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CO3表示碳酸含有2个氢原子
B.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C.2N表示2个氮原子
D.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铵根离子: B.4个钙原子:4Ca
C.2个氢分子:2H D.五氧化二氮:O5N2
3.2022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在水源地大量网箱养鱼
C.在河边填埋生活垃圾 D.将工业废水排入河流
4.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3”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①3H ②Fe3+③④SO3
A.①中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
B.②中数字“3”表示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
C.③中数字“3”表示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④中数字“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H2:2个氢原子 B.Ca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D. 铁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6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B.2个氢氧根:2OH2-
C.氧化镁的化学式:MgO2 D.60个氮原子:N60
8.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物质。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丙氨酸之一,下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
B.α—丙氨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
C.α—丙氨酸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
D.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9.某实验室中有钠、铜、镁、铝四种金属各10g(均不含有任何杂质),其中含有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钠 B.铜 C.铝 D.镁
1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其中的“碱”是指碳酸钠(Na2CO3)。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11.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有效地抵抗艾滋病毒、SARS病毒。已知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P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P中含有碳原子、水分子和氧分子
D.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2.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乙酰氨基酚”,其化学式为C8H9NO2,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8H9NO2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B.C8H9N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6%
C.C8H9NO2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D.C8H9NO2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是8:9:1:2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水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物质,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水资源储量如图1所示。
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多种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是名副其实的液体矿藏。海水的含盐量非常高,通过晾晒可得到食盐,我国目前利用海洋资源获取钾、镁、溴、氯、碘等元素已形成规模。
海水不能被直接使用,可以通过淡化进行处理,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利用太阳能蒸馏淡化海水是一种节能的蒸馏法,其原理如图2所示。反渗透法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淡化方法,其原理如图3所示,对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分离膜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从而得到淡水。
海水还是陆地上淡水的来源之一和气候的调节器。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使用的是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弥足珍贵,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大力倡导节约用水,树立惜水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地球上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 。
(2)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原因是 。
(3)利用膜分离技术能得到淡水的原因是 。
(4)请你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海水中含有100多种元素
B图2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水分子发生改变
C海水不仅是液体矿藏,还是陆地上淡水的来源之一
D从海水中可以获取食盐、淡水,以及含钾、镁、溴、氯、碘等元素的产品
14.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止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问:
(1)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写两点) ,进一步处理的方法是
(4)改进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水。对此,小红有不同的看法,理由是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15.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很多实验进行了选择性的改进,让学生眼花缭乱,如图 ,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3)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管内水位均 ,但 管水位下降得快,其原因是
(4)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 ②C管中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5)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
(6)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
(7)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
16.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3)碳酸根离子 ;
(4)标出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7.科学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被誉为“第七营养素”, 它可以从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化学式为C16H18O9。请问:
(1)绿原酸由 种元素组成。
(2)246克绿原酸中含氧元素多少克?(列式计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项,应该表示一个碳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符合题意;
B项, 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不符合题意;
C项, 2N表示2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
D项, 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对化学式中各位置数字所代表的意思进行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铵根离子为:NH4+,故A错误;
B、元素符合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所以4个钙原子为:4Ca;故B正确‘
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所以2个氢分子为:2H2,故C错误
D、氧化物中氧元素放在右边,其他元素放在左边,所以五氧化二氮为:N2O5,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常见原子团的正确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符号前面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化学式前面数字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氧化物的正确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A
【解析】【解答】A.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符合题意。
B. 在水源地大量网箱养鱼会破坏水中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水资源。
C. 在河边填埋生活垃圾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水资源。
D. 将工业废水排入河流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水资源。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4.【答案】B
【解析】【解答】A、①中的数字“3”表示三个氢原子,A不符合题意;
B、②中的数字“3”表示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B符合题意;
C、③中的数字“3”表示铝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C不符合题意;
D、④中的数字“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诶:B。
【分析】化学符号前边的数字表示未来个数,化学式中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该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5.【答案】C
【解析】【解答】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或硬水,不符合题意;
B.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生活中的方法是煮沸,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水的净化中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软硬水检验的方法及使用肥皂水的现象分析;
B、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要注意实验室和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
C、理解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如果是质量比可以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则为1:8;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他在净水中的作用。
6.【答案】A
【解析】【解答】A. H2:表示氢气这种物质,1个氢分子,不能表示2个氢原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B. Ca2+:可表示1个钙离子,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质子数=原子序数,16号元素是硫元素,故该图表示硫离子结构示意图,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6,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物质使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还表示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的。
7.【答案】A
【解析】【解答】A、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符合题意;
B、2个氢氧根离子:2OH-;不符合题意;
C、氧化镁的化学式:MgO;不符合题意;
D、60个氮原子:60N;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分析
B、根据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分析
C、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D、根据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不符合题意;
B、α—丙氨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不符合题意;
C、α—丙氨酸中碳、氢、氧、氮的质量比为:(12×3):(1×7):(16×2):14=36:7:32:1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
D、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说法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丙氨酸的结构图中分子的构成书写化学式分析;
B、根据丙氨酸中分子中各原子个数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9.【答案】A
【解析】【解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呈正比。钠、铜、镁、铝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64、24、27。钠相对原子质量最小,则钠原子实际质量最小,相同质量的金属中钠原子个数最多。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知识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在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因此,碳元素化合价为+4【】,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解答。
11.【答案】D
【解析】【解答】A. 维生素P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B. 1个维生素P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C. 维生素P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 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B、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12.【答案】A
【解析】【解答】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C8H9N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符合题意;
B、C8H9N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3.6%,故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C8H9NO2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C8H9NO2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是8:9:1:2,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氧分子构成氧气,有氧气的物质中含有氧分子;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值是原子个数进行分析。
13.【答案】(1)海水
(2)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是名副其实的液体矿藏;海水的含盐量非常高,通过晾晒可得到食盐,还可以冲海洋资源获取钾、镁、溴、氯、碘等元素
(3)水分子可以透过分离膜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从而得到淡水
(4)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5)CD
【解析】【解答】(1)根据图1可知,地球上水资源储量最多的是海水。(2)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原因是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是名副其实的液体矿藏;海水的含盐量非常高,通过晾晒可得到食盐,还可以冲海洋资源获取钾、镁、溴、氯、碘等元素。(3)利用膜分离技术能得到淡水的原因是水分子可以透过分离膜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从而得到淡水。(4)生活中一水多用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如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5)A、由题干可知,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不正确;
B、图2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不正确;
C、由题干可知,海水不仅是液体矿藏,还是陆地上淡水的来源之一,正确;
D、由题干可知,从海水中可以获取食盐、淡水,以及含钾、镁、溴、氯、碘等元素的产品,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1)根据地球中水的分布分析;
(2)根据海水的成分分析;
(3)根据分离膜的特点分析;
(4)根据一水多用是最好的节水方法分析;
(5)根据海水成分及水的状态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分析。
14.【答案】(1)玻璃棒;引流;防止滤液溅出
(2)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3)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重新过滤
(4)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物质;蒸馏
【解析】【解答】(1)在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引流,既能保护滤纸又能防止液体溅出,图示没有;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过滤后的液体溅出。故填:玻璃棒 引流 防止滤液溅出;(2)操作中,他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在滤纸与漏斗间有气泡。故填:纸未紧贴漏斗内壁,在滤纸与漏斗间有气泡;(3)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是滤纸有破损或者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未清洗干净等原因造成,进一步处理的方法是重新过滤。故填: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重新过滤;(4)改进后重新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但因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馏,蒸馏获得的是蒸馏水,不含有其它的杂质,制得的是纯水。故填: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物质 蒸馏。
【分析】根据过滤的仪器、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析
15.【答案】(1)甲的装置简单
(2)乙装置检验产物方便
(3)下降;B;由于B管内产生的是氢气,A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两者的体积比为2:1 右边的图 是三毛同学制作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液面上升;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内.
(5)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6)带火星的木条(燃着木条)
(7)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解析】【解答】比较两图可知,甲装置比乙装置简单,但乙装置多了检验产物的尖嘴管.根据“正氧负氢”电解水的结论,知道A、C管中是氧气,B、D管中是氢气.电解一段时间,两管内均有气体生成,气体压强加大,因而两管内水位均下降,由于B管内得到的是氢气,气体体积大,产生的压强大,因而B管内水位下降快.要正确解答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看清甲、乙两图,找出它们在装置上有哪些区别,并比较其优点.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出各装置的不同点,再想一想不同点带来的结果,从而总结出装置的优缺点。
16.【答案】(1)He
(2)O
(3)
(4)
【解析】【解答】(1)氦气是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即可表示单质,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故填:He;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故填:O;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可知: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碳酸根离子表示 ,故填: ;
(4)硫酸铝化学式为 ,设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x,已知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零,故2x+(-2)×3=0,求得x=+3,又因为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因此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故填: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7.【答案】(1)3
(2)解:246克的绿原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46g× ×100% 100.1g
【解析】【解答】(1)绿原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填:3;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2)根据元素的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