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驿路梨花》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驿路梨花》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07:55: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2张PPT)
15 驿路梨花
彭荆风
古往今来描写梨花的诗句很多,白居易曾写“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辛弃疾所做“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不同的诗句梨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看看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的梨花又有怎样的含义。
新 课 导 入
彭荆风(1929一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读者一致好评。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中篇小说《云里雾里》,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甲》等。
作 者 简 介
作者在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写《驿路梨花》是在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经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人。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
背 景 链 接
我写《驿路梨花》是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1977 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我觉得经历了十年浩劫,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向雷锋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不满意那些平铺直叙的图解式的文章;反对那种用口号代替行动、用政策代替人物性格的写法,那只会把雷锋精神写歪、写瘪,不能有效地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既然是文艺创作,那就必须从生活中来,用自己深受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感染读者。
——彭荆风《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
背 景 链 接
重点字音
驿路(yì ) 荆棘( jí) 寨(zhài)
竹篾(miè) 露宿(lù) 撵(ni n)
麂子( jǐ ) 修葺(qì) 扛(káng)
菌子(jùn) 瑶族(yáo) 喷香(pèn)  
多音字
pèn
káng
( )喷香
( )喷泉

( )扛着
( )力能扛鼎

pēn
gāng
多音字

( )暴露
( )露面
宿
( )宿营
( )整宿
( )星宿


xiǔ
lòu
xiù
词语释义
延伸:延长;伸展。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撵:驱逐;赶。
露宿:在室外或野外住宿。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词语释义
恍惚:(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折损:损失。文中指对方行礼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朝气:精神振作,力求进取的气概(跟“暮气”相对)。
任务一 讲梨花故事
略读课文,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与小茅屋发生过什么故事?
“我”和老余
梨花
解放军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瑶族老人
为方便过路人,
专门送粮食来
哈尼小姑娘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照料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为方便过路人而建造小茅屋
方便过路人
照料小茅屋
分别按照课文顺序和时间顺序复述课文,比较一下这两种顺序哪一种更好。
1.“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2.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4.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课文顺序
时间顺序
4.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2.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1.“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说一说:课文顺序和时间顺序哪一种更好?
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揭示出来的?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设置误会和悬念的地方,说说其表达效果。
悬念一:初见小屋,主人是谁?
悬念二:不是瑶族老人,谁是主人?
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建造小茅屋?
第一次误会
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主人
第二次误会
认为哈尼族小姑娘是小茅屋主人
解开误会
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看小茅屋
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梨花吗?
梨花的妹妹吗?
瑶族老人吗?
解放军叔叔吗?
小茅屋真正的主人是谁?
建造和照顾小茅屋的人都是它的主人
设置悬念的表达效果。
“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的故事情节往往韵味更浓。
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文章环环相扣,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任务二 赏梨花美景
本文题目叫《驿路梨花》,也就是说课文要以梨花作为线索,找找看,文中关于梨花的描写有几处?读一读,仔细品味,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梨花”作用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梨花”作用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
“梨花”作用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赞美。
“梨花”作用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引用诗句,是梨花一语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
任务三 赞梨花精神
课文为何用“驿路梨花”作标题?
“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也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自然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诗句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有何作用?
“驿路梨花处处开”,作者在这里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照应题目和开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雷锋语录
1、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2、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4、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同学们,梨花是洁白的,给人以纯洁的感受,梨花姑娘也是美的,所有为小茅屋的存在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雷锋精神。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魅力。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将雷锋精神谨记心头,我们的未来一定是“驿路梨花处处开”。
课 堂 小 结
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写一篇读后感。
课 后 延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