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月是故乡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0 22: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牢牢掌握“徘、徊”等16个生字,并能清晰准确地发音,尤其是多音字“燕”的不同读音。
2.深刻领会作品中作者对家、家园和故乡那份深沉而炽热的依恋之情,探寻其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3.学习并掌握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技巧,记录并分享自己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感悟、理解和评价,与作品展开深入的心灵对话。
4.尝试以散文的形式,抒发对故乡那份独特的情感,表达对故园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教学重点
1.在作品中深入体验到作者对于家、家园和故乡那份难以忘怀的深情厚意,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使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2.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从宏观角度把握全局,同时注重微观细节,运用点评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感悟、理解和评价,与作品展开深层次的对话,从而更好地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时分,我们一同沐浴在梅艳芳那动人的歌声中,沉醉于《床前明月光》那优美的旋律。)(上课的钟声悠然响起,距离课堂正式开始还有短暂的三分钟)请各位同学回归座位,做好上课的准备!(学生们起立,向老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在欣赏了这首如诗如画的歌曲后,我们将再次一同品味一首诗歌的韵味。
现在,请大家静心聆听这首诗歌朗诵——《乡愁》。
刚才,我们所听到的歌曲是哪一首?它唤起了我们怎样的情感共鸣?而这首诗歌又是如何表达的呢?有没有同学能与我分享,它们共同探讨了怎样的主题?
非常好,你们已经触摸到了思乡情感的脉络。自古以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不胜枚举。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充满思乡情感的散文。首先,请大家翻开课本,寻找我们即将学习的文本。(学生们纷纷翻阅,有的提及《我心归去》,有的则说是《乡土情结》《月是故乡明》……)在众多选择中,最具诗情画意的无疑是《月是故乡明》。
二、解题
我们欣赏文章时,目光首先被吸引的是那醒目的标题。此刻,我们所凝视的题目是《月是故乡明》。这五个简洁的字眼,是否已经触动了你内心深处那份对家乡的无尽眷恋与思念?
1.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思乡之情?
2.是否让你想起了杜甫笔下的《月夜忆舍弟》?
3.是否又唤起了你心中李白的《静夜思》?其中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以及最为贴切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沉浸在诗文的海洋中,有三个元素尤为关键:标题、作者与注释。现在,我们已经略微领略了标题的魅力,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作者的世界,探寻那背后的故事。这篇文章出自哪位作者之手呢?
季羡林,这个名字背后藏着怎样的人生传奇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他,是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是中科院的尊贵院士,是中国语言学、文学翻译的泰斗级人物,更是梵文、巴利文的资深专家。他,来自山东清平,现今的临清县。1930年,他踏上了北京清华大学的求学之路,专攻西语系。四年后,他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播种了智慧的种子。1935年,他远赴德国,于哥廷根大学深入研究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终于在1941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然而,他的脚步并未在异国他乡停下。1946年,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剑桥大学的邀请,选择回到祖国,为北京大学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血。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年更是担任了北京大学副校长。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金会”的成立,更是对他一生卓越贡献的极高赞誉。
三、文本阅读
尽管季羡林老先生成就非凡,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那个宁静的小山村。现在,让我们携手走进这篇散文,感受季老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请全体同学齐声朗读课文,共同探寻其中的韵味。
(朗读过程中,请男生和女生分别承担部分段落,同时,请将你认为优美的段落标注出来,留待分享。)
同学们的朗读声抑扬顿挫,男生的声音如同滚滚江河,充满力量;女生的声音则如涓涓细流,充满柔情。在此,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几个关键词语:浩渺的天地、温暖的篝火、旖旎的风景、绝伦的才情、惆怅的离愁、耄耋的岁月、嚼烂的人生、慨然的决断、恍然大悟的领悟以及离乡背井的辛酸。
让我们再次品味这些词语,感受它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
(共同欣赏文章之美)
(1)让我们携手踏上一场美妙的文学之旅,一同探寻这篇文章中哪些段落如同璀璨的明珠,散发出诗意的光芒。(几位学生纷纷起立,满怀热情地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悟,人数约为3-4人)
我亦精选了两段佳句,大家是否愿意与我共同尝试填补其中的空白,领略其中的无尽韵味?
我曾亲眼目睹过无数的月亮。在瑞士莱蒙湖那平静如镜的水面上,在非洲大沙漠那广袤无垠的天地间,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以及在巍峨壮丽的高山上,我都与月亮有过美妙的邂逅。这些月亮各具风情,让我深深沉醉其中。
此地碧波荡漾,湖水清澈,繁花似锦的草地与静谧神秘的树林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每逢月圆之夜,皓月当空,银光如水洒落在湖面上,天地之间交相辉映,静谧而神秘,清新而幽雅。这无疑是赏月的最佳场所。荷塘月色的美景,此刻正在我的窗外静静绽放,如同梦境般令人陶醉。
这些美妙的段落,我们应当铭记于心。现在,让我们抛开课本,齐声朗读,共同感受那份诗意的韵味。(学生齐声朗读,声音洪亮而激昂)
正如我们学习生字新词一般,我衷心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再次复习这些段落,甚至尝试背诵,让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记。让我们共同珍藏这些文字之美,让它们陪伴我们走过每一个美好时光。
(2)亲爱的同学们,朗读课文是我们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途径,但要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我们还需要用心思考,勇于质疑,懂得鉴赏。请大家结合已经发给你们的背景资料《季羡林的故乡情》,默默品读这篇课文。如果遇到不解之处,请勇敢提出;遇到你觉得精彩(或不尽如人意)的片段,也请积极标注。(学生开始独立活动,互相质疑并尝试解答,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四、问题探究
1.季老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我们不禁想问,缘何他鲜少归乡?
学生甲猜测,或许是因他年事已高,且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归乡之路并非坦途。
学生乙则认为,或许季老的家乡已无亲人,故觉归乡无甚必要。
学生丁提出另一角度,季老所怀恋的,或许只是童年时那段纯真的家乡记忆,而非今日之风貌。
尽管每个答案都有其合理性,但我们终究只是从文章的点滴字句中推测季老的心意。那么,我们的解读与季老内心的真实想法究竟是否契合?这恐怕难以定夺。因此,我提议:既然季羡林老先生身在北大,我们不妨执笔写信,分享一个中学生对他文章的感悟。我坚信,他必乐意分享他的见解。当然,更令我们翘首以盼的是,三年后的我们,能有机会亲赴北大,与季老面对面交流。
2.文章中山的描绘令人费解,因为季老的家乡明明无山,这究竟是何故?
学生答曰:此乃一种巧妙的文学手法。文章第二自然段中提及,中国古代诗文中描写月亮时,常常需要山水的烘托。因此,作者在后续文字中提及了山,并对水进行了描述。
3.作者在细腻地勾画家乡的月亮之余,为何还要点缀那些童年的趣事?这岂不是多余的笔墨?学生回答说,这些童年的趣事与月亮紧密相连,捉知了、赏月、梦境、捡鸭蛋,无不洋溢着与月亮的深切情感。它们不仅不显得多余,反而使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仿佛能触摸到那份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4.作者在描绘故乡的月色之余,还触及了其他地方的月亮。当这些地方的月色都美不胜收时,是否会令故乡的小月亮黯然失色?学生回答道,这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对比手法,正如文章中明确指出的“对比之下……”。这样的描绘不仅未使故乡的月亮黯然失色,反而更凸显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深深喜爱,那份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如同月光般温柔而深远。
同学的回答真是精彩绝伦,深得我心。情感的深浅,往往通过对比才能凸显其魅力。对于为何故乡的小月亮如此迷人,作者的笔触巧妙地通过与其他场景的对照来展现。从济南到北京,再到全球三十多个国家,风景如画,无一不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作者的心目中,那故乡童年的苇坑月光,才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因为那月亮越美,越能触动他那深深的思乡之情。正如他所说:“即便面对世间所有的良辰美景,我依旧深深怀念着故乡苇坑中那个不起眼的小月亮。”
(1)老师接着提问,在作者的内心深处,思乡之情究竟是如何的一种滋味呢?请各位同学齐声诵读。
倒数第二段:
故乡,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汇聚了人物、景物、故事和场景的精华,构筑了一个充满情感和记忆的世界。因此,思乡的作品往往以具体的事物为媒介,借助眼前的风景唤起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便是“借物抒情”的真谛。即便是平凡的日常人事景物,也因承载了这份浓烈的思乡之情而显得弥足珍贵。
(2)在《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中,那个神秘而美妙的主角就是——月亮!那么,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究竟是如何的呢?答案依然是月亮。虽然文中涉及了众多看似零散的元素,但它们无一不围绕着月亮展开,形成了散文特有的魅力:形态自由奔放,而内在的精神则凝聚不散。在我们解析完毕之后,让我们再次聚焦这三个核心要点:对比、借物抒情、以及形散神不散。它们如同这篇散文的骨架,支撑着整篇文章的情感和思考,使其既丰富多元,又内在统一。
五、总结文本
经过详尽的讨论,我们对这篇文章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然而,我的心中仍然萦绕着一个微妙的疑问:作者为何会选择杜甫的这句诗作为本文的标题呢?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含义或特殊的寓意?
杜甫的这句诗满载着深沉的乡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热爱,流传至今。以其作为文章标题,更能突显出作者的怀旧情怀与浓厚乡愁。
(1)文章中的一句话为这句诗注入了鲜活的灵魂:“季羡林先生离开了鲁西北的乡土,跨越了国界,但那份植根于心的爱国情感始终未变;他走进了燕园,站上了大学的讲台,但那份融入生命的乡土情怀始终相随;他跻身社会的高层,步入人生的巅峰,但那份铭刻于心的平民情结始终如一。有评论家誉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这句话通过生动描绘季羡林先生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与情感,为杜甫的诗句赋予了更加深厚的乡思内涵。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引人入胜的自读课文,每个字句都仿佛在诉说一个美丽的故事。需要我们细心揣摩其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言,方能领悟其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虽然内容看似简单易懂,但其中却洋溢着无尽的语言美、诗意美和人情美,如同一幅细腻动人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本文旨在启蒙学生的审美阅读,鼓励他们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挖掘文章的美点,品味其语朴情醇的韵味。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的感悟力,更能激发他们的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让他们的心灵在文字间畅游,感受其中的韵律和节奏。
月亮,作为本文中一个独特的意象,承载着深远的寓意。在教学设计中,我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与他们一同探索和理解月亮这一意象的丰富内涵。通过共同的努力,我希望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理解乡土情结背后所蕴含的淳朴家国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故乡、亲人的深厚情感。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不仅能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更能在审美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家国情怀的深厚。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得到知识的积累,更能得到情感的升华,成长为有情怀、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