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第二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1《谏太宗十思疏》第二课时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2 11: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课时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诚能见可欲
如果能看见(自己)贪图的东西。出自《老子》“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有作
兴建宫室土木。
安人
使百姓安定

名作动,统治。
谦冲而自牧
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念高危
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危,高。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满溢
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
江海下百川
江海处于百川之下却能容纳百川。下,名词作动词,居……之下。
三驱
敬终
慎始慎终
盘游
游乐,这里指田猎,盘:快乐。
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
虑壅蔽
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壅,堵塞。
谗邪
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的人。谗,说人坏话,造谣中伤。
谬赏
正身以黜恶
使自身端正来罢黜奸邪。黜,排斥,罢免。
不恰当地奖赏。
十思译文:
统治百姓的人,如果真的能见到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警诫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帝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处于百川之下却能容纳百川;喜爱狩猎,就想到网开一面,捕杀有度;担心懈怠,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可能出现谗佞之人,就想到端正自身,贬斥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弘兹九德
弘扬这九种美德。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同“拣”,选拔。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仁爱。
信者
诚信的人。

献出
文武争驰
文臣武将争相奔驰( 效力)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豫游
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松、乔
像赤松子和王子乔那样的长寿
垂拱
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代下司职
代替臣下管理职事

教化
劳神苦思
使…劳/苦
十思译文:
发扬光大《尚书》所讲的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并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加以采纳。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能广布他的仁爱,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逐(效力),对君主来说便没有大事烦忧,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的年寿,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说什么百姓就会被教化。何必自己耗费精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的耳、明亮的眼,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呢!
“十思”具体指的是哪十个方面?它大致从哪些角度展开的?
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一思知足以自戒
二思知止以安人
戒奢侈
戒骄傲
戒轻人言
戒赏罚不公
戒纵欲
要节俭
要谦逊
要勤勉
要兼听
要赏罚分明
三思谦冲而自牧
四思江海下百川
五思三驱以为度
六思慎始而敬终
七思虚心以纳下
八思正身以黜恶
九思无因喜以谬赏
十思无因怒而滥刑
在物质享受上,戒奢侈:劝诫唐太宗不要喜好器物美色和劳民伤财,从而保证民心安定和百姓乐业。
在思想修养上,戒骄傲:劝诫唐太宗考虑到崇高地位的危险,要虚怀若谷,想到海纳百川。
在生活为政上,戒懈怠:劝诫唐太宗,不可放任纵欲;自始自终都要勤于政事,而不能怠慢政事。
在用人上,戒小人:劝诫唐太宗远奸佞就是避免“偏听则暗”,亲贤臣就是追求“兼听则明”
在执法上,戒不公:劝诫唐太宗不能感情用事,滥施赏罚,而要赏罚有尺度,客观公正,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
“五戒”
弘九德 选拔任用人才 听从善言 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除十思外, 还要:
作者认为,国君倘若能做到“十思”,坚守好的品德,“文武争驰”“鸣琴垂拱”的政治局面就会出现,到那时,就不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这样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作者希望唐太宗采纳自己的意见,“居安思危”,使唐王朝长治久安。
“十思”用意
人君当思 ?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1.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2.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 ?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3.解决问题
课文小结
比喻,正反对比论证
比喻,正反对比论证
固本思源
总结历史
引出警告
提出十思
假设论证
分析语言特点,品味劝谏艺术
向帝王提出意见,被认为是批逆鳞,臣子上奏时莫不谨慎小心。成功了,其言得以采纳,其文流传千古;失败了,轻则丢官,如海瑞因直谏不要宠信方士而被罢官入狱,重则家破人亡,如比干劝说纣王不成而反遭挖心之祸。进谏成功与否,固然与君主的性情、品质分不开,但臣子的措辞陈述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谏太宗十思疏》让人愿读、可读、爱读,唐太宗欣然接纳,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1
深中人主心理,让人愿读:
分析语言特点,品味劝谏艺术
一开始魏征就抓准了唐太宗祈求国家长治久安、害怕亡国的心理,以水、木为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着用历史事实警示太宗须“竭诚以待下”,不可“纵情以傲物”,方能长治久安 ;然后又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以达成无为而治。魏征为唐太宗勾画了一个美好的前景,“鼓励式”的结尾还是会带来很大的动力。可以说,全文围绕君主的心理诉求,层层入理,句句贴心。
2
说理委婉曲折,让文可读:
分析语言特点,品味劝谏艺术
表现一:比喻说理。从贴近生活的自然现象入手,喻国家为生长的树木、奔流不息的江河,寓含了作者对祥和蓬勃社会气象的企盼。
表现二:先正说,再反说。正面论证是主动出击,亮出观点;反面论证是乘胜追击,巩固观点。“载舟覆舟”“奔车朽索”将君王比作行舟,将国家比作奔车,生动形象。
表现三:论古讽今,旁敲侧击。从历史上人君的兴衰出发,提出“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定律,引发思考“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这一不合常理的历史现象。接着,剖析深层原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并提醒皇帝“怨不在天,可畏惟人”,一定要爱百姓、得民心,不要重蹈古代帝王灭亡的覆辙。比喻论证与论古讽今结合,点到为止,妙不可言。
3
语言丰富精美,让人爱读。
分析语言特点,品味劝谏艺术
排比、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让文章具有精雕细琢之美,读来无论从视觉上,还是音韵上,都是一种享受。
劝谏艺术
劝谏是一门艺术,古人的说辞奥妙无穷, 教材中的魏征、烛之武、邹忌三位爱国志士心系国家安危,圆满完成劝谏任务。研究他们精妙的说辞,完成下面的表格,总结他们劝谏成功的规律。
对象 背景 目的 策略 效果
魏征
烛之武
邹忌
共同规律
对象 背景 目的 策略 效果
魏征
烛之武
邹忌
共同规律
唐太宗
秦穆公
齐威王
动之以情(站对立场、思其得失、以史为鉴)
晓之以理(比喻、对比、类比等)
劝之以方(曲径通幽、对症下药)
贞观盛世
贪图享乐
兵临城下
临危受命
战国风云
群雄割据
长治久安
安居乐业
纾解国难
保全郑国
革除弊政
增强国力
设喻对比、以史为鉴
劝之以方、动之以情
以退为进、分析利害
现身说法、婉言讽喻
置之几案
事等弦韦
秦军驻守
晋军撤退
广开言路
诸侯朝齐
劝谏艺术
古今异义
根本
古:树根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纵情
虚心
以为
古:放纵情感,即骄傲
今:尽情
古:使心虚
今:谦虚的美德
古:以之为
今:认为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定
怎么,疑问副词
什么,疑问代词
安身养人
垂拱而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治理
惩处
医治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一词多义
信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信未孚,神孚福也
忌不自信

诚实
信任
信用
相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

要求
探求
祈求
追求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判断句
判断句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卑以自牧
牧,养.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功夫
载舟覆舟
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择善而从
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
居安思危
处在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成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