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
教学目标
1.请深情地诵读这篇课文,感受其丰富的内涵。在概括主要内容的同时,深入领悟五个手指各自所独具的特点,进而深刻体会到世间万物,无一物完美,各有各的优长和短板,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正是自然界的魅力所在。
2.让我们一同探寻作者所运用的独特表达手法,学习他细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从中汲取启示,提升我们观察事物、挖掘深意的能力,让即便是平凡无奇的事物,也能在我们眼中熠熠生辉,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教学重难点
1.深入探索五指间各自的独特韵味,品味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它们的鲜明特色。
2.领悟其中的深远寓意,学习作者如何以细致入微的眼光观察生活,并从中汲取无尽的智慧与启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馨对话,激发课题探索的热情
1.自然流畅的对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普通而平凡的事物就像空气一样悄无声息地存在着,常常被我们忽视。但只需稍微留心,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体往往会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就以我们手中的五根手指为例,它们每天都在默默陪伴着我们,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今天,我们将携手踏上一段探索之旅,共同学习第22课——《手指》。
2.全班共鸣: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读这个充满深意的课题——《手指》,让我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发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3.引导阅读:在深入探索之前,让我们先仔细阅读“导读”部分,它将为我们揭示这篇文章将要带领我们走向何方,探索哪些未知的领域。
4.思考反馈:读完“导读”后,哪位同学愿意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告诉我们为了真正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关注哪两个核心问题呢?
二、同桌共赏,深度领悟
1.引导学生们首先进行初步阅读,帮助他们清除语言障碍,流畅地感受文中的美妙之处,让文字的魅力在他们心中荡漾。
2.随后,鼓励学生们再次深入阅读课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思考:这篇文章究竟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深刻的核心信息?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们提供以下提示:文章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的总体风貌( ),接着逐一展示了每根手指的独特韵味和功能( ),并在最后进行了精炼的总结性阐述( )。
3.最后,邀请学生们根据上述提示内容,细心寻找并标记出本文的中心句,以便他们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写作逻辑和独特表达技巧,让阅读成为一次心灵的旅行。
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感受内涵。
过渡:我们的手指,各有千秋,各有其独特的姿态和长度。那么,这些各有特色的手指,各自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让我们再次沉浸在课文的世界,寻找相关的描述,去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1.带着好奇和疑问,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探索每个手指的独特之处,理解其深层含义,并完成下面的表格。这个表格将帮助他们系统地整理和理解每个手指的特质。
| 手指名称 | 优点 | 缺点 | 启示 |
| --- | --- | --- | --- |
| 大拇指 | | | |
| 食指 | | | |
| 中指 | | | |
| 无名指 | | | |
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思考每个手指的特性和象征意义,这将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小指
(1)我们精心挑选出那些生动描绘各手指特性的句子,深情地阅读,并深入体会其中的意蕴。尤其要关注那些展示大拇指坚韧与耐劳精神的句子:诸如“紧紧握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和“用劲扳住”等生动的词语,它们将大拇指的坚毅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我们也要深刻感受“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在此处的独特魅力,如何巧妙地将大拇指的力量与坚韧融为一体。饱含感情的朗读,让大拇指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触手可及。至于其他手指的句子,我们则稍作点拨,留待你细细品味,感受其中的独特韵味。
(2)同样地,我们也需要寻找那些揭示各手指不足的句子,仔细品读,理解其背后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将为你提供简要的引导和点拨,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从而更全面地认识每一个手指的独特之处。
2.讨论一下:
(1)在我们的五个手指中,你是否有一个特别喜欢?它吸引你的理由是什么?然后设想一下,如果只能保留这一个手指,其他都要舍弃,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通过这次讨论,你有什么新的领悟和体会?再回首看看你先前认为的那个最有用的手指,现在的你还坚持这个看法吗?
(3)丰子恺先生对于五根手指之间的微妙关系有着怎样的理解呢?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他曾说:“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4)这次的思考与交流给了你哪些启示和感悟?
3.升华内涵
(1)团结的力量,源自何处,何以强大如斯?这其中的奥秘,在于团结能够汇聚众人的智慧与才能,使个体的短处得以弥补,长处得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独特才能,在团结的熔炉中得以锤炼与提升,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合力。我们彼此学习,互相扶持,共同成长,这正是“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信念的深刻内涵所在。
(2)手指间的团结协作,让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劣势得以巧妙规避,从而展现出卓越的效果,为主人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实际上,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
a.在建筑的过程中,房梁、椽子、砖块等各具特色,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方形的稳固与圆形的流畅,共同为建筑赋予了坚固与美观并存的特质。
b.在社会职业的分工中,教师、医生、科学家与工人、农民、清洁工同样重要。虽然职业种类繁多,但它们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他们能为社会贡献出力量,自食其力,都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c.火箭升空是一项壮观的成就,然而其中的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正是有了每一个参与者的默契配合,才确保了任务的圆满成功。
d.在班级大扫除中,扫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等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每个人的努力,都为整个班级的整洁与美好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品味篇章,领悟笔法,灵活运用
1.是否曾为这篇佳作所打动?它的魅力究竟源自何处?或许是因为它寓意深远,触动你内心的共鸣;或许是其语言幽默生动,让人忍俊不禁。文中巧妙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这些句子如明珠璀璨,令人眼前一亮。现在,请迅速寻找这些句子,大声朗读,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感受文字的魅力。
2.(课件展示)独立阅读“阅读链接”中的小诗《手》,感悟其中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丰子恺,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原名丰润、丰仁,出生于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他的一生多姿多彩,成就斐然。1941年,他踏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深入学习音乐和绘画。毕业后,他与几位同学共同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担任图画教师。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造诣,他于1921年东渡日本,专心研习绘画和音乐,期间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24年,丰子恺在上海创办了立达中学,1925年又成立了立达学会,吸引了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众多文化名人的参与。1929年,他成为开明书店的编辑,正式踏上了辉煌的文学之旅。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广受好评,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
七七事变后,他率领全家逃难,历经风雨,坚韧不屈。解放后,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多部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他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人誉为一代宗师,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纪念。
丰子恺的散文作品堪称艺术瑰宝,他独具匠心地驾驭语言,细腻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将视觉色彩巧妙地融入字里行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他的散文选材广泛而独特,始终围绕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展开,深情地抒发着内心的感受。尽管文字质朴无华,却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真挚的感动,如同清泉流淌,沁人心脾。阅读他的作品,令人陶醉其中,无法抗拒其魅力的吸引,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与作者共同经历了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
五、作业布置
小练笔:想象一下,我们周围的事物中有哪些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思考。借鉴本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尝试描绘这些事物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比如,你可以生动地叙述五官之间有趣的对话,或者生动地描绘标点符号之间激烈的争论,甚至可以是文具之间有趣的争吵等。
六、板书设计
手指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团结就是力量
每个手指都有它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然而当它们团结一心时
便汇聚成一股无可匹敌的力量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运用风趣幽默的笔触和清晰严谨的结构,巧妙描绘了五根手指各具特色的姿态和性格,使它们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展开,通过丰富的表达技巧,展现了手指们的独特魅力与个性差异。
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领略五根手指的独特之处,感悟手指所蕴含的生活启示,并欣赏作者独特的文学造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聚焦于五根手指的特点及其表现方式。重点是理解每根手指的独特性质,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各种文学手法来刻画这些特点的。难点则在于深入领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初次阅读课文并了解大意后,学生应能轻松把握五根手指的主要特征。因此,我们将把教学重心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文学表现方式上。一方面,通过解读文章的首尾段落,从整体上理解五根手指各自独特的姿态和性格,以及它们的优点和缺陷。同时,我们将深入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强调“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形成拳头,那么每根手指都将有用武之地,力量倍增,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
另一方面,我们将聚焦于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深入探讨。例如,在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并不美观”的段落中,我们将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特点——矮胖、头部肥大、构造简单。这种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的细致描绘,使大拇指的形象栩栩如生。接着,我们将引导学生注意到文中的转折词“但”,引出大拇指在五指中是最能吃苦耐劳的特质。通过详细描述大拇指在各种情境下的表现,如拉胡琴、应对水溅、止血等场景,凸显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
在理解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后,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技巧。通过找出描写大拇指形状和吃苦耐劳的句子,学生将能体会到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文学手法进行生动描绘。特别是,我们将重点关注排比句式的独特魅力,感受其在增强语言节奏感和表现力方面的作用。
我精心策划了“五指争论”的演出环节,让学生直观领会到“五指合心,形如铁拳,每一根手指均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力量,无关强弱、美丑”的深刻道理。在这个四人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分别化身为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都希望证明自己的优点最为显著。经过一番热烈的辩论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仅仅自我吹嘘是远远不够的。
接着,我引导他们相互发现并赞美他人的优点,使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而且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真正感受到这句话所蕴含的深邃智慧和真理。