的思妇却泪水如柱,她们在丈夫远去之后,只能够独自伤心。士兵望乡,思妇怀远是边塞诗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但是这不是简单的游离于战争之外的事,而是作者想要通过这样一些普通人的痛苦来表达对战争的残酷。于是,在整首诗中战士思乡情切,却不怕牺牲,不图名利、毅然奋勇杀敌。思妇在家里悲啼断肠。可是将领却贪图享乐、恃宠轻敌。正是在这样的对比,诗人抒发了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歌颂和深切的同情,同时对于那些腐败无能的将领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与批判,也让我看到了在大唐帝国的盛世之下,军中苦乐不均的现状。
(二)体会主旨和手法
(1)哪些句子体现了“沉痛”之情?
(2)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沉痛”之情的?
学生活动:①朗读诗歌,把握情感;②交流讨论诗歌为表达沉痛之情所使用的手法。
明确:(1)《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深刻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二句,有力地渲染了塞外古战场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爱国战士殊死奋战的悲凉气氛;“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四句,表现征人、思妇两地相望、相会无期的痛苦心情;“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二句,概括了边庭战士白天努力拼杀,夜间时刻警惕的紧张战斗生活;“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二句则通过写李将军勇猛善战、与士卒同甘共苦,讽刺了将领们贪功懈怠、享乐腐化、不恤士卒,表达了对他们的不满。
(2)诗歌主要通过运用多重对比来表现沉痛之情,如出兵时的金鼓震天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士兵的辛苦作战与大将军的纵情声色,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将军的贪功懈怠,古时李将军体恤爱护士卒与现时将军享乐腐化、不恤士卒等多处对比。诗中并无一个褒贬性的字眼,通过鲜明的多重对比,使情感爱憎分明,也使得主题更加鲜明:抒出征之豪情,惜战士之辛苦,怜思妇之断肠,赞战士之死国,讽将帅之骄逸,盼边地之和平。
(三)感受边塞风光苍凉悲壮的意蕴。
从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到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再到高适的《燕歌行》,再到后来岑参的《白雪歌》,我们沿着这条脉络,大致可以看到边塞诗人们的心胸与风采。
总结一下边塞事的一些基本知识。
人物:戍卒、将帅、胡人、思妇
景观:黄沙、白云、冰川、雪山、落日、雁
地名:塞外、雁门、漠北、玉门、阴山、黄河、楼兰
风物:羌笛、胡笳、琵琶、战马
风格: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
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
唐代的边塞诗会有以汉代唐情景,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在称颂边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时候的卫青、霍去病、李广、班超、马援等等。这种汉代的情结,既是唐人对历史的继承,也是他们对历史的超越。
(四)课后巩固
1.下面这两首边塞诗,都写了征人思乡的内容,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何相同之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说明。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蓟①中作》高 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②。岂无安边书③,诸将已承恩④。惆怅孙吴事⑤,归来独闭门!
【注】①蓟:蓟城,在今北京西南。②翻:反覆,指反叛。③安边书:安定边疆的策略。④诸将:指安禄山等人。⑤孙吴事:用兵之事。孙,指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吴,指吴起,战国时卫国人,曾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孙、吴都以善用兵著称,皆著有兵法,因并称孙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以“沙漠”“塞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浩瀚壮阔的边塞图画。“策马”“长驱”和“登”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B.三、四句由远及近地描绘了诗人登上塞垣时所见的“萧条”景象。一个“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
C.五、六句深刻揭露了前文“边城何萧条”的根源,“一到”“每愁”两个词对举,突显了边患的程度之深和时间延续之久。
D.七、八句是诗人由边患不止而引发的激愤之语。“岂无”以强有力的反诘对统治者进行了抨击,也表现出自己安边定远的信心。
(2)诗歌结尾说“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诗人“惆怅”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1)抒情方式的相同之处:都运用了借景抒情、以声传情的手法。(2)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①高适诗通过描写明丽之景,表现了边塞的和平宁静;通过写明月下的笛声传遍关山,在思乡的同时表现了盛唐的豪情。②李益诗通过描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寒、芦笛声的凄清,衬托了征人思乡的迷惘和悲凉。
2.(1)B。(2)①对边塞萧条冷落现状的伤感;②对边患深重频仍的愁绪;③对报国壮志无法施展的怨恨;④对诸将腐败无能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