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炼字品析-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1 炼字品析-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复习精讲精练(全国通用)(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10:3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赏析

题型一:炼字品析
How does the classroom accept the heart
相信自己,
我们可以更优秀
01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本次班会总结
This class meeting concludes
02
04
03
要成功必须先制定目标
To be successful, you must set goals first
考点解析
01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什么是炼字?
炼字的类别
02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在中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考点解析
动词
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
例:“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形容词
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例:“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
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名词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例: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词性改变的活用词
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例: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日色冷青松”,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以上各句中的“暗”、“冷”、“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副词
在古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例: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又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特殊词之数量词
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例: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再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飞花”“风飘万点”的残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满腹的怨愁。
特殊词之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特殊词之拟声词
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特殊词之表颜色的词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词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可抓住以下几点:
a.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特殊词之表颜色的词
欣赏时可抓住以下几点:
b.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彩的浓度。
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c.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
例:“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炼字题常见设问形式
03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常见的炼字题设问形式
直接鉴赏类
①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或不好),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诗句中某字用得极妙,请分析妙在何处。
④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歌第X句。
常见的炼字题设问形式
定字鉴赏类
①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说明理由。
②诗有诗眼,本诗的“诗眼”或“关键词”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常见的炼字题设问形式
比较鉴赏类
①诗中的某字能否替换为另一个字?简述理由。
②本诗有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一个版本更好,为什么?
解题步骤
04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答题模版
答题公式:解释字/词+翻译句子+指明情感/主题
01
答题模版: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句意(+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这个字传达出的情感/主题等。
02
解题思路
解释字/词:看词性,解析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01
翻译词所在句子:把要赏析的字放入原句中,再现作者所描绘的情景。分析该字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描物角度);分析该字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造境”角度);分析该字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写人角度);分析该字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抒情角度);分析该字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的作用(艺术角度)。
02
指明情感或主题:结合古诗背景,点出该字对诗人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03
典例精析
05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一、直接鉴赏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木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例:(2023 湖北)请赏析诗三四句中的“钟”和“割”这两个字的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是聚集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参考答案】“钟”是聚集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是分割之意,写出了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将山南山北的天色划分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一、直接鉴赏类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例:(2023 湘西州)诗中的“闲”字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据此可作答。
【参考答案】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一、直接鉴赏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例:(2024 茂南区模拟)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想再找两个字更换,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使至塞上》中的“直”“圆”的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运用了对偶手法,被誉为“独绝千古”,“直”带给人苍劲有力的美;“圆”带给人温暖的感觉,又有苍茫之感。“圆”与“直”形成对照。“大漠”因“直”的“孤烟”而更显其空旷,“长河”因“圆”的“落日”而愈显其凄凉,整个诗句由此而产生出空间感和立体感,凸显出荒凉的氛围,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
【参考答案】“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了景色壮阔的特点。
一、直接鉴赏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例:(2024 茂南区模拟)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想再找两个字更换,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使至塞上》中的“直”“圆”的妙处。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运用了对偶手法,被誉为“独绝千古”,“直”带给人苍劲有力的美;“圆”带给人温暖的感觉,又有苍茫之感。“圆”与“直”形成对照。“大漠”因“直”的“孤烟”而更显其空旷,“长河”因“圆”的“落日”而愈显其凄凉,整个诗句由此而产生出空间感和立体感,凸显出荒凉的氛围,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
【参考答案】“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了景色壮阔的特点。
一、直接鉴赏类
瓜洲渡
王士禛
昨上京江北固楼,微茫风日见瓜洲。
层层远树浮青荠①,叶叶轻帆起白鸥。
【注释】①荠:荠菜。
例:(2021 盐城)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诗歌三、四两句。
【解析】根据题干“从炼字角度“并结合三、四句诗,可以选择叠词,上句的“层层“,下句的“叶叶”,分别描绘出远观之下景物的特点,“层层“写出树木的茂密且层次错落,“叶叶”写出帆船的多而轻盈。无论选择哪个词语,都能表现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
【参考答案】“浮”字的意思是“漂浮”“起”字在诗中的意思是“飞翔”,写出了远处层层叠叠的树木如同漂浮的荠菜,江面上航行的帆船如同飞翔的白鸥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
一、直接鉴赏类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例:(2024 郸城县二模)请从炼字角度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诗句的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嗟”字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她慨叹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让自己茫然不知所措。“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任选一字进行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一:“嗟”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因为日暮途远、心中茫然不知所措而叹息的情状。
示例二:“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才华,但知音难觅,欲诉无门;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一、直接鉴赏类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唐代)岑参
三十始一命①,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②。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①一命:最低的官职。②药栏:草药的栅栏。
例:第三联“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中“醉”字用得好不好?请简要分析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第三联写景,“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句中“醉”精炼传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花装点药栏、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从而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参考答案】示例: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花东倒西歪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一、直接鉴赏类
玉楼春 春景
宋祁(宋代)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例:“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闹”用得尤为精妙,你认为“闹”字好在哪里?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渲染出来了。它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
【参考答案】“闹”字化静为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红杏人格化,写出了春日枝头红杏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景象。
二、定字鉴赏类
望岳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释】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例: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思是: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上句中的“咽”是“幽咽”“呜咽”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细微的流水声,仿佛呜咽之声;下句的“冷”是“寒冷”之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松因为没有日光的照耀显得格外阴冷。可见,“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描绘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独特景象,是本联的诗眼。
【参考答案】示例:“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是“幽咽”“呜咽”的意思,“冷”是“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
二、定字鉴赏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例: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诗眼。题目“观沧海”三个字点明了作者的行为和目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题目和诗歌开头都有“观”字,而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第二三四联是作者实际观看到的景色,而第五六联则是作者想象中的景色,但是都是由视觉角度去欣赏的。“观”字起到统领全篇、贯穿全诗的作用,其所观看到的景物、以及形成的氛围都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故“观”是诗眼。
【参考答案】“观”是全诗的线索,起到统领全诗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三、比较鉴赏类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例: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能换成“飞”字吗?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思是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解析先体会“排”字的字面意思,然后发挥想象,结合对诗句创设的意境的把握,体会“排”字对营造氛围或表达情感的作用。“排”是推开,描绘了一幅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写景明朗刚健,“飞”字则无此效果。
【参考答案】“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飞”字则无此效果。
三、比较鉴赏类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例:“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能否换成“隔”?请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割”字不能替换成“隔”,然后分析比较“割”与“隔”字的表达效果的差异。“隔”意思是隔断,隔开。“割”指切断,截下,划分出来。“阴阳割昏晓”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用“割”字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隔”只有分开,隔断的意思,表达不出泰山的高峻和动感。
【参考答案】不能。“隔”只有分开的意思,而“割”有从高处断开的意思,动态性更强,能够表现泰山的高峻和雄伟的气势。
总结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步就是好学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