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葬、腮”等13个生字,并能用流畅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读并复述这篇课文。
2.深入体会课文内容,能够准确捕捉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并深入领悟“梅花魂”中“魂”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3.领悟梅花坚韧不屈、无畏严寒与风雪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习这种高尚品质,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课文的精髓,感受其中人物的丰富情感,并用心体会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
2.细心品味课题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全面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之辞中所蕴含的深深情感。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梅花那种不畏严寒、不惧风雪侵袭的坚韧品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思考,引导质疑
1.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冕的传世之作《墨梅》。请各位学子齐声诵读,尝试从每一个字、每一行诗句中,初步品味墨梅那份独特的神韵,并试着探寻其中所蕴藏的深意。
2.随后,我们将配合那凄美动人的《梅花三弄》曲调,展示一幅寒梅傲雪图。希望这幅画面能让学生们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梅花坚韧不屈、傲然挺立的品格。
二、初步感知与理解
1.词汇掌握检测
【设计目的:检测学生对课文中词汇的掌握情况,帮助他们巩固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深情朗读与核心事件梳理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独立阅读潜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他们总结课文的核心事件。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梅花所蕴含的深远寓意。】
三、深入品读与探究
1.阅读与心灵对话:
当我们读到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时,为何外祖父总是情不自禁地泪眼婆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情厚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唐诗宋词的韵味,探寻外祖父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表的思乡之情,为后续的学习之旅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师引导:外祖父对我充满疼爱,但为何在面对一幅墨梅图时却显得如此愤怒?
学生回应:因为那幅墨梅图对外祖父来说,其价值无法用言语来衡量。
教师继续追问:请你们在课文中找出展现墨梅图珍贵之处的词句,并将其标注出来,然后大声朗读。
学生纷纷回应:“唯独书房里那一副老干虬枝的墨梅图”
另一名学生补充道:“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发掘墨梅图的珍贵之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深情厚爱,为后续探讨梅花的品质铺设坚实的基石。】
又有学生分享:“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3.老师启发思考:“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吗?为何在临别之际,外祖父会选择将自己最珍贵的墨梅图赠予‘我’,甚至还附带了一条梅花手绢呢?”
学生饱含感情地回应:“或许是因为外祖父年事已高,深知自己无法再踏上故土,所以他希望这份独一无二的纪念能一直陪伴我。”
老师继续以疑问的语气引导:“但墨梅图用白杭绸裹着,显然不是方便携带之物。难道没有其他更为实用的替代品可选吗?”
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
老师带着好奇和惊讶追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她期待学生的深入探索。
学生们纷纷畅谈:“因为梅花在外祖父心中,象征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炽热的爱……”
“梅花不仅仅是一种花,它更代表了外祖父高尚的品格与坚贞的精神……”
老师温柔地引导:“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梅花的世界,去触摸外祖父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吧!”她希望学生们能深入品味第13自然段的深意,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巧妙,老师循循善诱,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外祖父的思乡之情与爱国之志。同时,也为学生过渡到对梅花品格的重点段落阅读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段落不仅是全文的核心,更是情感的顶点与归宿。
四、深入研读与心得分享
沉浸在第13自然段的字里行间,我们不禁被外祖父对梅花的深情珍爱所打动。那么,究竟梅花具有何种独特魅力,能令外祖父如此着迷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点燃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带着疑问去细读文本,深入领会梅花坚韧不拔的品格。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将不仅感受到梅花的精神风貌,更能体会到拥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所展现的崇高气节。同时,我们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比赛,以声情并茂的方式展现梅花的品质,传递出中国人的气节,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怀。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更能在感悟中提升自我。
五、总结与启示
在“梅花魂”这一课题中,“魂”这一字眼究竟蕴含着何种深沉的内涵?作者为何独独钟情于以“梅花魂”作为全文的灵魂所在?
【设计思路:这一部分旨在引领学生从宏观层面掌握文章的精髓,深入探究作者如何巧妙地借助“梅花”这一具象的符号,隐喻性地展现出人物的特质与文章的主旨,进而达到深化对文本理解的境界。】
六、检测结果
1.这梅花,作为我国最有名的花卉,它的坚韧精神令人赞叹。越是遭遇寒冷的侵袭,越是在风雪的压迫下,它反而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尽显其精神与秀气。梅花不仅是花中的佼佼者,更是品格、灵魂和骨气的化身。它象征着中华民族那种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外祖父珍藏梅花图,不仅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更寄托了他对祖国那份深沉的热爱之情。
2.全文以倒叙手法展开,文章巧妙地以物喻人,首尾呼应,构建了一个完美的叙述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检测,旨在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以及他们对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通过对文章核心内容的概括,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所学知识。】
七、深度探寻
让我们携手共赴一场探寻之旅,寻找那些以中华民族“梅花精神”为灵魂的英勇人物故事。当张明敏动人的歌声《我的中国心》在耳畔轻轻响起,一幅幅古老而鲜活的画面便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描绘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气节凛然、充满“梅花精神”的中华儿女。
【设计初衷:在这扣人心弦的背景音乐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交织中,我们精心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深沉的情感体验空间。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教育方式,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深刻领会梅花高尚品格的精髓,进一步点燃他们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
八、作业乐园
1.深入探寻梅花诗词的璀璨瑰宝,品味其中的诗意与韵味,让心灵得到升华与滋养。
2.向朋友分享《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让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传递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让爱国之情在我们心中荡漾。
教学反思
《梅花魂》这篇佳作,出自归国华侨陈慧英之手,她巧妙地以梅花为情感纽带,编织了一幅幅生动细腻的生活画卷。文章中,她与外祖父在异国他乡的点点滴滴,以及最终心痛的离别,都凝聚了她对外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这篇课文也热情歌颂了老一辈华侨对祖国的深情眷恋和炽热热爱。
课文的核心在于展示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情思念。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了外祖父心中祖国的化身。他对梅花的热爱,实则是对祖国的挚爱,两者在情感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然而,解读《梅花魂》中的“魂”字,即梅花的精神,却是这篇课文的难点。这种精神,便是“无论遭遇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始终坚韧不拔,决不屈服”的中华民族精神。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深入讨论,我们希望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首先,理解外祖父为何经常教导“我”阅读唐诗宋词,并在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时,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其次,深入探究外祖父爱梅花、赠送梅花图与其对祖国的热爱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本课的语言含蓄、情感深沉,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以更好地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环节中,我深知自己的引导还有所不足。如果我能通过展示梅花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将梅花所象征的深刻含义与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紧密结合,定能更加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