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课件+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在山的那边》教学课件+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7 21:49:16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在山的那边作家作品 王家新,1957年生于 湖北均县。 1978年入武汉 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 (yún)阳师专任教。 1985年调到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出版的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诗歌介绍 诗歌是通过凝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朗读诗歌思考:
全诗为什么分为两节?
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
“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写了—— 小时候的理想、憧憬、追求 长大后对人生的感悟 第二节写了——1.全诗为什么分为两节?2.板书设计在山的那边海 事情往往是这样,并不是爬了一座山,就能达
到目的地的,要翻过无数座山,才能到达理想境界。
失望是因为对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认识深化了,
就可以战胜失望,乃至不再失望,就能够“一次次鼓
起信心向前走去”。 爬山艰苦奋斗  4、诗歌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的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只有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出来一起讨论,让我们把自己的发现一起交流、讨论,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研读与欣赏范例1: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将山拟人化,表面写山的颜色,实际写自己心情难过,形象生动。幻想破灭范例2: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童年的认识毕竟肤浅
比喻妈妈不经意的引导  后来“我”不懈努力: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 范例3: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强调失望次数多。
说明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强调 “我”的努力,不灰心
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出来一起讨论,让我们把自己的发现一起交流、讨论,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研读与欣赏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侯的理解和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同?研读与欣赏 “我”小时候对“山”的理解与今天的不同。小时候的“山”是自然界的“山”(诗人在进大学前一直住在湖北的武当山);长大后的今天的“山”是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的(从隐喻义上解读),是阻碍他通向“大海”的屏障——实现理想的困难。    2、“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隐秘的”?在当时,“我”的这一愿望实现了吗? “隐秘的想望”指的是看到山那边的海。因为这个想法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没有实现,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一边依然是山。 3、“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一句里,“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愿意是发呆的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在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研读与欣赏 4、“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一句中,“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本堂讨论议一议本文的主旨。  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你有过困难吗?
  当你面对这些困难时,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感受?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