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七下8.6 巴西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七下8.6 巴西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9 10:48:32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七下8.6 巴西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2七下·徐州期中)下图为四个大洲轮廓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①④两大洲的洲界线是(  )
A.乌拉尔山脉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2023七下·德宏期末)读“巴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从气候方面看是因为(  )
A.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 B.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D.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
5.关于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热带雨林生态旅游②禁止开发热带雨林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在热带雨林大量修路,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6.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B.人种以混血种人为主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盛产咖啡、苹果
(2023七下·潮南期末)华为公司与雨林保护组织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中开展合作,将旧手机改造成监测设备,一旦设备监听到类似伐木的异常声响,便会向护林员发出警报。右下图为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的分布示意图和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为实现监听盗伐,监测设备需识别的异常声响主要有(  )
A.打雷声 B.电锯声 C.下雨声 D.虫鸣声
8.当地依托华为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保护雨林,这得益于(  )
A.新市场的开拓 B.新能源的运用
C.新技术的发展 D.新材料的发明
9.当地在利用手机收集和输送音频数据时,需克服的严苛环境有(  )
A.高温潮湿 B.炎热干燥 C.寒冷多雨 D.酷寒干燥
10.这种“智慧护林”方式的优势体现在(  )
①降低人工巡逻成本 ②增加雨林氧气含量
③提高森林管护效率 ④深度开发森林资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23七下·罗庄期末)热带雨林是树木的王国,种类极其丰富。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一直受世人关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图中序号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效益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人类对巴西热带雨林区的做法,合理的是(  )
A.烧荒垦地,种植大豆 B.修建道路,大量增加外来移民
C.大规模采伐林木,换取外汇 D.设立保护区
(2023七下·凤台期末)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约60%位于巴西境内。近年来,热带雨林遭破坏十分严重,保护雨林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图1为巴西示意图,图2为1988一2018年亚马孙雨林砍伐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巴西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南温带
B.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C.城市、人口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
D.咖啡、玉米主要种植于南部地区
14.1988一2018年亚马孙雨林遭破坏的具体表现为(  )
A.雨林砍伐面积累计量在增加
B.2008年后砍伐面积持续下降
C.30多年中砍伐速度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变化
D.砍伐雨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居住用地
15.“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南极冰雪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3七下·凤台期末)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叙述错误的是(  )
A.A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B.世界上拥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C.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每年举行盛大的狂欢节,人们在花车上跳桑巴舞
17.关于巴西经济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发展为工农业大国
B.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C.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
D.巴西气候高温多雨,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
(2023七下·澧县期末)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图反映了热带雨林的哪一种环境效益(  )
A.净化空气 B.涵养水源 C.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
19.对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的开发,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气候变得异常干旱
C.沙尘暴频发 D.滑坡、泥石流增多
20.下列在热带雨林进行的活动,可能对雨林造成严重破坏的是(  )
A.修路、开荒 B.河流航运的开发
C.探险活动 D.狩猎活动
(2023七下·港北月考)七年级二班在期末复习比较俄罗斯与巴西的地理环境异同,下列是同学们的描述,结合如图形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句子是同学们描述两国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国都濒临太平洋 B.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C.人口均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D.两国的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22.下列是同学们比较两国地理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巴西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③巴西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④俄罗斯官方语言是俄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俄罗斯从巴西进口一批产品,这批产品最有可能是(  )
A.咖啡 B.小麦 C.石油 D.煤
(2022七下·光明期末) 一位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溯源而上,沿途欣赏热带雨林风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地区可能在(  )
A.刚果 B.印度 C.巴西 D.印度尼西亚
25. 该地区城市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 B.地形崎岖 C.沙漠广布 D.空气稀薄
(2022七下·恩平期末) 读美丽山特高压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自东向西流 B.东临太平洋,首都是巴西利亚
C.地势南高北低,盛产咖啡 D.人口多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
27. 巴西东南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优美、游客众多 B.地处热带、高温多雨
C.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D.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28. 巴西的北部没有铁路分布,主要原因是这里(  )
①地形崎岖,施工难度大②动植物资源少③气候湿热,人口稀疏④经济落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2022七下·龙岗期末)读“巴西的人口、主要城市分布图”,下列关于巴西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密集
B.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C.巴西利亚人口密度最高
D.巴西人口分布均匀
(2022七下·潍城期末) 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岸及大西洋岸的铁路建设项目,中国将成为该铁路的主要融资方和建设方。近年来,中国对巴西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巴西大豆的主产区主要位于(  )
A.沿海地区 B.平原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高原地区
31. 若“两洋铁路”建成通车,对我国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增加我国从巴西进口商品的成本
B.减轻我国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
C.利于我国资本、技术的输出
D.带动我国铁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2022七下·金乡县期末) 巴西位于西半球,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下图为巴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下列关于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②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
③大部分位于热带,盛产热带经济作物④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3. 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十分稀疏,主要因为亚马孙平原气候(  )
A.冷湿 B.湿热 C.干热 D.干冷
34. 在里约热内卢的港口,有一批巴西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正在装船,这一批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A.大豆 B.玉米 C.咖啡 D.小麦
二、综合题
35.(2023七下·曲靖期末)读“南美洲示意图”及“巴西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美洲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类型是   和   。
(2)据图分析,导致安第斯山脉两侧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3)图中安第斯山脉火山众多,主要原因是   。
(4)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区,主要原原因   。
(5)关于南美洲热带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下面两个观点,请任选其一阐述你的理由。
观点A:保护,理由   。
观点B:开发,理由   。
36.(2023七下·西华期末)读美国和巴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利亚为盛夏时,芝加哥正值   季(冬/夏)。
(2)巴西铁路主要分布在   部,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3)“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____。
①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南极冰雪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4)芝加哥是美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指出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
(5)简析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的原因。
(6)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概括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美国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解析】【点评】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大洋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山地。
1.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的大洲是北美洲,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故答案为:B。
2.被称为世界大熔炉的大洲为南美洲,巴西混血人种数量多。故答案为:C。
3.①④ 两大洲分别是非洲和欧洲,洲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故答案为:C。
【答案】4.C
5.D
6.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4.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得益于河流流经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导致河流流量大。故答案为:C。
5.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雨林生态旅游、采育结合等,禁止开发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地区大量修路都是错误的做法,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答案为:D。
6.A、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A错误;
B、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巴西人种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B错误;
C、巴西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C正确;
D、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苹果为温带水果,不适合在巴西种植,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7.B
8.C
9.A
10.A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信息技术的使用降低了人工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森林管护的效率。
7.由材料可知,该设备主要听到类似伐木的异常声响会发出警报,因此检测设备需识别的异常声响主要有电锯声,选项A、C、D错误,故答案为:B。
8.华为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均属于新技术,选项A、B、D错误,故答案为:C。
9.由图可知,当地高温潮湿,因此需要克服的严苛环境有高温潮湿,选项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这种智慧护林的方式降低人工巡逻成本,同时也提高森林管护的效率,但不会增加雨林氧气含量,也不能深度开发森林资源,①③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11.D
12.D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
热带雨林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运转的稳定器,也是维护人类生存的生命线。然而,全球热带雨林破坏却非常严重,深度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热带雨林是国际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主要学习的内容。
11.提供木材、食品、药品属于热带雨林的经济效益①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12.人类对巴西热带雨林区的做法,合理的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建保护区。烧荒垦地,种植大豆和大规模采伐林木,换取外汇以及修建道路,大量增加外来移民都不合理,都容易造成环境的恶化。
故选: D 。
【答案】13.D
14.A
15.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有着“咖啡王国”的称号,巴西的亚马孙地区更是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3.A、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A错误;
B、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B错误;
C、巴西的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咖啡、玉米重要种植在南部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14.A、1988年到2018年巴西热带雨林每年都在砍伐,雨林砍伐面积累计在不断增加,A正确;
B、2008年后砍伐面积并非持续在下降,B错误;
C、30多年整体雨林的砍伐速度是先快后慢,C错误;
D、砍伐雨林的目的是为了开垦耕地、修建工厂等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15.AB、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并不会使得热带雨林地区人口急剧增加,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①错误,AB项错误;
C、热带雨林遭受破坏,会使得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②③正确,C正确;
D、热带雨林被破坏,导致南极地区冰川融化速度加快,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6.A
17.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北部分布着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区域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一个工农业大国。
16.A、A是亚马孙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A错误;
B、巴西的亚马孙地区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B正确;
C、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C正确;
D、巴西的传统节日狂欢节,D正确。
故答案为:A
17.A、二战后巴西大力发展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农业大国,A正确;
B、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美国,B错误;
C、亚马孙地区气候湿热,人口稀疏,C错误;
D、巴西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大豆、小麦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8.B
19.A
20.A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河流航运的开发、探险活动、狩猎活动不会对雨林造成严重破坏,故BCD错误。故选A。
巴西的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一亚马孙河。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18.亚马孙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由图可知,图中描述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反映了热带雨林具有涵养水源的环境效益,故B正确;图中没有反映出热带雨林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环境效益,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
19.目前亚马孙利于热带雨林正在遭受破坏,该雨林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故A正确;不会直接导致气候干旱、沙尘暴频发、滑坡、泥石流增多等问题,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有关卫星数据显示,在1996年至1997年间,亚马孙地区农民为开垦耕地和牧场,防火焚烧森林的次数较以前增加了50%以上,垦荒是这个地区热带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巴西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里的热带雨林,故答案为:A。
【答案】21.B
22.B
23.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俄罗斯国土辽阔,有着复杂多样的气候,其中位于大陆中西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和温暖,在北极圈以北分布着寒带气候,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有少量温带季风气候,部分山地地区有高原山地气候分布。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国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工业特点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自然资源丰富,是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其中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为主,管道主要用来运输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1.A.俄罗斯濒临太平洋,巴西濒临大西洋,A错误;
B.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B正确;
C.俄罗斯的人口分布在欧洲部分,巴西人口分布在高原,C错误;
D.俄罗斯和巴西河流航运价值都不高,D错误;
故答案为:B。
22.①.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①正确;
②.巴西的地形是平原和高原穿插,②正确;
③.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③错误;
④.俄罗斯的官方语言是俄语,④正确;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B。
23.巴西纬度低,气候炎热多雨,适合种植咖啡豆,俄罗斯纬度高,温度低,种植不了咖啡;
故答案为:A。
【答案】24.C
25.A
【知识点】巴西概况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4.读图可知,图中河流有亚马孙河,该河流位于南美洲的北部,流经巴西,C正确;刚果位于非洲,A错误;印度位于南亚,B错误;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D错误,故答案为:C。
25.读图可知,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正确,该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B错误,森林面积广大,C错误,地处平原,还有大面积的森林,不会出现空气稀薄的情况,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26.C
27.C
28.B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6.亚马孙河流向自西向东,A错误;巴西东临大西洋,B错误;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其地势南高北低,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C正确; 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以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D错误。故答案为:C。
27.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巴西东南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故答案为:C。
28.巴西北部为平原地形,亚马孙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动植物资源丰富①②错误;巴西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气候湿热人口稀疏经济落后,没有铁路分布,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29.【答案】B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解析】【分析】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排除A;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B正确;巴西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东南沿海地区,排除C;巴西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排除D,故答案为:B。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答案】30.D
31.A
【知识点】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0.由图可知,巴西大豆主产区在巴西高原,大豆是巴西最主要的农产品之一, 占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一半,巴西高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面积宽广,且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光照和水分充足,适宜大豆种植,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1.结合材料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岸及大西洋岸的铁路建设项目可知,“两洋铁路”会减轻我国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利于我国资本、技术的输出,带动我国铁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降低我国从巴西进口商品的成本,A错误,B、C、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32.D
33.B
34.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2.巴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故①错误;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故②错误;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故③正确;巴西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故④正确。故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
33.巴西平原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是由于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34.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因此,这一批农产品最有可能是咖啡。故答案为:C。
35.【答案】(1)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巴西高原)
(2)地形因素
(3)处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
(4)东部沿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等(言之有理即可)
(5)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全球的气候等。;增加经济收入;增加木材的供应;增加粮食产量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美洲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2)安第斯山脉西侧是太平洋,导致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西部的A为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B为背风坡,降水稀少。
(3)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安第斯山脉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众多。
(4)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地形、交通等。巴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比较宜居;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利于市政建设;东南沿海地区海运发达,交通便利。
(5)保护的理由: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大气成分、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雨林的开发会导致生态功能的减弱。开发的理由:雨林除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外,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雨林植被茂密,有柚木,花梨木,檀木(有多种),乌木等珍贵木材,开发雨林有利于增加木材供应;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区,开发雨林有助于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雨林开发还可以带动带地旅游业等的发展。综上所述,雨林开发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点评】美洲大陆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其中北美洲东西两侧是高大的山脉,气候受海洋的影响较小,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36.【答案】(1)冬
(2)东南;城市和人口大量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3)D
(4)接近煤、铁等矿产地;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
(5)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阔;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科技水平高,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区域生产的专门化;粮食产量大。
(6)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的经济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并为美国国内创造了巨大财富。
【知识点】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美国发达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
(1)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芝加哥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南半球为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
(2)由图可知,巴西铁路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3)热带雨林的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4)由图可知,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接近煤、铁等矿产地;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
(5)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的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阔;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科技水平高,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区域生产的专门化;粮食产量大。
(6)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的经济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并为美国国内创造了巨大财富。
【点评】
美国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2)水源充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淡水湖为灌溉提供了良好条件;美国本土部分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的水汽可以深入内陆,降水丰富。
(3)光热资源丰富。本土大部分位于北纬30度~北纬50度;夏威夷位于热带地区。
1 / 1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七下8.6 巴西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2七下·徐州期中)下图为四个大洲轮廓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①④两大洲的洲界线是(  )
A.乌拉尔山脉 B.直布罗陀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美国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解析】【点评】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大洋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山地。
1.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的大洲是北美洲,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故答案为:B。
2.被称为世界大熔炉的大洲为南美洲,巴西混血人种数量多。故答案为:C。
3.①④ 两大洲分别是非洲和欧洲,洲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德宏期末)读“巴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从气候方面看是因为(  )
A.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 B.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D.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
5.关于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热带雨林生态旅游②禁止开发热带雨林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在热带雨林大量修路,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6.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B.人种以混血种人为主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盛产咖啡、苹果
【答案】4.C
5.D
6.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4.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得益于河流流经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导致河流流量大。故答案为:C。
5.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雨林生态旅游、采育结合等,禁止开发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地区大量修路都是错误的做法,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答案为:D。
6.A、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A错误;
B、巴西人口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巴西人种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B错误;
C、巴西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C正确;
D、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苹果为温带水果,不适合在巴西种植,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潮南期末)华为公司与雨林保护组织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中开展合作,将旧手机改造成监测设备,一旦设备监听到类似伐木的异常声响,便会向护林员发出警报。右下图为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的分布示意图和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为实现监听盗伐,监测设备需识别的异常声响主要有(  )
A.打雷声 B.电锯声 C.下雨声 D.虫鸣声
8.当地依托华为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保护雨林,这得益于(  )
A.新市场的开拓 B.新能源的运用
C.新技术的发展 D.新材料的发明
9.当地在利用手机收集和输送音频数据时,需克服的严苛环境有(  )
A.高温潮湿 B.炎热干燥 C.寒冷多雨 D.酷寒干燥
10.这种“智慧护林”方式的优势体现在(  )
①降低人工巡逻成本 ②增加雨林氧气含量
③提高森林管护效率 ④深度开发森林资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7.B
8.C
9.A
10.A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信息技术的使用降低了人工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森林管护的效率。
7.由材料可知,该设备主要听到类似伐木的异常声响会发出警报,因此检测设备需识别的异常声响主要有电锯声,选项A、C、D错误,故答案为:B。
8.华为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均属于新技术,选项A、B、D错误,故答案为:C。
9.由图可知,当地高温潮湿,因此需要克服的严苛环境有高温潮湿,选项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这种智慧护林的方式降低人工巡逻成本,同时也提高森林管护的效率,但不会增加雨林氧气含量,也不能深度开发森林资源,①③正确,故答案为:A。
(2023七下·罗庄期末)热带雨林是树木的王国,种类极其丰富。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一直受世人关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图中序号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效益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人类对巴西热带雨林区的做法,合理的是(  )
A.烧荒垦地,种植大豆 B.修建道路,大量增加外来移民
C.大规模采伐林木,换取外汇 D.设立保护区
【答案】11.D
12.D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
热带雨林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运转的稳定器,也是维护人类生存的生命线。然而,全球热带雨林破坏却非常严重,深度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热带雨林是国际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主要学习的内容。
11.提供木材、食品、药品属于热带雨林的经济效益①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12.人类对巴西热带雨林区的做法,合理的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建保护区。烧荒垦地,种植大豆和大规模采伐林木,换取外汇以及修建道路,大量增加外来移民都不合理,都容易造成环境的恶化。
故选: D 。
(2023七下·凤台期末)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约60%位于巴西境内。近年来,热带雨林遭破坏十分严重,保护雨林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图1为巴西示意图,图2为1988一2018年亚马孙雨林砍伐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巴西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南温带
B.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C.城市、人口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
D.咖啡、玉米主要种植于南部地区
14.1988一2018年亚马孙雨林遭破坏的具体表现为(  )
A.雨林砍伐面积累计量在增加
B.2008年后砍伐面积持续下降
C.30多年中砍伐速度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变化
D.砍伐雨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居住用地
15.“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南极冰雪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3.D
14.A
15.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有着“咖啡王国”的称号,巴西的亚马孙地区更是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3.A、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A错误;
B、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B错误;
C、巴西的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的咖啡、玉米重要种植在南部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14.A、1988年到2018年巴西热带雨林每年都在砍伐,雨林砍伐面积累计在不断增加,A正确;
B、2008年后砍伐面积并非持续在下降,B错误;
C、30多年整体雨林的砍伐速度是先快后慢,C错误;
D、砍伐雨林的目的是为了开垦耕地、修建工厂等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15.AB、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并不会使得热带雨林地区人口急剧增加,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①错误,AB项错误;
C、热带雨林遭受破坏,会使得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②③正确,C正确;
D、热带雨林被破坏,导致南极地区冰川融化速度加快,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七下·凤台期末)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叙述错误的是(  )
A.A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B.世界上拥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C.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每年举行盛大的狂欢节,人们在花车上跳桑巴舞
17.关于巴西经济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发展为工农业大国
B.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C.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
D.巴西气候高温多雨,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
【答案】16.A
17.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北部分布着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区域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一个工农业大国。
16.A、A是亚马孙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A错误;
B、巴西的亚马孙地区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B正确;
C、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C正确;
D、巴西的传统节日狂欢节,D正确。
故答案为:A
17.A、二战后巴西大力发展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农业大国,A正确;
B、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美国,B错误;
C、亚马孙地区气候湿热,人口稀疏,C错误;
D、巴西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大豆、小麦等,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七下·澧县期末)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该图反映了热带雨林的哪一种环境效益(  )
A.净化空气 B.涵养水源 C.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
19.对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的开发,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气候变得异常干旱
C.沙尘暴频发 D.滑坡、泥石流增多
20.下列在热带雨林进行的活动,可能对雨林造成严重破坏的是(  )
A.修路、开荒 B.河流航运的开发
C.探险活动 D.狩猎活动
【答案】18.B
19.A
20.A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河流航运的开发、探险活动、狩猎活动不会对雨林造成严重破坏,故BCD错误。故选A。
巴西的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一亚马孙河。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18.亚马孙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由图可知,图中描述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反映了热带雨林具有涵养水源的环境效益,故B正确;图中没有反映出热带雨林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环境效益,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
19.目前亚马孙利于热带雨林正在遭受破坏,该雨林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故A正确;不会直接导致气候干旱、沙尘暴频发、滑坡、泥石流增多等问题,故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有关卫星数据显示,在1996年至1997年间,亚马孙地区农民为开垦耕地和牧场,防火焚烧森林的次数较以前增加了50%以上,垦荒是这个地区热带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巴西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里的热带雨林,故答案为:A。
(2023七下·港北月考)七年级二班在期末复习比较俄罗斯与巴西的地理环境异同,下列是同学们的描述,结合如图形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句子是同学们描述两国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国都濒临太平洋 B.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C.人口均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D.两国的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22.下列是同学们比较两国地理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巴西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③巴西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④俄罗斯官方语言是俄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俄罗斯从巴西进口一批产品,这批产品最有可能是(  )
A.咖啡 B.小麦 C.石油 D.煤
【答案】21.B
22.B
23.A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国民喜爱足球和桑巴舞等活动,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俄罗斯国土辽阔,有着复杂多样的气候,其中位于大陆中西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和温暖,在北极圈以北分布着寒带气候,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有少量温带季风气候,部分山地地区有高原山地气候分布。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形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国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工业特点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自然资源丰富,是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其中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铁路和管道为主,管道主要用来运输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21.A.俄罗斯濒临太平洋,巴西濒临大西洋,A错误;
B.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B正确;
C.俄罗斯的人口分布在欧洲部分,巴西人口分布在高原,C错误;
D.俄罗斯和巴西河流航运价值都不高,D错误;
故答案为:B。
22.①.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①正确;
②.巴西的地形是平原和高原穿插,②正确;
③.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③错误;
④.俄罗斯的官方语言是俄语,④正确;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B。
23.巴西纬度低,气候炎热多雨,适合种植咖啡豆,俄罗斯纬度高,温度低,种植不了咖啡;
故答案为:A。
(2022七下·光明期末) 一位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溯源而上,沿途欣赏热带雨林风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地区可能在(  )
A.刚果 B.印度 C.巴西 D.印度尼西亚
25. 该地区城市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 B.地形崎岖 C.沙漠广布 D.空气稀薄
【答案】24.C
25.A
【知识点】巴西概况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4.读图可知,图中河流有亚马孙河,该河流位于南美洲的北部,流经巴西,C正确;刚果位于非洲,A错误;印度位于南亚,B错误;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D错误,故答案为:C。
25.读图可知,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正确,该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B错误,森林面积广大,C错误,地处平原,还有大面积的森林,不会出现空气稀薄的情况,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七下·恩平期末) 读美丽山特高压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自东向西流 B.东临太平洋,首都是巴西利亚
C.地势南高北低,盛产咖啡 D.人口多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
27. 巴西东南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优美、游客众多 B.地处热带、高温多雨
C.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D.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28. 巴西的北部没有铁路分布,主要原因是这里(  )
①地形崎岖,施工难度大②动植物资源少③气候湿热,人口稀疏④经济落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26.C
27.C
28.B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6.亚马孙河流向自西向东,A错误;巴西东临大西洋,B错误;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其地势南高北低,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C正确; 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以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D错误。故答案为:C。
27.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巴西东南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故答案为:C。
28.巴西北部为平原地形,亚马孙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动植物资源丰富①②错误;巴西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气候湿热人口稀疏经济落后,没有铁路分布,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29.(2022七下·龙岗期末)读“巴西的人口、主要城市分布图”,下列关于巴西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密集
B.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C.巴西利亚人口密度最高
D.巴西人口分布均匀
【答案】B
【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
【解析】【分析】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排除A;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B正确;巴西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东南沿海地区,排除C;巴西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排除D,故答案为:B。
【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2022七下·潍城期末) 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岸及大西洋岸的铁路建设项目,中国将成为该铁路的主要融资方和建设方。近年来,中国对巴西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巴西大豆的主产区主要位于(  )
A.沿海地区 B.平原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高原地区
31. 若“两洋铁路”建成通车,对我国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增加我国从巴西进口商品的成本
B.减轻我国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
C.利于我国资本、技术的输出
D.带动我国铁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答案】30.D
31.A
【知识点】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0.由图可知,巴西大豆主产区在巴西高原,大豆是巴西最主要的农产品之一, 占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一半,巴西高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面积宽广,且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光照和水分充足,适宜大豆种植,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1.结合材料两洋铁路是指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岸及大西洋岸的铁路建设项目可知,“两洋铁路”会减轻我国对巴拿马运河的依赖,利于我国资本、技术的输出,带动我国铁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降低我国从巴西进口商品的成本,A错误,B、C、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2022七下·金乡县期末) 巴西位于西半球,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下图为巴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下列关于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②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
③大部分位于热带,盛产热带经济作物④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3. 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十分稀疏,主要因为亚马孙平原气候(  )
A.冷湿 B.湿热 C.干热 D.干冷
34. 在里约热内卢的港口,有一批巴西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正在装船,这一批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A.大豆 B.玉米 C.咖啡 D.小麦
【答案】32.D
33.B
34.C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巴西的人种构成非常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占40%,黑种人占6%,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通用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巴西生产咖啡、木材、甘蔗、橡胶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二战之后,巴西工业化进程加快,逐渐发展成一个工农业大国。巴西北部亚马孙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但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热带雨林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为此的治理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开发,建立雨林保护区,采取新手段控制亚马孙雨林的乱砍乱伐现象。
32.巴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故①错误;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故②错误;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故③正确;巴西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故④正确。故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
33.巴西平原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是由于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34.巴西主要位于热带,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因此,这一批农产品最有可能是咖啡。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35.(2023七下·曲靖期末)读“南美洲示意图”及“巴西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美洲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类型是   和   。
(2)据图分析,导致安第斯山脉两侧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3)图中安第斯山脉火山众多,主要原因是   。
(4)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区,主要原原因   。
(5)关于南美洲热带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下面两个观点,请任选其一阐述你的理由。
观点A:保护,理由   。
观点B:开发,理由   。
【答案】(1)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巴西高原)
(2)地形因素
(3)处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
(4)东部沿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等(言之有理即可)
(5)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全球的气候等。;增加经济收入;增加木材的供应;增加粮食产量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美洲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2)安第斯山脉西侧是太平洋,导致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西部的A为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B为背风坡,降水稀少。
(3)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安第斯山脉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众多。
(4)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地形、交通等。巴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比较宜居;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利于市政建设;东南沿海地区海运发达,交通便利。
(5)保护的理由: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大气成分、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雨林的开发会导致生态功能的减弱。开发的理由:雨林除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外,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雨林植被茂密,有柚木,花梨木,檀木(有多种),乌木等珍贵木材,开发雨林有利于增加木材供应;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区,开发雨林有助于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雨林开发还可以带动带地旅游业等的发展。综上所述,雨林开发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点评】美洲大陆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其中北美洲东西两侧是高大的山脉,气候受海洋的影响较小,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36.(2023七下·西华期末)读美国和巴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利亚为盛夏时,芝加哥正值   季(冬/夏)。
(2)巴西铁路主要分布在   部,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3)“地球之肺”遭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____。
①使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锐减 ④南极冰雪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4)芝加哥是美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指出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
(5)简析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国的原因。
(6)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概括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答案】(1)冬
(2)东南;城市和人口大量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3)D
(4)接近煤、铁等矿产地;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
(5)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阔;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科技水平高,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区域生产的专门化;粮食产量大。
(6)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的经济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并为美国国内创造了巨大财富。
【知识点】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美国发达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概况;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
(1)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芝加哥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南半球为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
(2)由图可知,巴西铁路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3)热带雨林的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4)由图可知,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接近煤、铁等矿产地;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
(5)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的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阔;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科技水平高,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区域生产的专门化;粮食产量大。
(6)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的经济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并为美国国内创造了巨大财富。
【点评】
美国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2)水源充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淡水湖为灌溉提供了良好条件;美国本土部分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的水汽可以深入内陆,降水丰富。
(3)光热资源丰富。本土大部分位于北纬30度~北纬50度;夏威夷位于热带地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