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疑难问题专题研训资料:我对科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文档属性

名称 省疑难问题专题研训资料:我对科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0-17 21:3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的哲学思考我对科学教学浙江省义乌中学 吴加澍(江山 2015.10.15) 我们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换句话说,我们的课堂成了老师的“讲堂”,而不是学生的“学堂”。……*十年前课堂教学的写照(摘自一位专家的文章)*十年后课堂教学的现状——涛声依旧 十年过去了,人们要问:我们的课改怎么样了?我们的课堂怎么样了?*一次网络调查的数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74%对新课程实施的满意度:25%——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课改的检视问题的缘起 十年过去了,人们要问:我们的课改怎么样了?我们的课堂怎么样了? ●课改的检视问题的缘起 ●问题的症结——教育思想的缺失与错位!*一则寓言的隐喻: 有个老和尚叫小和尚去云游,给了他一把雨伞遮蔽风雨,给了他一个包袱存放物品,嘱咐他:“你不要弄丢了!”。那个小和尚有点痴呆,老和尚就教他边走边念口诀:“雨伞、包袱、我,雨伞、包袱、我”……
后来小和尚跌了一跤,爬起来,看看手中雨伞还在,摸摸背上包袱也在,就是找不到“我”!于是他大哭,一个路人问他为何哭?小和尚说他把“我”丢了!那人摸摸他的光头说:“这不就是你吗?”他才恍然大悟,破涕为笑。 许多教师在眼花缭乱的 “新理念”中迷失了自我 十年过去了,人们要问:我们的课改怎么样了?我们的课堂怎么样了? ●课改的检视问题的缘起 ●问题的症结——教育思想的缺失与错位!*教育的原点究竟在哪里?让我们的教育回归原点,重新出发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名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呼声: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 以至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教学为什么?◆怎样上好科学课?——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方法论问题对科学教学的哲学思考●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求真、严谨、民主、平等……)*科学是一种价值取向(组织形式、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的知识体系)(客观观察、可重复、可证伪……)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认识科学的核心!(英) A. F. 查尔默斯 张红霞著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的质疑:*比萨斜塔*落体佯谬从一个古老的话题说起:轻、重物体谁下落的快?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的质疑:*比萨斜塔*落体佯谬*斜面实验从一个古老的话题说起:轻、重物体谁下落的快?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的质疑:*比萨斜塔*落体佯谬*斜面实验◎教室里的探究*纸片和碟片谁下落的快?*钱毛管实验◎月球上的实验从一个古老的话题说起:轻、重物体谁下落的快?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的质疑:*比萨斜塔*落体佯谬*斜面实验◎教室里的探究*纸片和碟片谁下落的快?*钱毛管实验◎月球上的实验◎现代版“比萨斜塔”实验从一个古老的话题说起:轻、重物体谁下落的快?朱棣文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的质疑:*比萨斜塔*落体佯谬*斜面实验◎教室里的探究*纸片和碟片谁下落的快?*钱毛管实验◎月球上的实验◎现代版“比萨斜塔”实验◎探索还在进行……从一个古老的话题说起:轻、重物体谁下落的快?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本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的质疑:*比萨斜塔*落体佯谬*斜面实验◎教室里的探究*纸片和碟片谁下落的快?*钱毛管实验◎月球上的实验◎现代版“比萨斜塔”实验◎探索还在进行……从一个古老的话题说起:轻、重物体谁下落的快?科学是讲求实证的科学是符合逻辑的科学是有待发展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事业的本质
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科学分成专门领域并在不同情况下进行研究, 科学必须考虑伦理的原则, 科学家既作为专家又作为公民参与公众事务。 对于科学本质,人们常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科学事业”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科学知识的本质
世界是可认识的, 科学知识是可变的, 科学并不能解决所 有问题;◎科学探究的本质
科学讲究证据, 科学是逻辑和想象的结合体, 科学具有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科学试图确定和避免偏见, 科学反对权威;●科学本质是什么科学究竟是什么?《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指出:●科学本质是什么科学究竟是什么?【问题1】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
所有的学生都给出了正确答案: 圆的。 日、韩的中学生回答:“很多生活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如……”而大多数中国学生却回答:“老师告诉我的”、“书上说的”、“电视上演的”等等。 对此,中国学生的回答更是让人吃惊: “不知道”、“考试用”、“没有用”…… 【问题2】你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问题3】你认为知道地球是圆的有何意义? 中科院曾对中、日、韩三国的中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调查,
其中的地理题包含三个小问题: 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如何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关注的焦点话题。◆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教学为什么?◆怎样上好科学课?——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方法论问题对科学教学的哲学思考(学科本位)◎为考而教◎为教而教◎为学而教(学生本位)(知识本位)——摆脱学科本位的羁绊——回归学生本位的取向——拨开知识本位的迷障●我为什么教物理科学教学为什么?为考而教●我为什么教物理 中学生毕业后,研究数学和从事数学教育的人占1%,使用数学的占29%,基本不用或很少用数学的占70%。 牛顿第二定律F=ma 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您教给我们的物理知识都还给您了……”◎数学家波利亚的统计:◎当年的学生对我这样说:◎某师大物理系的调查:◎杨福家院士的调查:——这正是复旦物理系的成功! 结果表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核物理有关的工作,其余的都纷纷改行,活跃在金融、企业或行政等岗位上。 一个人学了物理之后干什么都可以,他的物理没有白 学。在我看来,对于学物理的人无所谓“改行”……。◎赵凯华先生的话:为教而教◎一个令人沮丧的现象:物理课代表不愿报考物理专业……●我为什么教物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既然只有1%的学生今后会用物理,为什么却要100%的学生都学物理? ” ——物理教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一则案例的启示: 二十年前的一堂物理课……◎诺贝尔奖获得者劳厄: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为学而教●我对“学习物理有什么用”的回答:物理是有用的,物理也是无用的,学物理最终是有用的。“文化基因”的核心◆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教学为什么?◆怎样上好科学课?——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方法论问题对科学教学的哲学思考怎样上好科学课?◆紧扣“着眼点”◆把握“着力点”◆夯实“落脚点”——有机融合三维目标——问题导引启迪思维——促成学生有效学习●注重顶层设计怎么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切实掌握了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学习乐学会学学会广义备课【科学知识的两种形态】 对于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来说,有着作为学术的科学和作为教育的科学的两重性。●学会广义备课●注重顶层设计紧扣“着眼点”——有机融合三维目标●学会广义备课●注重顶层设计【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的现象●电磁感应的条件●电磁感应的规律●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电磁互变、世界多样统一的科学观念紧扣“着眼点”——有机融合三维目标●学会广义备课●注重顶层设计●转变教学方式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观念性知识听中学(理解)做中学(经历)悟中学(体验)紧扣“着眼点”——有机融合三维目标【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教师演示讲解●两种教学:【例】电能的输送◎教法1*实验演示:*解释原理:……①直接输电
——灯泡发光暗淡②高压输电
——灯泡正常发光●两种教学:【例】电能的输送◎教法2*观察:讲台上的小灯泡A接入学生电源后正常发光。*思考:怎样使教室最后排的小灯泡B发光?*观察:用一卷细导线将小灯泡B接入学生电源,亮度很暗。*思考:为什么远处的灯泡发光暗淡?你有什么解决方案?*观察:换一卷较粗导线将远处的灯泡接入电源,亮度增加。*思考:怎样才能减少导线电流,而又保持输送功率不变?*观察:依次接入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灯泡正常发光。知识呈现式问题导引式●两种教学:●教学建议: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例】气体内能的变化“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怎样变化?”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机舱内温暖如春,用的是制冷的还是制热的空调?” 知识呈现式问题导引式●两种教学:●教学建议: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知识问题情境把知识转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掌握知识◎教学设计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什么是有效问题◎对于常人:◎对于牛顿:现象+问号现象+质疑——不是有效的问题——有效的科学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什么是有效问题 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是指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去主动建构新知识的问题。●有效问题的特征◎角度:问题的针对性(紧扣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梯度:◎广度:◎深度:问题的挑战性(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问题的开放性(解答思路多元,思维活动开放)问题的层次性(设问有序递进,思维逐次深入) ◎难度:问题的适切性(面向多数学生,符合认知水平)●什么是有效问题【例】“电场线”的引入 (浙江义乌中学 骆文洲)●传统教学的反思◎案例的警示: 一篇作文的风波……●传统教学的反思◎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观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教育就是生长●教学本质的追问教师应具有农人心态 ◎台湾的“三适”教育原则适性教育丢不得,
适时教育急不得,
适量教育比不得。*希腊文:“学校”=“闲暇” 即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与能力。●传统教学的反思●教学本质的追问●有效教学的真谛让教学回归本原,把课堂还给学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我的“让学”策略:大智若愚大成若缺——教师思维:还原稚化——教学时空:留有余地大道至简——课堂形态:回归本真——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学”●大凡最普遍、最本真的东西都是最简洁的 ——这是我们识别事物真伪的一条准则,也可以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案例】 一节网络教学课 ——“核能的开发”网络世界:天涯若比邻!网络教学:比邻成天涯?●要回归本真,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原生态的教学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教学氛围◎真实◎自然◎和谐大道至简——课堂形态:回归本真大智若愚——教师思维:还原稚化教 师 的 思维活动学 生 的 思维活动科学家的 思维活动*还原 ——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稚化 ——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案例】泰勒教授的“芝加哥风格” 引导学生思维的最好办法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
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或者比学生更聪明地思考。 老师越“聪明”,学生就会越笨。——巧娘拙女●课堂教学的三种思维活动:●老教师的困惑: 人家老中医越老越吃香,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受学生待见?——老教师离教材越来越近了,但离学生却越来越远了!大智若愚——教师思维:还原稚化“把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做对了,说不定只是模仿;
学生做错了,绝对是他的原创。——学生错误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一种提法的质疑:【例】物体的受力分析迷思概念科学概念认知冲突自主建构是分析受力,不是施力是分析外力,不是内力 ——教学同样不应片面地追求完美无缺,要学会运用留白艺术 ◎我的转变:从“滴水不漏”到“三个口子”◎德·鲍拉(美国功勋教师)的经验——
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 ——拓展自主学习的时空——扩大学生学习的视野——揭示知识的发展趋向留缺口开窗口安接口◎罗杰斯的观点 ——非指导性教学 “要琢磨出如何去教学,就在于弄清楚什么时候应该闭上自己的嘴 ——绝大部分时间。” ●完美的东西要有一点空缺,不能求全求美,这样才有
生命的张力。大成若缺——教学时空:留有余地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欢迎指正
zjywzxwjs@163.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