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02: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
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6分)
久居城市之人,需要清耳。清除那些繁杂暄闹的市声于耳外,办法之一是,去聆听原始仆拙的自然之声,让心灵安静下来。譬如,去聆听风声雨声,去聆听盘(xuán)____的候鸟鸣叫之声,去聆听蝉噪蛙鸣之声。追(sù)____古代诗家钟爱听蛙的习性,宋代曹幽就是一例,其诗云:“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春幕时分,有花悄然(diāo)____零,冉冉绿荫与云天相接。而此时,林间远近稀(shū)_____的莺啼刚刚停息,青草池塘里的蛙声,却此起彼伏地热闹起来。然而,热闹终输于空静,因为周遭安谧若水,蛙鸣使夜晚更加幽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盘(xuán)_______ ②追(sù)_______ ③(diāo)_______零 ④稀(shū)_______
(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_____改为_____ ② _____改为_____
2.为了让更多的人践行低碳生活,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仿照示例,再补充两项活动。(2分)
活动一:播放视频,引领低碳风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主题演讲,引起低碳共鸣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以八年级(六)班学生代表、环境小卫士艾环静这一身份,准备演讲稿并在主题教育活动大会上演讲。首先,根据下面演讲稿的主体内容,把演讲稿的开场白补写在横线上,开场白中要交代清楚题目,要能够概括下文演讲的要点。(4分)
第一,低碳生活,让我们从日常餐饮开始。合理饮食,减少粮食浪费,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第二,低碳生活,让我们从日常起居开始。随手关灯、关空调,节约用纸,用布袋替代塑料袋。第三,低碳生活,让我们从日常出行开始。多选择自行车、公交车或步行,少乘出租车、私家车……
3.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
赏析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诗人用一个“望”字,即把目标从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移向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充满深情厚意。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渡荆门送别》都是送别友人的诗,都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C.《渡荆门送别》颔联中“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这首诗流露出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之情。
D.《渡荆门送别》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5.两首诗中画出的两处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灌水①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淡。”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②,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③,何战?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抵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客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节选自[唐]柳宗元《愚溪诗序》,有删改)
[注]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龂(yín)龂然:形容争辩的样子。③ 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玷污。
6.请你完成下面关于文言文知识的积累。(5分)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2)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8.“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9.作者在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有何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调研报告,完成10~12题。(10分)
在 路 上
何帆①
①跟着卡车司机调研中国,一直是我的一个小心愿。
②2020年5月18日,我跟着一台中国重汽6轴13米挂斗货车,拉了一车重货,从淄博到武汉。
③为什么要坐卡车去武汉呢?疫情期间,我天天待在家里,买东西都在网上。出乎我的意料,疫情期间物流配送的速度反而更快了,往往是头天下单,第二天就送达。我不由得想到,这个庞大而隐秘的物流体系,到底是如何运转的?要不,我跟一辆卡车去趟武汉?
④经朋友介绍,我联系到山东淄博一家做物流的小公司。下午4点,我到达货运仓库,两名司机已经把货物码好,重货摆放在从车尾倒数第3对车轴前后的位置,重货的空隙间放着一些小件的泡货(通俗地讲,就是“轻货”)。他们把挡板扣一一锁实,站在车顶,用巨大的苫布把货物严严实实地盖上,罩住车厢顶部。这不是一件轻松活。
⑤两位司机都姓胡,一个看起来精明干练,另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他们来自同一个村子。驾驶室里除了正副驾驶座,后面还有两层低矮的上下铺位,供司机倒班休息。正副驾驶座之间装了一把烧水壶,可以在旅途中间泡茶倒水。精明胡坐在驾驶座上,朝外看看,踩下油门,转动硕大的方向盘。老实胡脱了鞋,坐在铺位上,扳着自己的脚。我坐在副驾驶座上。
⑥山东省境内一马平川,车不多,我们的车开得很稳。驾驶室里没有播放音乐。司机的耳朵要随时听着车的声音,听听有没有异响。我们在驾驶室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⑦司机这个行业,也有自己的忌讳。精明胡告诉我,卡车司机有句话:“穷死不拉管,饿死不拉卷。“”管“是指钢管、铁管,”卷“是指钢卷。这些货物本身就很重,如果没有固定好,司机急刹车或急转弯时,可能会由于惯性作用,把驾驶室挤扁。此外,很多司机都不愿意拉“绿通”——夏天必须半夜装货,清晨出发,太辛苦。精明胡还说,像“夺命小龙虾”“催命樱桃”这些货物,多耽搁一两天就会变质,而且容易损坏,赔不起。
⑧夜色渐深。仪表盘上的灯光是漆黑一片的驾驶室里唯一的亮色。车灯划破无边的黑暗。晚上10点之后,路上小车很少,大车居多。这是在你睡着的时候,中国经济还在跳动的脉搏。不到一代人的时间,一张巨大的高速公路网和一个繁忙的物流行业便建立起来。一辆辆卡车鱼贯而行,有很多都是像我们这样的重型卡车,偶尔也点缀着小货车。有时候,会有大车超车,一辆巨鲸一样的大卡车从身边呼啸而过。我靠着车窗,打量其他货车上装的东西。有的卡车后面拉的是货柜,货柜里装的大多是我们在电商平台上买的东西,很多很多的小件包裹。有的卡车拉的是蔬菜、生猪,我看到有专门拉山东大葱的。有的卡车后面挂着几辆刚出厂的小轿车。有好几辆卡车拉的是挖掘机——其实,货车司机也是宏观经济的观察者。
⑨车行半路,遇到一阵冰雹。冰雹在车窗和车顶的声音显得急促、蛮横。两位胡师傅来精神了。此时轮休躺在铺位上的精明胡开心地坐了起来,掏出手机,录视频,一边录一边自己当解说。在深夜的高速路上遇到冰雹,对卡车司机来说,或许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每天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太多了,孤独、单调、疲惫、困倦、堵车、别车。在服务区打个盹儿,有时候会遇到偷油的。经过收费站,经常会遇到查车、罚款。
⑩凌晨4点,我们从信阳往南,准备翻越鸡公山进入湖北。两位司机已经换了两次班。老实胡在铺位睡觉,精明胡接手开车。
精明胡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操作热水壶,烧水、泡茶、喝水、抽烟,不停地打哈欠。
我们离目的地,已经很近了。
[注] ①何帆:经济学家。本文节选自何帆2021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年度报告系列第三本《变量: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书中记录了何帆2020年实地调研中的观察和思考。本文有删改。
10.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群像,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群人物的形象。通常所描写的是“巨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的选择与命运“,时代是目的,个人是手段。结合文章内容以及下面的链接资料,分析以“二胡”为代表的货车司机群像。(4分)
[链接资料]
中国大约有1800万名这样的货车司机,他们驾驶着1000多万辆大大小小的公路货运卡车,行驶在全国500多万公里的公路网络上。
公路货运业平均每天在途的货运量约为9414万吨。这些货车司机平均每年为我们每个人运输24.5吨货物。
根据调查,95%以上的卡车司机是男性,超过95%的卡车司机没上过大学,接近80%的卡车司机是农村户口,大多数卡车司机驾龄在10年以上。
卡车司机平均每天开车6至8小时,重卡司机持续开车时间最长,在10小时以上。患有颈椎病、胃病,感到腰疼的司机大约占79%。他们平均每年的行驶里程为10.4万公里,收入为10.7万元。里程表上每增加1公里,他们的银行账户大约能增加1元收入。
大多数卡车司机的家庭要抚养一个或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大多数孩子正处在上学的年龄。一般来说,卡车司机每间隔20多天才能和家人团聚一次。
12.纪实类作品注重客观性与准确性,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往往隐含在字里行间。请探究本文作者的情感意蕴。(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3~17题。(17分)
簟匠独路头
谢志强
①朱家村原先是个大村庄,朱姓为大姓。后来成了镇,竹家镇。朱和竹谐音。
②竹家镇位居一个山岙,四边环山,都是竹山,山不高。镇里,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竹器。手艺最好的是朱独路头。
③独路头是他的绰号。他是个一根筋的人物,独攻一路,连个老婆也没上心娶。他总是一声不吭地编竹器,一根篾条,在刮刀与拇指间来回抽拉,厚薄均匀,全凭手感。他的活非常精细,竹家镇的各家各户,至少有一件出自独路头的竹器。篾席、眠床、竹人、竹马,样样美观,经久耐用,还有的编入了各种各样的花纹。据说,他编的竹器,陈列在县城店铺的货架上。不过,独路头连县城也没去过。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独路头的手艺越发精湛。常有城里的商人,上门来收购。镇里,附近的村里,许多小后生登门,拜师学艺。独路头拒绝收徒弟。他那个绰号就是这样被传开了。
⑤年复一年,独路头不知编了多少个竹器。渐渐地,眼睛也花了,腿脚也不灵了。上山采竹常常上气不接下气,簟匠工具似乎也不听使唤了,动作迟钝了。工具、竹子好像提醒他说:你老了。
⑥六十岁那年,独路头放出口风,要收一个徒弟。手艺传男不传女,自己没儿没女,就把徒弟当儿子,也好养老送终。
⑦消息传开,呼隆一下,独路头六十大寿那天早晨,有一群拜师学艺的后生涌进他的院子。有近百个。向来清净的院子,顿时热热闹闹。院中屋里,都挤满了后生。
⑧百里挑一。后生们纷纷猜测:独路头将出什么考题?
⑨独路头独处惯了,他好像不适应,一时还不知怎么对待这样热闹的局面,他编了个花篮——偏偏那个季节山花已谢了。似乎闹中求静,边编边想。
⑩后生们不敢喧哗,只是悄声议论,像微风吹进了竹林。都精测花篮是问话的引子。独路头歇了手,站起来,那样子,仿佛突然发现来了那么多人,还是后生。他把花篮挂在院中独棵桂花树枝上,转身,一脸为难,终于说:我只收一个徒弟,来了这么多人,我选一个,其他人肯定难过,当着你们的面,我实在说不出口,这样吧,容我想一想,选中了谁,我会托人报信。
那可能是独路头大半辈子说得最多的一堆话。后生们面面相觑,不好声张,一个个垂着头,相跟着,出院门,各自走,散开了。
院门前是石台阶,台阶下横躺着一把斑竹扫帚——扫院前的扫帚,可能倒在台阶下了。
一个一个后生,抬腿跨过扫帚。最后走出的是一个身体单薄的小后生,仿佛乳毛未脱,又矮又瘦,该是会睡会玩的年龄。小后生来自十几里路外的一个小村庄,翻了几座岭,很可能没睡够,走累了。
事后,独路头说了他的发现,别以为他只顾埋头编花篮了:又矮又瘦的小后生见院中屋里或站或坐,满是人,他就坐到灶旁的柴草上,仿佛热闹、拥挤的场面跟他没有关系,他倒似一个好奇的旁观者;师父(已认定了师父)要大家“都回去”,大家走了,他将弄乱的柴草归整齐了,他不敢看师父。最后一个出去,不声不响,好像生怕脚发出声响那样。
那个小后生出院门捡起扫帚放在院门一侧。
就在这个时刻,簟匠独路头喊:小后生,你留下,不要走了。
小后生呆立着,看看院门前的街两头,那些后生已走出好长一截路了,他猛然清醒,师父叫的是他。
独路头还向他招了一下手。小后生赶紧上台阶,跪在院门槛前,叫:师父。
十几个后生反应快,奔过来。一呼百应,整条街都像发生了奇事一样,还有许多看热闹的居民,纷纷赶来。怎么会选中这么个不起眼不招人待见的徒弟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07,有删改)
13.根据小说内容,梳理情节,完成填空。(3分)
独路头放风要收徒→① _________________→独路头编花篮→② 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独路头选中徒弟
14.结合语境,品味第 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说中独路头编花篮的情节,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说结尾写到居民想不明白“怎么会选中这么个不起眼不招人待见的徒弟呢”,你认为小后生被选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班级准备根据小说内容改写一个剧本,分小组设计片段。请你依据第0405段内容对小后生在此情景中的衣着、动作分别进行设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作
握手,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普通人之间的握手,意味着祝贺、勉励、关爱、化解隔阂;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意味着和解、和平、合作、共谋发展。而人生中,握手的次数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也许只有几次。初次见面的激动,离别之际的不舍,久别重逢的欣喜,误会消除、恩怨化解的释然……
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