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哈姆莱特(节选)》任务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三幕是剧情发展的关键。这幕戏,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生动地展现了王子哈姆莱特从装疯、试探、训母、杀相,进而招致流放的曲折过程。第三幕第一场中,国王克劳狄斯和王后乔特鲁德询问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监视哈姆莱特的情况,他们为王子打马虎眼,最后引出王子“预定在今晚请演员演出”的话题。大臣波洛涅斯也加以确认,并请陛下与王后去观看。国王克劳狄斯表示很高兴,并全心地支持。然后国王要和大臣波洛涅斯实施试探哈姆莱特的计划。国王请王后乔特鲁德回避,派人请哈姆莱特立刻来这里,“好像是偶然遇见奥菲利娅似的”。国王和她父亲在暗中监视。这一切安排就绪,哈姆莱特果然出现了。哈姆莱特上场后的那段“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不仅本身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而且也是把握主人公性格的钥匙。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但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客观上任务的艰巨和敌人的强大,主观上反对暴力而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出现新的矛盾。独白把他的心理斗争、自我矛盾、繁杂深远的沉思和疑虑等等,集中强烈地凝聚在诗行之中。同外部冲突和戏剧行动联系起来看,它表明哈姆莱特直到此时还没有进入同强大对手作短兵相接时应有的精神状态。一个虎视眈眈、步步紧逼,一个迷惘若失、目标涣散。但是每想到复仇任务,哈姆莱特就一再强烈地,却又总是无效地谴责自己,这情节本身就蕴含着悲剧性。哈姆莱特“碰巧”遇到了心爱的恋人奥菲利娅,但他的回答既无热情又含暗讽,反而流露出不耐烦。一对理想的恋人彼此真心相爱而不得不放弃,奥菲利娅由于父命难违而违心地、痛苦地向心爱的人表示“送还纪念品”,哈姆莱特半疯狂地、痛苦地否认自己送过心爱的奥菲利娅任何礼物,最后忍心地、未必出于真心地、痛苦地谴责对方失去贞洁,善良、孝顺、美丽的奥菲利娅痛苦地也心甘情愿地忍受、原谅自己爱人的爱的谴责,她为自己失去的爱情而抱恨终生,更为英俊倜傥、才华超群、前途伟大的哈姆莱特王子因自己的伤害而精神失常而痛心。可怜的奥菲利娅终于痛苦地喊出:“看到眼前的一切,是我的悲哀与不幸!”所有这些细致、微妙、复杂、矛盾的感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哈姆莱特在震怒之下说“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这就等于让克劳狄斯摸到他的底细,破坏了他原想借装疯掩人耳目的意图。这一情节正显示出王子不够老练、不善计谋和易激动的特点。这样,克劳狄斯马上做出了送他到英国去的决定。可是哈姆莱特还正在准备演戏呢。
学情分析
本剧居于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中将其定为自读课,应当是让学生在学习了中国戏剧的前提下,了解一下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篇,以开阔眼界,亲近经典,故本剧的学习应主要立足在了解之上,也可以尝试有一些深入研讨。高一的学生,虽然已经对戏剧有一定的了解,但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参照文学评论来理解作品也是不现实的,更需要具体实在的引导,在学生通读作品、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精华部分尤其是精彩细节进行细读鉴赏,有利于学生贴近文本感受体会。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梳理情节,对“悲剧”这一戏剧主要体裁有一定的认识。2.把握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初步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些侧面,学习品评人物与鉴赏语言的方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3.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内心。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难点:1.理解悲剧实质,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不可避免性与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性。
2.《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导入语一: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的著作对后来的戏剧和文学有持久影响,影响了哈代、福克纳、狄更斯等小说家;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应用,影响了现代英语。
导入语二:同学们,19世纪俄国的批评家别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莱特》则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都可以对哈姆莱特提出自己的理解,但“一千个哈姆莱特还是哈姆莱特”,每一种理解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聆听哈姆莱特的心声,理解哈姆莱特的行为,感受哈姆莱特的形象。
导入语三: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以上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部名著。
教学精讲
任务一:自读课文——初经戏中事:了解写作背景,梳理情节结构
1.整体感知
(1)全剧剧情《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从老国王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克劳狄斯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并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幕第一场。
(2)写作背景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本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以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2.小组合作梳理情节结构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国王及波洛涅斯下”):克劳狄斯与大臣商议刺探哈姆莱特。第二部分(从“哈姆莱特上”到“变作今朝的泥土”):奥菲利娅被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的对白)。第三部分(从“国王及波洛涅斯重上”到结束):克劳狄斯与大臣刺探哈姆莱特后的密谋(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
3.剧中人物关系
【多媒体展示】重点内容人物关系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克劳狄斯(丹麦国王)王后(哈姆莱特之母)波洛涅斯(御前大臣)罗森格兰兹(朝臣)奥菲利娅(波洛涅斯之女)吉尔登斯吞(朝臣)
4.尖锐的矛盾冲突
问题:本节选部分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
(1)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主要);
(2)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为无法沟通产生误会后的冲突;
(3)哈姆莱特心中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读的过程教师借助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背景和情节。设计意图:学生以简短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同时梳理出几对主要的矛盾冲突,在对情节的把握过程中初步感知悲剧产生的原因。此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整合与语理的素养。
任务二:引导探讨——再识戏中人:分析形象,鉴赏莎士比亚戏剧语言
1.分析形象
(1)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把握,知道哈姆莱特具有哪些个性?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是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迟疑、忧郁、孤独的一面,所以他又是一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它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
(2)朗读哈姆莱特的相关台词,讨论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忧郁、迟疑软弱、优柔寡断、聪明机智、有勇有谋、敢爱敢恨(不求统一,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多媒体展示】重点内容·名家点评“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他在软弱时也是伟大而强有力的,因为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即使跌倒,也比一个软弱的人奋起的时候高明。”——别林斯基哈姆莱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阿尼克斯特
(3)品评人物的方法——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人物关系要厘清,勿忘体察作者情。
2.鉴赏语言
(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讨论分析)
(1)出色的戏剧语言具有强烈的激情的形象性语言——形象性、对比性善用排比、比喻等诗化性语言:比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
(2)形象性、个性化的语言哈姆莱特的语言——直率,不加掩饰,喜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克劳狄斯的语言——亲热、和善、阴毒,言不由衷,笑里藏刀。
(3)哲理性的语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个性,造成这种个性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尚未成熟;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拖延),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
【多媒体展示】
重点内容·名家点评“看到这些强烈的语句,你怎样想?
它们是这样出人意料,不是迟缓地吃力地一个跟着一个而来,而是流畅地大量地成千上万蜂拥而来,犹如泉水中涌出无数水泡,簇拥在一起,纷纭杂沓,层出不穷,使人来不及看到他们的扩展,也来不及看到他们的消失。”——[法]泰纳《莎士比亚论》
教学策略:
以“朗读·讨论法”引导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反复朗读哈姆莱特的台词,厘清他心情的变化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设计意图:莎士比亚是驾驭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生动、传神、准确,引导学生品味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整合与语理、选择与继承、包容与鉴赏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批判鉴赏、内化完善的能力。
任务三:思索探究——试品戏中意:回望人物背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1.品评人物形象的时代性
思考: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最后与对手同归于尽,对这样的结局,你认为他能否避免?
参考示例:
哈姆莱特是一个敢爱敢恨、有勇有谋的热血青年。从“戏中戏”可见哈姆莱特的聪明机智。哈姆莱特勇敢地承担了扭转乾坤的任务,他是一个矛盾、孝顺、懦弱、可悲的人。哈姆莱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哈姆莱特的悲剧无法避免。
小结:(1)哈姆莱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基本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而又一再延误行动的忧郁的王子。父亲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得行动。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复仇,杀死一个克劳狄斯;而是要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按照人文主义的理想来改造现实。所以有人称他为“延容的王子”。
(2))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与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这是萌芽状态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局限性(只想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巨大任务),以及他本人在个性上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的弱点,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哈姆莱特悲剧命运的根源:
①(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②(客观原因)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这就造成“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2.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
(1)揭示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新兴时代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的残酷性。
(2)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3)起到唤醒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
3.哈姆莱特悲剧意义的认知
哈姆莱特想要以自己的力量替父报仇,也要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母亲,却不曾想到意外之事不断发生,母亲、爱人、朋友、自己都一并失去了。莎士比亚仿佛在用这样的文字向世人揭示仇恨的可怕,它是把双刃剑,一把锋利无比,还涂满了毒药的双刃剑,用它的人就如同是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在失去理智,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难免让自己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4.课堂小结:
在《哈姆莱特》中,作者的笔触深入到了人物灵魂的底部,反映出了他们的忧虑与悲哀、愤懑与激越、苦闷与彷徨;在对白的巧妙运用中,可以透视出他们复杂深邃的感情世界。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领略《哈姆莱特》的魅力。
5.补充《哈姆莱特》经典语句
(1)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2)生存还是死亡,那是个问题。
(3)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4)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5)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6)嫉妒的手足是谎言!
(7)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8)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9)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
(10)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11)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12)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13)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14)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
(15)金子啊,你是多么神奇。你可以使老的变成少的,丑的变成美的,黑的变成白的,错的变成对的……
教学策略:
在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之上,认识理解悲剧实质及主人公悲惨结局的不可避免性以及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了解哈姆莱特悲剧的意义与艺术价值。
设计意图: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中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提高审美境界,追求高尚情趣,提升道德修养。培养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的学科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哈姆莱特作为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其形象已经穿越了时空的限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世界人民。人物的性格是非常丰富、复杂的,受到客观环境、交往对象的影响,随时随地都有变化的可能,我们不能简单概括其性格。不同的读者阅读文章得到的对哈姆莱特的感受绝对有其共性,因为阅读文本后,虽然不同读者的感受不同,但对哈姆莱特的感受也不可能变成贾宝玉,更不可能是哪吒,他还是哈姆莱特,所以他是有一个基础的性格的,那就是忍辱负重、毫无畏惧地追寻真相的,又有着其他的复杂的性格特点的年轻人。因此,学生在概括归纳人物性格时一定要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千万不能凌空虚蹈。《哈姆莱特》是部五幕剧,课本节选的只是第三幕的第一场,这一部分与前后文的关系密切,如果不是对整个剧本有一定了解的话,很多内容的把握学生是无从下手的,所以一定要先安排学生课前初步熟悉课文内容,尽量地亲近作者,减少排外的心理。另外,对哈姆莱特的这个人物品评太多了,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自己的一个认知和分析,不要受所谓的名家点评的影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理解、宣泄,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