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了解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指导】
本节自主学习时,要注意对本节教材中对“辛亥革命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解。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探究问题1:阅读教材第一框,认真完成下表。(基础知识:记忆)
时间 领导者 起义 意义
1906冬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07夏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
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
1911 孙中山 黄兴 广州黄花岗起义
学习活动二:武昌起义。
※探究问题1:阅读教材第二框,指出促使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原因和起义的导火线。(基础知识:记忆)。
①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1911年10月9日,制造炸弹,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搜捕。
★★探究问题2: 阅读教材,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知识:牢固记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整体构建】
【我的困惑】
【随堂检测·真题演练】
1.观察右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答案】B
2.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该观点的主旨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答案】D
3.“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答案】B
4.“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下列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指导思想是由同盟会政治纲领发展而来的三民主义
B.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D
5.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答案】B
6.1911中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一幅石印画(右图)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 )
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 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C.民国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 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并存特征
【答案】D
7.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进行救国之路的探索,下列史实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历史事件有( C)
A.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8.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9.《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下列对“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0.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D )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材料二:湖北军政府成立时的情景(下图)。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下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是孙中山对哪一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湖北军政府成立于哪一年?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来分析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10.(1)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1911年。辛亥革命(或武昌起义)。(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