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毛泽东的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谈话导入
回忆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情。
课文讲述了毛泽东在得知毛岸英牺牲后的行为和做法,作者一开始述说了 _______________ ,后来,毛泽东还是让毛岸英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泽东的__________。
毛泽东的丧子之痛
伟人胸怀
第二课时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2、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思考:看到电报时毛主席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学习任务一:感受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为了防备敌人空袭减少损害而挖掘的洞。
列数字:
准确交待事
情的发生经过。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细致地描写了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毛主席失去爱子之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动作描写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普通的父亲,无法接受失去爱子的现实,心中悲痛万分,难以言表。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毛主席想到儿子再也回不来了,忍不住呼唤起儿子的名字。毛主席可能在回忆与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或者是深深自责……毛岸英从小经历坎坷,和父亲聚少离多,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如今年纪轻轻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可以想象,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内心该是多么痛苦啊!
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思考:面对这样的抉择,毛主席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说说毛主席面临怎样的抉择。
学习任务二:再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毛岸英遗骨是否归葬。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毛主席很想见儿子最后一面,他的内心是希望爱子的遗骨可以归葬的。
品读课文
动作、神态描写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心理、语言描写
这种念头是什么?为什么很快就打消了?
这个念头是指将毛岸英遗体运回国安葬。毛主席虽然满怀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但他同时还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想到自己作为领袖不能搞特殊,想到毛岸英的牺牲是为朝鲜人民做贡献,毛岸英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最终选择了让爱子和志愿军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这体现了毛主席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伟人情怀。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反映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抉择的艰难。
动作、神态描写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从这一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失声痛哭。
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学习运用心理描写的修辞手法
【心理描写】“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这句话描写了毛主席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多么的悲痛和遗憾。
写作手法
【举例】我觉得自己飘起来了,飘上了蔚蓝色的天空。心里那股子乐劲哟,真不知该怎么形容了!
通过写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做某一件事时的踌躇心理。
小练笔:
结合你了解的英雄儿女的故事,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学习任务三:理解诗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句话是说,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尸身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结合你了解的英雄儿女的故事,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最终也长眠在朝鲜,他的事迹正是诗句的写照;而毛主席最终作出的决定,也正体现了这句话的内涵;同时,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和毛岸英一样为国捐躯,他们即使安葬在异乡,精神也永远与人民同在。这句话既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黄继光
邱少云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拓展延伸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侄子毛楚雄(1927—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队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
课文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情感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课堂小结
把自己深受感动或特别喜欢的部分画出来,多读几遍,并随笔记下自己的感受。
小练笔:写一写毛主席收到电报那一夜的情景(毛主席想了什么,做了为什么等)。
作业布置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