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高2023级强基班高一下期第一次学月考试
生物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图甲、乙均可表示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b和c+d和图乙中B→B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图甲a、c和图乙的B→A发生染色体复制,同时细胞适度生长
C.图甲中的a、图乙中的B→A,会出现中心体的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
D.图甲中的b、图乙中的A→B,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由1:2变成1:1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精确地传递到子代细胞。下列描述除哪项外均保证了亲代细胞复制的两套核遗传信息能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
A.分裂间期细胞内相关酶的含量升高,核糖体活动旺盛、细胞适度生长
B.前期染色质逐步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并形成明显的可分开的单位一染色单体
C.后期着丝粒分开,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D.末期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两套完整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3.下列对细胞分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不变、数量改变的结果
C.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D.从个体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
4.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玉米种子长成一颗完整植株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②精子、卵细胞只含有生物体细胞内一半的遗传物质,没有全能性
③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可使细胞衰老
④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使细菌破裂,这种细胞的死亡属于凋亡
⑤对草履虫而言,细胞衰老的过程也是个体衰老的过程
⑥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通过吞噬细胞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⑦在体外保存和培养干细胞,使之形成组织或器官,这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⑧植物组织培养表明,高度分化植物细胞内仍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整套遗传物质
⑨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实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是有全能性
A.①②③⑥⑨ B.①③⑤⑥⑧ C.①③④⑤⑥⑨⑧ D.②③⑥⑦
5.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日,生物兴趣小组成员逛街时遇到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但不确定是否为“割的”),带着一双儿女(是双胞胎,且哥哥为单眼皮,妹妹带着墨镜未能观察到其眼皮性状),他们根据遗传学的相关原理做出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对夫妇及儿子的眼皮性状表现可作为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的依据
B.哥哥为单眼皮,其双胞胎妹妹一定也为单眼皮
C.若妹妹也是单眼皮,则该对夫妇一定都是割的双眼皮
D.若母亲是割的双眼皮,则妹妹一定携带单眼皮基因
6.孟德尔创造性的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进行研究,最终总结出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自交,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提出问题”
B.由F2出现了9:3: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属于“提出问题”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1:1属于“实验验证”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F2中会出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属于“演绎推理”
7.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基因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M),拟在一个配种季节里鉴定M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下列有关配种方案及子代统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将M与多匹栗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全为栗色马则为栗色为显性
B.将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子代若出现白色马则为栗色为显性
B.让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全是栗色马,则M是杂合子
D.让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栗色马=1:1,则M是杂合子
8.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和自由组合实质的过程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⑥ C.③和⑤ D.④和⑥
9.某雌雄同株植物的株高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和d控制,而含D基因的花粉碰到恶劣条件(如受粉期遇到连绵细雨)也只有约2/3能正常受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杂合植株在正常条件下自由交配两代,F2中DD∶Dd=3∶1
B.杂合植株在正常条件下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杂合植株在恶劣条件下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D.杂合植株在恶劣条件下自交1代,F1中DD∶Dd=2∶5
10.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杂合子宽叶玉米表现为高产;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DD纯合子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关于F1的成熟植株中,不正确的是( )
A.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 B.有6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宽叶与窄叶之比为3:1
11.人类白化病是常见的遗传病,下图是某家系白化病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
B.第I代的1、2、3、4遗传因子的组成完全相同
C.Ⅱ-6和Ⅱ-7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若Ⅱ-6和Ⅱ-7已有一个患病孩子,则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机率为8/9
12.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纯合品种甲与纯合品种乙杂交得 F1,再让 F1,与玉米丙(ddRr)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D/d、R/r 基因分别遵循分离定律
B.甲、乙可能 DDRR 与 ddrr 组合或 DDrr 与 ddRR 组合
C.子二代中纯合子占 1/4,且全部表现为矮秆
D.若 F1自交,其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 F1的个体占 9/16
13.(不考虑致死)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14.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 )
A.30% B.26% C.36% D.35%
15.如图曲线a和b不能用于表示( )
A.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B.细胞分裂次数与端粒长度的变化
C.动物细胞体积与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变化
D.Aa连续自交的次数与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16.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且受R、r和C、c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当R、C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小鼠基因型为CCRR时,毛皮才为黑色
B.基因型为ccRr的小鼠不能合成中间产物,所以为白色
C.F2表型比例为黑色:棕色:白色=9:3:4
D.基因型为Ccrr与ccRr的小鼠交配,后代表型比例为l:1:2
17.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存在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致死
B.后代性状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C.后代性状分离比为4∶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后代性状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18.人的棕眼和蓝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控制棕眼,b 控制蓝眼。利手是指人类习惯使用的手。某些人习惯使用右手,称为右利手(右撇子);某些人习惯使用左手,称为左利手(左撇子)。右利手(R)对左利手(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一对夫妇表现型为棕眼右利手和蓝眼右利手,已生育一个蓝眼惯用左手的孩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孩子的几率是1/4
B.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女孩的几率是3/16
C.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6种,表型可能有4种
D.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几率为1/2
19.有学生学习了孟德尔杂交实验后,别出心裁进行了模拟实验:用4个小桶(雌1,雌2代表雌性生殖器官;雄1,雄2代表雄性生殖器官;),按照如下表所示分别装入一定量的质地、大小、带有不同标记的小球,然后从每个小桶内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小桶,重复多次,下列关于该模拟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4个小桶 小桶内装入带有不同标记的小球
黄Y 绿y 圆R 皱r
雌1 10 10 0 0
雌2 0 0 10 10
雄1 10 10 0 0
雄2 0 0 10 10
A.任取一个小桶可模拟分离定律
B.任取两个小桶都可以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C.可模拟子代基因型,小球结合方式有16种,小球组合类型有9种
D.雌1和雌2取出的小球组合可以模拟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共有4种类型
20.下图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含2对同源染色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正常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21.(12分,每空2分)下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各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时期的细胞,a~e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a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b过程为 分裂,是人体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2)正常的骨骼肌常呈现红色,是因为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肌红蛋白。请推测上皮细胞中不能合成肌红蛋白的原因是 。
(3)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4)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方式,它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人胚胎发育时,尾部细胞自动死亡,尾巴消失;白细胞吞噬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都属于细胞凋亡,由此可见,它对多细胞生物体 ,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5)有同学认为: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才开始表达,此说法是错误,请阐述理由: 。
22.(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洋葱是一种常见且容易栽培的植物,常用作多种生物实验的实验材料。某研究小组探究生根剂促进洋葱水培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结果如图甲),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视野如图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信息判断,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是
(2)分析图甲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点)
(3)取材后,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 →制片。
(4)某同学判断,图乙中Ⅲ的细胞属于有丝分裂且是后期图像,其依据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下图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23.(14分,每空2分)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时期的模式图;图2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型,如下
(1)由甲→乙属于 分裂。该生物是________(选填“雌性”或“雄性”)理由是
(2)图中甲、乙、丙、丁含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细胞的名称为 。
(4)图1中的细胞处于图2中的CD段的有 ,DE段的变化是 的结果。
24.(共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豌豆和玉米是遗传学研究中的两种典型作物,其中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已知玉米植株的宽叶和窄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都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现有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宽叶植株的玉米籽粒和窄叶植株的玉米籽粒,若要用这两种籽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若将纯种高茎豌豆植株和矮茎豌豆植株间行种植,单株收获高茎亲本所结籽粒并播种,发育成的F1植株全为高茎,据此能否判断株高性状的显隐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德尔结合大量实验数据对该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但有人认为,在孟德尔的解释中,F2植株基因型比例为1:2:1,但实验中只能看出F2植株中高茎:矮茎=3:1,因此还需设法证明F2植株中高茎确为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请你以F1植株所结籽粒为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解决上述问题,并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
设计思路: ;
预期结果:
25.(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某种蝴蝶的翅色有紫色和黄色(基因用 A、a表示),该种蝴蝶的眼色有绿色和白色(基因用B、b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只紫翅绿眼蝴蝶和一只紫翅白眼蝴蝶杂交,分别统计了F1中每对相对性状的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蝴蝶眼色的显隐性,为了判断蝴蝶眼色的显隐性,该生物小组从F1中选择多只绿眼雌、雄蝴蝶进行杂交,结果所有杂交组合的子代都是绿眼蝴蝶,说明蝴蝶眼色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2)在(1)的基础上,该兴趣小组开展进一步探究,继续对F1中两对相对性状的表型及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绿眼:黄翅白眼=3 : 3 : 1 :1,请根据结果判断控制蝴蝶翅色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中黄翅白眼蝴蝶所占比例为 。
(4)请在P(亲本)、F1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和题干中不同的杂交实验,证明你在第(2)问的判断,并用规范的遗传图解表示自己的思路和预期结果,可辅以文字说明(4分)高一强基生物答案
1. C
【解析】C.图中a、B→A,是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会出现中心体的复制,但不会出现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分裂期的前期
D. 图甲中的b、图乙中的A→B,属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分裂期有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由1:2变成1:1
2.A
3.B 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每个细胞中管家基因(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都会表达,就会产生相同的蛋白质,比如呼吸酶、ATP合成酶(水解酶)等。
4.B
①种子内部已经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胞,已经形成胚芽、胚根、胚轴等,这些结构会逐渐发育为植物的根、芽、茎,换而言之就是一个小个体变成一个大个体,当然没有体现出全能性,全能性的重点是:某种细胞能发育为完成个体,或者形成组成个体的所有类型的细胞
④宿主细胞因病原体的侵染与繁殖使细菌破裂,这种死亡属于细胞坏死,属于在不利的因素下,细胞的被动死亡。★如果该病原体是被免疫系统发现,被免疫系统清楚(比如吞噬细胞/白细胞)吞噬消化属于细胞凋亡。
⑦器官中虽含有多种类型的细胞,只能说明干细胞增殖分化为部分种类的细胞,而没有产生组成某个体的所有类型的细胞,未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⑨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细胞核”是有全能性 这就叫准确性,娃娃们
5. D
6. A
A. “F1自交,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提出问题”
B. 由F2出现了9:3: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属于“提出假说”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1:1属于“演绎推理”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F2中会出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属于“提出假说”
7.D
A.若栗色为隐性,能出现A项所述结果;若栗色为显性,只需其中一只栗色马为BB,也能出现A项所述结果;故通过A 项所述结果无法判断显隐性。
B. 测交无法判断显隐性
C 注意图中①②也发生分离定律,但①②因是纯合子,虽纯合子成对遗传因子(DD/dd)也要分离,但是也只会产生1种类型的配子,所以无法更好的表示出分离定律的实质。④⑥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不是自由组合,自由组合是专用名词,仅用于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自由组合。
D
【解析】A.正常条件下,花粉不受影响,杂合植株Dd自由交配两代,F2中DD:Dd=1:2,A错误;
D、在恶劣条件下,含D基因的花粉只有约2/3能正常受精,卵细胞的种类和比例不受影响,杂合植株在恶劣条件下自交一代,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2:5,D正确。
C
【解析】A、亲本为AaDd,DD致死,则自交后F1中有茸毛和无茸毛的基因型分别为2/3Dd、1/3dd
C、单独分析这对性状、在相乘、亲本为AaDd,故高产抗病AaDd所占比例为1/2×2/3=1/3,C错误;
D、单独分析这对性状,亲本为Aa ×Aa ,故后代宽叶与窄叶之比为3:1
D
【详解】设白化病由A/a基因控制,第I代的1、2、3、4遗传因子的组成完全相同,均为Aa,则Ⅱ-6和Ⅱ-7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则Ⅱ-6和Ⅱ-7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2/3×1/4=1/9,若Ⅱ-6和Ⅱ-7已有一个患病孩子,则Ⅱ-6和Ⅱ-7的基因型均为Aa,则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机率为3/4
12. D
【详解】B、两对性状分别考虑,F2中高秆:矮秆=1:1,抗病:易感病=3:1,丙的基因型为ddRr,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DdRr,由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可进一步推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或者DDrr和ddRR,B正确;
D、若让F1自交,则子二代中基因型不同于F1的个体占12/16(1-亲本),D错误。
13.A 题意分析,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不考虑致死,则玉米籽粒的有色可能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表现为有色,否则表现为无色。测交实验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为有色,Aabb、aaBb、aabb为无色,因此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则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应该是1∶1,而不是1∶3,
14.A【详解】能产生4中配子,且Ab占1/10、aB占1/5、AB占3/10、ab占2/5。只有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才能形成纯合子,所以纯合子的概率为1/10×1/10+1/5×1/5+3/10×3/10+2/5×2/5=3/10,即30%,A正确
15.D
【详解】A、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低,两者呈反比,A正确;
D、Aa连续自交的次数越多,纯合子所占比例越高,两者呈正比,不符合图示曲线,D错误。
16.A
【详解】A、由图可知,当R、C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即当小鼠基因型为C_R_(包括CCRR、CCRr、CcRR、CcRr)时,毛皮表现为黑色,A错误;
B、由图可知,缺少C基因不能合成棕色素,即基因型为ccRr的小鼠不能合成中间产物棕色素,所以ccRr表现为白色,B正确;
C、亲本的杂交组合为CCRR×ccrr,F1的基因型为CcRr,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F2表现型及比例为9C_R_(黑色)、3C_rr(棕色)、3ccR_(白色)、1ccrr(白色),即表现型比例为9∶4∶3,C正确;
D、基因型为Ccrr与ccRr的小鼠交配,后代基因型为1CcRr(黑色)、1ccRr(白色)、1Ccrr(棕色)、1ccrr(白色),表现型比例为黑色∶棕色∶白色=1∶1∶2,D正确。
故选A。
A【娃娃们你,自己动手算一算,丰衣足食】
【详解】A、若AABb 的个体致死,则后代分离比为7:3:3:1,A错误。
B、当AA(或BB)纯合致死时,即其中一对基因纯合子致死,则利用先分开开,在相乘的方法,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1)×(3:1)=6:3:2:1,B正确;
C、ab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同学们,自己画画棋盘,就可以看看到结果罗加油,统计后代分离比为8:2:2=4 :1 : 1 正确;
D、若AaBb产生的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分离比为7:3:1:1,B正确;
18.D
【详解】A、只管这一对基因,夫妇基因型为Rr和Rr,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rr)孩子的几率是1/4,A正确;
B、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BbR_)孩子的几率是1/2×3/4=3/8,B正确;
C、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2×3=6种,表型可能有2×2=4种,C正确;
D、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BbrrXY)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几率为100%,D错误。
19.B
任取一个小桶可模拟分离定律,因为每个小桶内都有两种遗传因子
不可以,必须是雌1和雌2(模拟雌性是基因型为YyRr),或者是雄1或者雄2(模拟雄性是基因型为YyRr)。
从雌1和雌2各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可模拟雌性YyRr可自由组合产生配子,在抓取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可模拟产生YR、Yr、yR、yr四种类型的配子。(雄性同理),如此一来,就可以模拟YyRr自交,雌雄都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并能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6种),模拟子代的基因型有(9种)
20.B 改图给出的四幅图无法判断判断该生物的性别是雌性还是雄,自己根据题意来哈
【详解】A、图①成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图②着丝粒分裂,且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推理或者观察其他细胞得出: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者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该图无法判断性别哈】
二卷阅卷宗旨:长句描述要体现逻辑关系,随便答答,语言混乱的,卷面不整洁的,统统给0分,以考试来督促学习。
21.(12分,每空2分)
分裂间期 有丝分裂 (其他答案不给分)
上皮细胞中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2分)只答“基因选择性表达”(只给1分)。
备注:生物不是背和记,而是逻辑推理,题是多变的,不是每个细胞分化的位置都有可以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解决,这是一个很具体的情境,就要非常具体的作答,而非仅仅停留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上
细胞衰老,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 。(2分)
评分依据:要体现逻辑关系,衰老→酪氨酸酶活性(关键字1分)→黑色素合成(关键字1分)
情境分析:完成正常发育。(2分 其他答案 不给分)
试题分析:前半句胚胎发育得出→完成正常体发育;
后半句白细胞吞噬得出→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5)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及众多细胞器,无基因,所以在未成熟前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就表达了相关蛋白质,细胞成熟后并在衰老的时,起作用。
22.(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等量的蒸馏水(清水)处理(2分,其他答案不给分)
(2)不同浓度的生根剂均能促进洋葱水培生根,且随生根剂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2分)
(3)漂洗、染色(各1分)
(4)审题,审题,生物不是背和记,是要用所需的知识来解答不同的具体情境,2个依据,每个各2分
答案: ①洋葱不会进行减数分裂,故属于有丝分裂;(2分)
②图中有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2分)
(5)
得分依据:(1)染色体的形态、位置、数目准确1分,从细胞两极(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发出纺锤丝 1分
23.考察阅读信息的能力,并用信息解题(12分,每空2分)
(1)有丝分裂, “雌性” 图中丙细胞是减数分裂Ⅰ的后期,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2分)
(2)4、2、2、0
(3)极体,注意观察染色体的组成。
(4)丙丁,着丝粒分裂。
解析:图2 CD段,你不要想着遭了、我没听懂这个,这个还没讲,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题,一但,你有了这种想法,你就已经失败了。大家想想,知识永远都是讲不完的,我们要学会去推理,你看看CD段不就是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嘛,完全不需要去判断图中那段处于什么时期。
24.(14分,每空2分)
(1)思路及预期结果
自交法:(1种思路)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若部分植株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若两种玉米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选择两种玉米进行杂交,得F1自交,得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杂交法:(2种思路)
③让两种玉米杂交,若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验证分离定律。
④让两种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的性状比例,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2)题干亲本都是纯合子(1分),豌豆自然状态下为自发传粉,闭花受粉,(1分)故无法判断显隐性
(3)F1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1分)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分)
评分依据:答出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或答出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1分,
答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分
思路:让F2植株植株进行自交,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即F3),播种观察F3植株表现型及比例(2分)
评分依据:答F2自交,得F31分,答出观察F3植株表现型及比例 1分
结果:F3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5:3
25.(10分,每空2分)
白眼。
F1中表型及比例为3 : 3 : 1 :1,刚好为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3:1)(1:1)]的乘积
其他答法:根据后代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析,可得出亲本为Aabb×AaBb,后代表型及比例为3 : 3 : 1 :1,说明亲本中AaBb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所以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1/8
(4)注意规范、全面、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