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如肺结核是由 结核杆菌引起的, 艾滋病是由 HIV 病毒引起的,蛔虫病是由蛔虫卵引起的。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和 流行性两大特点。
3、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 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4 、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 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如蚊、蝇)等。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 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5、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染源是 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传 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易感人群是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6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
(1)控制传染源 (具体做法: 五早一处理,是指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以及 对患病动物杀死、焚烧、掩埋等)、
(2)切断传播途径 (具体措施 卫生、消毒、灭蚊蝇等害虫 、开窗透气、戴口罩、海关检疫、 一次性用 品等。)
(3)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措施:锻炼、疫苗、体检、不去疫区。)
7、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发病初期。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其功能是(1)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2)分泌物有杀菌作 用,(3)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其功能是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杀菌物质主要分布在体液中,其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功能是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免疫器官主要指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免疫细胞主要指 淋巴细胞
2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 防御作用。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指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 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3、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抗原。抗原包括:病原体、过敏原、异体 移植器官、衰老死亡细胞等。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该病原体的特 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的抗体与一定的抗原结合, 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将抗原清 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有的抗原被清除后, 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
4、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5 、 (1)狗用舌舔伤口,是由于唾液中有 溶菌酶 ,可以破坏病菌的 细胞壁 。
(2)进行青霉素皮试时,注入的青霉素相当于 抗原 ,如果此人对青霉素过敏,说明此人 免疫 的功能过强。
(3)器官移植后,会发生排斥现象,是因为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抗原 。 6、免疫最初的含义是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 自己 ”和“非 己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7、免疫的三大重要功能:
( 1)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3)监视、识别 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8、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 过敏反应。
9、接种疫苗的原因?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 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是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属于特异性免疫。
10、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疫苗相当于抗原。
11、计划免疫的意义是: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提高人口素质,造福 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刚出生的婴儿,要接疫苗,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 百白破
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糖丸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 13、某人体内有麻疹抗体的原因可能是: 过去得过麻疹,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
14、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 AIDS
(1)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2)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危害:HIV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 多种疾病的侵害。
(4)预防措施:无 疫苗 ,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1、是药三分毒的含义是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
2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 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3、药物可分为处方药(R)和非处方药(OTC),处方药必须 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 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 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4、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 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5、判断是中药还是西药,要看成分: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从 各种植物中提取 出来的。西药 的有效成分是由 化学物质 合成的
6、当遇到有人昏迷或溺水, 首先应立即拨打 120 。如果是煤气中毒首先 关闭气源 ,同时需 要做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 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心肺复苏顺序 :C A B , 即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先做 30 次心脏按压, 并保持 呼吸道 通畅, 再 做 2 次人工呼吸,如此 交替反复 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 30:2
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 证明抢救有效。
7、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为 15——20 次。
具体操作:(1)病人仰卧,抬下颌保持头后仰,使其 呼吸道 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 (2)去除异物污物保证 呼吸道 畅通。
(3)救护者一只手 托起病人下颌 另一只手 捏紧病人鼻孔 用口 包住病人口平缓吹气 2 次 每次持续 1 秒 以上。
人工呼吸的有效标志 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的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
8、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位置: 胸骨下端约处1 3 ;按压手法:8 岁以上 用双掌根 1-8 岁 用单掌根;按压速度:每分钟 100-120 次,按压深度:8 岁以上 5-6 厘米 1-8 岁 大约 5 厘米 ;有效标志:心脏的输出量达到平时的 1 4 - 1 3 ,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要求。
9、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出血止血(被毒蛇叮咬要包扎 近心 端防止血液流回心脏)
出血部位 血流情况 止血(抢救措施)
动脉 血液 鲜红 色,从伤口处喷出或随心脏一 拨打急救电话 120;在近心端 包扎 (伤口
股一股涌出 上方)
静脉 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大静脉先拨打急救电话 120;在 远心端 包 扎(伤口下方)
毛细血管 血液呈红色,从伤口处渗出或像水珠一样 流出 洗净伤口,贴上创可贴
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 、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 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4、现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或现代文明病。这些疾病除 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 生活方式 有关。尽管许多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 发生的,但是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 儿童和青少年 时期形成的。因此选择健康 的生活方式应从 儿童和青少年 时期开始。
1 .某学校为快速有效的阻断甲流传播,采取了每天晨午晚检,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
A .晨午晚检措施,有助于及时控制传染源
B .对患者隔离治疗,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C .进行校园环境消毒,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D .此种疾病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2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极强。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对甲型流感病
毒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 .呼吸道黏膜可抵御甲型流感病毒入侵,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C .甲型流感病毒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原体,属于从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D .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抵御,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发布的数据, 2022 年我国艾滋病、血吸虫病的全年累计发
病数分别为 11297 人、 5 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 .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C .艾滋病的传播需要引起人们关注
D .艾滋病、血吸虫病没有传染性
4 .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此病。从免疫类型看,
下列各项与此相同的是( )
A .皮肤阻挡病原体入侵
B .胃酸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
C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 .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5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注射 HPV 疫苗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 .从免疫学角度看, HPV 疫苗属于抗原
B .注射 HPV 疫苗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 .给健康人注射 HPV 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注射 HPV 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6 .当出现头痛、流鼻涕、发高烧等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
A .服用抗生素以提高免疫力
B .根据广告宣传买药并加大用药剂量
C .戴好口罩,找医生诊断治疗
D .喝热水,盖上棉被发汗以排出病毒
7 .青少年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①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 ②沉迷网络、游戏人生 ③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④合理营养、平衡膳
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8 .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 .流感病毒 B .HIV 携带者
C .结核杆菌 D .蛔虫
9 .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屏障作用
B .唾液中溶菌酶的抗菌作用
C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清扫异物的作用
D .患过水痘的人只获得对水痘病毒的免疫力
10 .我国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并为全民免费接种。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
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是传染源 B .新型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都属于抗原
C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可预防水痘 D .接种疫苗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11 .很多疾病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下列关于疾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白细胞数量过多身体可能有炎症
B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可能引起巨人症
C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
D .食物中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12 .了解急救方法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煤气中毒导致昏迷的患者急救时,应先将其移至通风处
B .对溺水者急救时,应先保证其呼吸道畅通,再进行心肺复苏
C .心肺复苏时,先做 15 次心脏按压,再做 1 次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D .对动脉出血的外伤患者急救时,应按压或捆扎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13 .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贫血 B .肺结核 C .水痘 D .乙型肝炎
14 .防疫知识讲座中,常常提到“要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下列器官与免疫无关的是( )
A .淋巴结 B .肾上腺 C .胸腺 D .脾
15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接种卡介苗可预防该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核杆菌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
B .接种该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
C .接种该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D .接种该疫苗产生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6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
力,因此流行性感冒容易大规模流行。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流行性感冒传播过程中的( )
A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 .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7 .某药品说明书内容节选如下图,关于该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需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 B .适用于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
C .病症严重时应加倍服用 D .超过有效期仍然可以服用
二、综合题
18.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见于颜面部, 因多发于青春期, 也被称为“青春痘”。青 春期由于雄性激素水平增加,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也随之增多,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提供了原料。细菌分 解物刺激周围的皮肤细胞增生角质,导致皮脂腺导管口堵塞,皮脂无法排出,进而在局部产生炎症,形成痤疮。
(1)从人体的结构层次看,皮肤属于 。
(2)痤疮丙酸杆菌与皮肤细胞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
(3)有的同学因感觉不美观,常用手挤压痤疮部位,甚至导致出血。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去除痤疮,而且还 会伤及皮肤 层中的毛细血管。严重时会造成皮肤局部感染,出现炎症,此时大量的穿过
毛细血管壁聚集于此,与病菌展开殊死搏斗。
(4)病情严重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以下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药前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②为增加疗效,可以按说明书要求的用量双倍服用; ③同时服用几种 药,疗效会更好;④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⑤新药、贵药、进 口药比普通药的疗效更好; ⑥病情好转,可立即停药。
(5)请结合生活经验,谈谈青春期如何预防“青春痘” ? (答出两条即可)
19 .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自 2023 年 2 月份以来, 很多同学深受甲型流感病毒的困扰, 出现发热、咳嗽 等不适症状。图一为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 图二为蔡豆同学制作的一份“传染病校园宣传画”,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 (填“①”或“②”)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
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 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
苗属于 。
(3)注射甲流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流。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
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4)目前,我国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
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
20 .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今年春季我国多地出现甲流疫情,该病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主要通过飞沫、接触 等传播,已上市的多款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流感均有效。专家建议: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一次性医用 外科口罩,平时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流感季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后自我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属于 。
(2)材料中专家建议的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哪些措施? (填字母)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3)专家建议在流感季到来前接种疫苗,因为人体注射疫苗后会刺激体内的 产生抗体。当流感病毒 侵入人体后,已产生的抗体就能与流感病毒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或促进吞噬细胞将其清除。该过程属于
人体的 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4)某同学已接种了流感疫苗,下一个流感季节到来时仍要接种流感疫苗。为什么?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如肺结核是由 结核杆菌引起的, 艾滋病是由 HIV 病毒引起的,蛔虫病是由蛔虫卵引起的。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和 流行性两大特点。
3、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 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4 、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 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如蚊、蝇)等。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 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5、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染源是 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传 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易感人群是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6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
(1)控制传染源 (具体做法: 五早一处理,是指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以及 对患病动物杀死、焚烧、掩埋等)、
(2)切断传播途径 (具体措施 卫生、消毒、灭蚊蝇等害虫 、开窗透气、戴口罩、海关检疫、 一次性用 品等。)
(3)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措施:锻炼、疫苗、体检、不去疫区。)
7、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发病初期。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其功能是(1)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2)分泌物有杀菌作 用,(3)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其功能是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杀菌物质主要分布在体液中,其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功能是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免疫器官主要指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免疫细胞主要指 淋巴细胞
2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 防御作用。人体的第一、第二道防线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指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 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3、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抗原。抗原包括:病原体、过敏原、异体 移植器官、衰老死亡细胞等。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该病原体的特 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的抗体与一定的抗原结合, 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将抗原清 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有的抗原被清除后, 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
4、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5 、 (1)狗用舌舔伤口,是由于唾液中有 溶菌酶 ,可以破坏病菌的 细胞壁 。
(2)进行青霉素皮试时,注入的青霉素相当于 抗原 ,如果此人对青霉素过敏,说明此人 免疫 的功能过强。
(3)器官移植后,会发生排斥现象,是因为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抗原 。 6、免疫最初的含义是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 自己 ”和“非 己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 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7、免疫的三大重要功能:
( 1)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3)监视、识别 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8、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 过敏反应。
9、接种疫苗的原因?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 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是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属于特异性免疫。
10、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疫苗相当于抗原。
11、计划免疫的意义是: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提高人口素质,造福 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刚出生的婴儿,要接疫苗,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 百白破
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糖丸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 13、某人体内有麻疹抗体的原因可能是: 过去得过麻疹,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
14、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 AIDS
(1)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2)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危害:HIV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 多种疾病的侵害。
(4)预防措施:无 疫苗 ,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1、是药三分毒的含义是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
2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 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3、药物可分为处方药(R)和非处方药(OTC),处方药必须 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 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 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4、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 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5、判断是中药还是西药,要看成分: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从 各种植物中提取 出来的。西药 的有效成分是由 化学物质 合成的
6、当遇到有人昏迷或溺水, 首先应立即拨打 120 。如果是煤气中毒首先 关闭气源 ,同时需 要做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 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心肺复苏顺序 :C A B , 即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先做 30 次心脏按压, 并保持 呼吸道 通畅, 再 做 2 次人工呼吸,如此 交替反复 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 30:2
心肺复苏的有效标志: 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 证明抢救有效。
7、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为 15——20 次。
具体操作:(1)病人仰卧,抬下颌保持头后仰,使其 呼吸道 畅通,并解开衣领,放松腰带。 (2)去除异物污物保证 呼吸道 畅通。
(3)救护者一只手 托起病人下颌 另一只手 捏紧病人鼻孔 用口 包住病人口平缓吹气 2 次 每次持续 1 秒 以上。
人工呼吸的有效标志 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的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
8、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位置: 胸骨下端约处1 3 ;按压手法:8 岁以上 用双掌根 1-8 岁 用单掌根;按压速度:每分钟 100-120 次,按压深度:8 岁以上 5-6 厘米 1-8 岁 大约 5 厘米 ;有效标志:心脏的输出量达到平时的 1 4 - 1 3 ,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要求。
9、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出血止血(被毒蛇叮咬要包扎 近心 端防止血液流回心脏)
出血部位 血流情况 止血(抢救措施)
动脉 血液 鲜红 色,从伤口处喷出或随心脏一 拨打急救电话 120;在近心端 包扎 (伤口
股一股涌出 上方)
静脉 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大静脉先拨打急救电话 120;在 远心端 包 扎(伤口下方)
毛细血管 血液呈红色,从伤口处渗出或像水珠一样 流出 洗净伤口,贴上创可贴
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 、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 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4、现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或现代文明病。这些疾病除 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 生活方式 有关。尽管许多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 发生的,但是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 儿童和青少年 时期形成的。因此选择健康 的生活方式应从 儿童和青少年 时期开始。
1 .某学校为快速有效的阻断甲流传播,采取了每天晨午晚检,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
A .晨午晚检措施,有助于及时控制传染源
B .对患者隔离治疗,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C .进行校园环境消毒,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D .此种疾病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
【答案】
A
【分析】(
1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
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
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2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
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
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
【详解】
AB
.在甲流传播期,
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午检,
对患者隔离治疗,
属于控
制传染源,
A
正确,
B
错误。
C
.进行校园环境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是控制传染源,
C
错误。
D
.甲流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不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D
错误。
故选
A
。
2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
性极强。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对甲型流感病
毒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 .呼吸道黏膜可抵御甲型流感病毒入侵,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C .甲型流感病毒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原体,属于从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D .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抵御,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 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 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 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 体或异物起作用。 【详解】A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 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 故体液中的吞 噬细胞吞噬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A 错误。 B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 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 阻挡和清除异物, 故呼吸道黏膜可抵御 甲型流感病毒入侵,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 错误。 C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 甲型流感病毒刺激机体产生抗 体抵御病原体,属于从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C 正确。 D .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三道防线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属于特异性免疫, D 错误。
故选 C 。
3.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发布的数据, 2022 年我国艾滋病、血吸虫病的全年累计发
病数分别为 11297 人、 5 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 .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C .艾滋病的传播需要引起人们关注
D .艾滋病、血吸虫病没有传染性
【答案】 D 【分析】1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A 正确。 B .血吸虫的幼虫生活在水里,寄生在钉螺体内,人畜沾了污染的水,其幼虫就通过皮肤进入其体内, B 正 确。 C .艾滋病是由人的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经过性接触、血液以及母婴传播的传播, 是一种
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要引起人们关注, C 正确。
(
D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血吸虫病同样存在传染性,
D
错误。
故选
D
。
)
4 .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此病。从免疫类型看,
下列各项与此相同的是( )
A .皮肤阻挡病原体入侵
B .胃酸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
C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 .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
【答案】
C
【分析】
1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
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
产生能识别并针
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
2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
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
一种遗传特性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的。
3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
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
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
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
菌物质,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
病原体的作用;第三道防线是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
、患过
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水痘,原因是在体内产生了水痘病毒的抗体,属于特异
性免疫。
【详解】
A
.皮肤阻挡病原体入侵,其保护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A
不符合题意。
B
.胃酸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
B
不符合题意。
C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C
符合题意。
D
.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
5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注射 HPV 疫苗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 .从免疫学角度看, HPV 疫苗属于抗原
B .注射 HPV 疫苗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 .给健康人注射 HPV 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注射 HPV 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答案】
D
【分析】(
1
)在免疫学上,病原体或异物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
种抵抗该病原体或异物的
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常见的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病原体、
异物、异体器官等。
(
2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
3
)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体与生俱来的,
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都有防御功能,
叫做非特异
性免疫;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功能是
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叫做特异性免疫。
)
(
【详解】
A
.注射
HPV
疫苗后,能够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人类乳
头瘤病毒(
HPV
)的特殊蛋
白质,即抗体,因此从免疫学角度看,
HPV
疫苗属于抗原,故
A
正确。
B
.由
A
分析可知, 注射
HPV
疫苗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
生抵抗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
)的抗体, 故
B
正确。
C
.给健康人注射
HPV
疫苗产生的抗体能够抵抗人类乳头瘤病毒(
H
PV
)的感染, 是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
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
C
正确。
D
.注射
HPV
疫苗产生的抗体只是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
)起作用, 对其他病原体不起作用,
因此获得
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故
D
错误。
故选
D
。
)
6 .当出现头痛、流鼻涕、发高烧等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
A .服用抗生素以提高免疫力
B .根据广告宣传买药并加大用药剂量
C .戴好口罩,找医生诊断治疗
D .喝热水,盖上棉被发汗以排出病毒
(
【答案】
C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
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
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
A
.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只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滥用抗生素还会引起细
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
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因此并不是服用抗生素就能提高免疫力,
A
错误。
B
.为保证用药的安全和疗效,要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
买药物;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
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不能加大用药剂量,
B
错误。
C
.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属于传染病,患病后找医生诊断治疗要戴好口罩,
C
正确。
D
.患流感后要多喝热水,
由于患流感发烧一般患者体温会升高,
所以要增加散热,
而盖上棉被发汗不利于
散热,
D
错误。
故选
C
。
)
7 .青少年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①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 ②沉迷网络、游戏人生 ③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④合理营养、平衡膳
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答案】
B
【分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青少年要注意健
康的生活方式。
【详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值
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
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
)
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按时作息、睡眠 充足;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而沉迷网络、游戏人生,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①③④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ACD 不符合题意,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
8 .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 .流感病毒 B .HIV 携带者
C .结核杆菌 D .蛔虫
(
【答案】
B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是能引起人
和动植物得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其中有细菌、
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
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详解】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
、衣原体、立克次
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蛔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
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
为动植物和人;
HIV
携带者属于传染源,不属
于病原体;因此
ACD
不符合题意,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
)
9 .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屏障作用
B .唾液中溶菌酶的抗菌作用
C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清扫异物的作用
D .患过水痘的人只获得对水痘病毒的免疫力
(
【答案】
D
【分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
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
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
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
(
【详解】
A
.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A
错误。
B
.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细菌对所有病原体都有溶解作用,属于非特异
性免疫,
B
错误。
C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清扫异物,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C
错误。
D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叫抗原, 如病原体等异物。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
人体后,
刺激了淋巴细胞,
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
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
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所
以,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
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因此能抵抗水痘病
毒的侵袭,属于特异性免疫,
D
正确。
故选
D
。
)
10 .我国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并为全民免费接种。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
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是传染源 B .新型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都属于抗原
C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可预防水痘 D .接种疫苗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
【答案】
B
【分析】(
1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
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等措施。
(
2
)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
有的,
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
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
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
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
【详解】
A
.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传染源是患有新冠肺炎的人或动物,
A
错误。
B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
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可
见,新冠病毒与新冠灭活疫苗都属于抗原,
B
正确。
C
.接种新冠灭活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只对新冠病毒起作用,不可预防
水痘,
C
错误。
D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
接种疫苗
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D
错误。
故选
B
。
)
11 .很多疾病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下列关于疾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白细胞数量过多身体可能有炎症
B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可能引起巨人症
C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
D .食物中缺少含铁的无机盐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
【答案】
B
【分析】
1
.生长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当生长激素
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2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其
中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呈两面凹
的圆饼状,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
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对人体起着防御
和保护的功能。
【详解】
A
.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
当人体某处发炎时,
白细胞会穿透毛细血管
壁,
聚集在
伤口处吞噬病菌,因此人体内白细胞明显增多,说明人体内患有
急性炎症,
A
正确。
B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幼年时期
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
B
错误。
C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
C
正确。
D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
但无机盐对人体很重要,
如果缺乏,
也会引起相
应的病症,
如缺铁会造成
)
(
缺铁性贫血,
D
正确。
故选
B
。
)
12 .了解急救方法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煤气中毒导致昏迷的患者急救时,应先将其移至通风处
B .对溺水者急救时,应先保证其呼吸道畅通,再进行心肺复苏
C .心肺复苏时,先做 15 次心脏按压,再做 1 次人工呼吸,反复进行
D .对动脉出血的外伤患者急救时,应按压或捆扎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
【答案】
C
【分析】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
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详解】
A
.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
血红蛋白的数量
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
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
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
A
正确。
B
.发现有人溺水,
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
先清除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保证呼吸道的畅通,
再用人工呼吸
等方法进行急救,
B
正确。
C
.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
30
次心脏按压,
再做
2
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C
错误。
D
.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
压力大, 血流速度快,
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或溅出,
血
色鲜红,
因此对动脉出血的外伤患者急救时,应按压或捆扎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D
正确。
故选
C
。
)
13 .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贫血 B .肺结核 C .水痘 D .乙型肝炎
(
【答案】
A
【分析】(
1
)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
2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
【详解】
A
.贫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不属于传染病,
A
符
合题
意。
B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属于传染病,
B
不符合
题意。
C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它由水痘
—
带
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属于传染病,
C
不符合题意。
D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疾病,属于传染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14
.防疫知识讲座中,常常提到
“
要提高
自身免疫能力
”
,下列器官与免疫无关的是( )
)
A .淋巴结 B .肾上腺 C .胸腺 D .脾
(
【答案】
B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为:皮肤、黏膜,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
异物;
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如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
)组成。功能是能产生
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详解】结合分析,淋巴结、胸腺、脾脏都属于人体免疫器官,与人体免疫有关。而
肾上腺属于内分泌器
官,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提高人体应激能力。故
ACD
不符合题意,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
)
15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接种卡介苗可预防该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核杆菌是引起该病的传染源
B .接种该疫苗可保护易感人群
C .接种该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D .接种该疫苗产生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答案】
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
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
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
环节。
【详解】
A
.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称为病原体,
A
错误。
B
.接种疫苗可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
B
正确。
CD
.卡介苗属于抗原,接种卡介苗的人,他的体内会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结核病的病原体)的抗体,这种
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D
错误。
故选
B
。
)
16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
力,因此流行性感冒容易大规模流行。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流行性感冒传播过程中的( )
A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答案】
B
)
(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
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详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 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
媒介传播
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甲的唾沫和飞沫中含有病原体,
甲是传染
源;乙是病原体离开甲到达丙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丙
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属于易感人群。故
B
符合题意,
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
17 .某药品说明书内容节选如下图,关于该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需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
C .病症严重时应加倍服用
B .适用于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
D .超过有效期仍然可以服用
(
【答案】
B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
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
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
A
.说明书上有非处方药(
OTC
)标注,因此,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就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
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
A
错误。
B
.从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可知,该药适用于消化不良患者的
治疗,
B
正确。
C
.用药前要明确诊断,
要针对不同的病情
,
适当用药,
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过量服用,
会危害
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
C
错误。
D
.任何药物过期都是不能使用的,
任何药物都是有保质期。在使用药物
前一定要先确定药物是否在有效期
内,只有使用有效期内的药物才能达到临床效果,并且是安全、有效的。药在有
效期过了之后使用,可以
使药物的药效减弱,甚至失效。而有些药物在过期之后可能会出现药物的化学性质
改变,使用之后可能会
导致过敏反应或者中毒反应,引起比较严重的副作用,
D
错误。
故选
B
。
)
二、综合题
18.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见于颜面部, 因多发于青春期, 也被称为“青春痘”。青 春期由于雄性激素水平增加,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也随之增多,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提供了原料。细菌分
解物刺激周围的皮肤细胞增生角质,导致皮脂腺导管口堵塞,皮脂无法排出,进而在局部产生炎症,形成
痤疮。
(1)从人体的结构层次看,皮肤属于 。
(2)痤疮丙酸杆菌与皮肤细胞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
(3)有的同学因感觉不美观,常用手挤压痤疮部位,甚至导致出血。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去除痤疮,而且还 会伤及皮肤 层中的毛细血管。严重时会造成皮肤局部感染,出现炎症,此时大量的穿过
毛细血管壁聚集于此,与病菌展开殊死搏斗
(4)病情严重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以下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用药前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②为增加疗效,可以按说明书要求的用量双倍服用; ③同时服用几种 药,疗效会更好;④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⑤新药、贵药、进 口药比普通药的疗效更好; ⑥病情好转,可立即停药。
(5)请结合生活经验,谈谈青春期如何预防“青春痘” ? (答出两条即可)
(
【答案】
(1)
器官
(2)
痤疮丙酸杆菌没有细胞核
(3)
真皮
白细胞
(4)
①④
/
④①
(5)
减少不恰当化妆品的使用;保持面部清洁、用温水洗脸;保持
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油腻食物等
【分析】(
1
)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
→
组织
→
器
官
→
系统
→
人体。
(
2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和
保护功能。
【详解】(
1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上皮组织、结缔组
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可见,
从人体的结构层次看,皮肤属于器官。
(
2
)细菌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
却没有成形的细
胞核,
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动物细胞具有真正的细
胞核,因此动物属于真核生物。痤疮丙酸杆菌是细菌,与皮肤细胞相比,其结构上
最大的不同是痤疮丙酸
杆菌没有细胞核。
(
3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
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
对皮肤有营养作用。因此,
有的同学用手挤压痤疮
部位,甚至导致出血,说明伤及了皮肤真皮层中的毛细血管。白细胞的主要功
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
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
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可见,皮肤局部感染出现炎症后,大
量的穿过白细胞毛细血管壁聚集
于此,与病菌展开殊死搏斗。
(
4
)
①
所有药品都有成分、功能主治、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属性
,
用药前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属于安
全用药的正确做法,
①
正确。
②
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过量服用, 会危害
人体健康。可见,
双倍服用药物是错误的做法,
②
错
误。
③
同时服用几种药,疗效不一定会更好,反而
可能导致药物中毒,
③
错误。
)
(
④
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携带药品及说明
书,及时就医,
④
正确。
⑤
新药、贵药、进口药并不一定比普通药的疗效更好,
⑤
错误。
⑥
病情好转,应该继续服药巩固效果,而不是立
即停药,
⑥
错误。
可见,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④
。
(
5
)减少不恰当化妆品的使用;保持面部清洁、用温水洗脸;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油腻食物等都是
预防
“
青春痘
”
的具体方法。
)
19 .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自 2023 年 2 月份以来, 很多同学深受甲型流感病毒的困扰, 出现发热、咳嗽 等不适症状。图一为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 图二为蔡豆同学制作的一份“传染病校园宣传画”,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靠自己 (填“①”或“②”) 中的遗传信息, 利用细
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 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
苗属于 。
(3)注射甲流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流。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
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4)目前,我国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
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
(
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1)②
(2)甲型流感病毒
(3)抗原
(
(4)
戴口罩(或勤洗手、或少聚集、或长通风等
)(
合理即可)
【分析】(
1
)
①
蛋白质外壳、
②
遗传物质。
(
2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
人人都有,
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
异性
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
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
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
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
内才能生活,并在所生活的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
内,靠自己
②
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
2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
型流感病毒是导致甲
流的病原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
析,积极锻炼身体和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
3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从免疫学角
度分析,
接种的甲流疫苗相当
于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
4
)
目前, 我国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
我们要做
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
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
风等(合理即可)。
)
20 .分析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今年春季我国多地出现甲流疫情,该病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主要通过飞沫、接触 等传播,已上市的多款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流感均有效。专家建议: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一次性医用 外科口罩,平时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流感季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后自我隔离,避免交
叉感染。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属于 。
(2)材料中专家建议的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哪些措施? (填字母)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3)专家建议在流感季到来前接种疫苗,因为人体注射疫苗后会刺激体内的 产生抗体。当流感病毒 侵入人体后,已产生的抗体就能与流感病毒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或促进吞噬细胞将其清除。该过程属于
人体的 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4)某同学已接种了流感疫苗,下一个流感季节到来时仍要接种流感疫苗。为什么?
(
【答案】
(1)
病原体
(2)ABC
(3)
淋巴细胞 特异性
(4)
疫苗属于免疫属特异性免疫。因为流感病毒会不断变异,每年的流感
季节都会出现新的病毒株,这些病
毒株与以前的病毒株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之前接种的疫苗可能不再有效,所以下
一个流感季节到来时仍要
接种流感疫苗。
【分析】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
)
(
疾病。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特点:传染
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
虫等生物。传染病的
预防措施:
1
.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
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
2
.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
、搞好个
人卫生、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等;
3
.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
。由免疫
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除抗
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
1
)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
、寄生虫等生物。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
毒属于病原体。
(
2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
.控制传染源:如
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
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
2
.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
自来水消毒、杀
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等;
3
.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
体育锻炼、远离
疫区等。所以材料中专家建议的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措施有:
AB
C
。
(
3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疫苗相当于抗原,
接种到人体后,
会刺激人体
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故这
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
4
)疫苗相当于抗原,
接种到人体后,
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
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
疫。因为流感病毒会不断变异,每年的
流感季节都会出现新的病毒株,这些病毒株与以前的病毒株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之
前接种的疫苗可能不再
有效,所以下一个流感季节到来时仍要接种流感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