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乡愁
【练基础】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人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乡愁。
B.学了《乡愁》后,大家对如何学习诗歌交换了广泛意见。
C.《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并且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D.这首诗长句短句变化错落,给全诗奠定了一种低回怅惘。
2.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假如你要把这件事告诉同桌文文,下列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哎,你听说没 写《乡愁》的那个姓余的去世啦!
B.小文子,跟你说个新闻,听着啊!诗人余光中逝世了。
C.文文,告诉你一个沉痛的消息,著名诗人余光中逝世了。
D.别写作业了,跟你说个大新闻,有个名人死啦!
【练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
4.本诗句式整齐,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其表达效果。
5.(新课标)诗人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达“乡愁”,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请写出你个性化的理解。
6.按照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续写一节小诗,以“将来啊”开头。
【练能力】
【2023河北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栗香菊影慰乡愁
①老北京冬天的大街上,有两种小摊最红火,一种是卖烤白薯的,一种是卖糖炒栗子的。卖烤白薯的,围着的是一个汽油桶改制的火炉;卖糖炒栗子的,则要气派得多,面对的是一口巨大的锅。《燕京杂记》里说:“每日落上灯时,市上炒栗,火光相接,然必营灶门外,致碍车马。”想巨锅临街而火光相接,乃至妨碍交通,想必很是壮观。而且,一街栗子飘香,是冬天里最热烈而温暖浓郁的香气了。如今的北京,虽然不再是巨锅临街,火光相接,已经改成电火炉,但糖炒栗子香飘满街的情景,依然还在,而沿街围着汽油桶卖烤白薯的,则很少见了。
②早年间,卖糖炒栗子的,大栅栏西的王皮胡同里一家最为出名,那时候,有《竹枝词》唱道:“黄皮漫笑居临市,乌角应教例有诗。”黄皮,指的就是王皮胡同;乌角,说的就是栗子。将栗子上升为诗,大概是因为经过糖炒之后的升华,是对之最高的赞美了。
③当然,这是文人之词,对于糖炒栗子,比起烤白薯,文人更为钟情前者,给予更多更好听的词语,比如还有:“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将栗子和文人老牌的象征意象的菊花叠印一起,更是颇有拔高之处。不过,诗中所说的由栗子引起的故园乡情,说得没错。我去国外多次,没有见过一个地方有卖糖炒栗子的,馋这一口,只好到超市里买那种真空包装的栗子,味道真的和现炒现卖的糖炒栗子差得太远。
④有一年十一月,我去南斯拉夫,在一个叫尼尔的小城,晚上,我在街上看到居然有卖栗子的,虽不是在锅里炒的,也是在一个像咖啡壶一样小小的火炉上烤的。我买了一小包尝尝,虽然没有北京的糖炒栗子甜,味道却一样,绵柔而香气扑鼻,一下子,北京的糖炒栗子摊,近在眼前。
⑤比起糖炒栗子,南方有卖煮栗子的,每个栗子都剪出三角小口,而且加上了糖桂花,味道却差了些。缺少了火锅沙砾中的一番翻炒,就像花朵缺少了花香一样,虽然还是那个花,但是意思差了很多。桂花的香味,和栗子的香味,不是一回事。
⑥制作糖炒栗子并不复杂,《燕京杂记》里说:“卖栗者炒之甚得法,和以沙屑,活以饴水,调其生熟之节恰可至当。”一直到现在,糖炒栗子,变煤火为电火,但还是依照传统旧法,只是有的减少了饴糖水这一节。糖炒栗子变成了火炒栗子,缺少了那种甜丝丝的味道了,也缺少了外壳上那种油亮亮的光彩了。
⑦北京卖糖炒栗子的有很多,让我难忘的一家——说是一家,其实,就是一个人招呼。他是我在北大荒的一个荒友,同样的北京知青,20世纪90年代初,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待业在家,干起了糖炒栗子的买卖,是首批卖糖炒栗子的个体户。他在崇文门菜市场前,支起一口大锅,拉起一盏电灯,每天黄昏时候,自己一个人拳打脚踢,在那里连炒带卖带吆喝,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那里人来人往,他的糖炒栗子卖得不错。他人长得高大威猛,火锅前,抡起长柄铁铲,搅动着锅里翻滚的栗子,路旁的街灯映照着他淌满汗珠的脸庞,是那样的英俊。我不敢说他卖的糖炒栗子最好吃,却敢说他是卖糖炒栗子中最靓丽的美男一枚。
⑧如今,北京城卖糖炒栗子的,“王老头”是其中出名的一家,因为出名,还特意将“王老头”三字注册为商标,可谓北京独一份。二十多年前,“王老头”的糖炒栗子,在榄杆市,临街一家不起眼的小摊,因为他家的糖炒栗子好吃,四九城专门跑到那里买货的人很多。我也是其中之一。
⑨前些年修两广大街的时候,拓宽榄杆市,拆掉了沿街两旁的很多房屋,王老头搬至蒲黄榆桥北,靠近便宜坊烤鸭店,店铺虽然不大,但是比起以前要气派得多,而且,门前还有“王老头”显眼的招牌。每一次从国外回到北京,先要到王老头那里买栗子,以慰乡愁。
7.试分析文章标题《栗香菊影慰乡愁》的作用。
8.在本文中作者写了几件借栗子慰乡愁的事 请结合具体情节概括。
9.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不敢说他卖的糖炒栗子最好吃,却敢说他是卖糖炒栗子中最靓丽的美男一枚。
10.文章重点写糖炒栗子,第⑤段却写了南方的煮栗子,把这一情节去掉行不行 为什么
参考答案
4.乡愁
练基础
1.A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交换了”和“广泛”交换位置;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并且”改为“都”;D项缺少成分,应在句末加上“的基调”。
2.C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A项称呼“哎”不恰当,“那个姓余的”对人不尊重,整个句子不够严肃庄重;B项不能表达沉痛心情;D项缺少称呼,不够严肃庄重;C项表达最得体。
练阅读
3.“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看似“轻描淡写”的描述,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诗人浓烈的思乡情绪。
4.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意象的变换和叠词的运用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重章叠句的旋律,给全诗奠定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乡愁”主题得到重重渲染、节节烘托,诗人的乡愁之情也更加浓郁、深厚。
5.这几个意象代表着距离,是生离死别的象征,而且从“生别”到“死别”再到“家别”,时空层层递进,情感步步深化,对突出“乡愁”主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6.示例:将来啊,乡愁是一块小小的屏幕,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练能力
7.①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提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与栗子有关。③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乡愁。④富有诗意,语言优美,意蕴丰富。
8.①在国外,到超市里买真空包装的栗子。②在南斯拉夫的尼尔小城买栗子。③回北京先要到“王老头”那里买栗子。
9.“最靓丽的美男”不仅指荒友的长相英俊,还指荒友自主创业,维持一家人生计的勤劳质朴的精神;这句话作者用“不敢说”“却敢说”进行对比,赞美了荒友勤劳质朴,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10.不能。这一段把南方的煮栗子与北京的糖炒栗子进行对比,表明南方的煮栗子比不上北京糖炒栗子,突出北京糖炒栗子味道纯正,别有一种味道,表达作者对故乡糖炒栗子的喜爱之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