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述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通过对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3.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 →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4.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方法;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学教具
多媒体素材、烧杯、蜡烛、蒸发皿、坩埚钳、火柴等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从问题开始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的起点 1.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2.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1)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2)学会质疑,凡事好问“为什么”,不轻信现成的结论。(3)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4)善于观察。(5)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教材活动天地1-3P9阅读教材P10 多识一点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科学知识就是通过科学探究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1.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呢?有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首先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提出猜想或假设,然后通过实验、调查或查阅资料等方法为自己的假设收集证据,并对这些证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最后作出结论。错了,查找失败的原因,改进后再做。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即实验目的)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即实验自变量)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即实验因变量)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即控制变量)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阅读P11了解科学探究的环节教材实验探究1-1P11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八、板书设计
一、从问题开始
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的起点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1.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评价、反思
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的重要性。
2.知道如何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3.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实验、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的科学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活动的反思
三、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反思及实验报告的设计
教学用具
多媒体素材、烧杯、蜡烛、火柴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知 识 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科学探究的环节⑴提出问题⑵猜想与假设⑶收集证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⑷获得结论⑸反思与评价⑹表述与交流 复习: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指导和启发,同学们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并对猜想与假设作出初步的论证。实验探究包括制订计划、进行实验和搜集证据等要素。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判断事实与假设的关系,在教师的指点下或通过与他人论证,对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表述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探究学习的始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要素。同学们要善于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与他人交流或讨论。 复习、总结整理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探究的重要环节。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1.“三思而后行”2.“行后而三思”3.学会倾听和对话 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通过对自己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与评价,才能使我们不断地获得进步。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科学探究的正确道路,没有革旧布新的勇气和胆略是做不出科学发现和创新成果的;小心求证说明了科学严谨、求实的精神,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样做不出科学成果。(1)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2)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3)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案例了解格式有人认为科学探究就应该“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八、板书设计
二、科学探究的环节
(1)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起点
(2)猜想与假设
(3)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
(4)获得结论
(5)反思与评价
(6)表达与交流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1.“三思而后行”
2.“行后而三思”
3.学会倾听和对话
九、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学习化学
要让学生清楚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践经验,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提出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试剂,同时还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有较周密的实验计划。 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表达所收集到的实证,并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后的结论。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在实验方案、现象、解释等方面与他人存在不同之处时,能与他人进行讨论,不断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书面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让学生再回顾一下整个探究过程,讨论思考,看有无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从而使整个探究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