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上课时教室门窗一直紧闭,可能会导致人体气闷头昏。此时教室内CO2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0.03% B.0.10% C.21% D.78%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单一操作,水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
B.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为硬水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各主要操作步骤的顺序是:消毒→沉降→吸附→过滤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生活用水一定是软水
3.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水进行家庭小实验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样中溶质种类:①比②多 B.水样硬度:③比④大
C.水样中细菌含量:③比④大 D.水样颜色:②比③深
4.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B.用直流电电解水,发现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5.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
6.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强烈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热并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 B.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刺激性气味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加热铜绿时,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10.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11.下列实验现象或从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将铁丝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某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可以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12.下列对应图示正确的是( )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物质中的质量变化
B.红磷测定空气组成实验的压强变化
C.加热两份等质量的固体制氧气,a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D.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的气体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在一定浓度下有毒性。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超音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写出臭氧的物理性质: (写一点即可)。
(2)臭氧 (填“属于”或“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3)大气中的臭氧层遭破坏,它会引起____(选填字母)。
A.光合作用增加 B.动物生长得更好
C.皮肤癌患者增多 D.太阳照射时间长
14.地球上70%的表面积被水覆盖,但大部分的水是 ,不能直接被人类所充分利用.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 ,所以,我们要提倡
15.根据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1)小明同学选择A装置准备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l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小华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代替高锰酸钾制取l瓶较纯净氧气(不考虑水蒸气),她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当过氧化氢接触到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但如果你稍改变所选择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速率,请从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替换小华同学选择的装置中一种仪器,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
(4)你认为小明和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哪一种更好? (填“小明”或“小华”),理由是 (写两点)。
16.“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a仪器的名称是 。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中起“加速溶解”作用的是 (填序号)。
1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
(1)现有高锰酸钾32 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 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几瓶?(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29 g/L).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上课时教室门窗一直紧闭,人的呼吸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但不会超过太多;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A、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杂质、吸附沉淀除去悬浮颗粒、过滤除去不溶性物质、蒸馏可以得到蒸馏水,水的浄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符合题意;
B、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各主要操作步骤的顺序是沉降→过滤→吸附→消毒,不符合题意;
D、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生活用水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一定是软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自来水制造过程来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答】A、水样①到水样②的过程,加入了红茶浸泡,红茶中一些可溶性成分溶解在水中,所以水样②的溶质种类比水样①多,故A符合题意;
B、水中钙、镁离子浓度越大,水的硬度越大,水样③加热煮沸变成水样④,水中的钙、镁离子会沉淀,形成水垢,使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降低,所以水样③比水样④硬度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样③到水样④加热煮沸的过程中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所以水样中细菌含量,水样③比水样④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样②到水样③的过程,通过了活性炭,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所以水样颜色,②比③深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红茶中有可溶性物质使水中的溶质增多分析解答;
B、根据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分析解答;
C、根据高温煮沸可以杀死细菌分析解答;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解答。
4.【答案】B
【解析】【解答】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增到氧气与可燃物的接触面积,促进可燃物的燃烧,不符合题意;
B、用直流电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符合题意;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符合题意;
D、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核外电子活动范围远大于原子核,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具有可燃性,据此分析。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B
【解析】【解答】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说法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支持燃烧,本身不具有可溶性,不能燃烧;
B、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故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才能产生大量的白烟;
D、氧气有气态变为液态和固态都成淡蓝色。
7.【答案】D
【解析】【解答】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A不符合题意;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不符合题意;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C不符合题意;
D.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D根据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8.【答案】C
【解析】【解答】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结论,不是现象,不符合是意;
B、蜡烛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没有刺激性气味,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热并发出淡蓝色火焰,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9.【答案】B
【解析】【解答】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B.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符合题意;
C.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加热时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但在描述反应现象是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气体才会顺利导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甲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也与甲装置具有的功能不同,因为乙中固体与液体不能分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也与甲装置具有的功能不同,因为乙中固体与液体不能分离.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铁丝燃烧需要条件,故选项说法错误.
B、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不只有一氧化碳,例如甲烷,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不只有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C
【解析】【解答】A、二氧化锰在催化氯酸钾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有无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量不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分析
13.【答案】(1)有鱼腥臭味(合理即可)
(2)属于
(3)C
【解析】【解答】(1)、臭氧的物理性质: 臭氧的物理性质包括有鱼腥臭味,它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臭氧是否属于空气污染物: 臭氧在一定浓度下属于空气污染物。当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超过一定的限值时,会对人类的健康、植物的生长和材料的损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臭氧被认为是一种污染物。
(3)、大气中臭氧层破坏的后果: 大气中的臭氧层遭破坏,会引起皮肤癌患者增多。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防止它到达地球表面。当臭氧层被破坏时,更多的紫外线会照射到地球表面,增加了患皮肤癌的风险。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分析】(1)、臭氧的颜色是淡蓝色,它的密度比氧气大,熔点为-251.4℃,沸点为-182.9℃。
(2)、根据臭氧的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臭氧在大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海水;0.2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解: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地球上的总水量虽很多,但大多数都是海水,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并且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如洗菜的水浇花,改用节水龙头等.
故答案为:海水;0.2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分析】根据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进行解答.
15.【答案】(1)E;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B;C;过氧化氢 水+氧气
(3)B
(4)不需要加热;可以随时添加药品;控制产量(合理均可)
【解析】【解答】(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E;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小华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代替高锰酸钾制取l瓶较纯净氧气(不考虑水蒸气),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不需要加热,
故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较纯净氧气,故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是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水+氧气,故填:B;C;过氧化氢 水+氧气。(3)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药品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度,可以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控制反应速度,故填:B。(4)小明和小华制取氧气的方法,小华更好,理由是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随时添加药品控制产量,故填:小华;不需要加热;可以随时添加药品,控制产量。
【分析】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6.【答案】(1)烧杯
(2)②①③
(3)②
【解析】【解答】(1)a仪器的名称是烧杯。
(2)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操作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③。
(3)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中起“加速溶解”作用的是溶解过程搅拌粗盐,加速溶解,
故答案为:②。
【分析】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粗盐提纯的步骤和玻璃棒的用途。
17.【答案】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氧气的质量:32g×=3.2g;(2)由公式m=ρv的推导公式v=m÷ρ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再根据每瓶的体积换算成瓶数.氧气的体积:3.2g÷1.429g/L≈2.24L=2240mL; 可装的瓶数:2240mL÷125mL≈18瓶;答: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3.2g;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 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18瓶.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是的已知信息“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 .”可由高锰酸钾的质量求出大约生成氧气的质量;
(2)根据(1)中求出的氧气质量,利用公式:m=ρv的推导公式v=m÷ρ求出氧气的体积,根据集气瓶的容积再换算成瓶数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单位要统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