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0 18: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通过观察《明朝形势图(1433 年)》,了解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基本史实,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通过了解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初步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通过总结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通过归纳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了解其特点及影响,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看待历史。
《醉太平小令》
堂堂大元,
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
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作官,官作贼,混愚贤。
哀哉可怜!
——
元朝末年社会出现了什么情况?
社会情况:
一、明朝的建立
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
②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③农民起义不断。
1、背景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到佛寺里当了和尚,到处化缘维生。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由于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领袖。他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逐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2、明朝的建立
人物:
地点:
时间:
1368年
应天府(今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3、灭元
朱元璋(明太祖)
根据材料说说,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2:“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整。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
材料1:行中书省……几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地方行省权力过大
朝臣权力过大
你认为朱元璋该如何威慑臣民,巩固统治?
强化皇权
自主学习:请通读课本67-68页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在中央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目的:进一步集中权力
目的:分散兵权
作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1)政治方面:
改革官制
自主学习:请通读课本67-68页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务)
在地方
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
表现: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表现: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目的:巩固皇室
目的: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1)政治方面:
改革官制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三司
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地方)
(中央)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为告诫后代,不得设立丞相。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限宰相
二府三司制
宋朝
设宰相
三公九卿制
秦朝
废宰相
皇帝管六部
明朝
独宰相
中书省
元朝
众宰相
三省六部制
唐朝
抑宰相
中外朝制度
汉朝
丞相制度发展史:
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趋势
趋势:相权被削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加强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 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他曾下令设置四辅官,以辅佐皇帝,但不成功。后来,明成祖建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
相关史事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利: 君主专制大大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弊: 政务繁多,皇帝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对君主能力要求极高,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那些大臣们表面上毕恭毕敬,但他们在朝堂之外会不会结党营私?威胁朕的皇位?百姓会不会非议朕,惹是生非
材料一: “宋廉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 吃了什么菜 喝了什么酒 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2)设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
朱元璋通过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 。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1、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2、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答题格式:八股文
什么是八股文呢?
“八股”其实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科举制度的演变:
明清八股取士
唐朝
宋朝
隋炀帝设进士科
确立
完善
发展
僵化
材料1:“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万新
材料2:“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结合材料评价明朝的八股取士。
考试标准化、规范化
禁锢思想,扼杀人才
材料3:
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
举子看榜图
影响:明朝改革科举考试,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明朝改革科举考试,也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1、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四、经济的发展
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赏植物。
向日葵,原产北美洲。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
花生,原产南美洲。15、16世纪传入我国。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2、手工业
明代青花扁壶
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③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 畅销海内外。
3、商业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
◎徽商遗产:徽商大宅院
1、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皇权和相权的关系,一直在不断摩擦和调整之中。明太祖解决这关系的措施是 ( )
A.废行省,设立三司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
D.设立锦衣卫,监视官民
B
2、朱元璋认为明朝得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 为依据,降一级。此措施体现了 ( )
追求法律平等
加强思想禁锢
维护官员利益
强化君主专制
D
3、“文体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知识分了埋首于空洞(僵化) 的形式......,以猎取功名,日久年深,(以) 至于民族的智慧,为之闭塞。”材料反映了( )
A.宋朝重文轻武的不足
B.清朝文字狱的危害
C.明朝八股取士的弊端
D.科举制度的最终废除
C
4、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