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运算律
一、选择题
1.与32×(76﹣6)结果相等的是( )
A.32×76+32×6 B.32×76﹣6 C.32×76×6 D.32×76﹣32×6
2.97+997+99997+3×3=( )。
A.1100 B.11100 C.10100 D.101100
3.下面等式运用乘法结合律的是( )。
A.(25+42)×4=25×4+42×4 B.12×2×5×9=12×(2×5)×9
C.7+25+75+8=7+(25+75)+8 D.38×99+38=38×(99+1)
4.计算65×98简便的方法是( )。
A.65×100-2 B.65×(100-2)
C.(60+5)×(98+2)-2 D.(70-5)×(98+2)
5.与“280÷35”不相等的算式是( )
A.280÷7÷5 B.4÷(70÷35) C.280÷(7×5) D.4×(70÷35)
6.下列算式中,与8□×98计算结果不相同的是( )。
A.80×98+□×98 B.8□×2×49 C.8□×100-2 D.8□×100-8□×2
二、填空题
7.小红在计算49×(□-9)时,错看成了49×□-9,她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多( )。
8.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64m,第二天修了234m,还剩下436m没修,这条公路全长( )m。
9.358+144+42+56
=(358+ )+( +56)
= +
=
我发现:加法( )律经常与加法( )律一起使用,这样可以使几个数相加时,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 )再( )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10.34×18+18×66=(34+66)×18运用了( ).
11.计算97×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最后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律,用字母表示是 。
12.用简便方法计算136+258+64,要先算( ),这是应用了( )律。
三、判断题
13.a×b×c=a×c×b ( )
1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15.把(400+4)×25错写成400+4×25,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9600。( )
四、计算题
16.直接写得数
44+56= 198+35= 71-52= 125×8÷125×8=
45×20= 350÷14= 16×25= 175-75+25=
17.列竖式计算,并使用加法、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75+39= 36×81= 146+38=
18.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97-12×9+61 (224-185)×12÷26 164+83+136+117
487-(187+166) 102×43 145+99×145
五、解答题
19.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王阿姨计划购买以下商品各一件,她至少要准备多少钱?
55元/箱 76元/桶 45元/瓶 14元/支
20.食堂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袋,每袋面粉25千克,每袋大米30千克,运进的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
21.请给式子25×(4+8)创设情境。在这个情境里25×4+8表示什么?两个式子结果相差的部分表示什么?
22.明明一家六口从漳平自驾去厦门鼓浪屿游玩。爸爸、妈妈分别开一辆车,爸爸的车每小时行驶104千米,妈妈的车每小时行驶94千米,经过3小时,爸爸开的车先到达鼓浪屿。
(1)明明列了一个算式:104×3-94×3,这个算式求的是:
(2)静静用不同的方法,同样解决了这道题,她的第一步是:104-94,你能接着完成吗?(请列式解答)
参考答案:
1.D
2.D
3.B
4.B
5.B
6.C
7.432
8.834
9. 42 144 400 200 600 交换 结合 交换 结合
10.乘法分配律
11. 125×8 97×1000 乘法结合 a×b×c=a×(b×c)
12. 136+64 加法交换
13.√
14.√
15.√
16.100 233 19 64 900 25 400 125
17.114;2916;184
18.150; 18; 500;
134; 4386;14500
19.190元
20.1100千克
21.略
22.(1)经过3小时,爸爸比妈妈多行的路程(或妈妈离厦门鼓浪屿还有多远)。
(2)3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