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01: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归省(xǐng) 麋子(mí) 羁绊(jī) 恬静(tián)
B.纨绔(wán) 蕴藻(zāo) 行辈(háng) 闭塞(sāi)
C.分量(fèn) 冗杂(rǒng) 撺掇(cuān) 踱步(duó)
D.亢奋(kàng) 静穆(mù) 蓦然(mù) 斡旋(w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踊越 争讼 门槛 变换多姿
B.羁绊 怠慢 幅射 惊心动魄
C.落幕 皎洁 恣意 元气淋漓
D.家眷 渺远 诱惑 兴高彩烈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D.《灯笼》是吴伯箫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4.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
②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⑤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④②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②④①
5.【读书论坛】图书馆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关于读书的交流。沛泽参与了这次论坛,部分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为沛泽做出合理的应对。(4分)
学生代表1:我觉得现在读书的时间太少,不能沉下心来深入地阅读。
沛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代表2:我觉得读书对提高成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呢。
沛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回答问题。(7分)
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味道》栏目组到东台鱼汤面馆古镇店拍摄特色美食——鱼汤面,用镜头聚焦西溪的特色美食和本土特色文化。
东台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美食独具风味、富有特色,成了宣传东台、留住游客、拉动消费的亮丽名片。央视摄制组从食材选取、烹饪特点、滋补养生、味蕾体验等每道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录制,充分挖掘东台深厚的饮食文化,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把东台最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给央视科教频道《味道》这个栏目设计一个宣传口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顾客非常喜欢这里的鱼汤面,于是想要认识制作面条的师傅。老板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呢?”请你简要评价老板的应对技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14分)
社戏(节选)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④……
⑤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⑦“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⑧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⑨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⑩“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7.选文第①段中“似乎”“也许”是表示猜测的副词,去掉这些副词行不行?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句中的“他”指代什么?这里描写的心境与第①段的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安塞腰鼓》(节选),完成下面小题。(10分)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⑦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⑧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⑨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⑩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1.文章主要写的是“安塞腰鼓”,为什么还要写到“多水的江南”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于“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你的同学有以下疑问,请试着解决。
(1)“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成“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是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体会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6分)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4.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①②段开头都引用了写月亮的诗歌,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线索安排和情感抒发两个方面,将本文与《灯笼》一课比较异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题意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从小到大,许多传统习俗伴随我们成长。如端午节佩戴香包、中秋吃月饼、春节不能扫地倒垃圾,如祭祀时求平安符、焚香烧纸,如不能分“梨”送“钟”、搬家要挑吉日等等。你也许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也许发现它值得保存的内涵,也许察觉到它不合时宜的地方……
请就个人生活见闻,以“传统习俗”为话题,写下你的故事经验或想法。
要求:(1)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全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归省(xǐng) 麋子(mí) 羁绊(jī) 恬静(tián)
B.纨绔(wán) 蕴藻(zāo) 行辈(háng) 闭塞(sāi)
C.分量(fèn) 冗杂(rǒng) 撺掇(cuān) 踱步(duó)
D.亢奋(kàng) 静穆(mù) 蓦然(mù) 斡旋(wò)
【答案】C
【详解】A.有误,“糜子”的“糜”应读作“méi”;
B.有误,“蕴藻”的“藻”应读作“zǎo”,“闭塞”的“塞”应读作“sè”;
D.有误,“蓦然”的“蓦”应读作“mò”;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踊越 争讼 门槛 变换多姿
B.羁绊 怠慢 幅射 惊心动魄
C.落幕 皎洁 恣意 元气淋漓
D.家眷 渺远 诱惑 兴高彩烈
【答案】C
【详解】A.有误,“踊越”的“越”应写作“跃”,“变换多姿”的“姿”应写作“幻”;
B.有误,“幅射”的“幅”应写作“辐”;
D.有误,“兴高彩烈”的“彩”应写作“采”;
故选C。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D.《灯笼》是吴伯箫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答案】A
【详解】A.有误,《社戏》是一篇短篇小说。故选A。
4.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
②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④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⑤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①④②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②④①
【答案】D
【详解】③是领起句,⑤点明“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②承接“文化遗产”进行分类,④①承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具体说明,即③⑤②④①。故选D。
5.【读书论坛】图书馆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关于读书的交流。沛泽参与了这次论坛,部分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为沛泽做出合理的应对。(4分)
学生代表1:我觉得现在读书的时间太少,不能沉下心来深入地阅读。
沛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代表2:我觉得读书对提高成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呢。
沛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觉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是否真正重视。 我觉得读书本来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地积累,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学生代表1”的问题“我觉得现在读书的时间太少”提出建议“挤时间学习”并注意表述时语言要真诚。可以回答:鲁迅曾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只要重视阅读,肯在阅读上花功夫,就一定有时间。
结合“学生代表2”的问题“我觉得读书对提高成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呢”提出看法“读书需要日积月累”并注意表述时语言要真诚。可以回答: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读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积累,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实现“质变”。
6.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回答问题。(7分)
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味道》栏目组到东台鱼汤面馆古镇店拍摄特色美食——鱼汤面,用镜头聚焦西溪的特色美食和本土特色文化。
东台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美食独具风味、富有特色,成了宣传东台、留住游客、拉动消费的亮丽名片。央视摄制组从食材选取、烹饪特点、滋补养生、味蕾体验等每道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录制,充分挖掘东台深厚的饮食文化,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把东台最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给央视科教频道《味道》这个栏目设计一个宣传口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顾客非常喜欢这里的鱼汤面,于是想要认识制作面条的师傅。老板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呢?”请你简要评价老板的应对技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央视《味道》栏目走进西溪寻美味。
(2)荟萃美食精华,传播美食文化,让生活更有味
(3)针对顾客的要求,老板没有直接同意,也没有一口回绝,而是运用“类比法”,委婉地回绝了对方,通俗易懂,诙谐幽默。
【详解】(1)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新闻内容的概括可以根据新闻的导语来拟定,并且按照“对象+事件”的形式进行概括。
结合导语(首段)“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味道》栏目组到东台鱼汤面馆古镇店拍摄特色美食——鱼汤面,用镜头聚焦西溪的特色美食和本土特色文化”可知,对象为“央视《味道》栏目”,事件为“走进西溪寻美味”,据此按照形式进行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宣传标语要围绕主题“美食”设计,可体现活动的内容或意义,可采用对偶等修辞手法拟写标语。
示例:舌尖美味,“膳”待天下。
(3)本题考查应对技巧。
“一位顾客非常喜欢这里的鱼汤面,于是想要认识制作面条的师傅”,因为食物做的好,顾客产生了想认识厨师的想法;“老板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下蛋的母鸡呢?’”,老板针对顾客的要求,没有直接否决,而是通过类比的方式,将鸡蛋美味不用认识下蛋的母鸡类比鱼汤面美味不用认识制作的厨师,委婉地回绝了对方,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不伤和气。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14分)
社戏(节选)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④……
⑤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⑦“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⑧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⑨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⑩“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7.选文第①段中“似乎”“也许”是表示猜测的副词,去掉这些副词行不行?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句中的“他”指代什么?这里描写的心境与第①段的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7.去掉不行,因赵庄只是依稀可见,听到的声音,看到的火光只能是猜测,而且猜测的都与看戏有关,这就更能表达出“我”看戏的急切心情。 8.指代宛转、悠扬的笛声。第1段表达“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第2段表达“我”被笛声、景色陶醉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9.六一公公是一位淳朴的乡民。他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珍爱自己的劳动成果,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 10.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解析】7.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似乎”“也许”都是表示猜测,且根据第①段“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可知,听见的歌吹和看见的火都是我们的猜想,可见我们在还未到达目的地时都心系目的地,猜测的都与看戏有关的内容,这就更能表达出“我”看戏的急切心情,故不能去掉。
8.本题考查理解代词指代对象和作者情感。
代词指代的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结合上句“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可知“他”即指宛转,悠扬的笛声。把握作者心情,要结合体现人物心情的关键句子分析。第①段,“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写出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第②段,“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写出“我”被笛声,景色陶醉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9.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概括。
结合第⑥段“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可知,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说明他珍爱自己的劳动成果,却并不责怪他们偷豆,他是允许孩子们去他田里摘豆吃的。可见六一公公是一个纯朴乡民的形象,他宽厚、善良、纯朴、珍爱自己的劳动成果;结合第⑧到第 段“请客?——这是应该的”“豆可中吃呢?””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可知,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说明他热情好客,并不吝啬;一听到“我”夸他的豆好反而感激起来,说明了他的纯朴;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的憨实厚道。
10.考查语句的理解。
根据《社戏》原文“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可知,那夜的戏其实对“我”来说很无趣,无聊。原文“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可知,那夜的豆子第二天吃起来也是平常的。联系《社戏》原文情节可知,首先是小伙伴满足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小伙伴们非常照顾我;且那夜“偷”豆吃豆充满了童真章趣;“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童年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生活的标志;“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突出了对乡间少年诚挚情意的怀念,突出了那夜生活的难忘,充满理想色彩,而“也不再看到”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二)阅读《安塞腰鼓》(节选),完成下面小题。(10分)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⑦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⑧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⑨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⑩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1.文章主要写的是“安塞腰鼓”,为什么还要写到“多水的江南”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于“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你的同学有以下疑问,请试着解决。
(1)“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成“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是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体会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示例:江南流水更多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接这样的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12.示例:①不能,因为把“好”写在前面,感情表达更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奔放的特点。
②“好”既安塞腰鼓表演得好,也指安塞腰鼓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壮阔、热烈,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震撼。 13.示例: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以“鸡啼”反衬寂静,以声写静,突出腰鼓停止后的寂静,给人留下无穷回味的余地。
【解析】11.考查对对比写法的理解。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黄土高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力量,而多水的江南则没有这样的力量。把江南的柔媚和黄土高原的粗犷、厚重作对比,衬托出了安塞腰鼓的阳刚之美。说明只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安塞腰鼓,表达了作者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2.①考查句子的替换。前者可以表现出安塞腰鼓的气势磅礴,大气凛凛。而后者只是说了安塞腰鼓好,并不能表现出作者对安塞腰鼓的钦佩与安塞腰鼓的气势。“好一个安塞腰鼓”的语气强烈,而“安塞腰鼓好啊”就轻些;“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四次出现,一次比一次更有气势,逐层加深,旨在赞美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改为“安塞腰鼓好啊”仅仅赞美的是安塞腰鼓本身。所以这两个句子是不能替换的。
②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感叹句单句成段,感叹句单句成段,句中的“好”是说安塞腰鼓表演的好,气势宏伟,歌颂生命中奔腾的生命力量,令人振奋,突出了安塞腰鼓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带给人的震撼和鼓舞,气势不同凡响。表现出作者对伟大生命力量的由衷赞叹。
13.考查对文章结尾句的赏析。结合文章内容来看,“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强烈对比,以“鸡鸣”反衬寂静,前文写腰鼓的激情喧响,到最后“戛然而止”,使文章起伏跌宕,给全文营造出一种突然安静的意境,给读者以意犹未尽之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6分)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4.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①②段开头都引用了写月亮的诗歌,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线索安排和情感抒发两个方面,将本文与《灯笼》一课比较异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意近即可) 15.作者由写月亮引发思念,引出中秋吃月饼,为下文的故事交代了背景,起到了铺垫作用。 16.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意近即可) 17.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如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意近即可) 18.相同点:两文都以物为线索,本文以“月饼”为线索,《灯笼》以“灯笼”为线索贯穿全篇。不同点:本文借写月饼抒发了作者对父母亲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灯笼》一文情感十分丰富,作者借灯笼既表达长幼亲情、母子情深,更表达了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意近即可)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文章以“月饼”为线索,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吃月饼,有一次偷吃月饼,现在一到中秋就思念月饼三件事。
1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引用古诗词作用的分析。古典诗词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妙用古诗词可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强感染力。这里引用了有关月亮的诗歌,是为了引出下文吃月饼的情节,衔接十分自然;同时,月亮代表着思念,这些诗歌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16.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这个句子中“躺在那儿”“深情地望着我”是拟人的修辞,将月饼人格化,表现出月饼对“我”的吸引力之大,为下文“我”偷吃月饼的情节做铺垫。
17.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从文中的母亲给兄弟俩分月饼,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关爱孩子并很公正的母亲;从母亲发现“我”偷吃了月饼,但没有责怪“我”的事,表现了她的宽容;再从母亲说自己不爱吃月饼,却用手去捡月饼屑子,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无私的母亲,将最好的东西都给予了孩子。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回答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8.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这两篇文章的线索都十分清晰,并且都以实物为线索,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从情感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灯笼》由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民族的重要意义。
三、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题意要求完成一篇作文。
从小到大,许多传统习俗伴随我们成长。如端午节佩戴香包、中秋吃月饼、春节不能扫地倒垃圾,如祭祀时求平安符、焚香烧纸,如不能分“梨”送“钟”、搬家要挑吉日等等。你也许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也许发现它值得保存的内涵,也许察觉到它不合时宜的地方……
请就个人生活见闻,以“传统习俗”为话题,写下你的故事经验或想法。
要求:(1)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全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范文:
家乡的香浪节
香浪节,又称浪山节,是我的家乡甘肃藏族自治州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七月,正是牛羊肥壮的盛夏,水草丰美,风光旖旎。藏族群众利用此时农牧活计不多的空闲,家家户户炸油果、磨炒面、宰肥羊。然后带上帐篷、炊具,骑上骏马,全家离开自己的庄户,到绿草如茵、鲜花争艳的山坡上,搭起帐篷,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过十天半月欢娱的生活。
节日期间,静谧的大草原一夜之间支起了无数雪白的帐篷,似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白牡丹。歌声、乐声,还有熙熙攘攘的人欢马叫声,交织在一起,把草原搅得一片沸腾。人们饮过浓醇的酥油茶,喝过甘甜的青稞酒,吃过手抓羊肉或油馍瓜果,穿着盛装,从各自的帐篷里走出来。在一片空地上,由一位有威望的人指挥,开始了各种娱乐活动。赛马、赛牦牛,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竞技活动。在开阔的山坡上,鸣枪为令,骏马如飞。牦牛疾奔,最先到达终点的健儿,将会得到一条洁白的哈达,作为胜利和荣誉的标志。赛跑,掀起了欢乐的高潮。青年、老人、妇女、儿童分组进行比赛。老人组里有80多岁的老汉,儿童组里有四五岁的“稚小鸭”,所以跑起来千姿百态,令人不禁捧腹大笑。摔跤,这可是小伙子们逞能的项目,越是顽强,越激起人们赞许的掌声。
体育节目结束以后,接着举行独具风格的文娱活动。男歌手拿着扎着红绸或羊毛的酒瓶,在场上高唱祝酒歌,祝贺“扎西”(吉祥)。唱到兴起,便扭动起舞。头一名歌手唱完,就将酒瓶传给另外一个人,谁接酒瓶,谁就要高唱欢乐的歌。女歌手则挤在伞底下,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到兴高采烈时,就情不自禁地手挽手跳起舞来。夜深了,在七月七的晚上,多情的少男少女们,一对对,一双双,情绵绵,意切切,偎依私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藏族人民的香浪节也由古老走向现代化。不少牧民在香浪节期间提上收录机,搬来彩电,还有气垫床、摩托车,给这绿色的世界,揉进了现代化的色彩。
百闻不如一见,如果大家要来看看,那是最欢迎不过的了。
【详解】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目要求根据个人生活见闻,围绕“传统习俗”来写作。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在写作之前,先要了解本地有哪些“传统习俗”,自己先罗列几个;然后再比较分析,看自己对哪个“传统习俗”比较熟悉了解,比较感兴趣。只有自己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写得精彩。接下来思考,这种“传统习俗”的来历,蕴含的意义,主要有哪些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习俗”有什么变化,或者是带来了怎样的思考等。通过对家乡“传统习俗”的写作,一定要融入对家乡的情感,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教材上我们学过的鲁迅的《社戏》,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都是表现民风民俗的优秀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借鉴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