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七下8.6 巴西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下·西宁期末)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约60%在巴西境内。多年来,热带雨林遭严重破坏,保护热带雨林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巴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C.位于南美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D.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2.巴西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3.同学们就“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的问题展开讨论,下列哪项讨论结果最为合理( )
A.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B.开荒种地,建厂扩城
C.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D.开矿修路,任意采伐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
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度的平衡一直是巴西政府考虑的问题。
面对开发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1)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
(2)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如利用卫星遥感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镇实行监控,提供实时、高质量的信息。
(3)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1.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A错误;
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部与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相邻,不濒临太平洋,B错误;
位于南美洲东部,大西洋西岸,C错误;
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D正确。
故选D。
2.巴西的亚马孙平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读图可知,①地区是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A正确;
②地区、③地区、④地区位于巴西高原,BCD错误。故选A。
3.封山育林,禁止采伐不利于经济的发展,A错误;
开荒种地,建厂扩城、开矿修路,任意采伐会加速雨林的破坏,BD错误;
采育结合,多种经营有利于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C正确。
故选C。
(2023七下·海口期末)下图为四个国家位置轮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四个国家的经济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采矿业非常发达
B.乙国的季风气候导致粮食生产不稳定
C.丙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D.丁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5.关于四个国家的文化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人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酪为主
B.乙国的桑巴舞体现多种文化的融合
C.丙国是黑种人的故乡
D.丁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答案】4.D
5.B
【知识点】美国发达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概况
【解析】【点评】(1)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4)美国主要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国,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对农业发展有利,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美国的农业实现了生产地区的专业化,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美国的畜牧和灌溉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高山地区;小麦区分布在中部地区,乳畜带分布在东北地区,玉米带分布在中部偏北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东南部亚热带季风区。同时,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技术和尖端技术领域处在世界领先的重要地位。同时,美国是非常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称为民族的大熔炉。
4.A.甲为日本,国内矿产资源匮乏,A错误;
B.乙为巴西,季风气候面积很小,B错误;
C.丙为印度,农业机械化程度低,C错误;
D.丁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D正确;
故答案为:D。
5.A.日本的饮食有自己的海洋特色,喜食海鲜,A错误;
B.巴西的混血人种多,足球和桑巴舞是那里的特色,B正确;
C.印度不是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C错误;
D.美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丹江口期末)巴西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主要位于亚马孙河流域。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该地区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破坏,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有关巴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混血种人数量多
C.经济实力强,属于发达国家
D.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7.该国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锐减②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③水土流失加剧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C
7.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6.巴西是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是金砖五国之一,是发展中国家;
故答案为:C。
7.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加剧,造成多种问题;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济阳期末)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左)和“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右),回答下面小题。
8.巴西是拉丁美洲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混血种人数量多。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中部巴西高原上 B.北部亚马孙河流域
C.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 D.西部边境地区
9.结合上面两图分析,巴西发展中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可能的原因是( )
①人口与城市分布集中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对外交通便利④气候凉爽、宜人⑤有首都巴西利亚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8.C
9.A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
8.图中人口稠密区位于东部和东南沿海,因此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故答案为:C。
9.人口与城市分布集中,消费市场广阔,①正确;东部和东原材料丰富南部沿海地区铁、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②正确;沿海地区,海运便利,③正确;气候凉爽、宜人不是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④错误;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内陆巴西高原,不是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因素,⑤错误。故答案为:A。
(2023七下·苍溪期末)巴西农业大步流星,2031年大豆产量有望超过1.9亿吨。大豆喜暖,种子发芽需要较多水分。右图为巴西大豆的种植区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0.巴西有利于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A.严寒 B.湿热南回归线
C.干旱 D.冷湿
11.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甲地区扩大,使得该热带雨林区地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进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人口急剧增加;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0.B
11.D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热带雨林具有净化空气、释放氧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有着“地球之肺”的称号。
10.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大豆主要种植在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B正确。
故答案为:B
11.热带雨林区地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进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①②④正确,与人口急剧增加关系不大,③错误。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八步期末)读图“巴西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2.下列是某同学对巴西人口分布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带人口稀疏
B.亚马孙平原人口稠密
C.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人口稠密
D.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人口稠密
13.下列关于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B.东临的海洋是太平洋
C.亚马孙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D.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14.从图中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巴西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
A.寒带 B.热带 C.南温带 D.北温带
【答案】12.D
13.D
14.B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12.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方地势较平坦,气候适宜;
故答案为:D。
13.A.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A错误;
B.巴西东部临大西洋,B错误;
C.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C错误;
D.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14.读图可知,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少部分位于南温带;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富县期末)巴西位于西半球,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读巴西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5.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的自然景观是( )
A.苔原景观 B.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C.热带草原景观 D.热带雨林景观
16.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高寒 B.雨热同期 C.气候湿热 D.气候温凉
17.在巴西,能欣赏到的当地特有的舞蹈是( )
A.芭蕾舞 B.孔雀舞 C.肚皮舞 D.桑巴舞
【答案】15.D
16.C
17.D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1)热带雨林气候的景观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的景观是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的景观是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是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气候的景观是温带海洋性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有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苔原气候的景观是苔原景观;冰原气候的景观是冰原景观。
(2)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巴西高原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大豆、可可、柑橘、玉米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3)巴西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它们之间互相通婚,因此居民中多混血种人,在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如桑巴舞、狂欢节、足球等。故最能体现巴西文化特点的桑巴舞、狂欢节、足球。
15.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自然景观是热带雨林景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巴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湿热,为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优势条件。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在巴西,能欣赏到的当地特有的舞蹈是桑巴舞。芭蕾舞是欧洲古典舞蹈;孔雀舞是中国傣族传统舞蹈;肚皮舞是印度的传统舞蹈。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洋县期末)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读巴西简图宗成下面小题。
18.巴西享誉世界的文化是( )
①桑巴舞 ②交响乐 ③高山滑雪 ④足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我国从巴西进口某种矿产,巴西的这种矿产储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这种矿产是( )
A.铁矿 B.锰矿 C.石油 D.煤矿
20.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虽地处热带却四季如春,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大西洋沿岸 B.位于巴西高原上
C.位于亚马孙平原上 D.位于太平洋沿岸
【答案】18.C
19.A
20.B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1)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世界第五。
(2)巴西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许多重要矿产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包括石油、铁矿、锰矿、铌钽矿、镍矿、锡矿、锌矿、锂制矿、铝土矿、石墨、高岭土、滑石、菱镁矿等,目前探明储量的矿产约50多种。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8.巴西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特色文化是桑巴舞、狂欢节。交响乐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意大利
歌剧序曲演变而成;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处热带地区,无高山滑雪。故C①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巴西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国,其产量中的约80%的铁矿石用作出口。中国粗钢产量位列世界第一,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因此从巴西进口了大量的铁矿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巴西利亚虽地处热带,但位于巴西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此四季如春。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官渡期末)巴西红木是巴西的国树,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中。巴西红木是红色染料来源,也是制作小提琴琴弓的上佳材料。自16世纪起大片红木被砍伐,其在原生地区近于消失。近年来,巴西政府尝试在适当地区重新种植此树种。读“巴西主要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1.若要重新种植巴西红木,适立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对巴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们在狂欢节跳桑巴舞
B.a是世界最长河一亚马孙河
C.有世界最高的高原一巴西高原
D.盛产苹果、葡萄、梨等温带水果
23.为保护巴西红木,巴西政府可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
A.扩大红木开采面积,增加经济收入
B.寻找环保材料获取染料、制作琴弓
C.向邻国大量购买该树种,增加国内红木总皿
D.将所有耕地开发为林地,扩大红木栽种面积
【答案】21.B
22.A
23.B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有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21.巴西红木是巴西的国树,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中 ,①③为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①③错误;②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适合巴西红木的生长,②正确。
故答案为:B
22.A、狂欢节和桑巴舞是巴西的文化名片,A正确;
B、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B错误;
C、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C错误;
D、巴西生产咖啡等热带水果,D错误。
故答案为:A
23.为保护巴西红木,巴西政府可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寻找其他环保的燃料来代替红木,B正确,ACD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内江期末)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图4为巴西地形和主要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据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近的是( )
A.(48°E,15°N) B.(48°E,15°S)
C.(48°W,15°S) D.(48°W,15°N)
25.与里约热内卢相比,巴西利亚( )
A.海拔更高 B.距离海洋更近
C.开发较早 D.雨林面积更广
26.据图文资料,可推测马孙河( )
A.水量大 B.流域面积小
C.结冰期长 D.向东注入太平洋
27.雨林面积不断缩小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减轻自然灾害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24.C
25.A
26.A
27.D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4.读图可知巴西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纬,经线向西增加,位于180°经线的东部,所以是西经,所以最近的经纬度大致是48°W,15°S;
故答案为:C。
25.读图可知,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海拔更高,所以气温更低,气候比较舒适;
故答案为:A。
26.亚马孙河位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所以水量非常大;
故答案为:A。
27.雨林面积不断缩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破坏生态平衡,对全球的生态都有影响;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答案为:D。
(2023七下·双鸭山期末) 2022年11月14日,巴西、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在印度尼西亚签署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共同保护热带雨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巴西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巴拉那河流域
C.巴拉圭盆地 D.亚马孙河流域
29.巴西、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之间的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北北合作”
C.“北南会晤” D.“南南合作”
【答案】28.D
29.D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28.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D正确。
故答案为:D
29.巴西、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都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郧阳期末)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读巴西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0.从巴西略图中,难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巴西半球位置 B.巴西濒临海洋
C.巴西人种占比 D.亚马孙河流向
31.20世纪60年代以来,图中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环,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①极端天气现象减少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全球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全球气候④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⑤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30.C
31.D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0.读图可以知道巴西位于南半球,东部濒临大西洋,亚马孙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是看不出巴西的人种情况;
故答案为:C。
31.①.雨林被破坏会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多,①错误;
②.雨林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②正确;
③.雨林对全球的气候都有调节作用,雨林被破坏会导致全球的气候受到影响,③正确;
④.雨林被破坏会导致许多动物的家园被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④正确;
⑤.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威胁,⑤错误;
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D。
二、图文材料题
32.(2023七下·宁明期末)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读巴西资源及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西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其原因是热带雨林具有 的作用。
(2)巴西城市多分布在 (填方位)地区。
(3)据图分析巴西工业部门的分布特征是 。
(4)根据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亚马孙平原;维护生物多样性
(2)东南沿海
(3)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4)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巴西北部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孙雨林,森林资源丰富,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有着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2)巴西纬度低,大部分地区都很炎热,所以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巴西的工业特点是靠近原料产地;
(4)对热带雨林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规划的开发,不能过度开发破坏此地的生态;
故答案为:(1)亚马孙平原;维护生物多样性;(2)东南沿海;(3)靠近矿产资源产地;(4)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3.(2023七下·汝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咖啡是热带经济作物,最适合在温度介于15~25℃之间,年降水量达1500~2000mm的地方生长;大多种植在海拔300~400米的地区,也有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地栽培。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的米纳斯州是世界著名的优质咖啡产区。但目前巴西许多咖啡园进行粗放的采收、烘焙,不够重视品质与风味,所生产的咖啡品质普通,特优等的咖啡不多。
材料二:“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每年需要消耗大量咖啡,但美国本土并不盛产咖啡。
材料三:下图为“米纳斯至西雅图咖啡运输线路图”、“巴西地形图”、“米纳斯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星巴克计划从巴西米纳斯州采购一批咖啡至美国西雅图总部,最短航线需经过B 运河。
(2)美国作为农业大国,仍需要进口大量咖啡,是因为本土主要位于中纬度,缺少大面积的 (温度带)。
(3)米纳斯州主要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热量 (充足/不足),夏季降水 (丰富/稀少);且位于 (地形区),可耕种面积广大,是世界最大的咖啡产区。
(4)请你为巴西提升加啡品质,提出一个合理建议。
【答案】(1)巴拿马
(2)热带
(3)充足;丰富;巴西高原
(4)提高咖啡采收和烘焙的技术。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A为大西洋,C为太平洋,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重要通道为巴拿马运河。所以星巴克计划从巴西米纳斯采购一批咖啡至美国西雅图总部,运输途中依次经过A大西洋一巴拿马运河一C太平洋。
(2)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热带面积狭小,美国作为农业大国,仍需要进口大量咖啡,是因为本土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缺少大面积的热带范围,咖啡属于热带作物。
(3)米纳斯州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夏季降水丰富;且位于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上,可耕种面积广大,是世界最大的咖啡产区。
(4)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巴西的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为了提升巴西咖啡的品质,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咖啡采收和烘焙的技术,通过技术的提升提高咖啡的品质,提高咖啡的口味和风味,转变原有的咖啡风味,给人们味觉的刺激。
【点评】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五。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巴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 / 1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七下8.6 巴西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下·西宁期末)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约60%在巴西境内。多年来,热带雨林遭严重破坏,保护热带雨林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巴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C.位于南美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D.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2.巴西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3.同学们就“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的问题展开讨论,下列哪项讨论结果最为合理( )
A.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B.开荒种地,建厂扩城
C.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D.开矿修路,任意采伐
(2023七下·海口期末)下图为四个国家位置轮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四个国家的经济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采矿业非常发达
B.乙国的季风气候导致粮食生产不稳定
C.丙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D.丁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5.关于四个国家的文化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人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酪为主
B.乙国的桑巴舞体现多种文化的融合
C.丙国是黑种人的故乡
D.丁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2023七下·丹江口期末)巴西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主要位于亚马孙河流域。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该地区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破坏,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有关巴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混血种人数量多
C.经济实力强,属于发达国家
D.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7.该国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锐减②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③水土流失加剧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七下·济阳期末)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左)和“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右),回答下面小题。
8.巴西是拉丁美洲一个面积辽阔的国家,混血种人数量多。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中部巴西高原上 B.北部亚马孙河流域
C.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 D.西部边境地区
9.结合上面两图分析,巴西发展中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可能的原因是( )
①人口与城市分布集中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对外交通便利④气候凉爽、宜人⑤有首都巴西利亚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2023七下·苍溪期末)巴西农业大步流星,2031年大豆产量有望超过1.9亿吨。大豆喜暖,种子发芽需要较多水分。右图为巴西大豆的种植区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0.巴西有利于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A.严寒 B.湿热南回归线
C.干旱 D.冷湿
11.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甲地区扩大,使得该热带雨林区地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进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人口急剧增加;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3七下·八步期末)读图“巴西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2.下列是某同学对巴西人口分布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带人口稀疏
B.亚马孙平原人口稠密
C.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人口稠密
D.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人口稠密
13.下列关于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B.东临的海洋是太平洋
C.亚马孙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D.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14.从图中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巴西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
A.寒带 B.热带 C.南温带 D.北温带
(2023七下·富县期末)巴西位于西半球,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读巴西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5.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的自然景观是( )
A.苔原景观 B.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C.热带草原景观 D.热带雨林景观
16.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是( )
A.气候高寒 B.雨热同期 C.气候湿热 D.气候温凉
17.在巴西,能欣赏到的当地特有的舞蹈是( )
A.芭蕾舞 B.孔雀舞 C.肚皮舞 D.桑巴舞
(2023七下·洋县期末)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读巴西简图宗成下面小题。
18.巴西享誉世界的文化是( )
①桑巴舞 ②交响乐 ③高山滑雪 ④足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我国从巴西进口某种矿产,巴西的这种矿产储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这种矿产是( )
A.铁矿 B.锰矿 C.石油 D.煤矿
20.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虽地处热带却四季如春,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大西洋沿岸 B.位于巴西高原上
C.位于亚马孙平原上 D.位于太平洋沿岸
(2023七下·官渡期末)巴西红木是巴西的国树,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中。巴西红木是红色染料来源,也是制作小提琴琴弓的上佳材料。自16世纪起大片红木被砍伐,其在原生地区近于消失。近年来,巴西政府尝试在适当地区重新种植此树种。读“巴西主要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1.若要重新种植巴西红木,适立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对巴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们在狂欢节跳桑巴舞
B.a是世界最长河一亚马孙河
C.有世界最高的高原一巴西高原
D.盛产苹果、葡萄、梨等温带水果
23.为保护巴西红木,巴西政府可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
A.扩大红木开采面积,增加经济收入
B.寻找环保材料获取染料、制作琴弓
C.向邻国大量购买该树种,增加国内红木总皿
D.将所有耕地开发为林地,扩大红木栽种面积
(2023七下·内江期末)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图4为巴西地形和主要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据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最近的是( )
A.(48°E,15°N) B.(48°E,15°S)
C.(48°W,15°S) D.(48°W,15°N)
25.与里约热内卢相比,巴西利亚( )
A.海拔更高 B.距离海洋更近
C.开发较早 D.雨林面积更广
26.据图文资料,可推测马孙河( )
A.水量大 B.流域面积小
C.结冰期长 D.向东注入太平洋
27.雨林面积不断缩小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减轻自然灾害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23七下·双鸭山期末) 2022年11月14日,巴西、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在印度尼西亚签署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共同保护热带雨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巴西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巴拉那河流域
C.巴拉圭盆地 D.亚马孙河流域
29.巴西、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之间的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北北合作”
C.“北南会晤” D.“南南合作”
(2023七下·郧阳期末)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读巴西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0.从巴西略图中,难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巴西半球位置 B.巴西濒临海洋
C.巴西人种占比 D.亚马孙河流向
31.20世纪60年代以来,图中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环,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①极端天气现象减少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全球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全球气候④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⑤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二、图文材料题
32.(2023七下·宁明期末)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矿藏和资源。读巴西资源及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西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其原因是热带雨林具有 的作用。
(2)巴西城市多分布在 (填方位)地区。
(3)据图分析巴西工业部门的分布特征是 。
(4)根据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33.(2023七下·汝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咖啡是热带经济作物,最适合在温度介于15~25℃之间,年降水量达1500~2000mm的地方生长;大多种植在海拔300~400米的地区,也有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地栽培。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的米纳斯州是世界著名的优质咖啡产区。但目前巴西许多咖啡园进行粗放的采收、烘焙,不够重视品质与风味,所生产的咖啡品质普通,特优等的咖啡不多。
材料二:“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每年需要消耗大量咖啡,但美国本土并不盛产咖啡。
材料三:下图为“米纳斯至西雅图咖啡运输线路图”、“巴西地形图”、“米纳斯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星巴克计划从巴西米纳斯州采购一批咖啡至美国西雅图总部,最短航线需经过B 运河。
(2)美国作为农业大国,仍需要进口大量咖啡,是因为本土主要位于中纬度,缺少大面积的 (温度带)。
(3)米纳斯州主要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热量 (充足/不足),夏季降水 (丰富/稀少);且位于 (地形区),可耕种面积广大,是世界最大的咖啡产区。
(4)请你为巴西提升加啡品质,提出一个合理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
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度的平衡一直是巴西政府考虑的问题。
面对开发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1)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
(2)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如利用卫星遥感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镇实行监控,提供实时、高质量的信息。
(3)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一项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1.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A错误;
巴西东临大西洋,西部与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相邻,不濒临太平洋,B错误;
位于南美洲东部,大西洋西岸,C错误;
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D正确。
故选D。
2.巴西的亚马孙平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读图可知,①地区是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A正确;
②地区、③地区、④地区位于巴西高原,BCD错误。故选A。
3.封山育林,禁止采伐不利于经济的发展,A错误;
开荒种地,建厂扩城、开矿修路,任意采伐会加速雨林的破坏,BD错误;
采育结合,多种经营有利于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C正确。
故选C。
【答案】4.D
5.B
【知识点】美国发达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概况
【解析】【点评】(1)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凉爽,全年降水充沛,具有海洋性特点。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地域狭小,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有利条件是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日本的工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日本文化是非常典型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国内既有本国的大和民族文化,又包含了在古代受影响较深的中国文化,和在近代受影响较深的西方文化。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日本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由于地壳的碰撞挤压,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同时,与火山地震相伴的温泉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资源。
(2)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印度的东北部及半岛的沿海地区降水丰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灌溉方便,适合生长小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则分布在东北部的低山坡地区。
(4)美国主要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国,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对农业发展有利,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美国的农业实现了生产地区的专业化,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美国的畜牧和灌溉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高山地区;小麦区分布在中部地区,乳畜带分布在东北地区,玉米带分布在中部偏北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东南部亚热带季风区。同时,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技术和尖端技术领域处在世界领先的重要地位。同时,美国是非常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称为民族的大熔炉。
4.A.甲为日本,国内矿产资源匮乏,A错误;
B.乙为巴西,季风气候面积很小,B错误;
C.丙为印度,农业机械化程度低,C错误;
D.丁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D正确;
故答案为:D。
5.A.日本的饮食有自己的海洋特色,喜食海鲜,A错误;
B.巴西的混血人种多,足球和桑巴舞是那里的特色,B正确;
C.印度不是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C错误;
D.美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6.C
7.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6.巴西是南美洲最发达的国家,是金砖五国之一,是发展中国家;
故答案为:C。
7.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加剧,造成多种问题;
故答案为:C。
【答案】8.C
9.A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
8.图中人口稠密区位于东部和东南沿海,因此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故答案为:C。
9.人口与城市分布集中,消费市场广阔,①正确;东部和东原材料丰富南部沿海地区铁、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②正确;沿海地区,海运便利,③正确;气候凉爽、宜人不是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④错误;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内陆巴西高原,不是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因素,⑤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0.B
11.D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热带雨林具有净化空气、释放氧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有着“地球之肺”的称号。
10.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大豆主要种植在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B正确。
故答案为:B
11.热带雨林区地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进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①②④正确,与人口急剧增加关系不大,③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12.D
13.D
14.B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12.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方地势较平坦,气候适宜;
故答案为:D。
13.A.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A错误;
B.巴西东部临大西洋,B错误;
C.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C错误;
D.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14.读图可知,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少部分位于南温带;
故答案为:B。
【答案】15.D
16.C
17.D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1)热带雨林气候的景观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的景观是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的景观是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是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的景观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的景观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气候的景观是温带海洋性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景观有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苔原气候的景观是苔原景观;冰原气候的景观是冰原景观。
(2)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其中亚马孙平原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巴西高原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大豆、可可、柑橘、玉米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3)巴西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它们之间互相通婚,因此居民中多混血种人,在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如桑巴舞、狂欢节、足球等。故最能体现巴西文化特点的桑巴舞、狂欢节、足球。
15.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自然景观是热带雨林景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巴西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湿热,为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优势条件。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在巴西,能欣赏到的当地特有的舞蹈是桑巴舞。芭蕾舞是欧洲古典舞蹈;孔雀舞是中国傣族传统舞蹈;肚皮舞是印度的传统舞蹈。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8.C
19.A
20.B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1)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世界第五。
(2)巴西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许多重要矿产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包括石油、铁矿、锰矿、铌钽矿、镍矿、锡矿、锌矿、锂制矿、铝土矿、石墨、高岭土、滑石、菱镁矿等,目前探明储量的矿产约50多种。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8.巴西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特色文化是桑巴舞、狂欢节。交响乐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意大利
歌剧序曲演变而成;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处热带地区,无高山滑雪。故C①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9.巴西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国,其产量中的约80%的铁矿石用作出口。中国粗钢产量位列世界第一,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因此从巴西进口了大量的铁矿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巴西利亚虽地处热带,但位于巴西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此四季如春。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21.B
22.A
23.B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有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
21.巴西红木是巴西的国树,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中 ,①③为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①③错误;②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适合巴西红木的生长,②正确。
故答案为:B
22.A、狂欢节和桑巴舞是巴西的文化名片,A正确;
B、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B错误;
C、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C错误;
D、巴西生产咖啡等热带水果,D错误。
故答案为:A
23.为保护巴西红木,巴西政府可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寻找其他环保的燃料来代替红木,B正确,ACD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B
【答案】24.C
25.A
26.A
27.D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4.读图可知巴西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纬,经线向西增加,位于180°经线的东部,所以是西经,所以最近的经纬度大致是48°W,15°S;
故答案为:C。
25.读图可知,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海拔更高,所以气温更低,气候比较舒适;
故答案为:A。
26.亚马孙河位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所以水量非常大;
故答案为:A。
27.雨林面积不断缩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破坏生态平衡,对全球的生态都有影响;
符合题意的是①③,故答案为:D。
【答案】28.D
29.D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28.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D正确。
故答案为:D
29.巴西、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都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故答案为:D
【答案】30.C
31.D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0.读图可以知道巴西位于南半球,东部濒临大西洋,亚马孙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是看不出巴西的人种情况;
故答案为:C。
31.①.雨林被破坏会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多,①错误;
②.雨林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②正确;
③.雨林对全球的气候都有调节作用,雨林被破坏会导致全球的气候受到影响,③正确;
④.雨林被破坏会导致许多动物的家园被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④正确;
⑤.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威胁,⑤错误;
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D。
32.【答案】(1)亚马孙平原;维护生物多样性
(2)东南沿海
(3)靠近矿产资源产地
(4)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巴西北部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孙雨林,森林资源丰富,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有着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2)巴西纬度低,大部分地区都很炎热,所以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巴西的工业特点是靠近原料产地;
(4)对热带雨林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规划的开发,不能过度开发破坏此地的生态;
故答案为:(1)亚马孙平原;维护生物多样性;(2)东南沿海;(3)靠近矿产资源产地;(4)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3.【答案】(1)巴拿马
(2)热带
(3)充足;丰富;巴西高原
(4)提高咖啡采收和烘焙的技术。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A为大西洋,C为太平洋,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重要通道为巴拿马运河。所以星巴克计划从巴西米纳斯采购一批咖啡至美国西雅图总部,运输途中依次经过A大西洋一巴拿马运河一C太平洋。
(2)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热带面积狭小,美国作为农业大国,仍需要进口大量咖啡,是因为本土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缺少大面积的热带范围,咖啡属于热带作物。
(3)米纳斯州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夏季降水丰富;且位于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上,可耕种面积广大,是世界最大的咖啡产区。
(4)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巴西的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为了提升巴西咖啡的品质,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咖啡采收和烘焙的技术,通过技术的提升提高咖啡的品质,提高咖啡的口味和风味,转变原有的咖啡风味,给人们味觉的刺激。
【点评】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五。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巴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