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彩色的梦(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 彩色的梦(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0 22:4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二课时
8、彩色的梦
任务:画一幅《彩色的梦》
复习导入
铅笔盒 聊天 草坪 葱郁
烟囱 一般 精灵 叮咛
子任务二:
画《彩色的梦》
课文解读
第一节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自由朗读第1节,边读边想:诗人的“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读第1小节,想一想:梦怎么用“把”来计算?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我知道了,梦是用彩色铅笔画出的。
我知道了,说明梦的数量很多。
拟人
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怎样的?
梦的形状很多。
梦的颜色很多:如红、绿、蓝、紫……
运用比喻手法,想象奇特,充满无限的童趣。
操场上,同学们有的 ,
有的 ,有的 。
拍皮球
踢毽子
捉迷藏
这么多的彩笔,作者是怎么描述他们的形状多的?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
··
··
你能用上加点词描述一下课间活动场面吗?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猜猜他们会聊些什么?
把铅笔当作人来写,这样写让句子更生动,更富有童趣。
圆圆的蓝铅笔说“我要画出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湖水。”
胖胖的红铅笔说:“我要画出红红的太阳,鲜艳的花儿。”
长长的绿铅笔说:“我要画一大片绿绿的森林。”
练习说话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
(课后第一题)
朗读指导:一起朗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朗读指导
轻读“聊天”,重读“跳蹦”。最后一句要读得欢快、喜悦。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
·
·
·
第二节
自由地读第2小节,边读边想:彩色铅笔画了哪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绿色的草坪
红色的野花
蓝色的天空
蓝——得——透——明!
彩色铅笔好似一个轻盈的舞者,以曼妙的舞姿在白纸上跳跃,脚尖所到之处如施魔法一般出现生机盎然的图景。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鲜艳的色彩渲染,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
表现了孩子绘画时的自由挥洒。
排比
景物
色彩
大块的草坪,绿了。
草坪
形旁“土”+声旁“平”
表示平坦的土地。
大朵的野花,红了。
野花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天空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思考:这一节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排比句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环境的美好愿望。
交流:“脚尖”滑过的地方,为什么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
因为诗中用“脚尖”来比喻“笔尖”,彩色铅笔的笔尖会让画面色彩缤纷。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块的草坪,绿了。
大朵的野花,红了。
大片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瞧,彩色的画面多美呀。我们一起来读读——
朗读指导
重读加点字,“蓝”“得”“透”字音要延长,可以用赞叹惊叹的语气来读。
·
·
·
·
·
·
·
·
·
彩色的铅笔滑呀滑,它滑过了秋天的田野,想一想,会发生哪些奇妙的变化?仿照第二小节写一写。
大片的稻田,黄了。
大朵的棉花,白了。
大片的高粱,红了。
红——得——耀——眼。
小练笔
脚尖滑过的地方,
圆圆的太阳,红了;
甜甜的葡萄,紫了;
深深的潭水,绿了,
绿——得——见——底!
在热闹的果园里,
饱满的葡萄,紫了;
娇羞的樱桃,红了;
满树的橙子,黄了,
黄——得——发——亮!
第三节
自由读第3小节,思考:彩色铅笔还画了些什么?
在葱郁的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在葱郁的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谁能结合图画说说葱郁的森林是什么样的?
葱郁:青翠茂盛。
在葱郁的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写出了雪松和小鸟之间的团结友爱。
圈出这一节中的动词,说说体会。
拟人
比喻
太阳像从小屋的烟囱里长出来的,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在葱郁的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拉”“请”,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雪松和小鸟之间的团结友爱。
在葱郁的森林里,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想象新奇独特,充满童心童趣,形象地写出了太阳又大又红的特点。
比喻
“结”是个多音字。当表示“植物长出果实”时,念第一声。
拓展练习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 又红!
照样子,写一写:
升起一个 的月亮,

玉盘般
又圆 又亮
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3小节,写一写。
在蔚蓝的大海上,一条条鱼儿与浪花共同起舞,一只只海鸥自在地歌唱。柔软的沙滩上,跳出一群群游鱼般的孩子,又自由——又欢脱!
这一小节写到了“森林、雪松、小鸟、小屋、太阳”等景物,从“拉、请、留下、结”等词语,我感受到了森林里雪松与小鸟的团结友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从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仿照第3小节,看图写几句话。
小练笔
创作小提示
创作小提示 例文 我的作品
在什么地方 在葱郁的森林里,
加上人的动作(神态) 雪松们拉着手, 请小鸟留下歌声。
具体景物 (描写特征,用上比喻) 小屋的烟囱上, 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又大——又红!
在夏天的荷花池里,
荷花们手拉手跳起舞蹈,
请蜻蜓、蝴蝶一起游戏。
绿绿的荷叶上,
躺着一颗珍珠般的水珠,
又大——又圆!
在夏日的荷花池里,
荷花们手拉手跳起舞蹈,
请蜻蜓、蝴蝶一起游戏。
绿绿的荷叶上,
躺着一颗珍珠般的水珠,
又大——又圆!
小练笔
你还想用彩色的铅笔画些什么?
在清凉的小溪里,
小虾们拉着手,
请溪水留下歌声。
一旁的柳树上,
挂一个丝绦般的柳丝,
碧绿—碧绿!
第四节
自由读第4小节,思考:在“我”的梦境里,这群小精灵,还会画些什么呢?
我的彩色铅笔,
是大森林的精灵。
我的彩色梦境,
有水果香,有季节风,
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在溪水里流动……
仿佛闻到……
仿佛触到……
仿佛听到……
想一想:为什么说“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呢?
因为“我”的彩色铅笔描绘了葱郁的森林和可爱的小动物。雪松们手拉着手,小鸟在空中欢快地为他们伴唱,彩色的铅笔使森林变得更加美丽了。
表现了作者对森林的喜爱。
我的彩色铅笔,
是大森林的精灵。
我的彩色梦境,
有水果香,有季节风,
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在溪水里流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彩色铅笔的神奇,以及彩色铅笔能让大森林变得更加美丽的特点。
排比
拟人
我的彩色铅笔,
是大森林的精灵。
我的彩色梦境,
有水果香,有季节风,
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在溪水里流动……
融合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受,使“我”的彩色的梦境有了动态美。
嗅觉
触觉
听觉
叮咛:“口”字旁,跟说话有关,再三嘱咐。
我仿佛闻到……
我仿佛触到……
我仿佛听到……
我的彩色铅笔,
是大森林的精灵。
我的彩色梦境,
有水果香,有季节风,
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在溪水里流动……
省略号表示梦境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好事物,突出了“我”的彩色铅笔会画出更多更美的梦境。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想象交流:“我”的彩色梦境里还有什么?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一:有花蝴蝶美妙轻盈的舞蹈,有百灵鸟清脆动听的歌声,还有洁白柔软的白云在天上飘啊飘……
示例二:我的彩色梦境,有春天的花,有夏天的果,还有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
示例三:我的彩色梦境,有红红的苹果,有黄黄的梨,还有紫莹莹的葡萄……
示例四:有彩色的朝霞,有冉冉升起的太阳,还有洁白的浪花,在浩瀚的大海中起舞……
子任务三
展示作品进行评比
你的梦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画出来吗?
茂密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愉快地玩耍;
大海里,小鱼和小海龟自由地游来游去。
展示作品《彩色的梦》
最佳小画手评价表
画面整洁,设计合理
内容丰富,紧扣主题
充分想象,符合主题
大家的表现都很棒!下面,我们来评一评,谁是最佳小画手吧!
彩色的梦
草坪绿了 野花红了 天空蓝了
森林葱郁 雪松拉手
小鸟歌唱 大红的太阳
梦境
一大把彩色铅笔——一大把彩色的梦
水果香 季节风 紫葡萄的叮咛 溪水
追求美好热爱自然
板书设计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描写了“我”用彩色铅笔画出了 ,梦境是 ,表达了作者对彩色铅笔所画的梦境 之情。
无比喜爱
彩色的梦
多姿多彩的
课文小结
感悟提升
在作者笔下,彩色铅笔成了一群可爱的具有魔法的小精灵,他们在纸上蹦蹦跳跳,脚尖滑过的地方,就会出现美丽的景色,这是作者彩色的梦,多么神奇啊!我们是一群聪明可爱的、富有想象力的孩子,相信一定也有着五彩斑斓的梦,让我们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吧!
拓展积累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运用颜色词的诗句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