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Grammar Focus-4c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属于“人与自然”范畴下的“自然生态”主题群,涉及“不同地区的生态特征与自然景观”和“热爱与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子主题(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单元内容分为 Section A和 Section B两个部分,这两大部分在关联性上存在并列关系。每一部分都包含听说和阅读活动,这两种活动之间在关联性上存在递进关系,即先通过听、说了解自然的事实信息,再通过读、写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A部分通过听说活动使学生了解自然事实,通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B部分通过听说活动使学生了解动物特征,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使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本科时教学内容 Grammar Focus-4c呈现了世界自然地理事物特征对比的句型,通过选词完成不同地点的对比、通过造句讨论城市之最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本部分梳理、归纳了本单元的重要句式结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但这些活动练习脱离语篇,语境关联性不强,因此需要补充课外关于自然地理事物多模态的语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本单元的语法内容,较大数字的表述以及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同表达方式,树立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
本单元思维导图:
课时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小组讨论梳理归纳较大数字的表述以及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同表达方式。
[学习理解]
2.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描述世界自然地理事物的事实特征。[应用实践]
3.小组合作介绍济宁的自然地理事实,感受家乡之美;通过介绍自然地理事实,感受自然壮美,树立热爱自然的意识。[迁移创新]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用丰富多样的句型描述事实,并进行比较
让学生在语篇中巩固语法知识,并能了解一些自然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的热情。
评价设计基于以上课时目标,设计如下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1:小组完成学案句型归纳整理任务(检测目标 1的达成)
评价任务 2:运用总结出的句型,以句型操练,填空,补全句子等形式完成操练。(检测目标 2的达成)
评价任务 3:根据评价量表完成济宁自然地理事实介绍并表达感受。(检测目标 3的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过程 效果评价
1. 小组讨论梳理归纳较大数字的表述以及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习理解] 【Presentation】 Step1: Lead in The teacher shows students the big numbers and ask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would come into your mind when you see the number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m How do you know the facts A. By using the big numbers. B. By using comparisons. C. By taking examples. Whil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 T blackboards the sentence patterns.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知。使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感知与体会目标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感知与注意) Step 2: Watch and learn T shows a video about Caspian Sea. After watching, T asks: What facts do you learn about Caspian Sea T blackboards more sentences patterns.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和理解目标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汲取相关的话题知识,为输出活动搭建支架。(获取与梳理) Step 3: Find and conclude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and conclude the sentence patterns.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语法规则的建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创造等思维能力,实现语法形式和意义的深度融合。(概括与整合) 教师观察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反馈,给予及时提示与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给予引导和反馈。教师根据小组合作的情况,了解学生句型的掌握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
2.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描述世界自然地理事物的事实特征。[应用实践] 【Practice】Step 4: Compare and talk T shows pictures and chart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on the blackboard to compare. 设计意图:基于主题语境,在句子层面进行语法操练,初步运用。(内化与运用) Step 5: Fill in the blanks Use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words to complete the passage. After finishing the task, T asks: Did you go to any of them before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mountains Step 6: Compare and introduce Mak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help of words and pictures. Then introduce it in class. 设计意图:通过半开放的语篇练习和语篇补充的练习,学生在主体性,递进性的语法练习中,巩固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拓展地理文化知识,激发热爱自然的感情。(内化与运用) 【Production】 Step 7: Think and share T shows a video about Jining city. Then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know about the city.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和对话分享,激发学生对济宁家乡自然地理的热爱,为写作输出铺垫细节内容。学生在新的情境中使用目标语法描述事实、表达思想,迁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提升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运用评价量表指导写作过程,通过自评和互评,锻炼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想象与创造) 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借助语言支架和评价量表完成小组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3.3.小组合作介绍济宁的自然地理事实,感受家乡之美;通过介绍自然地理事实,感受自然壮美,树立热爱自然的意识。[迁移创新] Step 9:Think and share After learning so much geographic facts, how do you feel after nature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自然地理事实,感受自然壮美,树立热爱自然的意识。 Homework A: Finish the encyclopedia book about geographical facts in Jining. B:Make a V-log about the geographical facts in Jining.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具有情境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应与反馈,引导讨论和正确评价
用比较级对济宁和青岛的面积、人口和历史进行对比,在横线上写出适当的句子。 Jining is in the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It is 11,187 square kilometers in si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ze) Jining has a population of 8837000.____________(population) It is over 7000 years old._ _______________(history)Jining is well known for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cultural buildings
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教学反思 本次录课我选择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节语法课,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注意了以下两点: 1.通过递进式的操练活动,内化语法知识。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一起参与语法规则的建构。学生借助老师板书,一起总结梳理有关大数字表达长度、高度、深度和面积的句型及形容词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型。学生首先通过选择任务,口头对比鄱阳湖和微山湖的异同或者对比泰山、崂山和凤凰山的异同。然后通过语篇练习,在真实的语境中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接着用句子对比济宁和青岛面积、人口和历史的不同。最后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用课堂所梳理的句型谈论家乡之最并以小组为单位做汇报; 2.设计了多模态的语篇,创设真实情境,探究主题意义。设计了关于泰山、崂山和凤凰山的语篇,让学生在语篇中巩固语法知识,并能了解一些自然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的热情。补充了关于济宁和青岛对比的语篇,了解两个城市的面积、历史和人口。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小组 PK,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小组活动,主动表达。 在课堂评价上,借助小组活动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正向、鼓励性的评价。 1.学生在小组活动 PK时,可以加入一些奖励机制,鼓励他们说出更多的句子,进行更加充分的练习。 2.本节课课堂输出,让学生小组活动时,老师给出的参考资料比较少,导致 学生选择的话题面比较窄,如果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提前收集资料,学上谈论的话题可能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