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1 10: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的是(  )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次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B. C. D.
3.如图,直线经过点A和点B,直线过点A,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4.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可看作由y=2x﹣4的图象如何平移得到的(  )
A.向上平移7个单位 B.向下平移7个单位
C.向左平移7个单位 D.向右平移7个单位
5.如图,小球从点A运动到点B,速度v(米/秒)和时间t(秒)的函数关系式是v=2t.如果小球运动到点B时的速度为6米/秒,小球从点A到点B的时间是(  ).
A.1秒   B.2秒   C.3秒 D.4秒
6.如图直线l1:y=ax+b,与直线l2:y=mx+a交于点A(1,3),那么不等式ax+b<mx+n的解集是(  )
A.x>3 B.x<3 C.x>1 D.x<1
7.对于直线y=kx+b,若b减小一个单位,则直线将(  )
A.向左平移一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一个单位
C.向上平移一个单位 D.向下平移一个单位
8.若一次函数y=(2﹣m)x﹣2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0 B.m>0 C.m<2 D.m>2
9.若点 , ,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的值是(  )
A.6或-6 B.6 C.-6 D.6或3
10.如图是邻居张大爷去公园锻炼及原路返回时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大爷去时所用的时间少于回家的时间
B.张大爷在公园锻炼了40分钟
C.张大爷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直下坡路
D.张大爷去时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慢
二、填空题
11.函数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12.已知 为整数,且一次函数 的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则 =   .
13.已知一个一次函数,过点(2,5)且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这个函数关系式   .(写出一个即可)
1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其中它的腰长为自变量,底边长为因变量,则用表示的关系式是   .
三、解答题
15.如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
(2)当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16.已知两个变量x、y满足关系2x﹣3y+1=0,试问:①y是x的函数吗?②x是y的函数吗?若是,写出y与x的关系式,若不是,说明理由.
17.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 ,求a的值.
18.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与轴的交点为,与轴的交点为.
(1)求一次函数表达式;
(2)求点的坐标;
(3)求的面积;
(4)不解关于的方程组,直接写出方程组的解.
19.如图1,已知点C的坐标是(4,4),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B、点D,点E是线段OD上一点(不与点O、D重合),连接BE,作点O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O',连接CO',点P为CO'的中点,连接BP,延长CO'与BE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DF.
(1)求证:∠PBF=45°;
(2)如图2,连接BD,当点O'刚好落在线段BD上时,求直线BF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M、O、O'、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一个梯形,它的下底比上底长2cm,它的高为3cm,设它的上底长为xcm,它的面积为ycm2.
(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哪个变量是自变量,哪个变量是因变量.
(2)当x由5变7时,y如何变化
(3)用表格表示当x从3变到10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4)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说明你的理由.
21.南宁市五象新区有长24000m的新建道路要铺上沥青.
(1)写出铺路所需时间t(天)与铺路速度v(m/天)的函数关系式.
(2)负责铺路的工程公司现有的铺路机每天最多能铺路400m,预计最快多少天可以完成铺路任务?
(3)为加快工程进度,公司决定投入不超过400万元的资金,购进10台更先进的铺路机.现有甲、乙两种机器可供选择,其中每种机器的价格和日铺路能力如下表.在原有的铺路机连续铺路40天后,新购进的10台机器加入铺路,公司要求至少比原来预计的时间提前10天完成任务.问有哪几种方案?请你通过计算说明选择哪种方案所用资金最少.
甲 乙
价格(万元/台) 45 25
每台日铺路能力(m) 50 30
22.直线 : 交x轴于A,交y轴于B.
(1)求 的长;
(2)如图1,直线 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 交x轴于点C,直线 : 经过点C,点D、T分别在直线 、 上.若以A、B、D、T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
(3)如图2,平行y轴的直线 交x轴于点E,将直线 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交x轴于M,交y轴于N,交直线 于点P.点 在四边形 内部,直线 交 于G,直线 交 于H,求 的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不在图象上,A选项不符合题意;
把代入得,不在图象上,B选项不符合题意;
把代入得,不在图象上,C选项不符合题意;
把代入得,在图象上,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将各选项的点坐标分别代入判断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 函数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故答案为:B.
【分析】图象的平移特点是:自变量左加右减,因变量上加下减,据此求解即可得出新的函数解析式.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
观察图象,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函数图象,利用函数值大的图象在上方的原则求解即可。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
将 向上平移7个单位得到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5.【答案】C
【解析】【分析】直接将速度的值代入函数关系式即可.
【解答】把v=6代入v=2t中,
得t=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较简单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直线l1:y=ax+b,与直线l2:y=mx+n交于点A(1,3),
∴不等式ax+b<mx+n为:x<1.
故选D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右侧直线y=ax+b图象在直线:y=mx+n图象的下面,即可得出不等式ax+b<mx+n的解集.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可得:
对于直线y=kx+b,若b减小一个单位,则直线将向下平移一个单位.
故选D.
【分析】根据平移k值不变及上移加,下移减可得出答案.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2﹣m)x﹣2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m<0,
∴m>2.
故选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设该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把 , 代入 ,得
解得
∴ ,
又∵点 也在这条直线上,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特点,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然后把AB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将x=5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a的值.
10.【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张大爷去时所用的时间和回家所用的时间,在公园锻炼了多少分钟,也可以求出去时的速度和回家的速度,根据可以图象判断去时是否走上坡路,回家时是否走下坡路.
【解答】如图,
A、张大爷去时所用的时间为15分钟,回家所用的时间为5分钟,故选项错误;
B、张大爷在公园锻炼了40-15=25分钟,故选项错误;
C、据A张大爷去时走下坡路,回家时走上坡路,故选项错误.
D、张大爷去时用了15分钟,回家时候用了5分钟,因此去时的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慢,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答案】x<3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x>0,
解得x<3.
【分析】根据分式的意义和二次根式的意义,列不等式求解.
12.【答案】-3或-2
【解析】【解答】因为一次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所以 ,即 ,
解得: ,因为m是整数,所以 ,故答案为: .
【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经过的象限可列出不等式组求出m的取值范围,再由m为整数可得.
①k>0,b>0 y=kx+b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
②k>0,b<0 y=kx+b的图象在一、三、四象限;
③k<0,b>0 y=kx+b的图象在一、二、四象限;
④k<0,b<0 y=kx+b的图象在二、三、四象限
13.【答案】y=﹣x+7
【解析】【解答】解:∵函数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
∵一次函数过点(2,5),
∴2k+b=5,当k=﹣1时,b=7,
∴符合条件的函数关系式可以为:y=﹣x+7(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y=﹣x+7
【分析】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再把点(2,5)代入得出k、b的关系,写出符合条件的函数关系式即可.
14.【答案】y=24-2x
【解析】【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腰长为x,底边长为y,
∴2x+y=24,
∴y=24-2x.
故答案为:y=24-2x.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周长的意义可得2x+y=24,据此可得y与x的关系式.
15.【答案】(1)解:不等式的解集是
(2)解:当时,
【解析】【分析】mx+n<1就是y1=mx+n的图形低于y=1的区域x的取值范围,根据图形即可求出解集。
(2) 就是两个函数都在x轴上方,且y2比y1低的部位x取值范围,根据图形即可求出解。
16.【答案】解:根据题意可知:①y= ,∵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
∴y是x的函数;
②x= ,∵对于y的每一个取值,x都有唯一确定的值,
∴x是y的函数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17.【答案】解:把A点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3=-k,解得k=-3,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3x,
把B点坐标代入可得a+1=-3a,解得a=- ,
故答案为:- .
【解析】【分析】把A点坐标代入可求得k的值,再把B点坐标代入可求得a的值.
18.【答案】(1)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
∴,解得:,
∴,
把和代入一次函数,得:
,解得, ,
∴ 一次函数解析式是.
(2)解:由(1)知一次函数表达式是 ,
令,则,
∴点.
(3)解:由(1)知一次函数解析式是,
令,,解得: ,
∴点,
∴,
∵,
∴的面积.
(4)解:∵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点,
∴方程组的解为.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将点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将已知点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求得一次函数表达式.
(2)由(1)可得一次函数解析式,点为一次函数图象与 轴的交点,令,即可求出点的纵坐标,即点的坐标.
(3)由(1)可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令,可得点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的面积.
(4)根据方程组的几何意义,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方程组的解.
19.【答案】(1)证明:连接O'B,如图:
∵C的坐标是(4,4),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B、点D,
∴OB=BC=4,
∵点O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O',
∴∠OBF=∠O'BF=∠OBO',O'B=OB,
∴O'B=BC,即△BO'C是等腰三角形,
∵点P为CO'的中点,
∴∠CBP=∠O'BP=∠CBO',
∴∠PBF=∠O'BF+∠O'BP=∠OBO'+∠CBO'=(∠OBO'+∠CBO')=∠OBC=45°;
(2)解:连接EO',如图:
在Rt△BOD中,OB=OD=4,
∴BD==8,
∵点O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O',
∴OE=O'E,O'B=OB=4,∠EO'B=∠EOB=90°,
∴∠DOE=90°,DO'=BD-O'B=8-4,
设OE=O'E=x,则DE=4-x,
在Rt△DOE中,DO'2+O'E2=DE2,
∴(8-4)2+x2=(4-x)2,
解得x=8-4,
∴E(0,8-4),
设直线BF的解析式为y=kx+b,将B(4,0)、E(0,8-4)代入得:
,解得,
∴直线BF的解析式为y=(1-)x+8-4;
(3)解:存在,M坐标为(,)或(,)或(,).
【解析】【解答】解:(3)存在以M、O、O'、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过O'作O'G⊥OB于G,如图:
∵△B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B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B=OB=4,
∴O'G=BG=4,
∴OG=OB-BG=4-4,
∴O'(4-4,4),
∵C(4,4),
设直线CO'为y=mx+n,则,
解得,
∴直线CO'为y=()x+8-8,
联立BF、CO'解析式得,
解得,
∴F(,),
设M(a,b),以M、O、O'、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三种情况:
①以MO、O'F为对角线,如图:
此时MO的中点即是O'F的中点,而MO中点为(,),O'F中点为(,),
∴,解得,
∴M(,);
②以MO'、OF为对角线,如图:
同理可得,解得,
∴M(,);
③以MF、OO'为对角线,如图:
同理可得,解得,
∴M(,);
综上所述,M坐标为(,)或(,)或(,).
【分析】(1)连接O'B,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B、点D,则OB=BC=4,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OBF=∠O'BF=∠OBO',O'B=OB,推出△BO'C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BP=∠O'BP=∠CBO',则∠PBF=∠O'BF+∠O'BP=(∠OBO'+∠CBO'),据此计算;
(2)连接EO',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D=8,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OE=O'E,O'B=OB=4,∠EO'B=∠EOB=90°,则∠DOE=90°,DO'=8-4,设OE=O'E=x,则DE=4-x,利用勾股定理可得x,据此可得点E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就可求出直线BF的解析式;
(3)过O'作O'G⊥OB于G,则△O'B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G=BG=4,OG=4-4,表示出点O'的坐标,求出直线直线CO'的解析式,联立直线BF的解析式求出x、y,得到点F的坐标,然后分MO、O'F为对角线;MO'、OF为对角线;MF、OO'为对角线,结合中点坐标公式可得a、b的值,据此可得点M的坐标.
20.【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当上底为x时,下底为(x+2),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即y与x间的关系式为: ;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解:∵在 中,
当x=5时,y=3×5+3=18;
当x=7时,y=3×7+3=24;
∴当x由5变到7时,y由18变到24
(3)解:当x从3变化到10(每次增加1)时,对应的y的值如下表所示:
x 3 4 5 6 7 8 9 10
y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4)解:x每增加1时,y增加3,理由如下:
∵当 时, ;
当 时, ;
∴当自变量每增加1时,y的值增加3.
【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梯形的面积=即可求解;因为面积随着x的变化而改变,所以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分别把x=5和x=7代入(1)中求得的解析式计算即可求解;
(3)根据表格法的意义可求解;
(4)由(3)中的表格中的信息可知,x每增加1时,y增加3.
21.【答案】(1)解:铺路所需要的时间t与铺路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2)解:当v=400时, =60(天).
(3)解:设可以购买甲种机器x台,则购买乙种机器(10﹣x)台,
则有
解之,得5≤x≤ .
因此可以购买甲种机器5台、乙种机器5台;甲种机器6台、乙种机器4台;甲种机器7台,乙种机器3台;总共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所花费费用为:45×5+25×5=350万;
第二种方案花费为:6×45+4×25=370万;
第三种方案花费为:7×45+3×25=390万,因此选择第一种方案花费最少.
【解析】【分析】(1)根据s=vt的关系可以列出函数关系式;(2)把v=400代入(1)所列的函数关系式即可;(3)首先设购买甲种机器x台,则购买乙种机器(10﹣x)台,根据关键性语句:①投入不超过400万元的资金②原有的铺路机连续铺路40天后,新购进的10台机器加入铺路,公司要求至少比原来预计的时间提前10天完成任务.可得不等式,然后解出不等式组,求出整数解即可.
22.【答案】(1)解:∵直线 交x轴于A,交y轴于B,
∴ , .
∴ , .
∴ , .
∴ , .
∴ , .
∵ ,

(2)解:∵直线 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 交x轴于点C,直线 交x轴与点 ,
∴点A与点C关于y轴对称.
∴ .
∵点 在y轴上,
∴直线 经过点B.
∴设直线 .
∵直线 经过点 ,
∴ .
解得: .
∴直线 .
∵直线 经过点 ,
∴ .
解得: .
∴直线 .
∵点D在直线 上,
∴设点 .
①如下图所示,当点D在线段 上时.
∵四边形ABDT是平行四边形,
∴ .
∴BD经过平移之后到达AT.
∴ .
∵点T在直线 上,
∴ ,解得 .
∴ ;
②如下图所示,当点D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
∵四边形ABTD是平行四边形,
∴ .
∴AD经过平移之后到达BT.
∴ .
∵点T在直线 上,
∴ ,解得 .
∴ ;
③如下图所示,当点D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
∵四边形ADBT是平行四边形,
∴ .
∴BD经过平移之后到达TA.
∴ .
∵点T在直线 上,
∴ ,解得 .
∴ .
综上所述,点D的坐标为 或 或
(3)解:直线 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 解析式为 .
∵直线x=2与x轴交于点E,与直线MN交于点P,直线MN交x轴于点M,
∴ , , .
∴ , .
∴ , .
∴ , .
∴ ,
设直线 的解析式为 ,
∵直线PF经过点 与 ,
∴ 解得
∴直线 的解析式为 .
∵直线PF与x轴交于点G,
∴ .
∴ .
解得: .
∴ .
∴ .
设直线OF的解析式为y=cx,
∵直线OF经过点 ,
∴ .
解得: .
∴直线 的解析式为 .
∵直线OF与直线 交于点H.
∴ .
∴ .
∴ .
∴ .

【解析】【分析】(1)由题意分别令y=0、x=0可求得直线y=x-3与x、y轴的交点A、B的坐标,然后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B的长;
(2)由题意先求出l2,l3解析式,联立l1,点D在直线BC上,设点D坐标为(m, m 3),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点D在线段 上时,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解;②如下图所示,当点D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解;③如下图所示,当点D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时,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解;
(3)由题意设直线PF的解析式为y=(t+2)x 2t,直线OF的解析式为y=tx,联立组成方程组,解出交点G,E,M,H,坐标,然后求出GE,ME,HE长度(关于t 的表达式)即可求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