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同学们,我们在之前曾学习过杜甫哪些诗句呢?大家还记得吗?请同学背一背。
如:《绝句》《春夜喜雨》
这些诗歌都是杜甫的一些清新之作,但是杜甫也有“孩子气”的作品,当杜甫听到多灾多难的“安史之乱”息的消息时,可谓惊喜若狂,一时激动写下了一首满腔欢悦的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谈话导入
9、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学习目标:
1.认识“涕、巫”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涕、巫”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
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听说
[唐] 杜 甫
黄河
杜甫听到了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的消息。
闻
河
解诗题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为“李
杜”。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知作者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写作背景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读出节奏。
读古诗
jì
蓟
北
巫
tì
涕
泪
cháng
裳
衣
xiāng
襄
阳
峡
xiá
我会读
裳
初闻涕泪满衣裳。
衣裳
裳: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古人一般上衣下裳。
chánɡ
shɑnɡ
现代汉语中的“衣裳”指衣服。
多音字
涕
巫
左右结构:
独体字结构:
涕
遗
巫
我会写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小组交流:
明诗意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代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诗意】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诗意】再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读诗的前四句,读出诗人初闻喜讯的惊喜。
(课后第一题)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指春天。
大意: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可以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洛阳方向。
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而得名。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就。
今属湖北。
今属河南。
【诗意】我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剑外
巫峡
巴峡
襄阳
洛阳
蓟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长 江
东
海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理解了诗意后,一起来说说这首诗大概写了一件什么事吧!
诗人听说蓟北被收复后,心情十分激动,想回到家乡去。
读后四句诗,借助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后第二题)
悟诗情
诗人写诗时心情十分激动,请你从诗中找出最能表达作者心情的词语吧!
喜欲狂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这是对“喜欲狂”的进一步抒写,“放歌”“纵酒”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四个地名:
“即从”“便下”写出了时间之迅疾,转瞬之间,从巴峡到巫峡,又从襄阳到洛阳,飞驰的想象将诗人忽闻捷报、急于返乡的喜悦之情推向了高潮。
体会这两句诗的妙处
巴峡
巫峡
襄阳
洛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哪个词揭示了全诗的主题 这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 诗人听到收复失地后的欣喜和迫切回乡之情
这是诗人的第一首快诗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累赘,相反尽情抒发了失地被收复之后地地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对民深沉炽热地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整首诗要读得平稳、流畅。读到“愁何在”时语调可上扬,读出“喜欲狂”之感;读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时,可以读得酣畅淋漓一些;最后两句则要读出其中的轻快、迅疾,表达出诗人的迫切心情。
看图吟诗
(课后第一题)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宋]陆游《关山月》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清]徐锡麟《出塞》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拓展延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课堂小结
1、背诵并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积累有关爱国的诗句,开展“诗中爱国
情”主题班会。
布置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