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说明: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5分)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曲折(qǔ) 喧闹(xuān) 亘古不息(ɡènɡ) 天然屏嶂
B.强迫(qiáng) 祈祷(qí) 凄惨嗥鸣(háo) 楔而不舍
C.狂澜(lán) 诧异(chà) 无比挚痛(zhì) 扑朔迷离
D.山巅(diān) 谰语(nán) 燕山胡骑(yàn) 重峦迭嶂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D.中国父母是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B.根据统计资料表明,这次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大约在2%左右。
C.从武汉到北京,从重庆到新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②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需谈之色变。
③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
④凉拌菜的卫生情况并不好把控,冷藏更容易变质。
⑤熟的河海鲜时间常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脏功能,甚至产生毒素。
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河海鲜和凉拌菜。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①②⑥⑤④ C.④①②⑥⑤③ D.④①⑤②③
5.下列对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对自己的自称。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二、情景默写(10分)
6.默写古诗文。
新时代的青年人要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_______,死而后已”。《木兰诗》脍炙人口,我们会用“可汗问所欲,②________,”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用“③______ ,关山度若飞”形容木兰矫健的雄姿;用“雄兔脚扑朔,④________”概括出成语“扑朔迷离”;用“⑤______,⑥______”概括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活;用“⑦________,⑧________”歌颂木兰显赫的战功。面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你会想到的诗句是:⑨________,⑩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5分)
7.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七年级开展“家国驻我心”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小晴为“爱国”书法作品大赛准备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爱国丹心照日月”,她不确定下联是哪一句,请你帮助她选择( )(2分)
A.正气浩然贯古今 B.争光爱国健儿志
C.广招志士共兴华 D.兴邦壮志赛风雷
(2)任务二:下面是一位同学找到的书法作品。两位同学就哪一幅作品更能表现“家国驻我心”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对话。(3分)
小语:我觉得甲作品好,甲是楷书,方正平直,能够表现我们青少年心怀家国的浩然正气。
小文:我觉得乙作品好,乙是行书,流畅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7分)
四、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体现诗人超凡脱俗的气质。
B.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C.“明月来相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知己。
D.全诗写景写人平淡自然,写出了清幽的氛围,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
9.“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3分)
五、对比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赏赐百千强
②对镜帖花黄
③市鞍马
④木兰乃易男装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2.出自甲文最后一段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巾帼不让须眉”这一主题,请找出分别是哪一句?(2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木兰代父从军,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在中外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众多是女英雄。请你举出一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英雄行为。(3分)
六、现代文阅读(17分)
“国之本在家”,亲情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花盆里,常种着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等。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
②母亲不喜欢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对花感到了好奇。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她指着角落里的一簇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
④母亲退休之后,慢慢开始对种花感兴趣,阳台上的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但没有见到过“人脸花”,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拳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
⑤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每到年前母亲总会去花市挑一枝果实多的买回家,养在阳台上。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时,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⑥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朵朵“人脸花”。整齐的五瓣花瓣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我。我用微信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对于种花,母亲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17.文章第④段写“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你如何理解这种“感伤又幸福”的情感?请结合上下文回答。(3分)
1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19.许多花都有美好的花语,如菊花的花语是“隐逸”,牡丹花的花语是“富贵”,莲花的花语是“君子”。本文中“人脸花”的花语是什么?请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4分)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共50分)
七、作文(50分)
20.按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名著阅读(8分)
21.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小说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在北京拉洋车的艰辛生活和悲惨遭遇的故事。
B.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骆驼祥子》一书展现了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一生,也是他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让我们走进名著,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姿态。
22.老舍在《骆驼祥子》中除了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1)_______,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老姑娘(2)_______,自居为“社会主义者”的教书人(3)_______,以及祥子喜欢的那位善良而可悲的妓女(4)_______。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上面的横线中。(4分)
A.虎妞 B.曹先生 C.刘四爷 D.小福子
23.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2分)
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5分)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曲折(qǔ) 喧闹(xuān) 亘古不息(ɡènɡ) 天然屏嶂
B.强迫(qiáng) 祈祷(qí) 凄惨嗥鸣(háo) 楔而不舍
C.狂澜(lán) 诧异(chà) 无比挚痛(zhì) 扑朔迷离
D.山巅(diān) 谰语(nán) 燕山胡骑(yàn) 重峦迭嶂
【答案】C
【详解】A. 曲折——qū,亘古不息——gèn,天然屏嶂——天然屏障;
B. 强迫——qiǎng,楔而不舍——锲而不舍;
D. 谰语——lán,燕山胡骑——yān,重峦迭嶂——重峦叠嶂;
故选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D.中国父母是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B项,苦心孤诣:指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是褒义词,不能形容沉迷于游戏。故选B。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B.根据统计资料表明,这次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大约在2%左右。
C.从武汉到北京,从重庆到新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答案】C
【详解】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发扬了”搭配宾语“精神”,故需在“敢拼敢搏”后加“精神”二字;
B.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重复,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D.不合逻辑,“无时无刻”意思是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不”连用,“无时无刻不”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故将“都”改为“不”;
故选C。
【点睛】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两面对一面、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②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需谈之色变。
③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
④凉拌菜的卫生情况并不好把控,冷藏更容易变质。
⑤熟的河海鲜时间常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脏功能,甚至产生毒素。
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河海鲜和凉拌菜。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①②⑥⑤④ C.④①②⑥⑤③ D.④①⑤②③
【答案】B
【详解】此句段从“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这个大的方面开始讲起,③可作为起始句;①“于是”一词紧承上文文意,讲到了“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这个方面,谈论角度更加具体化;②用专家的看法讲“隔夜食物”问题,所以可与上句对接;⑥紧接“无需谈之色变”之意,“不过”一词表转折,讲到了“海鲜和凉拌菜”这一方面;⑤④紧接上句之意,分别讲了海鲜和凉拌菜补充说明第⑥句。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③①②⑥⑤④。
故选B。
5.下列对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对自己的自称。
D.《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在文章中表达了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答案】C
【详解】C。“阿爷”是木兰对自己父亲的称呼。故选C。
二、情景默写(10分)
6.默写古诗文。
新时代的青年人要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_______,死而后已”。《木兰诗》脍炙人口,我们会用“可汗问所欲,②________,”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用“③______ ,关山度若飞”形容木兰矫健的雄姿;用“雄兔脚扑朔,④________”概括出成语“扑朔迷离”;用“⑤______,⑥______”概括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活;用“⑦________,⑧________”歌颂木兰显赫的战功。面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你会想到的诗句是:⑨________,⑩________。
【答案】 鞠躬尽瘁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万里赴戎机 雌兔眼迷离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鞠躬、瘁、戎、雌、策勋”等字词的书写。
最后两句填有关黄河的诗句即可。示例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示例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三、综合性学习(5分)
7.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七年级开展“家国驻我心”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小晴为“爱国”书法作品大赛准备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爱国丹心照日月”,她不确定下联是哪一句,请你帮助她选择( )(2分)
A.正气浩然贯古今 B.争光爱国健儿志
C.广招志士共兴华 D.兴邦壮志赛风雷
(2)任务二:下面是一位同学找到的书法作品。两位同学就哪一幅作品更能表现“家国驻我心”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对话。(3分)
小语:我觉得甲作品好,甲是楷书,方正平直,能够表现我们青少年心怀家国的浩然正气。
小文:我觉得乙作品好,乙是行书,流畅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能够表现我们青少年保卫家国的昂扬志气。(意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对联。上联“爱国丹心”为偏正短语,“照日月”为动宾短语。
A.“正气浩然”为主谓短语,与“爱国丹心”结构不符合;
B.“争光爱国”为并列短语,“健儿志”为偏正短语,与上联不符合;
C.“广招志士”为动宾短语,与“爱国丹心”结构不符合;
D.“兴邦壮志”为偏正短语,“赛风雷”为动宾短语,且符合爱国主题;
故选D。
(2)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及语言表达。作答此题,要联系书法字体特点及书法内容主题加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能表现出我们青少年为祖国效力,面对各种艰难险阻都能应变自如的能力。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7分)
四、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体现诗人超凡脱俗的气质。
B.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C.“明月来相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倾洒着银辉的明月当成知己。
D.全诗写景写人平淡自然,写出了清幽的氛围,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
9.“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3分)
【答案】8.C 9.传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意对即可)
【解析】8.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C.选项“明月来相照”并非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句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本体和喻体,且本体和喻体有两似点;二是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此句并不符合比喻的特点。此句用的是拟人的修辞,当时作者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著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像力。选项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
故选C。
9.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及情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意思是: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独”是“独自”的意思,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弹琴”“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表达了他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五、对比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赏赐百千强
②对镜帖花黄
③市鞍马
④木兰乃易男装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2.出自甲文最后一段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巾帼不让须眉”这一主题,请找出分别是哪一句?(2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木兰代父从军,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在中外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众多是女英雄。请你举出一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英雄行为。(3分)
【答案】10.① 有余 ②通“贴”,粘贴 ③购买 ④换 11.①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②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因此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12. 扑朔迷离 原指分辨兔子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13. 甲文: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文: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14.示例:穆桂英,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与杨家诸将领一道,屡建战功。在她丈夫死后,仍然能够挂帅出征,抵抗外敌。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誓死不说八路军的下落,惨遭杀害等。(举一例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①句意: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强:读qiáng,有余。
②句意: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在额上贴上花黄。帖:通“贴”,粘贴。
③句意:买了骏马和马鞍。市:动词,买。
④句意:木兰便女扮男装。易:换。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句注意互文的翻译方式,不能翻译成“将军战死,壮士归来”。意思是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观,看。之,的。因,因此。益,更加。
3.本题考查成语的含义。“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一句中蕴含的成语是:扑朔迷离。原句的意思是“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明确“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甲文体现这个主题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乙文“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意思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都体现这个主题。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积累的事例中选择女英雄的事例,简洁的语言概括解答即可。
示例: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示例: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是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
【参考译文】【甲】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隘,越过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乙】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共十余年,多次建立功勋,屡建奇功。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六、现代文阅读(17分)
“国之本在家”,亲情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花盆里,常种着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等。厨房里,主菜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
②母亲不喜欢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对花感到了好奇。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她指着角落里的一簇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都会想起那年小旅馆前的“一家五口花”。
④母亲退休之后,慢慢开始对种花感兴趣,阳台上的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但没有见到过“人脸花”,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拳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了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我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
⑤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每到年前母亲总会去花市挑一枝果实多的买回家,养在阳台上。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时,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⑥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朵朵“人脸花”。整齐的五瓣花瓣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是——请思念我。我用微信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对于种花,母亲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17.文章第④段写“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你如何理解这种“感伤又幸福”的情感?请结合上下文回答。(3分)
1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19.许多花都有美好的花语,如菊花的花语是“隐逸”,牡丹花的花语是“富贵”,莲花的花语是“君子”。本文中“人脸花”的花语是什么?请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4分)
【答案】15.①不喜欢 ②感兴趣 ③喜欢 16.语言描写或神态描写,表现“我”当时心酸(或伤感)的心理,凸显“我”对父母的理解(或:心疼、理解、感激)。或者:语言描写或神态描写,侧面衬托了父母对家庭的付出之多、牺牲之大,凸显“我”对父母的感激(或:心疼、理解、关爱)。 17.“感伤”指“我”为每年过年与父母相聚短暂、父母在海棠映衬下更显衰老而伤感(难过);“幸福”指“我”每年回家过年时恰逢海棠花开,自己能给予父母温情的陪伴而幸福。这句话表现了“我”赏花时的感慨和对团聚的渴望。 18.①聪慧能干,心灵手巧。母亲一辈子将“物尽其用”奉为人生信条,退休之后也会种花等。
②勤俭持家,温良淳朴。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日常需求;在阳台上种上常备植物,房前一片平地用篱笆围成小菜园。
③疼爱孩子,关心家人。特别照顾刻有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把不知名的花叫“人脸花”,由五朵“人脸花”想到他们一家五口人,喜欢“五代同堂果”,希望子孙满堂、老少安康。
④热爱生活,富有情趣。年轻时在自家阳台种植物;对奇怪花的好奇,并将此花叫做“人脸花”;退休后又积极拥抱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19.示例1:思念。母亲送“我”去桂林读大学时,将一种奇怪的花命名为“人脸花”,将其联想成我们一家五口。此后“我”独自在外闯荡,在一些地方见到此花便会勾起思亲之情,祈祷年迈的父母晚年幸福安康。
示例2:团聚。母亲因“人脸花”的形状联想到我们一家五口团聚在一起的情景。此后“我”独自在外闯荡时见到此花便会渴望与亲人团聚,在小区散步时见到此花时会感慨“我”和母亲聚少离多。
【解析】15.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第②段中“母亲不喜欢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可以提炼出“不喜欢”;从第④段中“母亲退休之后,慢慢开始对种花感兴趣,阳台上的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可以提炼出“感兴趣”;从第①段中“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可以提炼出“喜欢”。
16.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要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去赏析。
句中的“愣”是神态描写,“再瘦也是最大的”是对“我”的语言描写。“愣”是因为听到母亲说“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们三个孩子长大成人,而父母在渐渐老去,曾经在家里最高大的他们,如今成了最瘦弱的,他们的生命能量都给了我们,这个“愣”字,写出了我当时的伤感;“再瘦也是最大的”表达了“我”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感激,也表达了“我”对父母的心疼和感恩。
17.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分析。
“感伤”指的是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岁月却将父母变得衰老,即“我”看到岁月让父母衰老而伤感;“幸福”则是指“我”能与父母团聚,可以在阳光充足的中午陪伴在父母身边,在盛开的海棠花下为他们染头发,尽自己的孝心,享受岁月的美好。结合下文的“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这句话表达了“我”对父母的依恋,对一家人永远幸福地相守在一起的渴望与期盼。
18.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①段中的“‘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和第④段中的“母亲退休之后,慢慢开始种起了花”可知,母亲聪慧能干,心灵手巧;
根据第①段中的“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第②段中的“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菜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可知,母亲勤俭持家,温良淳朴;
根据第②段中的“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第③段中的“她指着角落里的一簇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第⑤段中的“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每到年前母亲总会去花市挑一枝果实多的买回家,养在阳台上”可知,母亲疼爱孩子,关心家人,希望子孙满堂,老少安康;
根据第①段中的“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和第③段中的“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她指着角落里的一簇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可知,母亲热爱生活,富有情趣,将花根据外形直接称它为“人脸花”,退休以后,改变生活态度,改种菜为种花。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如:思念。“人脸花”是父母送我去大学报到时偶然发现的,当时被它有趣的“五官”吸引,并且觉得这“人脸花”像极了我们一家五口,从第③段中“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可知,“人脸花”承载了我们一家人对彼此的思念与牵挂,也包含了“我”对父母的祝福;
又如:团聚。从第⑥段中“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朵朵‘人脸花’。整齐的五瓣花瓣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可知,多年后,“我”在小区散步时发现了“人脸花”,它勾起了“我”对那段美好经历的回忆,也让“我”想起了父母,包含了“我”对一家人团聚的渴望。
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共50分)
七、作文(50分)
20.按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参考范文:
温暖的旅程
旅程中有你才不孤独。
——题记
那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朦胧但又照亮了我回家的路,此刻,我竟感觉这一段回家的路程是一段温暖的旅程。
我知道那段温暖的旅程是父亲给我的。
父亲是一个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但他总是默默关心着我爱着我。
在上小学时,父亲每天送我上下学,从未说过一句怨言,可我却渐渐厌烦了。终于,我向父亲提出了要自行回家的要求,没想到父亲直接答应了。
第二天,我像只雀儿似的奔向公交车,终于摆脱了父亲的束缚,终于能和同学们一同回家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公交车的移动,同学们一个个下车,只留下我孤零零一人在车上。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夜幕已经降临,只剩下一丝残阳在边缘中挣扎。道路上不再车水马龙,街道上的人群也不再熙熙攘攘,路灯忽暗忽明,只留下我孤独寂寞的身影,以及走在路上的沙沙声。忽然,身后传来阵阵沙沙声,虽然微弱但我确实听见了,我停下脚步,那脚步声也戛然而止,我继续向前走去,咦?真奇怪?那脚步声也随之而起,我猛地一回头,只见一个身影窜到巷子里,不见了踪影。莫不是被人跟踪了,我脑海里不觉浮现出谍战片里常有的场景,我不觉地加快了脚步。
我依旧走在那熟悉的街道上,回想着以往父亲带着我走在这条街道上,那是多么温馨幸福呀!想着快点回到那温暖而精致的家,回到那爱的避风湾。
忽然,我看到窗台上那小台灯散发着微弱的光,使我的心倍感温暖,我迫不及待地冲上楼去,母亲已打开门等候多时,我环顾四周不见父亲,便问:“爸爸呢?”
“他在加班呢”母亲回答道,我也就上床睡觉了,刚入睡不久,一阵开门声将我惊醒,听见父母在小声谈话:“孩子呢?”
“已经睡了,没事吧……”
我瞬间明白了,父亲怕我出事,一直偷偷地跟在后面保护我的安全。想到这里,我倍感温暖,热泪也夺眶而出。
这趟温暖的旅程还未结束,有你才不会孤独。
【详解】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题,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这个题目可以补写的内容是很宽泛的,学生很容易打开思路。可以从身边的事写起,也可以跨越时空。“旅程”字面意思是“旅途,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旅行路程”,但结合前面的提示语中的“成长就是一段旅程”,我们可知,题目要求写的“旅程”应该是“自己的成长过程”,即它的引申义。前面提示性语段里有写作的思路,我们可以写成长的旅程、爸爸妈妈陪伴的旅程、在大自然里的旅程,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方向。我们可以写自己的一段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一段经历,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个植物或是动物的一段经历。本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夹叙夹议也可。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成议论文。
八、名著阅读(8分)
21.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小说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在北京拉洋车的艰辛生活和悲惨遭遇的故事。
B.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和理解。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他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彻底沦落为社会的垃圾。此项“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说法有误;
故选D。
《骆驼祥子》一书展现了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一生,也是他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让我们走进名著,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姿态。
22.老舍在《骆驼祥子》中除了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1)_______,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老姑娘(2)_______,自居为“社会主义者”的教书人(3)_______,以及祥子喜欢的那位善良而可悲的妓女(4)_______。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上面的横线中。(4分)
A.虎妞 B.曹先生 C.刘四爷 D.小福子
23.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2分)
【答案】22. C A B D 23.正面示例:①尽管生活贫穷,但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自己的尊严;②虽然身份卑微,但祥子不堪忍受杨太太的奴役而愤然辞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反面示例:①小福子死后,祥子每天穿得邋邋遢遢,不再顾及自己的尊严;②祥子的梦想破灭后,他到处骗钱、出卖朋友,完全丧失了尊严,由“人”变成了“鬼”。
【解析】2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祥子等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
关于①空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这是对刘四爷的描述。由此可知①空是刘四爷。
故选C。
②空阅读书中相关句子“‘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可知,这是虎妞对箱子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其性格之泼辣。由此可知②空是虎妞。
故选A。
③空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他只是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做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由此可知③空是曹先生 。
故选B。
④空阅读书中情节可知是描述为了养活自己的两个弟弟,只好去卖淫,最终走向死亡的小福子。由此可知④空是小福子。
故选D。
23.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识记与分析。
通过对小说中有关祥子情节的积累,可知小说中的祥子以到天津找小福子未果为转折点,前后发生巨大的变化。之前祥子对生活充满希望,是一个憨厚老实、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但在买车的希望破灭后,又经历了小福子自杀的打击,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生活的态度发生的变化。正面:比如在祥子的一起一落中,祥子心怀梦想,为之努力,并坚信梦想能够实现,尽管生活贫穷,但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自己的尊严,祥子所表现出来的健壮、要强、有主见、坚忍、吃苦耐劳让人钦佩,后来,祥子虽然遭遇了大兵的掠夺,失去了心爱的车子,但是祥子依然表现出可爱、纯真、有勇有谋、机警聪明的性格特点,足见他在追梦的旅途中他仍奋斗。反面:比如祥子为了60大洋,出卖了阮明;祥子只要一赚到钱,就会立刻拿去买烟或者赌博;祥子不顾廉耻,眼睛一直盯着地上,来回寻找别人丢弃的烟头,自己捡起来抽;祥子为得到两块钱,跑到曹宅谎称自己生病了。从正反两面各举一例即可。
正面示例:在祥子的一起一落中,祥子心怀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并坚信梦想能够实现,尽管生活贫穷,但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自己的尊严,祥子所表现出来的健壮、要强、有主见、坚忍、吃苦耐劳让人钦佩,后来,祥子虽然遭遇了大兵的掠夺,失去了心爱的车子,但是祥子依然表现出可爱、纯真、有勇有谋、机警聪明的性格特点,足见他在追梦的旅途中守住尊严,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反面示例:小福子死后,祥子最后的希望破灭,他开始自暴自弃,不再注重自己的形象,每天浪荡街巷,吃喝嫖赌、偷奸耍滑地混日子,完全丧失了尊严,由“人”变成了“鬼”。这足以见得他并没有守住尊严,从而让自己彻底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