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07: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思考陶渊明的选择,理解他对自我与世俗、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2.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体会陶渊明诗文“平淡自然”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体会陶渊明诗文“平淡自然”的风格;理解他对自我与世俗、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可见后人对于《归去来兮辞》艺术成就和价值的推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晋惟一篇”的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新授
任务一、细读,读懂情境
活动1:读文知“境”。
(1)默读,注意作品所表现的“境”的变换。
第1段是悔恨自己做官的错误,准备归隐田园。
第2段是回家的欣喜之情,为写后文的感慨生命作铺垫。
第3段是归隐田园后做的一些事情。
第4段是陶渊明想和外界断绝关系,陶醉在田园景物中,表达了自己想“乐夫天”等一些深层次的感慨。
(2)注意境的变化:第1段写辞官归田,在路上;第2段写家园生活,在家里;第3段写出门,“交结出游”;第4段,表达深层次感慨。(板书:路-家-游-慨)
活动2:赏文悟“情”。
(1)由“境”到“情”,你读出了一种什么心情 明确:欣喜。
(2)为什么“欣喜”,或者说为什么“快乐” 找出依据并具体说明。
第一处,“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现在心不必为形役了,自然高兴。
第二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知道未来可以追求,对未来有希望。
第2段“载欣载奔”,写归心似箭,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喜悦。
第1段“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已经知道了原来做官是错的,现在领悟到人生真谛,觉得自己还没有走得很远,心还能沉静下来,所以高兴。
点拨:这样的地方诗中很多,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安享天伦之乐;抚摸孤松时,可保持高洁的品格;还可以喝酒;还有“倚南窗以寄傲”,拥有傲然自得的心情……
(3)诗人最大的“乐”是什么
明确:第4段最后一句话“乐夫天命复奚疑”。
(4)小结:以天命为乐--表现出作者顺随本性。而本性,又和“造化”,即“自然”契合。作者认为“道法自然”是最大快乐,也是归隐的内在动力和最大收获。
本文的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本文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任务二、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
从序文你读出了什么?试着提个问题并用原文回答。
为什么做官,为什么辞官归隐?
序言:主要介绍了自己做官的原因和离职的理由: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因生活所迫而做官,又因违背自己的本性难堪而在八十余日后,弃官而去。
活动1:陶渊明的心路历程
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从自然生活场景联系到生命存在的形式,从而进入到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以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作为维度,辅以简要画面,画出陶渊明的心电图。小组讨论,共同梳理文本,并整理思路,开始作画。任务完成后并让他们上台展示。
《归去来兮辞并序》:归途——归园——归田——归心
自喜——自乐——自得——自醒
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内涵:悲、苦、达观。
活动2:你读出了怎样的陶渊明?
隐士的纠结与平衡
学生谈论个人感受。老师展示自己的思考。
①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
②年轻时: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
③彭泽令:“口税法” 户籍改革,消富济贫
④归隐后: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
⑤57岁时:《桃花源记》理想社会蓝图
陶渊明的苦痛与超脱
人生之大痛:心为形役,违己交病。
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善万物之得时,感悟生之行休,寓形宇内复几时
沉浸于山水田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行乐事,雅事,使精神超脱外物的羁绊:引壶觞以自酌,临清流而赋诗。
把握当下人生,对有限的生命倍加珍惜,从容书写生命价值的箴言: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看清世俗,看淡生死,乐天安命:何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东晋诗人满怀深情地面对自然,在自然中发现了自己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慰藉;他们也满怀深情地面对生命,高唱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虽不能经世致用,世道使他们痛苦忧虑,感伤彷徨,然而道、佛思想和对自然的深情使他们超脱,其生死感念和诗酒风流千载之后仍令我们深深感动。
活动3:分享后世文人诗文中的陶渊明,品味陶渊明精神的传承。
唐代以后,陶渊明逐渐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从陶渊明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时到彭泽,狂歌陶令前。
——李白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苏轼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毛泽东
梁启超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只有阮籍和陶渊明二人,而陶尤为鲜明。“他做人很下艰苦功夫,目的不外保全他的自然。”
世间并无桃花源,但陶渊明用他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如何找到通向宁静生活的道路;告诉我们热爱什么都不如热爱生活。当现实生活陷入焦虑时,请记住:生活不易,我们都要学会善待自己。
后世著名学者费勇这样评价: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真正做了自己的人,他辞掉了官,辞掉了体制的保障,回到农村,自己养活自己。
叶嘉莹先生这样评价:在精神上,陶渊明掌握了“任真”的自得;,在生活上,他掌握了“固穷”的持守。
任务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来进行赏析。体会语言特色,感受真挚情感。
1.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松菊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是高洁、脱俗的象征,诗人此处写“松菊犹存”实则是表明自己品性仍在,未被世俗污染。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这两句一方面描写景物自然妥帖,毫无雕琢之痕又极具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又寄托深远,出则无心,归则有意,这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出仕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无心”并不是作者的开脱之辞,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倦飞”,是因为自己已经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又将这种复杂的感情不露形迹地轻点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由物哀人,自然生出人生短暂之伤感;由春来万物复苏,体会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仓促。这两句虽有些沉郁,但仔细品味,基调还是静谧而愉悦的。
5.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两句抒发了陶渊明乐天安命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也流露出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绪。隐逸的道路基本上都是逃避现实的,有消极的成分。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陶渊明不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其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启示人们要蔑视那丑恶污秽的现实,从生活上远离它,从道德上鞭挞它。陶渊明这种顺乎天命,委心任化的态度是充满诗意的,也是由痛苦和折磨中得来的。它总结了陶渊明对此前人生的反思、对个人本性的澄明、对未来人生的向往。
小结:①语言风格 ,“淡雅生动” “素朴自然”。
“淡雅生动”虽锤炼语言,却不追求藻饰,不滥用典故。
“素朴自然”大多如口语不经意流出,自然真切,是作者心胸的真实展示。作者写出了回到田园后的园中之乐、田中之乐和身心自由之乐
②句式上,文章多处使用了对偶句。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并序》骈偶押韵,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很多句子,能够触动心灵,却并没有太多技巧,而这也是陶渊明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的体现,其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
任务四:拓展延伸
活动1:联系陶渊明其他作品。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
从中可看出陶渊明吃、住境况:收获少,孩子多,存粮也没有;住得差,衣服破,食物少,竟然到了乞食的程度。
活动2:具体分析。
文章的字里行间还隐藏了一种什么感情 (分组讨论)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可看出,羡慕万物自由生长,而自己生命短暂。一第3段写“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在序里可看到“违己交病”,世事混乱违反了他的意志,身心都很疲惫,乱世让他感到很悲伤。(点拨:那是以前,现在不是很快乐吗 “我”归隐田园的心愿得到满足了)
可现在没有人理解他的高洁品质,感到孤独。
“聊乘化以归尽”,意为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年轻时陶渊明希望做官,年老后就只能顺应自然变化了,说明他对现实失去信心。这是他感到悲伤的一个原因。
点拨:作者悲伤的原因有四点:一是挨饿受冻,从序言可看出来;二是世与“我”相违,难免感到孤独;三是生命短暂;四是不能主宰自己命运。
活动3:小结。
人生悲乐相伴也许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快乐背后是藏于内心深处不愿示人的忧伤。你认为“乐”,看到的是归隐心愿的满足;你认为“悲”,则体会到了作者退而求其次的无奈和苍凉。
任务五:《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并序》比较阅读(教师主讲)
1.相同之处
《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并序》都体现了在“人的觉醒”和“山水的发现”的魏晋时代文士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王羲之和陶渊明都在人生苦短、终必有尽的现实面前有着心灵的悸动和思想的波澜,都在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和衷心的欢愉。
从人生经历和个人思想来看,他们也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曾关注现实,都曾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王羲之对天下大势、军务民政的认识,陶渊明说自己少时“猛志逸四海”(《杂诗八首》其五),想要“抚剑独行游”(《拟古九首》其八),都体现了这一点。但他们也从少年时就深受老庄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王羲之一见会稽山水就想永居那里,陶渊明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也许并非巧合的是,他们都经历了从“出仕”到“辞官”的过程,最后都在自然田园中“归尽”。
2.相异之处
就作为人生关键的“辞官”而言,王羲之主要是因为宦途上的人事矛盾,甚至有“羲之耻为之(王述)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晋书·王羲之传》)之事,被动性较强;陶渊明共三次辞官,前两次的原因分别是“不堪吏职”(萧统《陶渊明传》)和“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都是主动辞官,根本原因都在于天性与官场生活相违。可见两人虽都有超尘之想,但超脱程度毕竟有所不同。
就对生死的思考而言,王羲之感叹欢乐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对此感到痛苦,想要超越生死而又认识到把生死、寿夭等同起来是一种虚妄。在《兰亭集序》之中,他希望以诗文与后人心灵沟通;在《兰亭集序》之外,他服食养性,云游采药,希望将生命延长。陶渊明则不然,对他来说,尽管“寓形宇内复几时”,但重要的是怎样选择和利用好这短暂的人生。至于死亡,只是“乘化以归尽”,“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辞》),他把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因此也就没有了要汲汲于突破生死的焦虑,减少了对死亡的沉痛之感。他平静随化,因而也就自然乐天。对陶渊明来说,重要的是扑进自然、田园、本性的怀抱,而不是突破自然为生命设置的界限。
由此就带来这两篇文章中自然观的差异。参加雅集的人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游目骋怀,感到愉悦,在这里,自然是人的审美对象,虽然能带来欢乐,但欢乐很快也会逝去。陶渊明则将自然作为自己精神的家园,把自己的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对他来说,自然令他愉悦,这种愉悦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愉悦,而是一种在自然中反观自我,荡涤心胸,感受到“与天地参”的生命的微笑。理解了这些,我们也许就会更加认同刘熙载对陶渊明诗文的评价:“陶渊明为文不多,且若未尝经意,然其文不可以学而能。非文之难,有其胸次为难也。”(艺概·文概》)
任务六:读“辞”悟人生。
结合你对《归去来兮辞》的理解,写一段点评,表达你对陶渊明情感、志向以及人生选择的思考。(200字左右)
附:《归去来兮辞》名家点评
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北宋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北宋苏轼: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征。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北宋李格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南宋朱熹:其辞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
拓展:鲍鹏山:《南山种豆:陶渊明》
路过:《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归去来兮辞》。
2,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是什么?请你给这篇文章或者这本书写一篇序。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