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拽(zhuài)出来 毋(wú)宁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sǒng)然
B.威尔逊(xùn) 贮(zhù)藏 怏怏(yāng)不乐 广阔无垠(yín)
C.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loù)宿 寒风凛冽(liè)
D.厄(è)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 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 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 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耀武扬威地走上“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领奖台。
B.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张教授旁征博引,语无伦次,赢得全场热烈掌 声。
C.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D.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他却姗姗来迟,还没有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通过对石家庄市新图书馆的开放,使市民有了更好的休闲阅读的去处。
D.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0∶3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5.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
②那么,他们要想攀上最高峰,该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了。
③虽然有很多志愿者做后援,这些盲人也是步履维艰,行进缓慢。
④一群盲人穿着鲜艳的登山服,在白雪皑皑的安第斯山间艰难地行进着。
⑤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为3 000米,最高峰海拔近7 000米。
④⑤③①② B.④⑤①③②
C.⑤①③②④ D.⑤③①②④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7.根据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探险是勇敢者的游戏,只有不畏艰险,才能到达顶峰。
仿句:探险是 , , 。
8、学完本课,某校七年级(3)班开展了以“我说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班级组织了“探险的利与弊”辩论赛,下面是反方的观点,假如你是正方辩手,请进行反驳。
我们反对探险。因为探险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甚至给探险者带来生命危险。人类探险的足迹所到之时,也就是那里的灾难发生之日:人类飞向太空,太空的垃圾已环绕地球;人类到达雪域高原上的唐古拉山,今天的长江之源已受到污染。当今人类无限制地“探险”,也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扩张。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探险也是如此。人类探险在哪里留下脚印,也就在哪里留下了灰尘。
(2) 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登上珠穆朗玛峰最高点的登山队员们是勇者的象征,请你为他们写一段推荐语。
阅读理解
(一)阅读{伟大的悲剧},完成9-13題。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 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 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 时间与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 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方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竞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一一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 福尔肯 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中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 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③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④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⑤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有删减)
9.选文①②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试做品析。
(1)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2)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1.从斯科特决定为阿蒙森的业绩作证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具有怎祥的品质?
12. 结合上下文 ,分析第③段划线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3.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茨威格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那么,你认为斯威科特—行人的科学探险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二)阅读选文,回答14—17题
在南极失联的日子
袁 敏
①去南极的船很少,除了有科考任务的各国科学工作者以外,真正能乘载游客穿越南极冰川的船只,一年也就三四条。“海钻”号是2016年最后一条进入南极的游轮,之后,南极的冬天即将降临,冰雪之门将对世人关闭。
②我们在卡塔尔的多哈会合,然后前往阿根廷,在海滨小镇乌斯怀亚登上“海钻”号,为期16天的南极海域航行即将开始。
③听说游轮上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Wi-Fi,若要自己买流量,价格昂贵。大家纷纷吐出一口长气,终于可以摆脱网络了,但心中还是有些失落,许多人心里都在想,未来16天没有Wi-Fi的日子,我们是不是将和这个世界失联?
④下午4点登船,当晚就穿越被称为“死亡走廊”的德雷克海峡。这里风急浪高。船上的工作人员给每个人都发放了特制的晕船药。虽然我自认为晕船概率很小,但看到大家都很紧张的样子,也防患于未然地吃了晕船药,很快我就睡着了。后半夜,我被由巨浪掀起腾越在半空又被狠狠抛回海面的“海钻”号晃醒,发现桌上、床头的所有东西全部滚落在地。我首先想到的是,船会不会翻?是否应该给家里报个平安?很快我就意识到,这里没有Wi-Fi。死心后的我,反而特别安然。
⑤一夜过后,风平浪静。清晨的海面上,金红色的阳光洇染了远处与天际相连的冰山。穿越德雷克海峡后的游轮抖落一身碎银般的浪花,在晨曦中航行。
⑥上午,所有乘客听了美国夸克探险队关于“乘坐冲锋舟须知”的讲座,又听了《南极条约》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条款。接下来做各种登陆的准备工作,中午时分,太阳露了一小会儿脸,天又阴了下来。等待和期盼的心情反复交替着,没有Wi-Fi的时光显得特别漫长,而这样的漫长在以往忙碌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已经久违。
⑦下午,我们终于得到登陆通知:登陆点在德兰群岛的巴里恩托斯岛。欢呼声中,人们急不可耐地登上冲锋舟,在海面巡游时,大片大片的冰川扑面而来。那是透明晶莹的蓝冰,冲锋舟仿佛在童话世界的水晶宫里破冰而行,人们可以清晰地听到冰裂的声音。海豹、海狮、海狗随处可见,我分辨不清它们有何不同,只觉得它们萌萌的肉身让坚硬的冰川变得柔软。当巴里恩托斯岛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几乎每一个人都发出了阵阵惊呼。以前只在影视和照片中看到的密密麻麻的企鹅就在眼前,起码有几万只吧。这是南极数量最多的玳瑁企鹅,像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黑白灌木丛林,它们集体发出的声音如同训练有素的大合唱。眼前的企鹅仪仗队那宏伟壮观、排山倒海的阵势,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没有人摸出手机,只有生命和生命的默默触摸与对话。
⑧以后的几天,天公作美,我们去了仙境一般的天堂湾。这是南极唯一三面环山的宁静港湾,海涛被山挡在了外面,风平浪静。这里的冰是黑色的,多是千年以上的老冰。与南极别处天蓝的、雪白的冰相比,天堂湾的黑冰似乎更神秘、更奇幻。
⑨我们还去了威瀚米纳湾,那是须鲸频繁出没的地方,蓝色的海面上,鲸巨大的尾翼和背鳍像风帆一样不停地在我们眼前翻飞腾跃,但它们不像亚马孙河里的海豚会全身跃出水面,它们的脑袋永远在海水里深藏,无论我们的冲锋舟如何追逐,也休想窥得它们的全貌。
⑩信天翁是南冰洋上的天使,被海上航行之人称为“希望之鸟”和“幸运之神”,当船员们在茫茫海域上寂寞航行时,只有信天翁会随轮船飞翔,信天翁的喙很长,呈粉红色;翅膀很大,翼展是所有鸟类中最长的,平均可达3米多。
从南极归来,下船的那一刻,有了手机信号,人们又纷纷掏出手机。我突然很留恋船上没有Wi-Fi的日子。能过上一段与人世失联的日子,挺好。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4、文章以《在南极失联的日子》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15、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南极之旅的经过。
1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7.生活中,当我们看到美景时总是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拍照,读完此文后你有怎样的感悟呢?
(三)阅读下文,回答18-22题。
天 嚣
赵长天
①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②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③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沙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④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硅肺 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⑤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⑥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⑦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⑧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里与别的地方隔着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⑨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⑩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 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 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沙砾石块,屋里霎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他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古族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的,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地来到这里的,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古族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
(有删改)
18.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基地小试验队队员遇上风沙,严重缺水。
(2)
(3)
(4)蒙古族同胞带来西瓜,基地小试验队队员得救。
19.按要求赏析语句。
(1)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从修辞角度赏析)
(2)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加点词)
20.为什么他们觉得当时吃的西瓜“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
21.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2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文,回答23-27题。
戈壁风骨
冯文超
那一年冬天,酷冷奇寒。我沿着长长的铁轨,追逐着冰冷的日光走进青藏高原深处,听风在空荡荡的大戈壁滩上嘬出尖厉的哨音,看到独行侠般突隐突灭的黄旋风,真是悲壮又苍凉……
在我的朋友、养路工沙海的小屋里,喝着墨汁般浓酽又滚烫的茯茶,那温暖一下融化了我……
沙海忙碌着给炉子添火,添的不是煤,而是一个奇特的树根。我从未见过这种东西,它与一般树根不同,呈淡黄色,光滑又丰腴,使人极想触摸。它的木纹丝丝缕缕,如整齐的钢丝,又如大山的断层皱褶,仿佛沉淀了许多年的沧桑岁月……墩在地上,它竟发出山石落地一样訇然的沉重声响,我试着提了提,顿觉脸手都被拉长,联想起钢和铁来。
沙海说:“这家伙就是硬,斧子劈不开,只能用锤子砸断,真是宁折不弯。烧过后也不成灰,像炭一样敲着当当响。”
我惊愕了半晌,突然喊叫起来:“这是个根雕呀!你看,多像一头刚钻出水的海狮,正仰头啸叫 ”
沙海见我狂喜,就一指院里:“外边多着呢!”
果然,在养路工堆放煤块的矮墙边,挤满了密密匝匝的树根。我很快又寻到“鸡蛇相搏”“仙鹤”“乌龟”“摔跤的勇士”等象形根雕,这些造型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简直不需人工修饰加工。一时,我觉得如置身于贮放珍宝的橱窗,又如在动物园内欣赏珍禽异兽了。
沙海听着我的指点,也咧嘴笑着说:“我们也觉得像这像那,只是说不出来。”
我问:“这是什么树根 ”
他向不远处的戈壁滩一指:“白刺!”
这四周都是广袤的戈壁滩,除了沙土、卵石,能生长的仅是骆驼草、芨芨草和白刺,而白刺是这里最大的旺族了,走马观花的诗人,曾经写过不少赞美它顽强生存的诗句,可没有想到,它的埋在沙土里的根竟然是这样美丽绝伦,令人叫绝呀!
木浮于水,这是常规。可是它们的一小片木屑投于水盆也会重重下沉,砸得盆底一声脆响。比如磨钢磨铁的砂轮,可以说是无坚不摧,可是用来磨这树根,竟没有木屑飞溅,只是燃起一股浓烈的青烟,呛得人涕泪并流!
在戈壁滩上,一坨一坨的白刺,在茫茫黄沙之中如浮于浊浪的岛屿。它惬意地舒展着银白修长的枝条,笑迎春天的到来。到夏天时,它披一身小小绿叶,结出一串串紫红圆润的小果实,酸甜可口,有“沙漠樱桃”之美称。受人青睐的“沙棘鲜浆”就是用它制成的。听着不远处的百灵鸟婉啭如滴清露的歌喉,让人联想是不是用“沙棘鲜浆”润了百灵的歌喉
沙海选定一棵白刺,用铁锨挖开根部的沙土,掏了很大很深的一个坑,才看见它裸露的根:曲屈盘旋,丰隆如健美运动员凸起的腱肉。如果挖出来,肯定又是一个精美绝伦的根雕。
沙海怜惜地用土又把它掩好,解释
说:“白刺具有防沙作用,不能乱挖。工区里那些根是修这条沙漠中的公路时,没办法才挖出的。”
沙漠里一片寂静,望着这坨坨白刺,想着它靠着稀少的雨雪水分滋养,抵御着狂风和沙暴,年年月月,日日夜夜,终于锁起一个个沙的坟丘。又如森严壁垒的碉堡,镇守和封锁住这一片肆虐。它摇曳的枝条,似手臂在呼唤春天,似演奏最美妙的天籁之音,有穿透天穹的强力。而最美的还是它的根,如铁锚深深扎进沙土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完成最优美的造型。像一匹倘佯在古道西风里的老马,在漫漫跋涉之中倒下了,它的皮肉可能被兀鹰等猛禽所食,但是它袒露的铮铮白骨,是怎样震撼你的心灵呵!
哦,戈壁的风骨!
23.作者描写茫茫沙漠深处一坨坨白刺,靠稀少雨水的滋养,舒展着银白修长的枝条,不仅抵御着狂风沙暴,锁起一个个沙丘,镇守和封锁住这一片肆虐,还以小小绿叶呼唤春天,奉献片片绿色,营造一份清凉,并以串串小果实,美了人们的口舌,润了百灵的歌喉。这样写,实则在赞美白刺根的什么精神
24.“风骨”是什么意思 作者仅仅是赞美白刺根吗
25.第1自然段,作者描写戈壁沙漠的悲壮苍凉,是为了展现什么
26.阅读第2至第12自然段,作者是从哪方面描述白刺的
27.“最美的还是它的根,如铁锚深深扎进沙土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完成最优美的造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写作
28、课文作者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巧妙地插入了议论。请你写一个关于熟悉的人或景的小片段,在记叙或描写的基础上,巧妙地发表议论。(100字左右)
答案
C 2.B 3.C 4.A 5.B 6.C
7.示例:智慧者的历练 只有发挥才智 才能驶向彼岸
8.(1)示例:我们支持探险。探险是一种挑战自我、探索自然、拼搏进取的活动,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现。正是因为人类的探险,我们才能看到如今多姿多彩的世界。麦哲伦率船队远航,第一次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现代意义上的探险是为了研究大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我们不能因为探险可能带来的问题就停止探索与发展的脚步。
(2) 示例:你们不畏狂风暴雪,用生命攀登世界最高点;你们不畏巨石陡坡,用脚步丈量世界屋脊的高度。你们攀登珠峰,是人类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精神的彰显,是中华民族奋勇拼搏品质的体现。
9. 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奔向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斯科特决定为完成阿蒙森的业绩作证。(意思对即可)
10. (1)“拽”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焦急的心情”人格化,突出了斯科特一行人想快到达南极点的激动、急切的心情。
(2) “拖”字写出了斯科特和队友们脚步的沉重,从侧面表现出他们发现阿蒙森小队已捷足先登后,失望透顶、万分沉重的心情。
11. 诚信(或:诚实;坚持原则;有绅士风度等)
12. (示例一:表现了斯科特等人所处环境的恶劣,渲染了悲伤(或悲凉)的气氛,为斯科特等人返 做了铺垫。
示例二:表现了斯科特等人所处环境的恶劣,烘托了斯科特和队友们失意、痛苦的心情,为斯科特等人返程遇难做了铺垫。
13. 示例一:斯科特和队友们的探险,帮助人类认识了自然;开拓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示例二:挑战自我,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示例三:斯科特等人所表现出来的对科学探险的执著精神、超人的信心和勇气,不怕困难的决心都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
14、“南极”点明了地点,“失联”指在南极手机没有信号和网络,人们无法与外界联系。这一标题巧妙地利用了“失联”一词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5、第一天下午4点登船,当晚穿越德雷克海峡;后半夜,被船晃醒;第二天清晨远望冰山;上午,听讲座,做准备工作;中午,天气发生变化;下午,登陆巴里恩托斯岛;以后的几天,去了天堂湾、威瀚米纳湾。
16、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花比作碎银,“抖落”一词赋予游轮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邮轮在晨曦中乘风破浪的姿态,衬托了“我”前往南极的愉快心情。
17、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过度使用手机让我们忘记了欣赏美景。我们要学会放下手机,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欣赏美,用心灵感受美、留住美,让“生命和生命默默触摸与对话”。让美好长存心中,而不是在手机里。(言之有理即可)
18.(2)基地小试验队队员渴望得到基地救援。
(3)基地小试验队队员听到门外弱者求救的声音后竭尽全力打开了门。
19. (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钢架房摇晃比作发疟疾,同时把钢架房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钢架房在风中的剧烈摇晃,表现了风之大,也从侧面表现了基地小试验队队员工作环境的恶劣。
(2)“竟”是“竟然”的意思,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表现了基地小试验队队员看到大西瓜后的吃惊以及他们的喜出望外。
20. ①他们在遭遇风沙侵袭而口渴难耐时,竟然有大西瓜解渴,自然喜出望外,觉得西瓜甜美;②蒙古族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来解渴的大西瓜,温暖了他们,感动了他们,所以他们觉得当时吃的西瓜“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
21.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②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回味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③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22.表达了作者对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的高度赞美,歌颂了蒙古族同胞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凸显了民族一家亲的主题,同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23、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4、“风骨”本义是指人的气概、品格,也指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通过赞美白刺根来赞美像白刺根一样扎根沙漠、默默奉献的人们。
25.是为了展现白刺根和养路工生存、生活的环境的艰苦恶劣。
26.作者主要描述了白刺根的质地坚硬和白刺根造型的美丽。
27.白刺根在恶劣的环境下以惊人的能力顽强地生存下来,无私地奉献着。文中的沙海不就是这样吗 他们多年扎根边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着,这正是一种风骨,我们的时代正需要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
28、示例: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那一年,我家果园的梨遭了虫灾。梨的表面看起来讨人喜欢,可梨皮底下,虫子直钻到梨核。父亲讲究诚信,硬是把定金退给已经签了合同的收购商。虽然父亲从来没有痛痛快快地赚过大钱,但他的品质一直耀眼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