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南宁市横县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生物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广西南宁市横县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生物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11 08: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 年南宁市横县高一下学期 3 月考试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
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1.家蚕皮肤斑纹有黑缟、白、淡黑缟三种表型。将一只黑缟蚕与一只白蚕进行杂交后
发现,F1代均为淡黑缟蚕。F1代随机交配,F2代表型为黑缟蚕:淡黑缟蚕:白蚕=1:
2: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为显性性状 B.黑缟为显性性状
C.F1个体均为纯合子 D.F2中黑缟蚕和白蚕均为纯合子
2.等位基因 A、a 可能会位于( )
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③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上
④一个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3.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然后套上纸袋
B.杂交时套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C.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学的分析
D.孟德尔根据亲本个体的表现型来确定亲本是否为纯合子
4.下列一定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C.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5.噬菌体侵染细菌是研究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
(②为离心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噬菌体 DNA 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
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后分层
C.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是由于搅拌不充分
D.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 32P
6.下列有关 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 DNA均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链状分子
B.在一个双链 DNA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均占碱基总数的 50%
C.双链 DNA分子中配对的两个碱基之间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连接
D.在一个双链 DNA分子中若一条单链有 A+T/C+G=a,则在其互补链中 A+T/C+G=1/a
7.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用 B、b表示,图中Ⅱ1、Ⅲ3为该病患病
男子,Ⅱ4的母亲是该病患者。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b基因相较于 B基因,其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C.若Ⅰ1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Ⅱ3和Ⅱ4。再生同Ⅲ一样的小孩概率为 1/4
D.若Ⅰ1;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Ⅱ3、Ⅱ4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1/4
8.先天性夜盲症由显性基因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决定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一对夫妇中女性正常,男性只患先天性夜盲症,婚后生了一个眼
睛正常的白化病孩子。这对夫妇再生的孩子中,正常的概率以及两病都患的概率为( )
A.1/2、1/4 B.3/8、1/8 C.1/4、1/8 D.1/8、3/8
9.下列关于 DNA、R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分子片段
B.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由 DNA传递到 RNA
C.亲代 DNA通过复制在子代中表达遗传信息
D.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 RNA的合成
10.人类中成年男性秃顶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 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 bb
时才表现为秃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所生女儿全部为非秃顶
B.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所生儿子全部为秃顶
C.非秃顶女性的一个体细胞中最多可以有 2个 b基因
D.秃顶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最多可以有 1条染色体含有 b基因
11.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雄蝗虫性染色体组成为 XO(即雄蝗虫只有 1条 X
染色体)。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 X染色体上,且基因 b
会使雄配子致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蝗虫多 1条
B.雄蝗虫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Ⅰ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蝗虫的群体中,不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
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
1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 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
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红眼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
中白眼雄果蝇的比例为( )
A.1/4 B.3/8 C.1/16 D.1/8
13.番茄高蔓(H)对矮蔓(h)为显性,红色果实(R)对黄色果实(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
立遗传。纯合高蔓红果番茄和矮蔓黄果番茄杂交,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同且能稳定遗
传的个体,其基因型及比例为( )
A.HHrr1/16 B.hhRR1/8 C.HhRR1/16 D.Hhrr1/8
1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
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果蝇。让 F1自由交配得到 F2,将 F2
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A.1:1 B.2:1 C.5:1 D.8:1
15.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
B.d1和 d2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
C.b1、d2过程 DNA都需要复制,不同的是 b1过程 DNA减半两次而 d1过程 DNA减半
一次
D.b1、b2发生基因的分离,c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16.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B与 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
灰身雌蝇与黑身雄蝇杂交得 F1,F1雌雄果蝇交配得 F2,淘汰 F2中的黑色果蝇后,其余
灰色果蝇自由交配,则 F3中黑色果蝇占( )
A.1/4 B.1/6 C.1/9 D.1/16
17.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
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
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6
18.假设某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在
分裂后期,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初
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几率是()
A.0 B.1/2 C.1/3 D.1/4
19.下表为 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设 A、a控制是否抗
病,B、b控制种皮的颜色)。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序
杂交组合类型 抗病红种 抗病白种 感病红种 感病白种

皮 皮 皮 皮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
一 416 138 410 135
种皮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
二 180 184 178 182
种皮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
三 140 136 420 414
种皮
A.根据组合三可判断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根据组合一可判断出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B.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三个杂交组合中 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D.组合二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20.贵州多地通过种植牛腿南瓜(如图)实现了脱贫,贵州本地南瓜多为扁盘状,牛腿
南瓜呈长条状,将本地南瓜与牛腿南瓜间种,收获的 F1代南瓜有扁盘状、长条状。将
收获的扁盘状南瓜自交,部分植株后代全为扁盘状,部分植株自交后代表型扁盘状:球
状:长条状=9:6:1。在不考虑突变和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南瓜形状表型最少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最少有两对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南瓜表型的差异可能是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
C.F2代球形南瓜最少有两种基因型的纯合子
D.球状南瓜的出现,是因为盘状南瓜雌雄配子结合时发生基因重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21.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
(2)操作①叫做_______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
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
(3)若Р皆为纯合子,让 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 3:1,F2的遗传
因子组成有____________。
22.南瓜的果实形状有球形、扁形和长形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 A、a和 B、b控制。
现将两纯种球形果实的南瓜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根据 F2表现型比例判断,南瓜果实形状的遗传_____(填“是”或“否”)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
(2)F2球形南瓜中纯合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另选两种表现型不同的亲本进行上述的杂交试验,得到 F1和 F2的性状表现及比
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这两个亲本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两株球形果实南瓜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扁形:球形=1:1,则亲本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校高一年级生
物兴趣小组做了果蝇的杂交实验,并绘制了如图 1所示的遗传图解,统计 F2的表型及
所占比例情况如图 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控制翅型的基因用 A和 a表示):
(1)果蝇的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长翅果蝇的基因
型为_____________。
(2)图 1中 F1长翅果蝇与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_____(填“相同"或“不同”),F2长翅
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F2果蝇中基因型与 F1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_________。
(3)假如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让 F2中的长翅果蝇相互交配,则所得后代果蝇的表型及比
例为_________。
24.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植株。自然状态下的豌豆都是______。
(2)操作Ⅰ叫作______,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______之前进行。
(3)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合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
花为______。
(4)若亲本皆为纯种,让子一代进行自交,子二代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
______。
25.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为了
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
行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 F1的性状表现。请问是
否一定能判断显隐性?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什么?____________。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
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 F1的性状表现。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为显性性状。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绿色为显性性
状;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则黄色为显性性状。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白是否为显性性状,无法确定,A错误;
B、黑缟是否为显性性状,无法确定,B错误;
C、F1个体均为杂合子,C错误;
D、F2中黑缟蚕和白蚕均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 D。
2.答案:D
解析:①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①正确;
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但若发生
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可能含有等位基因,②正确;③基因是有遗传
效应的 DNA 片段,因此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上不可能含有等位基因,③错误;④一
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可位于一个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④
正确。故选 D。
3.答案:D
解析:A、杂交时,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自花受粉,然后套
上纸袋,防止其他花粉干扰,A正确;B、杂交时,豌豆去雄后和人工授粉后均需套
袋,目的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B正确;C、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
了分析,推出了稳定的性状分离比,C正确;D、孟德尔根据亲本的杂交后代有无性状
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错误。故选 D。
4.答案:D
解析: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
第 2 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 3 号染色体,A 错误 B、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
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 错误;C、着丝点断裂形成的
两条子染色体是复制形成的,但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形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
条来自母方,C 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
定是同源染色体,D 正确。故选 D。
5.答案:B
解析:A、①中噬菌体 DNA 复制的模板由噬菌体自身提供,A 错误;B、适当时间保温后
进行②搅拌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 正确;C、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
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可能是由于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
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也可能是由于保温时间
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
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C 错误;D、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细菌最终
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不含放射性 32P,D 错误。故选 B。
6.答案:B
解析:A、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 DNA和原核细胞中拟核区 DNA都呈环状
而不是链状,A错误;
B、对于双链 DNA分子来说,其分子内的碱基 A=T、C=G,所以 A+G=T+C,即 DNA
分子中的嘌呤数=嘧啶数,均占碱基总数的 50%,B正确;
C、双链 DNA分子中配对的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C错误;
D、双链 DNA中,一条链上的 A、T、G、C分别与互补链的 T、A、C、G相等,所
以这条单链上 A+T/G+C=a,其互补链中 A+T/C+G=a,D错误。
故选 B。
7.答案:D
解析:A、结合题意和遗传和系谱图分析,图中为该患病男子,其双亲均正常,说明
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
误;B、B、b是等位基因,其空间结构相同,根本原因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
误:C、若 I1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5和Ⅱ6再生同Ⅲ3
一样惠病并且是男孩的概率为 1/8.C错误;D、若 I1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
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为 XBY,Ⅱ4的基因 XBXb,再生一个孩子,患病
的概率为 1/4,D正确。故选 D。
8.答案:B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 aaBb、AaBb,再生的孩子中,正常(aaB-)的
概率为 1/2×3/4=3/8,两病都患(A-bb)的概率为 1/2×1/4=1/8,即 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9.答案:C
解析:亲代 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不是表达,遗传信息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
步骤,故 C错;D中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 RNA的合成,分裂期可能会有线粒体中遗传信
息的表达
10.答案:D
解析:A、非秃顶男性(BB)与非秃顶女性(B_)结婚,所生女儿(B_)全部为非秃
顶,A正确; B、非秃顶男性(BB)与秃顶女性(bb)结婚,所生儿子(Bb)全部为
秃顶,B正确; C、非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 BB或 Bb,当该女性的基因型为 Bb时,一
个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在分裂间期完成 DNA复制后,该体细胞中含有 2个 b基因,C
正确; D、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 Bb或 bb,其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当一
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最多可以有 2条染色体含有 b基
因,D错误。故选 D。
11.答案:A
解析:雄蝗虫比雌蝗虫少一条染色体,因此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少 2条,A错误;雄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
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B正确;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
因位于 X染色体上,且基因 b使精子致死,因此蝗虫的群体中,不存在复眼异常的雌
性个体,但是存在复眼异常的雄性个体,C正确;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
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 XbO,由于基因 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
表型及比例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D正确。
12.答案:D
解析:若红眼基因由B控制,b控制白眼,亲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的基
因型是XB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b:XBY:XbY=1:1:1:1在子一代中
红眼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3/4XB\l/4Xb,红眼雄果蝇产生的配参考答案及解析
子种类和比例是1/2XB、1/2Y故理论上子二代中白眼雄果蝇的比例为1/4×1/2=1/8,D项
正确。
13.答案:A
解析:HHrr的表现型与亲本不同,且能稳定遗传,其所占的比例为 1/4×1/4=1/16,A
正确;hhRR的表现型与亲本不同,且能稳定遗传,其所占的比例为 1/4×1/4=1/16,B
错误;HhRR的表现型与亲本相同,C错误;Hhrr的表现型与亲本不同,但不能稳定
遗传,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假设控制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性状的等位基因用 A、a表示,分析可知,去除 F2
中的黑身果蝇,剩余果蝇中 A基因占 2/3、a基因占 1/3,让 F2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2/3×2/3):(2×1/3×
2/3):(1/3×1/3)=4:4:1,所以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8:1。
15.答案:D
解析:A、c过程是指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精子和卵细胞
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A正确;
B、d1和 d2过程是指个体发育,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B正确;
C、b1指减数分裂,d2是指个体发育。b1、d2过程 DNA都需要复制,不同的是 b1过程
DNA减半两次,而 d1过程 DNA减半一次,C正确;
D、b1、b2指减数分裂,b1、b2发生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c是指受精作用,
不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 D。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B
解析: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结婚,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 aa和 Aa,后代蓝眼
与褐眼的比为 1:1;又后代男孩与女孩的比也为 1:1,所以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
可能性是 1/2×1/2=1/4。故选:B。
18.答案:A
解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最
终的卵细胞是由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如果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
后期,由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该次级卵
母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可能多一条染色体,也可能少一条染色体,总之,卵细胞不可能
正常。因此,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的几率是 0,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19.答案:A
解析:
A、若只考虑抗病和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组合三中亲本:感病×感病→子代中抗病∶
感病=1∶3,可判断感病对抗病为显性;若只考虑红种皮和白种皮这一对相对性状。组
合一中亲本:红种皮×红种皮→子代中红种皮∶白种皮=3∶1,可判断红种皮对白种皮
为显性,A错误;
B、根据题意分析可推断出这两对性状彼此独立遗传,互不干扰,同时又遵循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根据题意分析,组合一:红种皮×红种皮→子代中红种皮∶白种皮=3∶1,说明双
亲都为杂合;组合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子代抗病∶感病=
(180+184)∶(178+182)≈1∶1,说明亲本感病为杂合,子代红种皮∶白种皮=1∶1
说明亲本红种皮为杂合,所以组合二的双亲都为杂合;组合三:感病×感病,子代抗
病∶感病≈1∶3,说明双亲都为杂合,C正确;
D、组合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子代抗病:感病=(180+184)∶
(178+182)≈1∶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 aa×Aa,子代红种皮∶白种皮=1∶1说明亲本
基因型为 Bb×bb,所以组合二的双亲都为杂合,综合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和
Aabb,D正确。
故选 A。
20.答案:D
解析:A、自交后代表型扁盘状:球状:长条状=9:6:1,加起来 16份,因此南瓜形状表型
最少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最少有两对遵循自由组合,A正确;
B、南瓜表型的差异可能是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B正确;
C、F2代表型扁盘状:球状:长条状=9:6:1,球形南瓜占 9份,A_bb和 aaB_,最少两种基
因型的纯合子 AAbb, a aBB,C正确;
D、球状南瓜的出现,是因为盘状南瓜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21.答案:(1)白花植株
(2)去雄;人工授粉;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要套袋
(3)AA、Aa、aa
解析:(1)杂交过程中,提供花粉的个体是父本,该实验的亲本中,白花植株表示父本。
(2)操作①叫做去雄,操作②叫做人工授粉;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
意在花粉未成熟前进行,否则会导致自花传粉,且要求干净、彻底,操作后要套袋,这样可
避免接受外来的花粉。
(3)若 P亲本皆为纯合子,让 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 3:1,据此可推测
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相关基因用 A/a表示,则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 AA、Aa、aa,比例
为 1:2:1。
22.答案:(1)是
(2)AAbb和 aaBB
(3)扁形果实和长形果实
(4)Aabb×aaBB或 AAbb×aaBb
解析:(2)由题意知,扁形果实:球形过程:长形果实=9:6:1,因此 A_B_为扁形果实,因此
基因 A、B存在表现为扁形果实;子二代球形过程的基因型是 A_bb、aaB_,其中 AAbb、
aaBB为纯合子。
(3)由于题图中亲本都是球形果实,因此亲本基因型是 AAbb、aaBB,AABB与 aabb杂
交,子一代、子二代与题图中的结果相同,AABB为扁形,aabb为长形。
(4)两株球形果实南瓜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扁形:球形=1:1,相当于一对杂
合子的自交实验,可能的组合是 aaBB×Aabb、aaBb×AAbb。
23.答案:(1)长翅;F1长翅果蝇杂交,F2出现了性状分离,长翅和残翅果蝇且表型比
例为 3:1(亲代长翅与残翅杂交,F1只表现长翅);AA、Aa
(2)不同;1/3;1/2
(3)长翅:残翅=8:1
24.答案:(1)矮茎;纯种
(2)母本去雄花;蕊成熟
(3)红花
(4)3∶1
解析:(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父本矮茎植株是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即高茎植株是接
受花粉的植株。由于自然条件下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故自然条件下的
豌豆都是纯种。
(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为防止自花传粉,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花蕊成熟之前进
行。
(3)红花 A对白花 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显性,既红
色。
(4)若亲本皆为纯合子,则 F1为杂合子,F1自交,F2代会出现性状分离;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为 AA(红花):Aa(红花):aa(白花)=1:2:1,分离比为显性(A_):隐性(aa)=3:1。
25.答案:(1)不一定;因为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后代的性状表现为绿色和黄色,因
此无法判断显隐性
(2)①绿色;②全部为绿色;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
解析:(2)①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分离出的新性状类型为隐性性
状,亲本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根据题意,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有性
状分离,即可判断绿色果皮为显性性状。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
的绿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则需通过实验
二进行判断,即上述绿色果皮植株作父本、黄色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 F1的
性状表现;若实验二后代全部为绿色,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实验二后代全部为黄色
或黄色∶绿色=1∶1,则黄色为显性性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